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O框架的社交媒体隐私政策悖论研究
2024-07-23李凤景郭安琪李爱国
摘 要 研究隐私关注与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间的悖论关系,对社交媒体用户画像分析和隐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SO框架和PPM框架,研究压力源因素对隐私态度和消极阅读意愿的作用机理及隐私悖论消解机制。收集321份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隐私态度会正向影响消极阅读意愿,且在压力源因素和消极阅读意愿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社交媒体领域存在隐私悖论现象,但隐私素养对其有负向消解作用。
关键词 社交媒体;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隐私悖论;压力源-应变-效果框架
分类号 G250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4.06.006
Research on Social Media Privacy Policy Paradox Based on SSO Framework: Privacy Concerns VS. Negative Reading Intention
Li Fengjing, Guo Anqi, Li Aiguo
Abstract Investigating the paradox between privacy concerns and negative reading intentions of privacy policies is crucial for enhancing privacy protection and analyzing social media user portraits. Employing the Stressor-Strain-Outcome framework and the Push-Pull-Mooring framework,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stressors on privacy attitudes and negative reading intention, and explores the res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privacy paradox. Empir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a dataset comprising 321 samples, employ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ivacy attitudes positively affect negative reading intention, and play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ors and negative reading intention. Furthermore, this stud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the privacy paradox in the social media field and identified that privacy literacy has a negative resolving effect on this paradox.
Keywords Social media. Privacy policy. Negative reading intention. Privacy paradox. Stressor-strain-outcome framework.
0 引言
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认知,社交媒体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为提供个性化、智慧化的用户服务,社交媒体平台需要收集个人偏好、位置信息、存储权限等用户隐私数据,并采取云端化的数据处理方式,这同时也给用户隐私信息带来了泄露的风险和威胁。2020年,美国的Clearview AI公司将由数十亿社交媒体用户图像组成的可搜索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出售给各国政府和执法机构[1],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安全。2018年,剑桥分析公司在Facebook上的数据遭到入侵,导致数百万用户的个人资料被泄露,使用户对隐私问题的担忧程度急剧上升[2]。
ed9e11e62c89dff76df5dcd0dd0b50bd隐私政策虽然是保护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3],但因为用户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阅读隐私政策,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作为隐私研究的核心变量之一,隐私关注(Privacy concerns)是指用户自愿或不经意间向社交媒体披露个人隐私信息,由此引发的对隐私泄露的关注[4]。一般而言,当用户的隐私关注程度较高时,应当具有较强的隐私政策阅读意愿。但是,有学者研究发现由于用户受到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隐私关注与行为意愿不一致的现象[5],即隐私悖论(Privacy paradox)[6]。该概念自从Barnes在2006年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7]。在社交媒体领域,尽管用户较为关注自己的隐私信息如何被收集或使用,但受到认知负荷[8]、懒惰[9]等因素的影响,其仍不愿认真阅读隐私政策,由此出现隐私关注和消极阅读意愿之间的悖论现象。
目前,国内外关于隐私悖论的研究可分为以下两点:一是通过分析隐私关注与披露意愿或行为的关系来验证隐私悖论的存在,沈旺等研究发现隐私关注不会直接影响披露行为[10],Bright等则发现当用户的信任度较高时,其隐私关注会正向影响社交媒体参与行为[2];二是研究了内外部因素对隐私悖论的调节作用,张宇东等[11]指出平台服务、制度规范会调节隐私悖论作用路径,Rosenthal等[12]认为信任和隐私素养对隐私关注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可以说,以往关于隐私政策的研究,一是从客观视角出发,构建了隐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13],且大多通过比较隐私关注与感知收益对披露意愿的影响,或分析披露意愿与披露行为之间的关系来证实某个领域隐私悖论现象的存在;二是研究主观规范[14]、隐私风险[15]等内外部因素对用户阅读意愿的影响,且多是从积极视角出发,研究内部或外部因素对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意愿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用户可能因为懒惰、隐私素养较低、隐私意识不够等原因,常常导致其在面对隐私政策文本时并不会选择仔细阅读。因此,现有文献缺少考虑到个人特质对隐私悖论的影响,以及在隐私悖论验证性研究后对隐私悖论的消解方法进行分析。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结合大多数用户隐私政策阅读的行为特点,拟从消极视角出发,基于SSO框架和PPM框架深入分析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的影响因素,扩展隐私政策和隐私行为的研究视角,丰富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研究模型的构建形式。虽然缺乏或高估隐私素养为隐私悖论提供了解释[16],但也少有文献研究其对隐私政策悖论的消解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影响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的因素有哪些?
