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诞美学到关注现实:导演宁浩作品的主题变迁研究
2024-08-01石莉
【摘 要】 通过对宁浩二十多年的导演、监制等创作经历进行梳理,既能看到宁浩的影像表现力,也见证了宁浩从单一导演到“全能导演”的成长。作为一名科班出身,并且横跨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导演、监制、编剧,宁浩立足“荒诞喜剧”基调,跨越荒诞叙事与现实社会,以不间断的创作习惯,将个人体验与创作经验相叠加,不仅完成了导演“作者身份”的有效确认,也在讲述荒诞故事、塑造小人物的过程中,实现从荒诞美学到关注现实的叙事内容、主题等多重变化。通过梳理宁浩作为导演、监制的创作历程,对宁浩的创作风格、技巧等进行分析,并从荒诞美学、现实主义等维度阐释其主题变迁。
【关键词】 荒诞美学; 关注现实; 宁浩; 主题变迁
宁浩是我国横跨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新生代”导演。[1]2001年,宁浩凭借电影《星期四,星期三》崭露头角,荣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成功展现了个人的导演天赋。2003年,宁浩投资并担任编剧、摄影和导演,制作了首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片电影《香火》。2013年,公路片电影《无人区》上映,宁浩首次尝试单线叙事策略。2014年,宁浩执导的电影公路片《心花路放》上映。2024年,宁浩执导的喜剧电影《红毯先生》上映。作为监制,宁浩先后参与了《我不是药神》(文牧野,2018)、《热带往事》(温仕培,2021)和《孤注一掷》(申奥,2023)等一批优秀电影的创作、发行等过程。此外,作为“72变电影计划”的发起人,宁浩采用创作集群的方式3wltlHIM0moh8B/7HARLaA==,发掘和培养了文牧野、路阳和王子昭等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导演,并通过传授自己的创作经验,拓展了“宁浩喜剧”的影响空间。通过对宁浩执导的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并选择部分由宁浩监制的电影作品,系统化地阐释其中表达的叙事主题、使用的叙事技巧,以更好理解宁浩在荒诞美学框架下所传递的人文意蕴,并感受宁浩对现实主义的深刻理解。
一、导演宁浩的创作风格
1921年,法国导演让·爱泼斯坦(Jean Epstein)在《电影与现代文学》一书中,首次将“作者”应用于电影导演的研究之中。[2]1948年,法国导演阿斯特吕克进一步提出“摄影机——自来水笔”的理论主张,正视导演对电影艺术的创造力,为“电影作者论”理论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3]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特吕弗明确提出“电影作者论”,该理论强调导演要全面控制电影创作,通过利用电影传达个人的思想,而反复出现的叙事主题与风格,形成了导演的个性特色。[4]“电影作者论”作为对导演创作风格、创作范式进行分析的重要理论,结合萨里斯的“作者论批评方法”,为研究宁浩的创作风格提供有力支持。
(一)宁浩的“作者身份”演变:从单一导演到“导演+”的转型
1957年,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在《论作者策略》一书中提出:“在艺术的创作中选择个人的元素作为参照标准,然后假定它的永恒性,甚至假定它是经由一部接一部的作品而发展进步的”。[5]从宁浩导演创作的“疯狂的……”系列三部曲,《无人区》《心花路放》等公路片,以及“我和我的……”系列电影,再到宁浩从导演向“编剧+导演”的身份转型,宁浩在对相同主旨的持续挖掘过程中,不断突显个人艺术特色,并逐渐形成荒诞美学、黑色幽默的创作风格。作为资深电影导演,从2012年开始,宁浩转型做监制[6],通过对内参与电影创作,对外参与影片的制作、发行等各个环节,以更大的创作灵活性、协同性,保障了影片品质。截至2023年,宁浩先后参与了《边境风云》(2012)、《黄金大劫案》(2012)、《无人区》(2013)、动画电影《年兽大作战》(2016)、《绣春刀·修罗战场》(2017)、《云水》(2018)、《我不是药神》(2018)、《受益人》(2019)、《热带往事》(2021)、《奇迹》(2021)、《你好,再见》(2022)和《孤注一掷》(2023)等作品的监制工作,以上作品主要来自“72变电影计划”导演作品,不仅题材类型丰富,也有助于年轻导演成长,助力创造、孵化更多优秀的电影IP。
