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2024-07-23李良良罗彩贾瑞民郭佩刚罗富贵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8期

关键词:新工科;数据网组建与维护;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8-0134-03

0 引言

新工科教育是指通过工科教育改革,结合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和创业的工科人才。它强调的是跨学科的学习,并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1]。在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这门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课程涵盖了网络组建和维护的基本原理、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内容,以及如何评估网络性能、管理和维护企业网络等。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网络的构成和运行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近几年,教学团队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内容及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理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潜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质量意识为主的职业素养要素,参照网络工程师职业岗位要求,对接“1+X”职业技能标准,重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网络组建和维护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企业的需求和挑战。

1 课程教学现状

数据网组建与维护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企业网络组建和维护方面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该课程不仅涵盖了理论学习,也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网络组建和维护技能[2]。

1.1 理论学习内容

在理论学习方面,学生将学习网络组建和配置的基本原理、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内容,以及如何评估网络性能、管理和维护企业网络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网络的组成和运行机制。

1.2 实践操作内容

在实践操作方面,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网络设备和工具,例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以及如何解决网络故障和安全问题。

1.3 团队协作与沟通

该课程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的工作需求。学生将参与团队项目和合作实验,与同学一起解决网络问题和完成任务。这将培养他们适应企业环境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并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1.4 实验和案例分析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实践活动应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将能够模拟和练习各种网络组建和维护技术,并了解如何应对实际网络问题和故障。

通过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学生将获得扎实的网络组建和维护技能,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具备更好的团队合作、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应对企业网络领域的挑战。

2 教学实施

2.1 确定课程的三维目标

将素养提升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明确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与数据网组建与维护相关的素养提升问题。

2.2“ 理虚实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在“理虚实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虚拟实验和实际项目实践的有机结合[4],全面地学习和应用数据网组建与维护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并为他们未来在该领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例如,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和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与职业素养相关的问题[5]。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保持开放心态,尊重学生的意见,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成长。

2.3 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资源建设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注重将素质提升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数据网组建与维护的专业知识时,能够思考和讨论与社会、伦理和法律等方面有关的问题。例如,引入数据安全案例、隐私保护政策等内容,让学生思考数据使用和共享的安全问题[6]。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课程引入“1+X”活页式教材、华为网络工程规范手册,依托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自治区级教学资源库、“1+X”证书培训资源等校企资源,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以博士工作站、大师工作室为纽带,多次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行业比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2所示。

2.4 课程评价体系

打破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在课程评估过程中,除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行评估外,还应考虑对职业素养的评估。采用学生、教师、系统三方评价联动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职业素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课程改进和调整。

3 具体实施方案

3.1 教学活动实施过程

教学组织流程分为课前导学、课中做学、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的内容利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3.2 企业项目注重改革

课程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据,教师提供项目资料,由学生分析项目背景、识别项目的关键问题,主动了解项目的解决方案。通过学生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真正让学生自主推动项目开展,还原工作过程,落实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3.3 仿真实训突破难点

通过理论教学、仿真实验和实际训练的结合,学生可以全方位地学习和应用数据网组建与维护的知识和技能。理论教学提供了知识框架和理解基础,仿真实验提供了实践环境和操作经验,实际训练则提供了真实场景和问题解决的机会。这种综合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提升他们在数据网组建与维护领域的实际能力。

3.4 学徒分享重标准

课程依托国家级现代学徒制建设成果,每年都有一批学徒制学长回校学习交流。通过访谈、座谈、工作沙龙、课堂助教等方式,让学徒制学长现身分享其工作经验,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将职业素养提升的教育元素融入多样的课堂组织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章守纪的品质。

3.5 三方联动评价

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学生- 教师-系统三方评价联动的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分别占50%,其中过程性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果性评价来源于考核、实训练习和增值性评价。采用仿真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用企业标准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系统三方联动评价。

4 改革成效

4.1 项目任务式教学,增强学生参与感

通过项目任务式教学,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际项目和任务,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并提升他们在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4.2 工作室实践推动,提升团队职业技能

近年来,教学团队利用工作室承接企业真实项目,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并推动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中,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些经验和技能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等全国性大学生赛事中,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这充分展示了工作室和企业真实项目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基于工作室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实践,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会。同时,通过参加全国性大学生赛事,学生们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进一步铺平道路。

5 改革特色

5.1 创新竞赛和项目孵化

在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中,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和项目孵化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参与创新竞赛和项目孵化,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机会。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竞赛和项目孵化的指导和支持。建立导师制度,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规划、团队组建、创意开发等工作,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实验室设备、技术平台等。

5.2“ 线上线下”结合

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设计一个综合性的攻坚破难项目。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和资源调研,了解当前数据网组建与维护领域的难点和挑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线下实践和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并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通过设计综合性的攻坚破难项目,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难题,培养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对技术与社会需求的联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5.3 跨学科合作项目

组建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鼓励学生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合作开展跨学科项目,例如与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法律等专业的学生合作开展数据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法律合规性研究[7-8]。通过跨学科合作,团队成员采用跨学科思维,将各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项目中。通过密切合作和协作,学生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解决跨学科问题,提升团队合作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6 小结

为达到新时代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结合数据网系列课程自身的特点,从多维度对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优化重构。通过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提出了“理虚实”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理论教学、仿真实验和实际训练的结合,提供了更加综合和真实的学习体验。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直接面对真实问题并进行解决。这种实践性的学习经历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课程改革,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本文介绍的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提升相关高校的网络系列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