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大选:没有选择的选择

2024-07-29张书剑

环球慈善 2024年4期

号称全球最大规模选举的印度大选4月19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选分7个阶段举行,至6月1日结束,结果将于6月4日公布。今年印度大选的竞逐主要在印度人民党(印人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和以印度国民大会党为首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之间展开。

选举开始前后,诸多争议事件如“选举公平性”“民主质量下降”等就被舆论反复提及。如此大规模的选举,还牵出“农民挺进新德里”等多年困扰印度发展的痼疾,并由此影响到政坛博弈。印度围绕本次大选反映出哪些问题?又将如何影响政坛生态和印度未来发展?

“莫迪的保证”

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议会实行两院制,包括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联邦院共250席,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共有545个席位,其中543个席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余2个议席由总统任命。通常说的印度大选指的是人民院选举,每5年举行一次,总理由在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领袖担任,由总统任命。

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印度14亿人口中约有9.688亿人在此次大选中登记投票,相比2019年举行的上届大选增加6%,成为选民数量最多的一届大选。选民们将在持续40多天的马拉松式选举中,决定543个人民院席位的归属。

选举开始之前,几乎所有的民调都预测,在2019年大选中豪取303席的印人党有望再次夺取人民院过半席位,为莫迪赢得第三个总理任期。莫迪与印人党都对连任充满信心,莫迪甚至在2月的一次议会演讲中放出豪言,要将印人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席位数扩大至400席。

4月14日印人党正式发布的竞选纲领“莫迪的保证”,处处展现出对莫迪赢得第三任期的信心。相比于在此前两次大选中分别作为莫迪执政“卖点”的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议题,最新竞选纲领把对穷人、青年、农民、妇女等“四大支柱”的福利政策作为下个任期重点,显得有些过于平淡,远不如反对党的纲领吸引眼球。

这也透露出莫迪和印人党的自信。正如其竞选纲领的标题,仅凭“莫迪”这个名字就能给印人党连续执政带来某种“保证”。实际上,自2014年莫迪从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一跃成为印度总理以来,印度的政治生态就已经在其长达10年的治理下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突出“印度教特性”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已经取代世俗主义成为印度的主流价值观,并且与印度崛起的大国叙事紧紧捆绑在一起。作为印度教民族主义象征人物的莫迪,已经被塑造为领导印度崛起的不二人选,尤其是在2023年,莫迪将印度主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办成了2024年大选的“路演”,将印度国际地位的提升与个人的强人形象捆绑,一举收获民众对莫迪领导印度崛起的信心。笔者在2023年底曾访问印度,发现印度的街头随处可见莫迪形象,几乎快要与印在印度卢比上的圣雄甘地比肩。

到了今年,莫迪又在亿万狂热印度教教徒目送下亲赴北方邦阿约提亚,为罗摩庙落成典礼揭幕,赶在大选前满足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支持者对印度教“罗摩盛世”的幻想。

如今,带领印人党完成罗摩庙“重建”的莫迪,已然成为众多印度选民眼中领导印度走向“罗摩盛世”的唯一人选。在印人党精心设计的叙事话语中,莫迪在印度崛起与印度教传统复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维度上,都取得了历任总理难以企及的成就,不夸张地说,莫迪的个人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政党竞争。

反对党的无可奈何

莫迪的形象被无限放大,印人党对议会的控制也日益巩固。

2023年12月冬季议会期间,146名反对党议员因各种原因遭到停职,其中100人为人民院议员,议员缺席人数创下印度议会的历史纪录。此前多次公开抨击莫迪政府、在社交媒体上颇具影响力的草根国大党籍人民院议员莫伊特拉因涉嫌受贿而被取消议员资格。反对党联合组建的INDIA联盟指责印人党动用公权力阻止反对党议员出席议会辩论的行为是“对印度民主的严重威胁”,并举行联合抗议活动。

印人党辩称大量议员停职为“藐视议会、侮辱议长”所致,并借反对党“失声”之际迅速通过18项议案。这是本届人民院的最后一次冬季议会,各党都希望利用议会辩论为2024年大选造势。然而,由于大量反对党议员无法参与辩论,印人党得以在选举前通过有利于本党连任的议案,进一步削弱反对党的话语权。

印人党对反对党的打击并未止步于议会。3月21日,德里首席部长(邦级最高行政长官)兼平民党( AAP)主席阿尔温德-凯杰里瓦尔,因“涉嫌腐败”被印度财政部下属的执法局(ED)逮捕,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位被捕的现任首席部长。

印度平民党成立于2012年,以反腐社会运动起家,自2013年起成为德里国家首都辖区执政党,2022年该党又拿下旁遮普邦选举,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发展成为全国性政党,成为莫迪与印人党“重点关照”的对手。由于印人党始终难以在德里选举中取胜,莫迪政府已多次动用中央政府的力量变相打击平民党,对后者展开税务与反腐调查,并逮捕多名该党要员。

2023年8月,印人党主导的印度议会通过《德里国家首都辖区政府法(修正案)》,扩大了中央政府对德里公务员的控制权,进一步削弱平民党在首都的影响力。

作为印人党最大对手的老牌政党国大党亦不能幸免。几乎在凯杰里瓦尔被捕的同时,国大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本党的银行账户自今年2月以来一直被政府税务部门冻结,涉及金额高达21亿卢比(约合2500万美元)。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对媒体表示,国大党已无财力开展竞选活动,“连候选人与领导人乘坐飞机或火车出行都很困难”,并痛斥莫迪政府的行为“冻结了印度的民主”。