(2)隐私政策阅读领域是否存在隐私悖论现象?若存在,隐私素养能否对其起到消解作用?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压力源-应变-效
果框架(Stressor-Strain-Outcome,SSO)与推拉
锚定框架(Push-Pull-Mooring,PPM)相结合,研究隐私泄露经历、感知有用性、信息过载等推力、拉力和锚定因素对用户隐私态度和消极阅读意愿的影响,以及隐私倦怠和隐私关注在压力源和消极阅读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在验证隐私悖论现象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信任和隐私素养等个人特质对隐私悖论路径的调节和消解作用。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模型
压力源-应变-效果框架(Stressor-Strain-Outcome,SSO)由心理学家Koeske等在1993年提出,其解释了环境刺激通过使个体产生应变进而影响心理和行为效果的过程,并指出应变在压力源和效果之间具有中介作用[17-18]。SSO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压力源(Stressor)是指个体遇到的会影响其内部状态的外部或环境刺激[19-20];应变(Strain)是指当个体意识到压力源的存在时,由外部刺激导致的内部心理和行为反应[21];效果(Outcome)是指个体对压力源和应变产生的心理、生理或行为反应的最终效果[22]。社交媒体用户对于隐私政策的消极阅读意愿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结果,本文基于SSO框架分析影响用户消极阅读意愿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隐私悖论现象的影响。
1.1 压力源(Stressor)
推拉锚定框架(Push-Pull-Mooring,PPM)常被用于解释人类的转换或转变行为。推力、拉力和锚定因素是PPM框架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推力(Push)是指迫使个体离开原来状态的负面影响,拉力(Pull)是吸引个体到新的特定状态的积极影响,锚定(Mooring)则是指促进或限制个体转变状态的变量[23-24]。本文基于PPM框架从推力、拉力和锚定三个方面选取隐私泄露经历、感知有用性和信息过载等变量,探讨其对用户应变反应的影响。
(1)推力:隐私泄露经历。隐私泄露经历
(Privacy invasion experience)是指用户之前经历或听闻过因隐私泄露而遭受侵害的事件,或看过新闻媒体报道的重大隐私泄露事件[25]。当用户以往有隐私泄露经历时,其可能出现放弃隐私保护的隐私倦怠或无助心理[26]。隐私倦怠(Privacy fatigue)是指个体对隐私相关信息或隐私保护行为感到厌烦或倦怠的心理[27]。社交媒体用户经历过隐私泄露事件后,其会更加重视和关注隐私信息如何被收集和使用,隐私倦怠心理显著降低,也会更加愿意阅读隐私政策。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a:隐私泄露经历负向影响隐私倦怠。
H1b:隐私泄露经历负向影响消极阅读意愿。
(2)拉力:感知有用性。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是指个体认为阅读隐私政策是有价值的、能够获得好处的程度[28]。有用性会深刻影响着用户使用新技术或采取某一行为的倾向[29]。在社交媒体领域,隐私政策的有用性会吸引用户阅读意愿的增加,即只有当用户认为阅读隐私政策是有用的时,其才愿意阅读隐私政策。此外,若用户认为隐私政策能够有效保护个人隐私,防止隐私信息的不当访问和非法泄露,则其对于隐私的关注程度也会相对较低。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2a:感知有用性负向影响隐私关注。
H2b:感知有用性负向影响消极阅读意愿。
(3)锚定:信息过载。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描述的是个体的认知能力因接收到的信息过多或复杂性提高而受到阻碍的不利状态[30]。对于社交媒体用户而言,当用户想要采取阅读隐私政策行为时,信息过载可能是导致其放弃阅读的阻碍因素之一。当用户对于信息过载的感知较为强烈,认为隐私政策的内容存在冗余或晦涩难懂等问题时,其消极阅读意愿会显著增强。但是,当用户直观感受到隐私政策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时,其往往会认为该隐私政策是专业且全面的,从而降低隐私关注程度。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a:信息过载负向影响隐私关注。
H3b:信息过载正向影响消极阅读意愿。
1.2 应变(Strain)
根据SSO框架,当个体感知到压力源的存在时,其隐私态度会发生改变。现有文献大多将隐私态度分为隐私倦怠和隐私关注两种类型。隐私倦怠反映了用户对于隐私信息保护的消极应对心理。在大数据时代,频发的隐私泄露事件使用户认为无法通过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从而加剧隐私倦怠心理[31]。在社交媒体领域,当用户具有较强的隐私倦怠心理时,表明其疲于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更不愿意花费时间去阅读隐私政策。此外,根据SSO框架,压力源会通过影响个体的应变心理,进而影响效果[32]。当用户经历过隐私泄露事件后,其隐私倦怠心理可能会有所降低,为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避免再次泄露,其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也会有所下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4:隐私倦怠正向影响消极阅读意愿。
