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教育从家庭生活开始

2024-07-30孙云晓

中国德育 2024年12期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家庭教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家庭教育质量对个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对于家庭道德教育而言,其核心在于道德教育。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家长过分追求课业成绩,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导致“重智轻德”的现象发生。同时,有些家庭采取了粗暴型、溺爱型、放任型等不当的教养方式,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削弱了家庭道德教育的成效。

提高家庭道德教育成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就是在家务劳动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家务劳动,孩子可以学会分担家庭责任,理解劳动的价值,掌握生存生活的技能。在工作中,作者曾接触过关于148名杰出青年和115名有行为问题青年的童年调研报告。这两份报告显示了一个显著的差异: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经常参与家务劳动,而有行为问题青年的童年则大多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很少或完全不插手家务劳动。这个差异表明,家务劳动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管理,培养孩子的“生活力”,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

当然,家庭道德教育不仅仅要坚持家务劳动,还需要建设一个有温暖的家。家长应该以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为原则营造温暖自在的家庭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家庭活动,建立亲子共在的生命体验,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以及良好的身心素养和品行教养,塑造孩子积极健康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让家庭成为涵养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一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为人处世的智慧和实践中获得最初始的做人之道。对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用行动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及与家人的相处中做到换位思考、理性表达、善意沟通、平等交流,让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开放的姿态与他人相关联。

总之,家庭道德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多样的家务劳动、丰富的家庭活动、温暖的家庭生活,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关爱他人的品质和向上向善的为人处世之道。只有真正遵循家庭教育基本规律、契合孩子实际成长需求、尊重孩子个性心理特征的家庭道德教育,才能促进孩子天性、情感和生命力的成长,帮助孩子从容面对生活,让家庭真正成为涵养教育和修炼品格的第一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