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视域下南梁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
2024-08-01郑斌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增长极。从数字经济角度审视甘肃南梁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既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也存在一些短板与问题。在数字智能时代,南梁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应从四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强化数字化技术运用;二是创新数字红色文化体验;三是加强高素质红色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打造南梁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当前,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数字经济视域下审视南梁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道路,对于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数字经济、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阐释
(一)数字经济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1.数字经济的概念
数字经济是当今新兴的经济形态,它以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为基础,将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和运营资源,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发展。《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并非简单地延续传统经济模式,而是对整个经济生态系统的全面重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数字经济视为一种经济形态,并将其划分为“数据价值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 四个方面。
2.数字经济的特征
数字经济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予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崭新的活力,其显著特征在于以数据为驱动的生产方式、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以及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些因素共同引领着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
3.数字经济的作用
数字经济的兴起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变革,更是对整个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方式的全面升级。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商业范式和服务模式,为整个经济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作为一种以数字技术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经济模式,同时对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概念
1.红色文化的概念
红色文化是指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创造的独具中国民族气质和时代特色的优秀文化。按形态划分,红色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2.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概念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关作用、协同发展,从而产生更大溢出效用的形态。它是“在市场需求和经营环境发生变动情况下文化资源要素和旅游资源要素相互渗透、越过原有业界优化重组的必然结果”。新成立的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相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件,确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目标,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全国各省市县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3.红色文化旅游的概念
红色文化旅游是指充分挖掘和利用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以及新时代创造的各类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相关活动。它融合了游览红色景点与深度参观,不仅带领游客走进这些历史遗迹,同时还让他们通过深入了解和体验,加深了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内涵的认知和理解。
红色文化旅游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感悟之旅,承载着国家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教育、传承和启迪的重要使命。它不仅提供了对红色文化的亲身体验,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与创新的纽带。在红色文化旅游中,游客不仅能够感受革命历史的恢弘与悲壮,同时还能够通过这一体验感悟、学习并传承红色文化的价值与精神。
(三)数字技术推动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数字经济与红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两者之间深度交流的桥梁。它们的结合并非简单的技术堆叠,而是对红色文化内在价值的深刻挖掘,是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巧妙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呈现形式,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此外,这种结合不仅为数字经济与文化旅游之间的互补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一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成为了重要驱动力,能够系统分析旅游行为、偏好等信息,进而精准地推送个性化的红色旅游线路和服务。定制化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的个性化和针对性,同时也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更深入地呈现于游客面前。
二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游客带来了身临其境的历史场景体验,让他们仿佛穿越到了革命斗争的现场。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历史更具有触感和生动性,同时也激发了游客对红色文化的更深层次理解和共鸣。
三是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手段如移动支付、无人导览等大幅提升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便利程度。这些便捷而智能化的服务不仅带来了更好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红色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增添了现代化、舒适化的元素。这些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为红色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其融合发展指明了一条数字化、智能化的未来发展路径。
二、数字经济视域下南梁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南梁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近几年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从数字智能维度考量,南梁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数字技术运用不够广泛。红色文化旅游数字化建设相对滞后,数字技术在南梁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展览多以静态式的呈现和刻板式的讲解为主,缺乏科技感和虚拟感,不能合理利用虚拟网络空间,自然也无法让游客做到足不出户就能提前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减少了游客对红色景区的向往感和憧憬感。
二是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刚刚起步。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一些珍贵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仍存在不足,数字文物、数字品牌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红色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失。南梁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平衡现象,人才培养和引进问题也成为制约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瓶颈。
四是红色文化品牌有待于进一步打造。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些传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面临“空心化”“同质化”趋势,南梁红色文化资源也是如此,在品牌建设上有待于创新和突破。
三、数字经济视域下南梁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
(一)强化数字化技术应用
数字化技术在红色文化旅游融合中具有巨大潜力,它不仅仅局限于管理和宣传工作的数字化,同时还涉及游客体验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红色文化旅游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从而为南梁地区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更为丰富和深入的体验与认知。