2006年,宁浩在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扶持下,执导了成名作《疯狂的石头》。2016年,宁浩旗下的“坏猴子影业”推出“72变电影计划”,以建立创作集群的方式,发掘有创意、有理想的青年导演。目前,该计划已经成功签约了路阳、文牧野和申奥等数十位导演,并且成功创作出《绣春刀·修罗战场》《我不是药神》和《受益人》等多部票房及口碑俱佳的作品。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例,该片是导演文牧野的长片首秀,作为2018年我国“现象级”电影作品,宁浩作为监制之一,在影片的叙事风格、内容走向和影片定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片通过借鉴、融入宁浩惯用的荒诞美学创作技巧,实现了从现实主义向商业性、艺术性的有效拓展。
(二)“宁浩喜剧”风格的形成:从单一风格到多元杂糅
“荒诞美学”“黑色幽默”不仅是宁浩导演电影作品的主要风格,也是观众识别宁浩电影的重要依据。细致梳理宁浩从影至今执导、监制的电影作品,能够充分感受到其核心主题的一致性,并且宁浩没有局限于某一种固定范式,而是积极向其他领域、其他类型延伸与杂糅,体现了宁浩在探索主题表达层面的成长性。“在某种程度上说,作者自己往往就是他的主题。无论什么样的剧本,他向我们讲述的总是同样的故事。”[7]从2006年开始创作的“疯狂的……”系列三部曲到《无人区》《心花路放》等公路片电影,都是风格鲜明的黑色荒诞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作为宁浩的成名作,通过采用快速剪辑的镜头语言,用荒诞的表演风格,彰显了强烈的现实隐喻,建立了属于宁浩的喜剧标签。黑色幽默、书写小人物是宁浩导演电影作品的重要特征,通过采用黑色幽默的叙事方式,对世俗内容进行解构,阐释自己对荒诞美学的独特见解,构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宁浩喜剧世界。随着宁浩对黑色荒诞喜剧的理解不断深化,电影叙事又向其他类型延伸,例如,2012年,宁浩执导的喜剧电影《黄金大劫案》通过将历史与荒诞美学相融合,讲述玩世不恭的街头小混混意外卷入黄金大劫案,最终接受精神洗礼,走上革命道路的成长故事。宁浩通过书写普通人“小东北”的英雄成长故事,在诙谐、幽默的叙事基调中,传递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信仰等多元主题。
(三)宁浩的经验复合与成长:从被动接受到创造性理解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通常按照审美经验来感知、理解相应作品,其中不仅包含观众作为“接受者”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还有观众对导演电影作品风格的一贯认识、印象积淀和审美经验。“一个读者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已经预先决定了他的阅读结果——审美认识和理解的方向,虽然这同时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性质、特点。”[8]宁浩导演的电影作品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化的叙事范式,不仅能够熟练使用隐喻、暗示等手法,灵活处理社会话题与荒诞形式之间的冲突,也能在幽默荒诞的故事叙述中,阐释社会现实。从执导《疯狂的石头》到《心花路放》,再到监制的《受益人》《我不是药神》,观众对宁浩作品的理解从最初的被动接受、浅层快乐到创造性的接受和理解,甚至不断地去思考其中所表达的人文主题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宁浩自己导演的电影作品,还是其监制的电影作品,都能从中感受到惊人的相似之处。之所以使用“宁浩喜剧”来描述宁浩执导、监制的电影作品,不仅因为宁浩的电影作品呈现了显著的、鲜明的荒诞美学特色,形成了连续性的叙事风格,还在于宁浩在可能的叙事空间中,将现实主义精神注入作品之中,通过从讽刺冲突转向温暖冲突、从隐喻讽刺走向温情关怀,表达宁浩对现实主义的独特理解。宁浩擅于利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去处理原本沉重的叙事内容,并对观众的观赏体验、审美偏好进行修正,系统化地利用电影媒介传达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二、荒诞美学喜剧的类型实践
喜剧电影是指“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9]。但“笑”的类型和定义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包含了带泪的笑、荒诞的笑、“无厘头”的笑等。因此,宁浩从电影艺术的创作历史、受众选择和表达话语看,以“喜剧性”为核心,与都市爱情、黑色幽默、现实主义或荒诞美学等内容相结合的喜剧类型电影,不仅能够让人产生笑的效果,而且通过融入多种元素,超越单一范式,成为受众热爱、市场欢迎的电影类型。宁浩以偏黑色的荒诞美学风格为基础,设计夸张甚至变形的人物性格,着重强调人物与社会环境之间荒诞、不协调等状态,隐喻复杂人性和真实的人生哲理,彰显了强烈的社会反思意义。
(一)荒诞叙事的美学底色:立象以尽意