H5:隐私倦怠在隐私泄露经历与消极阅读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与隐私倦怠相反,隐私关注则反映了关注个人信息的积极应对心理。但是,在隐私悖论影响下,当社交媒体用户具有较高的隐私关注程度时,其可能受到经验不足或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而呈现出有限理性的状态,从而导致其仍然不愿阅读隐私政策[6]。此外,当用户对于隐私政策的感知有用性提高或对于信息过载的感知增强时,其隐私关注程度会有所下降,进而影响到消极阅读意愿的产生。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6:隐私关注正向影响消极阅读意愿。
H7a:隐私关注在感知有用性与消极阅读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H7b:隐私关注在信息过载与消极阅读意愿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1.3 效果(Outcome)
信任(Trust)是指期望用户即使有选择其他社交媒体的机会,仍会选择使用本社交媒体平台[33]。现有文献将信任作为调节变量,发现其在个体感知与行为意愿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34]。在社交媒体领域,拥有较高信任度的用户更愿意相信社交媒体能够严格遵守隐私政策中的承诺,所以当其产生隐私倦怠心理时,其更不愿意耗费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隐私政策。反之,与高信任用户相比,对社交媒体信任度较低的用户产生隐私倦怠心理时,其隐私倦怠心理对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影响会相对较小。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8:信任在隐私倦怠与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隐私素养(Privacy literacy)反映了个体拥有的关于隐私的知识,包括了解社交媒体如何收集和使用隐私信息,以及个体如何限制对隐私数据的不必要访问[12]。具有较高隐私素养的个体更有把握处理好个人隐私信息,以降低隐私泄露风险和维护隐私数据安全[16]。以往研究发现隐私素养在隐私关注与行为意愿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35]。在社交媒体领域,具有较高隐私素养的用户更有能力和意愿去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所以当其较为关注隐私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时,其阅读隐私政策的意愿与低隐私素养的用户相比会更高一些。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9:隐私素养在隐私关注与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根据上述假设,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
2 问卷调查和数据偏差与效度检验
本文以社交媒体用户为数据采集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调查人员身份信息和问卷调查目的,第二部分要求参与者提供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基本信息,第三部分是具体变量的测量量表。测量量表包括8个潜变量和25个观测变量。所有测量题项均来自国内外已有文献,并根据本文研究背景进行修改,具体如表1所示。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
正式发放调查问卷时间为2023年1月10日,最终收回问卷359份。剔除填写不完整、填写时间小于一分钟的无效问卷后,321份有效问卷数据被用于实证研究,具体的样本分布特征如表2所示。本文的研究对象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女性占比52.336%;年龄以中青年群体为主,21岁至30岁的研究对象占比80.374%;文化水平较高,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研究对象占比72.586%,符合社交媒体的用户特征。
3 模型分析与结果
本文借鉴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Variance,CMV)检验。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未旋转时析出了5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且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45.363%,小于50%的判断标准,表明本文的研究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在信度检验方面,主要采用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和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作为检验指标,以评估测度项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和CR的判断标准为0.7。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知,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大于0.791,CR大于0.780,表明量表的信度较好。
