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俄战争电影民族性创新研究
2024-08-01安超
【摘 要】 中俄两国拥有丰富的战争历史,在世界战争历史上均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为两国战争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丰富的素材。两国都试图通过电影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来彰显本民族的精神内核。在新时代背景下,两国战争电影又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貌。通过对两国战争电影艺术手法特征和应用实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挖掘两国战争电影民族性在电影艺术中的价值及创新方向。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中俄战争电影; 民族性; 创新
战争题材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跻身于世界电影发展的长河中。战争电影指的是以国家、民族或政治集团之间的军事冲突与对抗为主要表现内容或故事背景的影片。这类影片多以军事战争过程为主,以战争中表现出的人性为内容,以建构国家形象为核心内容。中俄两国在特定的革命历史背景下,结下了共同反法西斯的深厚友谊,因而在两国战争电影发展过程中形成较为相似的社会语境;两国都试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来彰显本民族的精神内核,注重发掘民族性、本土性与多元性的发展优势,引发观众对人类和社会命运的思考、重新审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战争电影:历史进程中革命影像的书写
战争电影能够吸引观众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和塑造,既契合电影讲求视听奇观的要求,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刺激,在美学和创作上形成独特的美学形式。对于中俄两国战争电影而言,他们均以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为背景,利用独特的影像造型、结构、视听等要素完成对革命影像的书写,用多种表现元素记录历史、记录战争,呈现风云变幻的战争图景。
(一)影像的造型书写
大多数战争电影在对历史史实的复原、战争景观的重现方面体现出特定的历史真实性,在空间营造、场景铺排等方面体现出高度的纪实性和逼真性。中俄战争电影更是如此,在复现历史史实、营造宏大战争场面时多运用长镜头来书写影像造型,从宏观上体现出叙事空间的直观性与延展性,保持了空间环境的真实性与一体化,以此来描摹恢宏盛大如史诗般的战争场面。在色彩与光影的运用上,中俄战争电影都展示出影片所蕴含的历史的凝重与深沉感,通过色彩的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情绪和含义,透过光影的抒情与写意来传达情感和感受,使影像的整体呈现符合特定历史情境,形成独特的战争电影影像风格。中俄战争电影多运用黑、灰、深蓝、深绿等凝重、冷峻的冷色调,使观众情绪的高低起伏与色彩的调性相联系、与故事相呼应,每一种色彩都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内心感受。例如,俄罗斯影片《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亚历山大·科特,2012),中国影片《金陵十三钗》(张艺谋,2011)等,均在战争场面的宏大与真实方面做出独特设计,并且为了凸显战争的残酷,多以灰绿、深蓝、深绿等冷色调渲染战争的悲凉,展现战争环境下人的艰难与挣扎。
(二)影像的结构书写
电影的影像结构具有带领观众穿梭时空的本领,将不同时空的镜头剪辑重组成剧情,可以正叙、倒叙、插叙等,围绕历史战争故事的关联、变化、冲击、递进等逻辑关系来剪辑镜头,突出历史战争对故事情节的引领作用。
中俄两国在对拥有宏大叙事规模战争电影的书写中,均以真实战役展开的时间为基准,呈现出战争时间跨度较大、空间范围广阔、叙事线索纷繁复杂的特征,突出影片战争元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突显战争场面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苏联影片《莫斯科保卫战》(尤里·奥泽洛夫,1985),时间跨度从1941年秋天到1942年春天,在呈现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上体现了高度的纪实性和复杂性。该片为了尽可能地还原真实战争场面,曾深入到战争的原始发生地取景;中国影片《大转折——挺进大别山》(韦廉,1996)分别到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取景,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与沟通,更将战争的历史意义以更为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