荒诞作为一种叙事策略,较早出现于文学领域。18世纪法国阿尔弗莱德·雅里创作了充满荒诞色彩的戏剧《乌布王》,开创了“荒诞戏剧”的叙事范式。[10]荒诞美学是“疯狂的……”系列三部曲的核心元素,也是宁浩导演自我表达的重要特征。宁浩的大部分作品,尤其是进入创作成熟期的多数影片,大多是对黑色幽默、虚构荒诞叙事风格的深化,影片不仅向观众呈现了宁浩对创作技巧的不断打磨、对叙事意义的持续完善,也通过将社会现实与荒诞想象相融合,深层次探究不同群体产生冲突的根源。例如,以“疯狂的……”系列三部曲为例,2006年,宁浩执导电影《疯狂的石头》,正式开启“疯狂的……”系列影片创作。该片塑造的道哥、黑皮和谢小盟都是思想混乱、毫无逻辑的底层小人物,通过将一块“结石”异化为“宝石翡翠”,从而引发一系列毫无逻辑、杂乱无序的故事情节。该片通过采用反讽叙事策略,使用颠三倒四的荒诞叙事语言,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对专业、信誉和事业等社会关注话题进行大胆解构,借助普通百姓的命运变迁,隐喻现实社会大众追逐财富、名利的疯狂性。2009年,电影《疯狂的赛车》上映,该片不仅收获1.10亿元票房①,也使宁浩成为我国内地第四位票房过亿的导演。宁浩在该片创作过程中,继续采用“荒诞式”幽默的叙事策略,将创作焦点对准现实生活中无法有效解决的现实困境。2017年,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上映,该片不仅收获了22亿元票房②,还借助科幻元素、寓言式叙事架构,用荒诞的故事剧情映照社会现实,实现了荒诞美学与现实主义的有机融合。
(二)荒诞叙事的话题映射:重构以尽情
作品的荒诞性不仅体现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还在于人们以强烈的荒诞意识对现实生活、人类生存的问题进行反思。导演宁浩在叙事过程中,积极借鉴该叙事方式,通过采用多线索叙事结构,将原本看似毫无关联的线索,在核心叙事动机牵引下,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进行叙事[11],使不同时空场景下的故事、人物在同一主题中有机连接,最终构成完整的故事体系。宁浩电影作品呈现的荒诞美学感,不仅是其想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观众感知导演意图、感受导演风格的重要途径。宁浩在表达荒诞美学时,往往立足普通人视角,通过利用新的摄影手段,不断加入更多元素,对生动、鲜活的现实生活重新进行“荒诞式”演绎,在突破既定范式、满足受众期待的同时,成功引发大众的审美主体意识,最终成功映射相关社会话题。从宁浩的电影创作轨迹看,其影片主题经历了从荒诞美学到现实主义的变迁。事实上,关注现实、书写普通人一直是宁浩导演的创作重点,宁浩通过用荒诞美学的方式颠覆原本宏大的叙事架构,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对社会现实、底层人物进行解构,借助小人物繁琐的荒诞生活,处理现实社会中的复杂问题,再现社会真实。但是,相对于以前的讽刺性、冲突性叙事技巧,宁浩通过转向温暖叙事,重点挖掘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美好元素,以新的喜剧风格和叙事冲突,诠释了个人对现实主义的丰富理解。
(三)荒诞叙事的精神渊源:深刻以尽言
荒诞叙事不仅是宁浩创作表达的基础,也是宁浩构建自身叙事风格的核心。通过将各类艺术表达风格与荒诞美学进行杂糅,构建大众熟悉的黑色幽默空间,形成异于其他导演的影像风格,使观众对宁浩的作品产生同一性指认,并且感受荒诞剧情的独特体验。在电影《红毯先生》中,宁浩通过采取荒诞的艺术形式、荒诞的故事架构,塑造香港天王巨星刘伟驰为了获得影帝的称号而被“异化”,他认为演农民就能获奖,从而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并发生了一系列毫无逻辑的荒诞故事,既讲述了人的“异化”,也展现了荒诞的娱乐圈。宁浩的电影作品虽然荒诞[12],但是其中出现的镜头、人物,以及使用的语言,都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在申奥执导、宁浩监制的电影《受益人》中,宁浩将自己惯用的黑色喜剧创作经验融入其中,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悲苦生活,探索现实主义题材与荒诞美学有机融合的叙事路径。宁浩的电影作品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色,通过采用调侃、嬉戏的叙事语言反映大众生活,借助夸张的比喻手法、戏仿的叙事手法解构荒诞故事,采用多条叙事线索的方式,不断拓宽影片叙事的思想深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深刻表达。
三、现实主义的主题跃迁
