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2024-08-01刘洁

今日财富 2024年17期

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的内涵、特征以及其必要性。首先介绍了审计风险的主体、原因和程度,强调了审计风险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偶然性。然后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必要性,包括长远发展的需要、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和维护经济秩序的需要。最后提出了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审计独立性、树立风险导向审计意识、加强审计质量管理与控制以及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来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内涵与特征

(一)审计风险的内涵

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审计师可能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或遗漏,从而导致审计师发布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进而可能引发法律问题和经济损失的风险。审计风险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审计风险的主体、审计风险的原因、审计风险的程度。审计风险的主体是审计师和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发布公正、客观的审计意见。审计风险的产生主要源于审计程序不合规、审计方法不正确以及审计师主观判断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审计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审计过程中存在疏忽、被审计单位配合程度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等。审计风险的程度主要体现在审计师发布的审计意见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审计风险的程度就越高。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普遍存在于所有的审计项目中,具有潜在性和不可避免性,但又是可控的,审计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控制与防范措施来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受审计师的主观意愿影响。它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运营情况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相关。审计师需要客观地评估审计风险的程度,准确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

2.普遍性。审计风险存在于所有的审计项目中,无论其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如何。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需面对审计风险。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都需要认识到审计风险的普遍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偶然性。审计风险的发生是偶然的,无法事先准确预测。即使在审计工作中履行了充分的审计程序,采取了控制措施,仍然存在未发现重大错误或遗漏的可能性。审计师需要审慎并时刻警惕,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必要性

(一)会计师事务所长远发展的需要

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是必要的。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吸引更多的客户,提高业务稳定性,促进事务所的长期发展;其次,通过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事务所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和有效的控制措施,能够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审计风险,减少错误和遗漏的发生,提高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合规要求,以及相关的审计准则和法律法规,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是事务所满足这些要求的必要条件。若未能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事务所将面临违规的风险,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最后,通过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可信度,增强客户对事务所的信任感。客户对于审计过程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有着高度的关注,而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可以提高事务所的专业水平,增强客户对事务所的信任,进一步巩固与客户的关系。

(二)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

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是必要的,也是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首先,会计师事务所需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审计过程中保证合法性和合规性。国家审计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法、审计法、企业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使用等规定,以确保审计过程的合法性和符合法律的要求;其次,国家审计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准则具体规定了审计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旨在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和程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最后,国家审计准则还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时要注重独立性和客观性,避免利益冲突和干扰,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和公正。综上所述,国家审计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准确性,提高审计质量,为客户和社会提供可信赖的审计服务。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认识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

(三)维护经济秩序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对于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至关重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企业审计的重要平台,其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是维护经济秩序的必要手段。首先,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有助于保障审计报告的可靠性。一份真实、准确的审计报告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反之,如果审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将可能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市场秩序混乱,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其次,在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提升审计质量,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审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强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有助于规范审计市场秩序,提高审计服务供给水平,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一)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1.专业培训和教育。会计师事务所应定期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和教育活动。这包括内部培训,由高级审计师和专家分享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外部培训可以由专业机构或行业协会提供,让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实践经验积累。会计师事务所应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实际的审计项目。通过参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可以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此外,事务所可以建立经验分享和团队沟通的机制,促进各级审计人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交流。

3.导师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导师制度,让有经验的审计师指导新人。导师可以分享自己在审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新人更好地适应审计工作并提高专业素质。通过与导师的互动和指导,新人能够更快地成长为独立的审计专业人员。

(二)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1.加强内部管理。会计师事务所需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能够充分遵循管理制度及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通过内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并强调独立性的重要性。同时,建立相应的审查和监督机制,确保审计人员在操作中不受不当因素影响,保持独立的判断和决策。

2.完善审计委托制度。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与客户签订明确的审计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关系。合同应明确规定审计独立性的原则和限制,以及客户提供信息的义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审计任务,避免受到客户不当影响,确保其独立性。

3.分离审计业务部门。为确保审计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应将审计业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相互独立。通过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确保审计业务部门能够独立开展审计工作,避免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利益冲突。此外,审计业务部门的人员配备应保持稳定,避免频繁的人员变动对审计独立性产生不良影响。

(三)树立风险导向审计意识

1.风险评估和规划。会计师事务所应对每个审计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评估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和审计程序风险的分析和识别。通过风险评估,事务所能够了解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确保审计工作高效、准确地进行。

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基于风险评估结果,会计师事务所应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该计划包括具体的风险处理措施、资源调配安排、审计人员分工等。通过风险管理计划的落实,事务所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问题,防范风险的发生。

3.加强内部监督和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审计工作进行全程监控。该机制包括定期的内部审计、外部评估等,以确保审计工作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通过内部监督和检查,事务所能够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四)加强审计质量管理与控制

1.制定完善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审计工作的相关程序、要求和标准。该制度应包括审计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工作计划编制、审计程序执行、审核和审查、报告编制等。制度中还应明确审计质量监督和质量评估的要求,确保审计工作符合专业准则和法律法规。

2.强化审计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和监督。这包括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流程,明确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负责人,确保审计工作按照规定流程和要求进行。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质量评估,检查和评估审计工作和结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3.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这包括持续的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机会、提供行业动态和技术更新的信息。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应鼓励审计人员参加相关的专业认证考试,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

1.严格监管规定和标准。行业监管机构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监管规定和行业标准,明确审计项目的执行要求、审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这些规定和标准可以包括审计方法、程序要求,审计文件的保存和管理要求,以及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独立性的监管要求等。

2.加强行业监督和执法力度。行业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监管机构可以进行定期的审计质量评估,对业绩较差或违反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惩罚,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纪律惩戒,以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和权威。

3.建立审计监察机制。行业监管机构可以建立审计监察机制,对审计机构的审计过程和质量进行抽查和监督。监察人员可以随机抽查审计项目,检查审计文件和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审计人员的工作符合监管要求。如发现问题,监管机构可以及时出具监察报告,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审计风险得到及时处理。

4.促进行业合作和信息共享。行业监管机构可以促进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经验和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与其他会计事务所的交流和学习,吸取业界最佳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

结语: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负责审计工作的机构,对于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承担着重要责任。本文认为,通过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树立风险导向审计意识、加强审计质量管理与控制以及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提高审计质量,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充分认识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并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单位: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河北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