与俄罗斯电影不同的是,中国战争电影擅长以特定的、较短的时间段作为电影的蓝本铺陈故事,倾向于描写特定的历史事件,例如虎门销烟、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南京大屠杀、红军长征等,通过这些标志性历史事件引发当代人对战争的反思,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例如,中国影片《铁血昆仑关》(杨光远,1995)、《南京!南京!》(陆川,2009)均讲述了特定的历史事件。俄罗斯战争电影则擅长通过某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展开叙事。例如,苏俄影片《解放》(尤里·奥泽洛夫,1971)、《最后的前线》(瓦季姆·舒梅列夫,2020)则以较长的时间跨度从宏观层间去叙述战争。
(三)影像的视听书写
影像的视听语言具有直观性、动态性、时空性、交互性和艺术性等特点,随着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视听语言在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等方面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视听体验。
在视听写实方面,电影在再现真实战斗场景时,俄罗斯电影相对更为大胆、直接,将赤身肉搏的画面表现得尤为逼真、写实,以此来突出“战斗民族”的民族精神。例如,《战场上的布谷鸟》(亚历山大·罗戈日金,2002)中凄凉的荒野中四处横飞着被炸的身体,女主人公平静地将其掩埋,看似平静的表面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冷漠;《第九连》(费多尔·邦达尔丘克,2005)中,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六名年轻的新兵应征入伍,在经过紧张、残酷、近乎疯狂的魔鬼训练之后,奔赴前线阿富汗。影片通过展示战场上兵戎相见的搏斗画面来突出战争的惨烈。
中国电影则相对较为含蓄,侧重通过情境烘托。影片《南京!南京!》多运用远景、长镜头来描写战后生命陨落的场面,以生还者痛苦情感的外放来表达战争的残忍。同时,中国战争影片的战争场景呈现更加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受“侠义精神”及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中国战争影片对局部性打斗、肉搏交战的动作设计也相对精彩,力图将武侠电影中较富动作神韵的武术元素、武打动作糅合在战争影像中,使银幕上的战争暴力提升到超现实的审美境界,为观众提供一种审视暴力的东方审美视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战争电影影像的独特景观。影片《战狼》(吴京,2015)呈现的视听形象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充分展示中国战争电影试图融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东方文化和视觉审美等元素。其特有的武打场面及其所传播的国家文化自信,鼓舞国人,使其对军人的职责、使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数字技术美学提升方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技术给整个电影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奇观以及更具真实感及震撼力的战争实景,从而使战争电影艺术在形式、观感和情感表达方面得到质的提升,增强了战争电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推动了电影发展的历史进程。尤其在数字技术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改变电影工业及美学格局的当下,技术赋能进一步提升了战争电影的美学表现,在战争场面、空间营造、真实质感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感。俄罗斯影片《第九连》通过特效完成飞机爆炸的场景,强化了战争电影的视听效果。近几年,借助数字技术的加持,《金刚川》(管虎,2020)、《长津湖》(陈凯歌/徐克/林超贤,2021)等影片对于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呈现得更全面、更完整,视觉冲击也更为强烈,不仅仅在宏观上展现了大量飞机、坦克在战场上的激烈战斗,还有志愿军战士们与美国士兵的近身肉搏,增加了战争片在视觉上的刺激性,为观众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观影体验。
二、战争电影的民族性:文化认同与民族形象的构建
民族性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及不同时代,总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战争电影中的民族性同样如此,多以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冷暖等方面来展现本民族特征。对于中俄电影而言,它们注重在展现各自民族性的基础上强调文化认同和民族形象的建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所以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固守本土、崇尚和平的内倾性文化特征。”[1]这就使得在以原始农业社会及其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尤为注重家庭社会关系和伦理道德。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特别注重以家国为本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张群体的国家和民族责任,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因而,团结统一、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刚毅不屈、自强不息、崇尚德行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质驱使中华儿女直面挑战,无数次地抵御外来入侵,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具体在战争电影中,即在呈现对战争态度的同时,也在建构和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性,强化观众的国家意识和国家形象。
