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附近”,方能致远
2024-07-22吴镜彦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附近”逐渐消失的过程。过去,人们主要依赖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来建立紧密的关系,并从中获取信息和支持。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和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虚拟世界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早年的乡土社会中,人们相互熟识,彼此扶持,形成了一种团结和共享的精神。每逢佳节或喜事,邻里之间都会热情地分享美食,这种精神犹如一股清流,滋润着人们的生活。紧密的邻里关系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乡土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此外,赶集也是人们与附近居民交流的重要方式,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易农产品,分享生活的点滴。从这一点可知,“附近”的价值不仅仅是指互助和支持,更是一种深厚的社会联系与情感的交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陷入与工作相关的繁忙事务中,导致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周围的邻居进行互动和交流。具体表现在对社区和街道发生的日常琐事不够关心,以及对邻里街坊都很陌生。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以满足自身各种需求,这种便利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高效,但也削弱了与附近商户的联系。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现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就可以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而无需面对面互动,但这种交流往往缺乏深度和真挚的情感交流。当我们与身边的人的交流越来越少,与“附近”的互动越来越低时,就很容易导致精神上的空虚和孤独感。不仅如此,“附近”的消失还可能导致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减弱——当人们不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时,就很容易变得淡漠,不愿意为解决问题付出自己的努力。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作为学生,作为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利用科技手段来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来扩大我们的视野,更应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深入社区、公共场所、公益场馆等,积极地参与志愿者服务,与“附近”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关注“附近”不仅体现了一种担当,更彰显了一种价值观。在谋求个人成长的过程中,珍视与身边人的互动与联系,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评点
文章通过对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对比探讨了“附近”消失的现象,并对其背后成因及影响进行了详尽剖析。作者从科技进步、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社交媒体崛起等多个维度进行论述,从而使观点更具说服力。同时,针对此问题,作者亦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这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