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2024-08-01周洁
我国的政府财务制度一直在不断深化改革。现阶段,财政部发布了新政府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为了促使内部各项资金能够得到更高质量的运用,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构建先进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更为精准地核算和管理各项财务数据,有效提高单位整体的资金管理水平以及财务工作效率。本文概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的内涵,阐述了积极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优化建议。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增长。站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可以发现,很多单位现有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仍然各自为政,各部门间的财务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以及负债数据都得到了更为精准的管控。但是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缺乏全面的了解,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及时改革和优化,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积极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数据信息集中管控,解决运行环节的各类问题,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的内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已将信息技术引进了内部管理工作中,财政部门也统筹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财务人员仅需将一些简单的数据录入系统中,即可实现自动化的核算和处理。财务共享就是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的一套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的研究意义
通过构建财务共享中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能够有效简化,便于财务管理人员合理管控各项运营成本,规范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以免在系统运行环节出现各类风险问题,确保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稳定运行。
1.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必然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撑。通过构建科学的财务以及业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各项数据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能够协助事业单位在内部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对各项业务活动以及资金收支等加强监管,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降本增效。随着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强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理念,积极宣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作用,确保各部门人员主动参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集中管控日常运营环节的各项财务活动以及业务活动,更加规范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财务共享中心运行和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便于高效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突发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能够实现对各项运营成本的合理控制
通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对各项财务管理成本实施更为合理的管控。运用财务共享中心的集中化管理模式,集中管控和运用各项财务数据,极大地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通过推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单位的整体战略相结合,能够进一步优化、整合企业的各项资金、资源,以免发生资源浪费,确保单位各项资金和资产安全。
3.有效规范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对现阶段市场环境变动加强监管,确保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随着市场变动的需求迅速调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能够满足新时期单位发展需求的集成性财务管理系统,充分体现了行政事业单位新时期的变革和发展状况。比如,随着地方税务局与国家税务局的合并,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有效整合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的重复工作流程,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税务机构的工作效率,确保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此外,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还能够优化各项资源配置,融合更多的财务资源,明确划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二、构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模式定位不够清晰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构建科学的财务共享中心,就要尽快形成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虽然引进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但并未根据单位的发展需求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不能满足单位的发展需求,不利于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新政府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的时间较短,一些单位在推进财务共享中心构建工作时,并未明确其具体的模式定位,在建设环节容易出现不符合单位实际需求的情况,导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二)财务流程有待优化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明确其资金管理、配置、收支、核算的相关数据与实际发生额度相一致。目前仍存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尚未形成完善的财务工作流程,形式主义盛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现阶段仍然沿用传统模式下的财务工作流程,长期未对其进行优化,使得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工作缺少科学的财务工作流程的支撑,在实际的实施环节容易出现各类冲突,无法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应有的作用。
(三)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不能有效衔接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单位的内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都有各自领域专门的信息系统,但各系统间往往独立运行,互不干扰,财政部门和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并未建立高效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机制,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单位的业务量也在不断增加,业务数据以及财务数据更加繁杂,若此时各个单位之间的数据传递仍然依赖于各部门人员的人工传递,极易发生数据不全面、核算不准确等问题,致使部门间的数据难以实现高效的共享。如在采购软硬件设备时,由于采购规格需要专门的人员在财务信息系统中手动录入,因此商品规格、单价金额等相关信息就会产生输入错误的风险,导致在报销环节无法严格按照采购需求报销。
(四)系统架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政府部门的号召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地引进了先进的信息系统,并搭建了专门的财务共享服务系统,但在系统架构的设计环节,仍然存在内容设计不够完善的情况。
首先,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构建完善的财务共享系统,但在系统架构的设计阶段普遍存在未明确划分业务边界的问题,部分工作的开展较为混乱。在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容易出现业务重叠,造成财务数据处理流程冗余,影响整体的管理效率。
其次,部分单位选择依托于实力强劲的外部供应商的支撑构建财务共享系统,其系统构建相对合理,但由于不注重科学的系统管理程序的引进,财务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往往相互独立,各自为战。财务管理系统内部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容易出现部分工作流程无法有效衔接的现象,降低了财务管理任务的执行效力。
最后,部分单位在构建财务共享信息系统时,不注重数据分析和储存能力的构建。一些信息系统由于构建的时间较长,在储存数据时仍然使用简单的数据表格的形式,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口径无法有效统一。在调取数据时效率较低,数据储存和分类整理能力有待优化。
三、行政事业单位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建议
(一)搭建科学的运营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构建高效、优质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要重视内部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协调性和高效性为系统建设的基本目标,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和完善,并通过全面分析单位的运营现状以及需求,建设最契合单位需求的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在保障财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如可以根据内部一段时期内的财务收支和资源状况,构建科学的财务共享中心,分类管理各项财务以及非财务数据信息,确保各项活动的合理和规范。强调财务共享中心的价值,使其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优化现有的财务流程
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共享中心系统中的核心部门,其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主导性作用。其他各部门向财政部门报送相关数据时,都应确保其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符合财政部门的要求。因此,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优化现有的财务管理流程,对财务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强调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各项财务数据快速、完整、有效地传递。同时,还要对现有的财务流程不断创新和优化,以便更为科学地分析财务共享中心的各类数据信息,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管理层反馈,为管理层的相关决策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三)在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间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
财务共享中心是行政事业单位新时期创新发展的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这就要求单位的财务以及业务活动应相互协调,转变传统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相互独立的工作模式,优化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的业务数据互通和共享。同时,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单位还能够更为高效地推动各种经济事项的运行。提高各层级管理人员对业务系统中相关数据的审批效率,并尽快传递给财务系统,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高效处理和分析各项财务以及业务数据,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确保预算计划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还要简化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减轻财务以及业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四)优化现有的系统架构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系统架构这一问题加强关注,按照从上到下的层级,将财务共享中心划分为用户层、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业务层以及硬件层,共六大基本层级。其中,用户层能够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明确不同项目的责任主体,并利用财务共享中心中的管理中心,对各项基础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配置。应用层以及业务层主要是对财务系统不同模块间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定位,对各项业务逻辑以及数据流程全面梳理,并在数据层中对其进行专业、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确保单位内部各项数据具备较高的可视化特征。硬件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单位内部不同类型数据的储存功能。服务层则更多的是对于数据层的各项数据信息进一步细化和计算,对数据背后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充分发挥各项数据信息应有的价值。
其次,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可以通过构建复合型数据表的方式在各独立的业务链条和模块中搭建相应的数据表结构,确保不同的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能够实现单独的存储,实现数据信息的分类整理,为单位数据提取和分析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同时,还应关注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和拓展性,通过抽调系统中的关键数据字段,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对不同字段数据的分别管理,便于数据分析系统快速应用所需的数据信息。还可以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根据各类数据生成可视化的数据图表,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期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全面运用,行政事业单位也要积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努力学习其他行业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创建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和完善,以便尽快推进和完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确保自身的发展以及内部管理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为创建服务型政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