在表现形式上,中国战争题材的影片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注重写景与抒情、写实与写意的融汇贯通,重视观众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审美心理需求,渗透出浓郁的文学色彩。在叙事上,擅长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叙事与抒情融合在一起,努力结合民族性格特征,挖掘中华民族对战争、对落后、对所受欺侮的深层感受,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来体现我国战争影片对战争的态度与思考。这些影片不仅再现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呈现对历史记忆的重塑和传承,让观众更为直观地感受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和付出,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新时期以来,借助新的表达方式和叙事方法,中国战争电影进一步改进了对电影意境、电影美学的改造创新与现代化转化,更深入地从审美意识上来把握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影片中传达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族神韵。[2]影片《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主要内容,深耕抗美援朝题材的写实性,展现与情感外向化的艺术表达,通过对英雄群像的细致摹写和影像的诗意化表达,将宏观历史与微观视角相结合,将个人情感与民族大义相联结。《八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历史背景下,以上海四行仓库与对岸法租界为轴心,呈现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刻画了战争之下共同抗击敌人的军民群像,反映了中华民族内在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从《大渡河》(林农/王亚彪,1980),到《铁血昆仑关》、《紫日》(冯小宁,2001),再到《金陵十三钗》;从《南京!南京!》到《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徐克,2022),中国战争题材的电影不断彰显和塑造“集体英雄主义”群像及精神,也不断强化民众的家国意识和家国认同,是中国战争电影努力构建集体主义、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价值观的外在体现,成为中国电影实现文化和民族认同的特有的身份标识。与中华民族相比,俄罗斯恶劣的自然条件塑造了俄罗斯人民自由奔放、粗犷且忧郁的性格,同时俄罗斯人民对于英雄主义精神的崇拜与颂扬,也体现了其在危难中民族团结的集体主义和国家意识,始终秉承着勇往直前、崇尚光荣的民族文化精神。
俄罗斯人民与生俱来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个性,为俄罗斯影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使俄罗斯战争影片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力。在增强影片的民族性上,俄罗斯战争电影继承其“散文诗”式的表现形式和优秀传统,在片中自然流露出的情绪化色彩,为影片营造了独特的浪漫主义气息。俄罗斯战争影片相对较为深沉、内敛,表现出较强的诗情和诗性,这与俄罗斯电影一向以浓郁的文学诗意体现鲜明的民族美学风格分不开,也强烈地流露出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的内在特征,即“迷恋往昔和憧憬未来的性格特点”,这“使得俄罗斯人执着于对理想社会和未来生活的热切追求,而理想主义在俄罗斯民族精神生活中始终有自己的生存空间”[3]。诗意的表达在象征性的镜头语言、哲学化的文本叙事以及情感化的人物建构等方面给观众带来充盈的诗意情感体验。例如《头号劲敌》(瓦西里·奇金斯基,2005)中的海空大战、《布列斯特要塞》(亚历山大·科特,2010)中的据城死守、《烈日灼人2(下):碉堡要塞》(尼基塔·米哈尔科夫,2011)中的浮雕造型等,都从构图上诗意地将残酷的战争与战士们富有朝气的浪漫主义色彩结合在一起,在诗意表达中勾勒出战争悲剧中的乐观主义精神。[4]这样的处理方式彰显了俄罗斯电影的“诗性”之美,也能够更深刻地挖掘人性。或者说,通过更含蓄的表达带来更深层的思考。并且,俄罗斯战争电影还通过表现普通人在历史事件中的境遇,来突出个体人物对于民族历史的参与塑造,引发民众在记忆深处产生对民族未来的希望与信仰,以此来构建文化认同和民族形象,渗透出一种民族精神的自信和坚决。其中多为中下层军官、士兵和平民等普通人物成为影片主人公,描绘普通人在残酷战争中的个人命运和精神世界,关注他们的人性呈现和情感归宿。影片《自己去看》(伊赖姆·克里莫夫,1985)中的弗廖拉、《战场上的布谷鸟》中的维伊科等,对这些普通人物的书写更是能让观众深刻地去记住历史、感受战争的残酷。可见,俄罗斯战争电影一方面将其“诗性”美学融入影片之中,以自然之美、诗性之美展现其民族美学的特色,并通过这一特色对其强烈的生命力进行张扬,是对其文化的宣扬;另一方面,俄罗斯战争电影关注普通人的生命价值,更是对这个多民族国家理念的彰显民族身份与认同的有效通道。
