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与湖

2024-07-22陈若熙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0期
关键词:动容绿意大山

“你快看,那是我的湖!”

过年期间,我们一家人回到山上的老家。

盘山公路弯弯绕绕地将我们带进山里的小村庄,一排小汽车蜷缩在祠堂的红墙边。我下了车,几步走到老屋,刚坐在房前红漆斑驳的木板凳上,后屋走出来没见过几面的妹妹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她找到了一个湖。

我跟着她踉踉跄跄地踩着混着石块的黄土小路,绕过几块错落的岩石,来到她的湖。眼前是直径不过百米的被乱石围成的废弃河段,我忍不住笑她:“这么小,也算湖?”她反问我:“那多大才算湖?”我被问得一愣,查了网络,却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我继续顺着黄泥路向上走,走进后山的小竹林。枯黄的竹叶随意地散落在土地上,坚韧的竹鞭藏在一片柔软下。走出阴影,立于山腰,我看见久违的阳光。温柔的阳光从远处的山上走来,斜斜的光衬得大山愈发伟岸。

脚下的黄土是一片久违的土地,绵延向远处,像大海一样看不到边际。贫瘠的、荒芜的、缺少生机的土地,只有几株单薄的泛黄的小白菜,孤零零的。

枯黄的野草在道路两旁肆意生长,它们不在乎冬天,勇敢而张扬地面向蓝天。我顺着野草继续走,两旁的田地是不出所料的沉寂,像是畏惧冬的侵袭,胆怯地缩进地里。只有田垄上有点点绿意,让干燥的黄土不那么孤寂。我停步,抬头看向远处的大山,那是我的山,是小时候照看我的大山。成片的绿意染上它,我的脚下是贫瘠的土地,而我的眼前却郁郁葱葱。

远处好像有人在呼唤,袅袅的炊烟从黑色的瓦房上飘起,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在错落的田埂中不致迷失了踪迹。回头看来时的路,都是石块和黄土、竹林和高木,我一直感叹大山在远处,原来我竟在山里。

我匆匆地离开,却忘了向我的大山告别。

我想请求路边的芦苇替我传达,却担心它转头便忘了我的回音。芦苇轻轻摇头,告诉我“别怕,风会提醒”。离开时脚下窸窸窣窣,我猜是大山的挽留。山下又是妹妹的湖,微风掀起片片涟漪,阳光像水墨晕开在水面,水下碎石浮动着美丽的光圈。枯叶浮在湖面,像不畏风浪的勇士,与自然亦敌亦友。

原来这是一片湖,那是一座山,他们仿佛隐匿了很久,但却一直存在。他们的价值是什么?

原来他们本没有真正的价值,我去看,去听,去感受,他们便有了意义。人们在山林中寻找,在俗世中探索,始终在追求一种无法言说的价值。或许是欲望,或许是贪念,是我们无法克制的本性,我们错把其当作人生前进的方向,错把其当成是价值。

其实不然,我们的人生有更多的价值,换言之,我们人人都是天生的超人。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对世界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惊人的创造力,我们生来是创造者。我们不必去追求山顶,在半山腰也能看见蓝天,看见大山,看见静湖,世界会因为你在山顶而充满意义,也会因为你在半山腰的驻足而动容。

当我们面对生活时,请不要因结果没达到预期而否定自己的价值。也许回过头来,一路上努力的痕迹是惊艳人生的一笔。我相信世界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存在,是我们的行动赋予了它生机,是我们创造了它的价值。

大山还是巍峨耸立着,像来时一样,妹妹的湖也沉睡在山谷中。山与湖永远停留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创造者的莅临。

评点

山虽然巍峨,湖却是很小的湖,平平无常的风物依旧是难忘的景致。文章中有几处引起了我的格外留意:脚下是荒芜的黄地,而不远处的大山却郁郁葱葱,但其实人就在山脚下,产生了一种人身在局中却迷茫的哲理之问;山与湖存在了很久,他们的价值是什么?是因为人的探索才有了意义还是本身就存在意义?这又是一个问题。

读完全文,似乎得到了答案,一路上努力的痕迹是惊艳人生的一笔;如果你曾为山为湖而动容,这就是意义。

猜你喜欢

动容绿意大山
让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的上甘岭战役
春天的大山
路上那些令我们动容的主旋律剧
万里海疆绿意浓
神州万里绿意浓
绿野仙踪
你不来,我不走
大山
绿意
美人如玉初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