随着宁浩创作经验的不断成熟,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转型成为电影监制,都更加关注现实,通过采用灵活的叙事技巧,超越各种故事外壳,不仅表达对普通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也通过植入成长叙事、家国情怀,在生动关照社会现实的同时,实现了电影作品主题的丰富拓展与全面升级。
(一)新主流现实主义:以个体呈现群体的书写
第六代导演的现实主义电影观无论是客观写实,还是主观表现,其叙事目的都旨在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和人的生活状态。[13]关注现实,阐释现实,需要超越叙事场景的束缚,通过与现实社会有机融合,从而使大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电影是空间的艺术。电影是相当现实主义地重新创造真实的具体空间,此外它也创造一种绝对独有的美学空间。”[14]宁浩通过确立“现实主义”主题取向,精选创作题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个性化话语体系,塑造诙谐、幽默的故事外壳,并利用轻松、游戏的方式来处理社会热点,引发大众共情。2019年,宁浩参与执导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上映,主要完成“北京你好”故事单元。作为重要的献礼喜剧,宁浩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为叙事背景,以出租车司机张北京的个人视角切入,通过采用诙谐幽默的叙事基调,诠释自然、真实的生活气息,讲述了北京出租车司机赠票给四川汶川男孩的故事。宁浩将情感作为该片叙事的重要动力,通过对普通人的“献礼”故事进行具象化、戏剧化书写,不仅将发生在2008年的重大事件有机融合,也通过对崇高价值进行世俗化表达,并将其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生命体验之中,进而实现普通人与大时代的巧妙联结,全面提升了影片的艺术表现高度。与以往的黑色幽默、荒诞喜剧风格不同,宁浩在该片创作过程中,着重强化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时代发展的密切关联,通过挖掘世俗人性中的美好内容,以平民喜剧的叙事风格,增强影片内容的真实性,还原具体、真实的美学空间,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乐观和幽默,营造了引发共情的叙事空间。
(二)温暖现实主义:践行积极、正向的平民喜剧观
“现实主义电影创造了一个尽可能令人熟悉的世界,观众通过把电影的世界与他们自己的世界进行类比来理解电影。”[15]温暖现实主义是在人民立场的前提下,以包容性创作方式,融合观众对现实情境的真实感知,在记录真实、可感生活的同时,实现积极情感的浪漫表达。2020年,宁浩作为总导演创作的新主流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正式上映。作为该片的总导演,宁浩更多地将创作视角对准祖国东南西北中的乡村场景,通过选择平凡人物作为叙事主角,在规避甚至淡化主人公悲惨经历的基础上,利用喜剧叙事架构,讲述带有人文情感的温暖冲突。在宁浩执导的故事单元《北京好人》中,通过以亲情叙事为切入点,巧妙利用医院空间,将镜头对准全民关注的“医保”问题,借助保安“张北京”与外来务工表舅之间“借医保卡”的荒诞故事,既展示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也致敬了全民医保的价值意义,成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真实的电影离观众才近[16],宁浩对现实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为了消解影片新主流主题的庄重感,该单元的主人公表舅始终说的是“衡水方言”,通过突出生活化特征,既与外甥的北京口音形成反差,也深层次地诠释了宁浩对现实的真切关注以及强烈的人文情怀,为制造喜剧冲突,增加人物性格喜感和内容真实感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现实主义悲情叙事:喜剧包裹下的悲剧情怀
现实主义是一种美学形式,是对社会现实进行理性评判的叙事品格。书写普通人,不仅需要刻画具有真实性的人物形象,也要发掘、书写真正的现实质感美学。第六代导演的目光更多转向都市普通人。[17]宁浩不仅有着丰富的导演经验,也监制、投资了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在其监制的电影作品中,也能够看到宁浩导演经验及创作理念的延伸与拓展。由宁浩监制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美学品格的作品,也是以喜剧叙事的方式讲述悲剧情怀的积极尝试。该片在故事细节、叙事场景的设计过程中,创作者将个人生活经历融入人物形象、生活细节的描述上,通过将黑色喜剧与社会问题相融合,围绕印度仿制神药“格列宁”,生动展现了人物之间、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洞悉社会现象,通过对其根源进行探究,在结尾部分以完善医保政策、程勇无罪释放等真实情节,书写了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结语