可以说,中俄两国电影虽然在通过战争电影展现民族性,塑造国家形象,强化民族认同方面各有特点,但两国电影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一方面,两国电影都将表达强烈的爱国意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作为影片的核心内容,通过战争场面、战争中的群体与个体展现民族精神,通过色彩、造型等凸显画面的美感,从形式到内容表达战争给民族、国家、人民带来的伤害;另一方面,两国战争电影通过再现历史事件、刻画英雄形象、揭示历史真相等方式,采用隐喻、象征、回忆、幻觉等多种表现手段强化和重塑人们对本民族的经历认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使战争电影承载鼓舞和凝聚国家、民族精神的功能,显示出较强的国家风格和民族风格,这正是战争影片所特有的创作使命与价值所在。另外,中俄两国在广泛利用本国、本民族特有的元素,实行本土化策略,体现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在增强影片的观赏性的同时,努力创作出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战争片,重塑历史记忆、塑造文化认同、建构民族形象。在当今国际局势下,两国战争电影通过重塑民族精神、传递民族文化、强化民族情感、恢复民族信心等方式来完成对国家形象的建构,进而唤起国人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也是战争影片所肩负的重要的时代使命,其所展现的奇观式战争场景调度和英雄形象塑造也更利于民族意识和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俄战争电影的创新性表达
新时代,战争电影创作形式呈现多样化,各国都在挖掘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精神文化资源。中俄两国的电影创作也注重汲取本国丰厚的文学艺术养料,结合本国、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特性及精神气质,融入民族优秀文化元素,采用可以体现各自文化特色的审美观照方式,为观众展现独特的民族情调。
(一)叙事策略:多元化呈现与理想式构建
中俄两国战争电影侧重于多元化的叙事呈现方式。在影片展开对宏大规模战争场面的叙事时,因影片所容括的线索多、范围广、情节脉络烦琐,使得影片必然在故事发展的进度把握、情节内容的编排上做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整合与组织,因而,在叙事结构、策略等方面展现出一定特色。这类影片追求与历史时间“同步”,即影片中的时间无限接近历史时间中真实事件的发生事件,让观众能从影片的战争叙事里体验到一种“浓缩化”的历史感觉,形成历史真实、影片中“虚假”真实与现实真实的强大互文。《金刚川》采用群像塑造的方式联结整部影片的叙事结构和多角度的叙事视角,通过对不同阶层的人物刻画,全方位地展现出战场上枪林弹雨和炮火连天。这部影片描绘了不同兵种的内心情感和对战双方的不同心境。在镜头表达和人物塑造上,影片注重对于个体生命的观照、对于传统国民性的挖掘,以及在战争背景下民族精神的激发和对命运的抗争,在风格形式上运用中国传统美学,从个体命运出发将主体情感与民族命运交织在一起,以“寄情于景”的形式抒发对战争的思考。
在战争电影的叙事时序上,影片以正叙、倒叙及错时序等多种方式,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不断回应来强化观众的感受和记忆。中国电影《风声》(陈国富/高群书,2009)以汪伪政府的一名要员被枪杀而引出故事,不断地通过错时序转换场景来揭示波谲云诡的剧情。俄罗斯电影《我们来自未来》(安德烈·马留柯夫,2010)中四个年轻人以挖掘卫国战争战场遗物来换取钱财,影片并没有采用顺序叙事的方式,而是在有限空间里不断切换时空顺序来刻画人物,通过和平的景象反讽战争的残酷。
(二)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中俄两国宏大叙事战争电影着重再现特殊历史时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性的战争场面,对战争历史“现实”时空进行较为真实、客观的缩写。苏俄影片《解放》、《莫斯科保卫战》、《围困》(米哈伊尔·叶尔绍夫,1974),中国影片《大决战》(李峻/杨光远等,1991)、《大转折》(韦廉,1996)、《大进军》(韦林玉等,1996)等一系列重大战争革命历史巨片将恢宏壮阔的真实战争图景搬上银幕。不同的是,中国的此类影片在对现实时空逼真再现的基础上,意图创造切合影片故事情境的特殊意蕴,刻意营造时空形态的抒情、隐喻意味,不同程度地对现实时空进行情绪渲染,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电影时空表现的无限可能性,使人们对战争“历史”时空的种种幻想、构架,在银幕上都化作现实并体现出结构形态的多样性。如中国的《紫日》、俄罗斯的《战场上的布谷鸟》等,在对战争本身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通过对战争“历史”情境的架构、对战争“历史”时空的幻想,重新解读历史、审视战争,以新的视角对历史和战争进行重新表述。通过表现战争中的普通人来传达民族精神、建构民族形象。俄罗斯影片《民兵》(案列科协·科茨洛夫,2019)讲述了一群由平民组成的民兵小队为保卫祖国而进行抗争的故事,整部影片以真实的历史故事观照现实,采用客观、冷静的方式反映战争的残酷和危险,没有太多的渲染和夸张。这种真实感让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可怖。