在聚敛效度检验方面,本文采用标准化因子载荷和平均方差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作为检验指标。表3的检验结果显示所有观测变量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大于0.504(检验标准大于0.5),AVE均大于0.554(检验标准大于0.5),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聚敛效度。在区分效度检验方面,本文检验发现各变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对应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满足区分效度的要求。
4 模型与假设检验分析
根据SSO框架分析影响用户消极阅读意愿的深层次原因所创建的假设研究模型,通过对调查问卷收回的数据分析,其隐私悖论现象影响的假设检验结果所图2所示。在检验过程中,首先,本文在控制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的情况下对隐私倦怠和隐私关注的中介模型进行检验;其次进一步运用层次回归法对模型中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
4.1 隐私倦怠的中介模型检验
由表4的检验结果可知,隐私泄露经历对隐
私倦怠的负向影响显著(β=-0.602,t=-13.063,
p<0.001),对消极阅读意愿的负向影响也显著(β=-0.638,t=-14.609,p< 0.001),表明假设H1a、H1b成立。隐私倦怠对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β=0.316,t=6.287,p<0.001),即假设H4成立。当加入中介变量后,隐私泄露经历对消极阅读意愿的负向影响依然显著(β=-0.448,t=-8.746,p<0.001),且隐私倦怠的中介效应的Bootstrap 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隐私倦怠在隐私泄露经历与消极阅读意愿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假设H5成立。
4.2 隐私关注的中介模型检验
由表5中对于路径“感知有用性→隐私关注→消极阅读意愿”(模型2)的检验结果可知,感知有用性对隐私关注(β=-0.552,t=-12.018,p<0.001)和消极阅读意愿(β=-0.544,
t=-11.711,p<0.001)的负向影响均显著,表明假设H2a、H2b成立。隐私关注对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β=0.243,t=4.392,p<0.001),表明假设H6成立。该结果表明社交媒体领域确实存在隐私悖论现象,即隐私关注与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此外,在加入隐私关注这一变量后,感知有用性对消极阅读意愿的负向影响依然显著(β=-0.410,t=-7.519,p<0.001)。感知有用性对消极阅读意愿的直接效应以及隐私关注的中介效应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表明感知有用性能够通过隐私关注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消极阅读意愿,即假设H7a成立。
由表5中对于路径“信息过载→隐私关注→
消极阅读意愿”(模型3)的检验结果可知,信息
过载对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β=0.173,
t=3.103,p<0.01),而且,当放入中介变量后,信息过载对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影响依然显著(β=0.121,t=2.447,p<0.05)。信息过载对隐
私关注的负向影响显著(β=-0.121,t=-2.178,
p<0.05),隐私关注对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影响也显著(β=0.491,t=9.878,p<0.001)。因此,假设H3a、H3b成立。隐私关注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表明隐私关注在信息过载和消极阅读意愿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假设H7b成立。
4.3 运用层次回归法对模型调节效应检验
本文进一步运用层次回归法对模型中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信任和隐私素养的调节作用如图3所示。
由表6的分析结果可知,加入调节变量信任后,回归方程的R2变化显著(R2变化量=0.015,F=7.900,p<0.01),说明信任的调节效应显著。而且,隐私倦怠和信任的交互项系数显著(β=0.129,t=2.811,p<0.01),表明信任在隐私倦怠和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由图3(a)可以看出,用户的信任程度越高,隐私倦怠对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强;反之,当信任度越低时,隐私倦怠与消极阅读意愿之间的正向影响越弱。因此,假设H8成立。
由表7的隐私素养调节效应分析结果可知,
加入调节变量隐私素养后,回归方程的R2变化
