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研究

2024-07-22肖荣绪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14期

【摘要】新课标强调“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结合北师大教材内容,从情境出发探讨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数学素养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传播.总的来说,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传播数学文化,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只是教育的一种工具,教育效果还受到教师、学校和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1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分析

1.1 教材结合和体系分析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在每个年级的教材内容设置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文化的传播.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的教材内容设置都有所不同.

七年级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式与方程等;空间与图形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位置等;统计与概率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可能性等.

八年级教材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模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数的概念和运算,应用题和方程;图形与几何主要学习不同图形的性质、识别和画图;统计与概率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可能性等.

九年级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与运算、数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统计与可能性等方面.在数与运算中,增加了小数的认识和运算;在数量关系中,介绍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在图形与空间中,介绍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变化,以及图形的测量和位置等;在统计与可能性中,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等.

1.2 教材的实用性与创新性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往往与实际生活相关,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的问题设计灵活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种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法顺应了课标的改革,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进行了创新设计.教材内容不仅包括基础的数学知识,也涵盖了数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教材中加入了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思想方法等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学科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中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数学素养的发展历程,其基本内涵应是“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对初中阶段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总结如下:

当前中学生在数学素养培养方面主要依赖课堂教学,学生对数学学科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表现出恐惧、抵触等消极情绪.大部分中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中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表现出思维局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一些中学生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但仍有部分学生应用能力较弱,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一些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总结等,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如拖延、听课效果不佳等.

3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3.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1.1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注重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和交流等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在自我思考和同伴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教材在设计问题时,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使他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教材例题和活动应从实际生活出发,将数学知识融入现实情境中.

例如 在代数学习中,教材给出一个复杂的数学表达式,要求学生通过拆分、合并等方式,简化表达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分析表达式的结构,找出合理的方法进行简化.这样的题目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的优势,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1.2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这不仅是对知识的重复应用,更是对知识的重组、再创造和创新应用.教材在题目的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教材中出现的项目化学习活动,鼓励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这使他们能在实际项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创新的结论.

例如 在统计板块学习中,学生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设计一个最适合的市场调研方案,用来引导某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项目化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要求他们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创新的思维进行数据分析和方案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和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1 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北师大教材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体系,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进行编排,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材中的问题设计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

3.2.2 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

依托教材进行教学整体规划,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确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时间、分配学习任务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单元学习前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明确重点、难点,并调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建立框架体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直接或者间接地提供学习资料,或者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材附带的参考资料、互联网等资源来扩充知识和深入学习.单元和学段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巧妙利用思维导图、框架图来进行知识梳理,融入自我评估和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找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设定改进的目标.

3.3 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合作能力

3.3.1 实践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教材中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机,强调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依托教材贴合学生活动引入实际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探究,例如进行实验、制作模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践问题.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通过奖励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例如,可以组织数学竞赛、实践项目等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热情.

3.3.2 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能够相互学习、分享和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能力.在合作学习中能够通过合作共享、相互支持和协同构建知识.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在共同的目标下,相互交流和协作,培养合作能力.依托教材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分享观点和方法.结合初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制定合作规范,如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互助合作等,小组学习中需要明晰活动目标和个体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每个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和角色.在教材的基础上深挖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资源,例如组织合作活动、分享资源、倡导学生相互帮助等.通过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合作意愿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4.1 积极情感的培养

数学积极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愉悦和自信的心理状态.进入中学后,数学知识难度增高,对于一部分中学生来说数学是没有趣味的一门学科,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包括求知欲、好奇心、成就动机等,这就是积极的心理.依托数学教材,从教材情境出发,从数学学习出发,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情绪体验,如快乐、兴奋、满足等,使学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数学.数学积极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学生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时,他们更容易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4.2 正确态度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信心和积极情感.于教材学习中强调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的数学态度和习惯.通过强调数字、符号、公式等的准确性、规范性和一致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和行为习惯.通过讲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和兴趣.于学习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如逻辑思维、推理思维、抽象思维等,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支持和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5 结语

数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数学素养的提升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学生需要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实验、数学建模、问题解决等,依托北师大数学教材提升学生数学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的培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数学素养不仅是个人的素养,也是社会的素养.于数学学习中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了解数学在科技进步、经济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李秋.粤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对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影响研究[J].科学教育研究,2018,26(02):95-98.

[2]纪文宇.在反思中成长在发展中提升——浅谈北师大新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在的两个特点[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7(09):78.

[3]朱学敬.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两个导入情境商榷[J].中学数学月刊,2016(07):17-18.

[4]廖帝学.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 探寻复习课教学策略——对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回顾与思考”的反思[J].进展(教学与科研),2019(S0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