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
2024-08-01张紫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事业单位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实现转型发展。财务共享水平的提升是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水平依然不高,通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高财务共享水平,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涵分析了事业单位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展开探讨,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事业单位转型发展。
事业单位全面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有利于完善自身财务管理模式,对推动事业单位会计转型,促进事业单位业财融合,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构建财务共享中心还能全面降低财务风险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力,对事业单位实现战略目标具有深远意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进一步打破了财务与业务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对降低单位经营成本,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涵剖析
(一)定义
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过程中所采取的模式,是在每个区域建设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该区域内的全体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成后,事业单位可以将财务部门取消,将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直接交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负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流程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录入、业务处理流程审批、财务审核、账务处理、资金支付。这些内容直接关系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经营状况。
(二)信息化建设模块
1.预算管理与总账
信息化设备与平台的引入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包括预算管理、总体账目等多个模块。首先,预算管理模块功能的发挥直接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造成影响,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预算管理模块的信息化建设能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性,防止传统预算管理人工核算造成的误差,提高各项工作准确性,从而为事业单位发展与决策提供参考数据。总账模块是事业单位进行决策与分析的重要依据,其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对其进行优化,能明显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效率。
2.影像与报销
影像模块与报销系统也是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项目。影像模块指的是一种能够通过移动端拍照扫描上传等形式进行信息录入与储存的功能,这种功能能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数据信息的质量与安全得到保障。传统信息录入与储存大多是通过纸质单据的形式展开的,纸质单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坏或丢失,影像模块能使这种弊端得到很好解决。报销系统信息化建设主要指的是实现审核与核算的无纸化处理,从而使财务报销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3.采购管理与资产管理
采购管理与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部分。采购管理和资产管理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采购管理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链的影响较大,对采购管理进行优化能使事业单位各项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信息化建设能使采购管理完全实现线上动态化管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事业单位对资产进行合理管控,对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事业单位运营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促进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整体提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工作效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为各岗位工作带来更多的便捷,尤其对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来说好处更加明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实现对财务业务数据信息的统一处理,简化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财务业务活动信息,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财务部门人员与业务部门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时可以直接使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数据,省去繁琐的核算过程,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防范经营中的财务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能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整体流程嵌入各项管理工作,强化风险防范能力,是优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质量与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首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能降低事业单位风险发生概率,并在风险来临前进行预警,防止在核算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保证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其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还能实现信息透明化。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体系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是在统一的规则与制度下展开的,这就使业务处理的规范性与标准化程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各项工作实现透明化。
(三)提高单位内部整体控制水平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有效建设能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伴随会计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落实,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方式逐渐发生变化。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工作效率与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也提升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水平。新形势背景下,当前社会对事业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自身内部控制能力,使内控水平达到理想状态,真正实现业财融合,提升财务集中处理效率,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业务处理透明度,明确工作人员岗位权责。
(四)优化单位业务流程,提升经济效益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还能优化事业单位业务流程,对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利用标准化流程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进行管理,防止传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对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控制风险点防范事业单位各种风险,高效便捷地处理各项工作,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还能提高事业单位资金利用效率,避免可能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从而为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贡献力量。
三、影响事业单位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人员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缺乏重视
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缺乏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视是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从业者并未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在实际建设中得不到内部全体人员的充分配合,很大程度制约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其次,部分事业单位领导思想滞后,缺乏创新思维,并不支持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没有将其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项工作依然采用传统模式,从而对事业单位经营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
部分事业单位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缺乏优秀人才。现阶段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与业务人员自身思想滞后,部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有限,这种情况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十分不利,甚至会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此外,由于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内部人员容易安于现状,内部老员工思想固化,新员工数量不足,从而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效果。
(三)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强化
事业单位性质特殊,类型繁多,不同事业单位运行模式存在明显差异。现阶段我国针对事业单位各岗位出台的管理政策并未全面细化,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较强的自主性与随意性,相关工作的开展并不完全贴合国家政策,从而影响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与单位发展。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强化,财务业务处理流程存在明显区别,相同问题得不到统一化处理,导致处理流程或繁琐或简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无法适应全体事业单位,从而阻碍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信息化建设落实不到位
部分事业单位构建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价值发挥不到位,主要是由于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缺乏信息化技术支持,尤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阶段,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水平不高,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充分,导致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缺乏技术支持,极大地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工作的开展,不仅限制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效能的的发挥,还会对数据信息传递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四、事业单位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路径
(一)加强宣传,提高人员思想认识
要有效推动事业单位展开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需要加大财务共享中心重要性的宣传,使事业单位内部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必要性,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开展宣传工作首先需要从改变领导层的思想认知入手,使其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意义,从而使该项工作逐层向下落实,使宣传效果达到最佳。从而提升全体人员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而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效率与质量。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还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对财务的各项工作进行精细化处理,落实岗位职责并发挥个人价值。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首先,事业单位需要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培训体系,对人员个人能力与专业素养进行培训。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人员绩效考核成绩对其岗位进行调整。通过强化培训帮助有能力的职工转型和发展,从而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其次,还应积极引进新鲜血液,广纳贤才,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
(三)规范制度,调整财务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过程中还应不断规范制度,调整财务管理模式,协调财务与业务部门关系,真正实现业财融合。首先,事业单位应针对各岗位人员建设有效的管理制度,利用管理制度约束人员行为,对于财务与业务部门制定相对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调与平衡;其次,事业单位还应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制度,以单位发展目标为依据,打造标准统一、基础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制度,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提供保障;最后,还应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制定监督制度,设置举报通道,通过人员互相监督促进制度的落实。此外,事业单位还应不断了解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以保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充分发挥效能。
(四)创新完善,引入先进技术设备
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在于网络,因此信息化建设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挥有效作用的先决条件。相关部门应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检测,发现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不够的情况,及时对其进行完善。信息系统的构建也能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各项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实现集中管理,增强各项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提高数据信息质量,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通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在新会计制度的进一步渗透下,事业单位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阻碍了单位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单位组织结构,提高各岗位人员思想水平,打造专业财务管理人才队伍,改进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模式,加大技术支持力度,推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推动事业单位财务共享服务的全面实现。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