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与大学的衔接应从深度学习开始

2024-07-25任杰

中国教师 2024年7期

很少有人给自己翻译的书写书评。笔者推荐的正是本人与同校谢湘教授合作翻译出版的《探究更深层的学习之道—重塑美国高中的追求》一书。此书原版(英文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首次出版发行。当时,笔者对高中教育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课程。大学的课程建设与高中完全不同,笔者希望能了解国外的教育是不是存在同样的问题,或者看看他们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机缘巧合之下,翻译引进了此书。正如笔者在内容摘要中写的那样:“该书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两位知名学者历时六年走访、调研,对美国高中教育现状进行的全面系统梳理……此书是美国当代唯一一项将全美不同类型中学放在一起综合考量而形成的研究成果,它将美国高中的广泛样本与一些特定模式的深入研究相结合,并从第三人的视角呈现了美国高中教育的普遍现状,客观展示了各种特定教育模式的优缺点;此书还从教育管理者、学生、教师等多维角度审视发生在同一时空中的不同人群的感受与认知,从而引发对学校教育模式的深度思考。”经过这一年来读者和教育界朋友给予的反馈,笔者又重新审视了这本书的价值。

第一,为什么在外围领域进行的更深层学习比在核心领域进行的更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将学习孤立化、形式化和片面化。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都存在的问题。有时,家长会认为,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是在学习,在体育场就不是;教师会认为,学生做数学题就是在学习,看杂志就不是;校长会认为,每个班级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就是在学习,传出的争论嬉笑声就不是。而本书告诉我们,其实青少年的学习无处不在。而且,在任何时间、地点的学习,成年人都应该给予引导,特别是要创建一个强大的学习环境、学习社区。因为,“在课外活动和其他校外组织的活动中唤起的内心状态比在传统学校发生的情况更有利于学习”。米哈伊·齐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了“心流”理论,以了解促进集中注意力的条件,这种注意力是工作和娱乐的最佳特征。罗伯特·哈尔伯恩(Robert Halpern)的理论以学徒制为基础,他认为,“学习是在头脑和双手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教师的角色是为学习者搭建一个刚好无法完成的任务,学习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行为,发生在有知识的人组成的群体中。人们通过逐渐融入一个知道如何掌握某项技能或学科的群体来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核心成员并以更深的方式参与这个领域。……这种形式特别适合青少年,他们正在寻求发展自己的身份认同,但同时仍在寻求一些成年人的指导”。

可见,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课外活动,并建立一个强大的学习生态。这样的生态建立后,会出现一个新的“学校教育规则”。它将与指导大多数核心学术课程的规则并存,且与之截然不同。我们将看到:“学生是积极的生产者,而非被动的接收者;通过实践学习,而非通过传播;明确目标和外部受众,而非简单地取悦老师;混合年龄分组,而非按年龄分级的课堂;整合不同技能的学生,而非按成绩分班;通过学徒制,而非说教的方式学习。”简而言之,课外活动不仅仅是有趣的、吸引人的,而且还与一种强大的学习模式高度契合。我们应该正视在外围领域开展更深层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猪排困境”。

一道菜可以很精致,但煮得稍微不熟就会导致猪钩虫病。这就是历史学家帕特丽夏·格雷厄姆(Patricia Graham)对于美国在20世纪后半叶试图建立“以孩子为中心”的学校浪潮,把在实施教育进步主义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所作的精准比喻。换句话说,“最成功的进步学校的学习特征是快乐和深度,而在那些试图按照类似路线组织起来但又失败了的学校里,则反映出混乱和智力匮乏”。我们有一个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样的情况在今天的中国教育领域依然存在。那些成功的学校看似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人的因素—校长的雄心与远大志向、教师的经验与责任心、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家长的受教育水平,等等。书中描述了风格迥异的成功学校,有类似于衡水模式的“无借口学校”,这类学校始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成绩,学校坚信“教最勤奋的学生需要最勤奋的教师”,而学生的学业成绩也确实远远高于其他学校;也有类似于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成就高中”,这些学校将外围领域的更深层学习作为融合学校里那些看似对立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他们建立起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课外社团,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师徒制,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亦师亦友,学生对教师从尊敬到崇拜,教师对学生从关心到信任。无论是哪一种学校,人的因素在这些成功的学校中举足轻重。学校似乎都围绕着一个信念运转,而这个信念应该就是校长的雄心,这也是打破“猪排困境”最重要的一环。此外,还需要凝聚一群愿意同舟共济的教师和一群热情洋溢而不甘平凡的青年学生。

第三,更深层的教学是通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更深层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更多地应该是学校层面或者说是校长的远大志向所能触及的。如果让一位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开展更深层的教学,基本上是不现实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大部分来自本人在上学期间的经历,也许在形式上会有所调整,但基本不会触及更深层的教学改革。由校领导牵头,学校各部门通力配合,资深教师带队进行的系统性教学改革才会有所触及。同时,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不同的教学条件,开展的更深层的教学也应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工业化的指标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我们需要更多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体验与机制保障。书中谈道,成功的学校将会有以下特征:“对良好的教学有一个具体而细化的愿景,这将为所有事情指明方向;厚重的成年人学习机制,使学校里的所有成年人能够共同学习如何实现这一愿景;对称性,也就是说,成年人相互合作和学习的方式与他们希望学生学习的方式相一致;可见性,这意味着学生的工作(以及教师的教学)是公开和共享的,这既消除了教学的私有化,也为教学愿景的实现创造了一些集体责任;与教学愿景相关的集体认同,使学生和教师遵守对这种工作方式的承诺;一种组织设计,使所有结构一致以支持教学愿景。”很多时候,我们会提到一位雄心勃勃的校长,但很少听说一所雄心勃勃的学校。将校长的雄心壮志转化为这所学校所有人都认同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理想,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这正是推进更深层的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向未来学校教育的必经之路。

第四,学校教育的未来。

面对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冲击,重新构想学校教育规则是必然且必要的。其核心将会是学生、发展和学习的一系列假设。而这样的重新构想将从定义一个更明确的强大的教育目的开始。然后,在角色、时间、空间、评估和学校教育的其他各层面做出改变。这种新的构想需要打破现有学校教育在学习上设置的障碍,学生将接触更多元的学习资源,而这些资源可能不是来自一个垂直的教学或者管理系统,它们将会在学习社区中自然萌发,更为可观的是这将使学习者自身产生一种驱动力。同时,“对于传统的综合高中来说,不放弃一些东西就不可能创造强大的学习环境”。这也与我们常说的“不破不立”吻合。

实际上,在教育领域,大家已经意识到增加学生的教育强度不可能是无止境的,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吸收,更应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专注经典、筛选信息和发现兴趣。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应在确保学生建立起基础技能之后,根据不同的教育资源因材施教,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并将其与发现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相结合。未来的学校教育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成果,将大数据与个性化教育、人工智能与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教师与学校也将重新被定义。

最后,正如在译者序中所写的那样:“这本书最有价值的一点是它从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多维度探究了一个创新性模式的功过成败,这样就展现给人们一个多元、立体的教育模式。”写到这里本就应该结束了,但笔者真心认为,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文知识如何积累,我们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完美的教育方案,只能是以现有之能力为未来做准备。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