显著(R2变化量=0.010,F=5.058,p<0.05),说明隐私素养对隐私关注和消极阅读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而且,隐私关注和隐私素养的交互项系数显著(β=-0.106,t=-2.249,p<0.05),表明隐私素养在隐私关注和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即隐私素养对隐私悖论现象具有负向消解作用。此外,由图3(b)可以看出,对于低隐私素养的用户而言,隐私关注与消极阅读意愿之间呈现出不一致的状况。但是,对于高隐私素养的用户而言,当其隐私关注程度较高时,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会更低。因此,假设H9成立。
5 假设研究模型分析结论
本文从消极视角出发,发现作为消极阅读意愿的推力因素,隐私泄露经历对隐私倦怠和消极阅读意愿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作为拉力因素,会吸引用户提高阅读隐私政策的兴趣,对用户的隐私关注和消极阅读意愿也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信息过载是一种可能阻碍用户改变行为的锚定因素,其对隐私关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消极阅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其次,社交媒体隐私政策阅读领域确实存在隐私悖论现象。研究结果显示,隐私倦怠对消极阅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隐私泄露经历和消极阅读意愿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此外,隐私关注对消极阅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感知有用性、信息过载和消极阅读意愿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证实了隐私政策阅读领域隐私悖论现象的存在,即隐私关注与消极阅读意愿之间出现了偏差。在隐私悖论影响下,尽管用户有着较高的隐私关注程度,但受到能力或知识有限、信息完整性较低等因素的影响[6],导致其不愿阅读隐私政策,由此出现了隐私关注高但阅读意愿低的悖论现象。
最后,隐私素养对隐私悖论现象有显著的消解作用。本文研究发现隐私素养对隐私关注和消极阅读意愿的正向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隐私素养较高的用户与隐私素养较低的用户相比,当其隐私关注程度较高时,其阅读隐私政策的意愿也会相对较高。该研究结论丰富了隐私悖论的研究视角和悖论消解的研究方法。此外,本文还发现信任对隐私倦怠和消极阅读意愿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于比较信任社交媒体的用户而言,其更相信社交媒体能够保护隐私信息安全,因此当其疲于保护自我隐私时,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会更高。
6 实践启示
本文丰富了隐私悖论研究视角,创新了隐私悖论消解途径的研究方法,对于隐私政策及其悖论研究提供了以下实践启示。
(1)社交媒体运营商应将隐私政策内容进行简化和突出重点处理,以降低用户对于信息过载的感知,提高其对于隐私政策的感知有用性,进而增强隐私政策阅读意愿。在呈现隐私政策内容时,可以将内容分割为具体的条例放在需要开通权限的地方或步骤中,使用户更容易理解隐私政策的内容,并权衡授予权限的收益和可能后果,从而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2)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教育和培训工作,增强用户的隐私素养和隐私信息保护能力,提高对于隐私的关注程度,使其能够做出较为理性的隐私决策或行为,尽量避免产生不愿保护自我隐私信息的隐私倦怠等消极心理,降低隐私悖论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从而促进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平台的良性发展。
(3)相关媒体可以增加对于隐私泄露事件的报道频率,以提高用户的隐私安全意识和隐私关注程度,使其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隐私政策。此外,应充分发挥媒体和公众的监督力量,对社交媒体平台的隐私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环节进行监督,社交媒体运营商也应提高信息处理流程的透明度,从而保障隐私信息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信任程度。
当然,本文所使用的问卷调查数据是以社交媒体用户为主要研究样本。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范围,以验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和科学性。其次,本文主要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未来可以利用情境实验法,对隐私政策消极阅读意愿进行更深入的交叉比较研究。最后,本文将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研究。未来可以将其作为自变量,探究对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意愿或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GRUZD A, HERNÁNDEZ-GARCÍA Á. A balancing
act: how risk mitig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by users
explain the privacy paradox on social media [J].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24, 43(1): 21-39.