通过深度数据分析,能更精准地了解游客的偏好与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体验。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的历史访问记录、点赞和评价,景区可以智能推送符合他们兴趣的特色线路或活动,从而提升个性化服务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通过再现历史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革命时期,深刻感受历史的震撼和沉重。运用VR技术重建革命历史场景和重要事件地点,让游客身临其境,这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同时还能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认知。
(二)创新数字红色文化体验
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旅游的需求,人们更渴望在旅游中加深体验,接受文化教育。因此,南梁地区红色文化旅游场馆可以考虑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数字红色文化体验项目。例如,借鉴VR智慧旅游、数字文创、掌上互动等技术,利用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平台等,通过数字技术融入场景科技新手段,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产品创意、设计开发与生产工艺创新。这些项目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的体验,如模拟革命时期的场景、物品或者生活方式,通过互动式的展示,游客可以参与其中,深度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与价值。
此外,红色主题的文化演艺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表演、音乐、戏剧等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样的体验项目不仅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更能深度传递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使游客更全面地了解和体验南梁地区的红色文化。这种多维度的红色文化体验将极大地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加深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三)加强高素质红色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南梁地区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对弘扬南梁精神、推动南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前瞻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红色文博、旅游、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上给予财力、政策支持,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二是加强专业人员的数字技术培训。南梁地区红色革命场馆的专业管理人员、讲解人员及维护人员等,要紧跟时代要求和步伐,加强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将数字技术有效融合到红色文化旅游宣传教育中,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
三是加强文旅从业人员的规范教育培训。当前,一些地方红色文化旅游市场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文旅从业人员的规范教育培训,引导他们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此外,净化文旅从业市场,坚决取缔那些为谋求经济利益而曲解、戏说革命历史,丑化革命领袖的旅游公司和从业人员,保持红色文旅旅游市场健康向好的发展态势。
(四)打造南梁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南梁地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供了丰厚的基础。这是一项长期且至关重要的工作,整合文旅资源、提供卓越服务和广泛宣传,是建立并提升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关键。品牌建设不仅在于景区和服务的质量,同时还需要通过有力的宣传推广,向外界展示南梁地区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
一是拓展红色文化旅游内容。南梁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还有着丰富的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因此,应该拓展更多元、更多样的红色文化内容,将地方特色文化和民俗传统等元素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将庆阳香包、道情皮影、剪纸、唢呐演奏等多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展示和推广。同时,将这些“非遗”项目与红色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多元化的红色文化内容更能够吸引广泛的受众,同时还能够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深入的文化体验。游客在参观游览中不仅能了解南梁地区的革命历史,还能深入体验到当地独特的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甚至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中。这样的文化体验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感受,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更加多元化的元素,由此形成地方红色文化品牌,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二是要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宣传形式。在组织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网络营销、社交媒体推广并举办文化活动,将南梁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成独具特色、深受游客欢迎的品牌;在宣传教育方面,相关从业人员要熟练运用VR、AR、全息投影等技术,将体感交互与影像沉浸相结合,在立体场景中实现“人”与“物”的互动。这样的品牌塑造不仅能够增加游客流量,同时还能使游客对南梁的红色文化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为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石。这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和实施全面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文化遗产,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推动南梁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编辑综述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各地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修缮和展陈提升,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通过建设一批项目、塑造系列品牌、打造精神高地,努力把丰富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红色传统传承好弘扬好,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红色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涌动,红色故土正成为生机勃勃的红色沃土。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不论过了多少时间,都会在与现实的碰撞,在时代发展的奋斗实践中彰显新的时代价值。各地深入挖掘史实、保护传承红色文化、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随着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推进,红色资源正在“活”起来,红色文化正在“火”起来,红色基因持续融入血脉、滋养着祖国儿女的精神家园。
红色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鲜活的历史教材,再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让观众心灵上受到震撼、思想上得到洗礼。随着旅游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载体,推动了旅游产品创新、丰富了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旅游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激发红色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放眼全国,上海开通“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车厢化身红色历史展览馆,让旅客体验“一站式”红色旅游服务;福建着眼文旅融合,把长征文化与生态建设、人文景观、客家文化等叠加,吸引红色旅游、研学培训团队;湖南推进文旅融合,开发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推介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旅游目的地。贵州不断将红色文化与旅游、科技等产业融合,红色文化的可见、可知、可感显著增强,红色文化由传统的“文物展呈”向“文化旅游”转化,提升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随着旅游产业化的东风吹拂华夏大地,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寓教于乐、深度体验,达到浸润人心、铸魂育人的效果。
一段凝结了血与火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踏着旅游产业化的铿锵步伐,红色景观景点不仅成为开展红色教育、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实施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努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红色文化正从历史中走来,绽放新风采、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