宁浩以荒诞美学为核心,以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特质,重点讲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宁式喜剧”。随着宁浩逐渐从单一导演到“导演+”的转型,观众不仅能够从宁浩执导或者监制的新电影作品中,看到其对现实主义的全新诠释、成熟解构,也从宁浩对现实社会的问题关注与书写中,感知到更加温暖、更有意义的情感品质。面对新的审美语境,宁浩以高质量电影为转型方向,以现实主义为底色,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真切关注,积极挖掘更有社会价值的故事话题,构建情感共同体,从而实现人文意义的全面延伸。
参考文献:
[1]丁晋.生态电影与电影生态:重新审视宁浩导演的创作“拐点”[ J ].电影评介,2020(Z1):69-72.
[2]陈旭光.“作者论”旅行、“主体性”变迁与电影工业美学生成[ J ].社会科学,2022(10):78-88.
[3][法]亚·阿斯特吕克,刘云舟.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 J ].世界电影,1987(06):22-26.
[4][法]弗·特吕弗.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 J ].黎赞光,崔君衍,译.世界电影,1987(06):4-21.
[5][美]罗伯特·斯塔姆.电影理论解读[M].陈儒修,郭幼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04.
[6]李卉,陈旭光.论新力量导演的产业化生存——中国电影导演“新力量”系列研究[ J ].未来传播,2021(01):
85-91,122.
[7][法]安德烈·巴赞.论作者策略[M]李洋,译.//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8]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49.
[9]许南明,富澜,崔君衍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69.
[10]吴桂金.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荒诞派戏剧[ J ].戏剧文学,2011(11):60-64.
[11]陈吉.媒介思维、连接性与中国新力量导演的新美学[ J ].山东社会科学,2022(01):90-97+105.
[12]刘道全.宁浩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J ].四川戏剧,2022(12):136-139.
[13]孟君.代际更替视角下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内卷化现象[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
88-97.
[14][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183.
[15][澳大利亚]格雷姆·特纳.电影作为社会实践[M].高红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6-116.
[16]张成.传记电影的诗品与哲思——访影视导演丁荫楠[ J ].中国文艺评论,2022(03):118-127.
[17]吴青青,肖依.地方感·体验式·非表征:新世纪以来青年导演的影像空间[ 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12):114-120,127.
①参见:猫眼票房.疯狂的赛车[EB/OL].(2024-04-02)[2024-04-02].https://piaofang.maoyan.com/mdb/search?key=%E7%96%AF%E7%8B%82%E7%9A%84%E8%B5%9B%E8%BD%A6.
②参见:猫眼票房.疯狂的外星人[EB/OL].(2024-04-02)[2024-04-02].https://piaofang.maoyan.com/mdb/search?key=%E7%96%AF%E7%8B%82%E7%9A%84%E5%A4%96%E6%98%9F%E4%BA%BA.
【作者简介】 石 莉,女,吉林和龙人,山西传媒学院视听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作品创作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