BRIGHT L F, LIM H S, LOGAN K. “Should I post
or ghost?”: examining how privacy concerns impact
social media engagement in US consumers [J]. Psychol Mark, 2021, 38(10): 1712-1722.
朱侯, 吴子帅, 韦秉东. 基于BERT文本分类模型的App隐私政策完整性评价研究[J]. 现代情报, 2023, 43(3): 123-134.
DINEV T, HART P. Internet privacy concerns and
social awareness as determinants of intention to transac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2005, 10(2): 7-29.
朱侯, 方清燕. 社会化媒体用户隐私计算量化模型构建及隐私悖论均衡解验证[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21, 5(7): 111-125.
罗映宇, 韦志颖, 孙锐. 隐私悖论研究述评及未来展望[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0, 10(5): 66-75.
相甍甍, 孙畹婷, 冯丽. 国内外隐私悖论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23, 67(4): 134-148.
张玥, 王坚, 余姝, 等. 信息表征对移动医疗App隐私政策阅读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认知负荷理论[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1): 3-13.
WIRTH J, MAIER C, LAUMER S, et al. Laziness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privacy paradox: a longitudinal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 Internet Research, 2022, 32(1): 24-54.
沈旺, 高雪倩, 代旺, 等. 基于解释水平理论与
调节定向理论的社交网络隐私悖论研究[J]. 情报科学, 2020, 38(8): 120-127,140.
张宇东, 张会龙, 张初兵, 等. 社交网络服务中用户隐私关注驱动要素构成与隐私悖论形成机制[J]. 管理学报, 2022, 19(7): 1046-1055.
ROSENTHAL S, WASENDEN O C, GRONNEVET G A, et al. A tripartite model of trust in facebook: acceptancyF2nWx4iOYj4Dr7uXZ+2tw==e of information personalization, privacy concern, and privacy literacy [J]. Media Psychology, 2020, 23(6): 840-864.
杨瑞仙, 沈嘉宁, 许帆, 等. 社交媒体App隐私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3, 46(1): 81-89.
朱侯, 张明鑫, 路永和.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政策阅读意愿实证研究[J]. 情报学报, 2018, 37(4): 362-371.
SIGMUND T. Attention paid to privacy policy statements [J]. Information, 2021, 12(4): 144.
强月新, 肖迪. “隐私悖论”源于过度自信? 隐私素养的主客观差距对自我表露的影响研究[J]. 新闻界, 2021(6): 39-51,64.
KOESKE G F, KIRK S A, KOESKE R D. Coping with job stress: which strategies work best?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3, 66(4): 319-335.
LIN Y, ZHOU X. Bedtime smartphone us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from the stressor-strain-outcome perspective [J].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Open, 2022,(3): 100110.
CAO X, MASOOD A, LUQMAN A, et al. Excessive
use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from stressor
-strain-outcome perspective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8 (85): 163-174.
WANG T, DENG X. User characteristics, social media use, and fatigue during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a stressor-strain-outcome framework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Reports, 2022(7): 100218.
鄢慧丽, 林文静, 熊浩. 旅游推荐系统中的过载与不持续使用行为: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41(2): 133-143.
TARAFDAR M, COOPER C L, STICH J F. The technostress trifecta-techno eustress, techno distress and design: theoretical directions and an agenda for research [J].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2019, 29(1): 6-42.
NAYAK B, BHATTACHARYYA S S, GOSWAMI S, et al. Adoption of online education channel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associated economic lockdown: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push-
pull-mooring framework [J].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 2022, 9(1): 1-23.
