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国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创新路径

2024-08-01王爱萍

今日财富 2024年17期

本文以国有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大数据视角下国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创新路径。首先,本文论述了大数据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同时也详细阐述了预算管理的方法,为后续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对国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大数据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再次,本文提出了基于大数据视角下预算管理的创新路径,包括利用大数据提高预算准确性的方法、基于大数据实现预算流程自动化的方法、构建大数据下的动态预算调整策略,以及利用大数据实现预算与业务目标对齐的策略;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实证了这些理论和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展望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在预算管理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且深入。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预算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创新,已成为诸多企业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国有电力企业而言,由于其业务特性和规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国有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大数据视角出发,探析预算管理的创新路径,为国有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一、大数据与预算管理的基础理论

(一)大数据的理论基础

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不能做到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中蕴藏的海量信息可以通过非常规的处理方式得到,并为各行各业提供重要管理依据。它的特性可以用5V模型来描述:即体量(Volume)、速度(Velocity)、多样性(Variety)、价值(Value)和真实性(Veracity)。体量是指数据的规模,速度表示数据生成和处理的快速性,多样性表示数据的形式多样,价值是指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886f816e67674295737e394727427f49576b9373c6f4afd70265fba4cb458b81息的能力,真实性则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二)预算管理的基本理论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部分,其目标是通过对公司未来活动的精确预测和计划,来协调、控制和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它包括四个主要环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以及预算分析。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前提,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历史数据、市场状况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

预算执行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操作,保持业务活动与预算计划的一致性。

预算控制则是监测预算执行情况,发现与预算计划的偏差,及时进行调整,11e2dcba13b6109ba464942403548c8b0ede11c296c8565ac0635e413fea355f以确保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

预算分析则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在整个预算管理过程中,要不断考虑和照顾到各相关部门的需求和反馈,以实现整个企业的高效运营。

二、国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

(一)国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

国有电力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主体,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其预算管理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国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多采取经验性的、历史数据驱动的方式。虽然此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其存在着灵活性不足、准确性受限、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等问题。加之,国有电力企业的庞大规模和业务的复杂性,其中包括数据的统计和具体的财务问题,导致各个部门获取信息受到阻碍。此外,由于国有电力企业不能及时获取正确及全面的系统信息,增加了预算管理的困难,以至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其精细化、动态化的管理需求。

(二)大数据技术对国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预算管理的革新变得越来越迫切。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多元化、细粒度的信息,为企业预测未来业务趋势,制定科学、精确的预算提供依据,同时其强大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使得预算管理流程的自动化成为可能,大大提升了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度。

对于国有电力企业而言,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不仅意味着预算管理质量的提升,更意味着能更好地应对多元化、不确定性强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面对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以及不断升级的能源结构转型等多重挑战时,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可以为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带来革命性变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支持。

三、基于大数据视角的预算管理创新路径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预算准确性的方法

预算的准确性是影响企业战略制定、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国有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历史业务数据中提取出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有电力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且科学的措施。

首先,国有电力企业需构建全面且高效的数据收集系统。这可以通过采用如Amazon Kinesis等数据处理框架来捕捉并处理数据。这种框架收集的数据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内部运营数据,如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关键信息,而且也涵盖了市场环境数据,如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变化,乃至宏观经济数据,如GDP增长率、CPI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确保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多元化。

其次,国有电力企业需建立健全数据储存和管理机制。这就要借助高效的数据库系统,才能更好地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并确保数据便于查询和使用。例如,可利用Amazon S3等大数据存储系统,进行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这些系统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支持大规模数据处理,提供易于查询和使用的接口。

国有电力企业需利用高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如R语言和Python、Pandas等,结合机器学习和预测模型,挖掘出深层次的业务规律和趋势。

最后,基于这些深入的数据分析结果,国有电力企业需科学地制定和调整预算,确保预算方案贴近实际,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具体而言,国有电力企业可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决策树、神经网络等预测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现实情况,制定更为精准的预算。

总而言之,大数据分析不仅能帮助国有电力企业准确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价格变动等关键业务指标,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帮助国有电力企业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和风险,提前做好调整预算的准备。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预算流程自动化的方法

预算流程自动化可以大幅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效率,减少人工错误,提高预算的质量。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国有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实现预算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国有电力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健全的数据采集体系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例如利用Hadoop、Spark等工具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化分析。

第二,国有电力企业需要借助先进的预算软件和自动化技术,例如使用Anaplan、Oracle Hyperion等预算管理系统,通过编程和自动化技术,实现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等的自动化,从而提升预算效率。

第三,为了实现预算流程的自动化,国有电力企业还需要引进和培养具备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例如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预算分析师等,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对预算流程的自动化至关重要。