印人党断然否认了相关指控,辩称国大党未能申报2017~2018财年的现金捐赠所得税,因而陷入税务纠纷。与此同时,德里高等法院不仅驳回了国大党对税务部门重新评估的请求,也拒绝了凯杰里瓦尔提出的保释要求。

尽管历次印度大选都会爆出各类腐败与贿选丑闻,选民早已对印度民主的“变质”习以为常,但像这样如此高频率动用政府权力打击反对党实属罕见。尤其是在连任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印人党仍动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削弱本已羸弱不堪的反对党,令许多观察家感到费解。

“选举债券”与金元政治

议会协商失能、执法机构“选择性执法”,或许还不足以体现莫迪治下“印度式民主”的全貌。金元政治的日趋泛滥,同样成为对印度民主制度的重大挑战。

尽管印度法律明确禁止政党贿赂选民,但各大政党都会以不同方式向支持本党的选民提供五花八门的“礼品”。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快速增长,政党为动员拉票付出的代价也水涨船高,贿选礼品也从传统的米面油升级为更加昂贵的滚筒洗衣机与平板电脑。据统计,2019年印度大选期间政党在各类选举活动上的支出已高达70亿美元,超过2016年美国大选的65亿美元,堪称全球最费钱的选举。

为解决选举资金问题,在2017~2018财年,莫迪政府正式实施“选举债券”,允许捐赠者通过在印度国家银行购买该种类债券,向指定政党提供匿名捐赠。莫迪宣称此举能够减少选举中的政治黑金,提高政党资金透明度,却在事实上为执政党印人党提供了巨额且“合法”的敛财途径。截至2023年3月,印人党已累计通过该途径获得656.5亿卢比(约合7.87亿美元)的捐赠,占全部“选举债券”的54.7%,远远超过国大党的9.37%。

为何印人党能够如此轻易合法地攫取大额资金?抛开与印人党保持长期合作的“金主”,有不少捐赠者其实是迫于政府压力购买了印人党的“选举债券”。据印媒披露,莫迪政府频繁对亲反对党的企业采取查税、反洗钱等名目繁多的突击搜查,严重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不少企业为求自保,不得不通过购买“选举债券”向印人党献金“求饶”。毫无疑问,“选举债券”的设计本身就有助于扩大执政党与在野党的资金差距,使执政党在费钱的印度选举中取得不对称优势,削弱对手政党。

2月,印度最高法院以“违宪”为由,裁定中止了“选举债券”的发售。但由于2023~2024财年的选举债券已经发售,裁定并不会对印人党筹集大选资金造成影响。存在明显设计缺陷、影响选举公正的“选举债券”制度,在执行近7年后才被最高法院叫停,无疑为印度民主的褪色增加一条生动实例。

没有选择的选择

当前,印度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以每年6%至7%的速度蓬勃发展,私营部门信心达到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预测,目前全球排名第五的印度,有望在2027年成为仅次于中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在莫迪执政的10年里,印度通过商品与服务税(GST)改革实现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支付上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民生福利上,莫迪抓住数字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实现政府福利直通民众个人账户。仅2019~2020财年,莫迪政府就向超过7亿受益人提供了24万亿卢比(约合340亿美元)的现金和价值1.4万亿卢比(约合200亿美元)的实物福利,大幅提升了民众的获得感。根据今年3月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印度日均生活费低于2.15美元的人口比例已从2011年的12%降至5%以下。

可以说,在本次印度大选中莫迪最大的“招牌”就是经济发展成果。然而,看似亮眼的经济数据,其实隐含“猫腻”。从莫迪第二任开始,印度经济便增长乏力。与外界印象相反,制造业对印度经济增长的贡献其实并不多。莫迪2014年9月提出“印度制造”战略时,目标是将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16%提升至2022年的25%,但2023年这一比例也只有17%。

而且,亮眼的经济增长也仍未助力印度走出“高增长低就业”的怪圈,印度的就业岗位数量在莫迪执政期间几乎停滞不前。在印度约10亿适龄劳动人口中,只有约1亿人拥有正式工作,其他人只能从事临时工作或失业,并且出现学历越高、失业率越高的现象。

印人党在竞选宣言中承诺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制造业和初创企业来扩大就业,但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计划与莫迪宣布的其他倡议一样缺少细节,难以令人信服。由于就业不足,印度在过去3年内有近5600万劳动者进入效率低下的农业领域。与此同时,莫迪期待的农业自由化改革不仅未能落实,反而激起大规模农民抗议,舆论怀疑莫迪究竟还有多大动力继续推进自由化经济改革。

从全国范围来看,印人党最大对手是国大党。国大党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家族政党之一,曾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国大党去年7月牵头成立反对派选举联盟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但反对党阵营的分裂和缺乏统一领导直接削弱其对执政党的威胁。由于每个政党都优先考虑自身选区和选民利益,反对党阵营难以形成合力。综合因素作用下,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普通民众即便生活陷入困顿,也难以有足够的动力与机会寻得莫迪之外的替代选择。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