LU H P, WUNG Y S. Applying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nd push-pull-mooring model to investigate mobile payment switching behaviors with well-established traditional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2021, 16(2): 1-21.
齐昆鹏, 李真真. 中国公众隐私关注及影响因素研究[J]. 科学与社会, 2018, 8(2): 36-58.
吴丁娟, 朱侯. 二元态度下的网购消费者隐私悖论形成机制[J]. 情报杂志, 2020, 39(8): 160-165,173.
CHENG X, QIAO L, YANG B, et al. Investigation on users’ resistance intention to facial recognition payment: a perspective of privacy [J].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2022(24):275-301.
CAFFARO F, CREMASCO M M, ROCCATO M, et al. Drivers of farmers’ intention to adop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Italy: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sources,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20(76): 264-271.
DHAGARRA D, GOSWAMI M, KUMAR G. Impact of trust and privacy concerns 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in healthcare: an Indian perspectiv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20(141): 104164.
GUNARATNE C, BARAL N, RAND W, et al.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on online conversation dynamics [J].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Organization Theory, 2020, 26(2): 255-276.
张大伟, 谢兴政. 隐私顾虑与隐私倦怠的二元互动:数字原住民隐私保护意向实证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1, 44(7): 101-110.
GUO Y, LU Z, KUANG H, et al. Information avoidance behavior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information irrelevance, overload,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ime pressur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20(52): 102067.
李琪, 王璐瑶, 乔志林. 隐私计算与社会资本对移动社交用户自我披露意愿的影响研究:基
于微信与微博的比较分析[J]. 情报杂志, 2018, 37(5): 169-175.
李贺, 余璐, 许一明, 等. 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社交网络隐私悖论研究[J]. 情报学报, 2018, 37(1): 1-13.
WANG Y, NGIEN A, AHMED S. Nationwide adoption of a digital contact tracing App: examining
the role of privacy concern, political trust, and technology literacy [J]. Communication Studies, 2022, 73(4): 364-379.
朱侯, 张明鑫. 移动App用户隐私信息设置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组态效应研究[J]. 情报科学, 2021, 39(7): 54-62.
曲国丽, 孙冰悦, 曲靖野, 等. 组态视角下毕业生在线求职隐私关注的路径研究[J]. 情报科学, 2021, 39(12): 46-52, 59.
CHEN J. Adoption of m-learning Apps: a sequential mediation analysi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ersonal innovativenes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Reports, 2022(8): 100237.
OH Y J, PARK H S, MIN Y. Understanding location-based service application connectedness: model development and cross-validation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9(94): 82-91.
FU S, LI H, LIU Y, et al. Social media overload, exhaustion, and use discontinuance: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system feature overload,and social overload [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Management, 2020, 57(6): 102307.
HONORA A, WANG K Y, CHIH W H. How does information overload about COVID-19 vaccines influence individuals’ vaccination intentions? The roles of cyberchondria, perceived risk, and vaccine skepticism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22(130): 107176.
CHOI H, PARK J, JUNG Y. The role of privacy fatigue in online privacy behavior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8(81): 42-51.
郭海玲, 马红雨, 许泽辉. 社会化媒体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影响模型构建与实证:以微信用户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15): 111-120.
袁向玲, 牛静. 社会化算法推荐下青年人的隐私管理研究:个性化信息接受意愿与隐私关注的链式中介效应[J]. 新闻界, 2020(12): 58-70.
CHOI S. Privacy literacy on social media: Its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023,39(1): 217-232.
李凤景 郭安琪 李爱国:基于SSO框架的社交媒体隐私政策悖论研究——隐私关注VS.消极阅读意愿
Li Fengjing, Guo Anqi, Li Aiguo : Research on Social Media Privacy Policy Paradox Based on SSO Framework: Privacy Concerns VS. Negative Reading Intention
(收稿日期:2023-06-29 编校:陈安琪,谢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