总之,通过大数据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国有电力企业可以实现预算流程的自动化,不仅提升了整个预算流程的效率,也提升了预算管理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三)大数据技术下的动态预算调整策略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动态预算调整策略对提升国有电力企业运营的灵活性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国有电力企业可以借助实时大数据分析工具并通过如下几个环节快速调整预算。

第一,国有电力企业需要构建全面而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为此,国有电力企业可以使用如Logstash、Fluentd等日志采集工具,实时获取并整合各业务环节的数据。从而确保在第一时间获取实时、准确的业务数据。

第二,国有电力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偏差检测系统。在此环节,国有电力企业可以使用Kibana等工具,实时监控业务数据,通过设置合理的预算偏差阈值,一旦数据分析结果超过这个阈值,就立即启动预算调整流程。

第三,国有电力企业需要构建一套灵活的预算调整机制和流程,一旦发现预算偏差,能够立即进行调整。这需要在原有的预算管理系统中,增加对动态预算调整的支持功能,可以使用Planful等预算管理软件,它们支持预算的快速调整和重新分配。

总的来说,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国有电力企业可以实现动态预算调整,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预算与业务目标对齐的策略

在实现预算与业务目标对齐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高效的手段。因此,国有电力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可视化或数据分析工具,进一步提取和理解对确定业务目标具有关键影响的信息,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一方面,国有电力企业可以借助SPSS等数据挖掘工具进行深度的数据分析。这些工具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国有电力企业发现和理解业务目标与预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国有电力企业需要建立与业务目标对齐的预算制定机制。这可以通过使用Oracle Hyperion和IBM Cognos等高级预算管理系统,利用它们强大的预算编制和分析功能,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总之,国有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使预算与业务目标对齐,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案例分析

(一)实施背景

A国有电力公司(以下简称“A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之一,其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业务量大、业务范围广、业务流程复杂,该企业的预算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传统预算管理缺乏精准性,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人工预算管理效率低下,误差大等。因此,A企业开始寻求新的预算管理方式,以提高预算管理的精确性、效率和灵活性。

(二)实施策略

(1)利用大数据提高预算准确性

在面对预算精确性提升的挑战时,A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策略。首先,A企业引入了Amazon Kinesis大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它通过分布式处理、存储大量实时数据流,使公司能够实时捕获、处理和分析数据;其次,A企业还使用Python的Pandas数据分析库来处理和分析历史业务数据,通过探索业务规律和趋势,为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最后,A企业还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决策树的预测模型工具,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市场情况,生成更为精准的预算方案。

(2)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预算流程自动化

为了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减少人为错误,A企业深度运用了Spark大规模数据处理工具和Oracle Hyperion预算管理系统。在具体实施中,A企业借助Spark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借助Oracle Hyperion用于支持全面的财务工作和运营预算,预测和报告相关需求的解决方案。此外,在此基础上,A企业通过编程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预算编制、审核、执行等流程的自动化,有效提高了预算编制的效率,大幅降低了人为错误,进一步优化了预算准确性。

(3)构建动态预算调整系统

为了解决预算管理中的适应性问题,A企业利用Logstash日志采集工具,实时获取业务数据,使预算管理能够及时适应业务变化。此外,该企业还引入了Kibana工具,这是一个用于数据可视化的开源工具,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偏差检测系统。当业务数据超出预算阈值时,该系统会自动触发预算调整流程。同时,A企业还利用Planful预算管理软件,快速调整预算,以确保预算的及时调整和有效执行。

(4)利用大数据技术使预算与业务目标对齐

为了确保预算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A企业利用SPSS深度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对业务和预算数据的深度挖掘,找出预算与业务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明确了这些规律之后,A企业又使用Oracle Hyperion预算管理系统,根据这些规律制定出与业务目标对齐的预算方案。这样做不仅确保了预算的合理性,也提升了预算的执行效果,提高了企业的业绩。

(三)实施效果

大数据工具为A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第一,预算的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使用大数据预测分析,预算的准确性提升了30%。这意味着预算控制更为精确,对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产生了积极作用。

第二,预算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大数据工具的应用使预算管理效率提升了50%。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第三,提高了预算与业务目标的对齐度,缩短了预算调整的反应时间。对齐度提升了40%,反应时间则缩短了60%。这使得企业能更快速、更精准地做出反应,更好地将预算与业务目标对齐。

综上所述,通过大数据工具,A企业解决了预算管理的核心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成功经验对其他国有电力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语: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大数据视角下国有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在预算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技术为企业提供了更为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预算的精确性和效率,实现预算流程的自动化,并构建动态预算调整系统,使预算与业务目标更好地对齐。这些创新不仅能够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业务效益和整体业绩,促进国有电力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能投广元燃气发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