(三)女性和英雄的角色新表达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俄两国战争影片在展现女性形象的个性色彩、审美内涵上,呈现出更为开阔与丰富多彩的样态,既体现了两国在各自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渗透的文化基因,又不断闪现出时代所赋予的新质特点,更好地展现时代与民族文化的意蕴,又更加生动有力地体现出各自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怀。
新时代以来,中国战争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已不再是政治符号的载体,而是主动承担起传递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使者。因而,此时期的战争影片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侧重于女性内在的多元化需求,着重展现女性的独特美感和新时代女性的力量。影片所呈现的女性真切的内心感受与独特的生命体验,女性形象鲜明的个性化与深刻的命运感,使战争文本获得更为深厚的人文意蕴。中国战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不胜枚举,远有《八女投江》(杨光远,1987)中的不畏惧生死、为民族大义勇于牺牲的女性,近有《风声》中外表美艳玲珑、个性洒脱娇纵、内心聪敏智慧的顾小梦,还有《金陵十三钗》中不惜牺牲自己拯救墨玉等人的风尘女子。影片改变了过去电影中“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普遍认识,强调女性在战争中的作用,在“男女平等”的文化“共识”中塑造内心和外表反差较大的女性形象,实现对战争中女性形象刻画的真实性。
与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不同的是,俄罗斯战争电影中的一些女性形象,常被塑造为“圣母形象”。这一点在《战场上的布谷鸟》中对女主人公安妮的人物设定上特别明显,她不仅是化解苏德双方矛盾的中间人,更是象征着《圣经》中兼爱众生的“圣母”形象。她的自然性让她拥有超人类的智慧、力量和包容。同样,影片《第九连》中的“母亲”形象则象征性地转化为片中唯一的女性——“白雪公主”。年轻的新兵们与“白雪公主”的一场激情戏正是他们逾越“恋母情结”并“获取成长”的必然阶段。俄罗斯女性在战争中也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理智。
战争电影通过塑造英雄形象、再现英雄主义,一方面实现民族主义理论所提倡的国家认同,带领人们走进民族国家的历史向度和内心世界;另一方面暗合自由主义理论的国家认同观,英雄作为一种立足现实、指向未来的愿望理想和行动力量的化身。[5]所以,在叙事和人物设置上、历史与现实对话等方面,两国电影都试图采用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以期实现战争电影在表现力上的突破。
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结合当下国际局势,研究战争及其相关艺术母题更加契合时代潮流,具有宣扬和平、引导国民进行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中俄两国战争电影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不断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多样性元素。但无论怎样发展,中俄两国战争电影都始终离不开“和平”的主题。中俄两国战争影片不仅以其深刻的历史和战争意义为价值基础,更包括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和促进。战争电影在正面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拓展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对两国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常丽.中俄文化类型比较研究[ J ].俄罗斯文艺,2011(04):101-106.
[2]陈卓威.浅析中国电影民族化发展之路[ J ].中国电影市场,2012(03):19-20.
[3][俄]德米特里·利哈乔夫.解读俄罗斯[M].吴晓都,王焕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4]穆重怀.光荣与梦想:当代转型期俄罗斯战争电影的审美嬗变[ 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46-56.
[5]侯微.赵文梁.战争电影中的英雄主义、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 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07):79-82.
【作者简介】 安 超,女,山西长治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外电影史、电影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