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研为引领 推进新教材有效实施

2024-07-17李天舟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4年7期

2024年秋季学期起,义务教育阶段将逐步开始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是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修订而成,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教材内容结构,加强了学段衔接,增加了实践活动探究……而这一系列变化都需要以教研为引领,确保新教材有效实施,进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一,创新教研工作机制,为新教材实施筑牢关键支撑。新教材的使用核心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其势必会对教与学的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起引领作用的教研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教研实际和师资队伍状况,积极创新适应新教材实施需要的教研工作机制。例如,沈阳市级教研部门抓好“学科工作站、筑基学科带头人、教学新秀教师”三支队伍,建立“市教研、区教研、筑基学科带头人、基层学校”协同工作的四级教研机制,根据不同区县(市)特点,按照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等多种教研形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有目的、有组织地构建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支撑体系。

其二,全面做好教研培训,为新教材实施提供专业指导。教材的迭代更新是为了更好地适用于新课标,教材的直接使用者是教师。只有持续开展新教材使用实施相关培训,才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课程理念,完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课堂教学改革的自觉。例如,沈阳市级教研部门依托学科工作站,成立各学科新课程新教材研究小组,邀请新课程新教材方面的权威专家,围绕新课程政策,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结构体系、内容编排、知识要点,课堂教学,考试评价,课程建设等内容开展专题研修培训,引导基层学校及教师把准课程改革方向和学科特质,深研新课标,提升专业素养,用好新教材,助推课程育人。

其三,扎实开展教研项目,为新教材实施提供专业支持。新教材使用的落脚点在课堂教学。教研部门除开展解读培训外,还应通过开展具体的教研项目,更好地联系基层、服务基层和引领基层,组织教研力量全面了解新课程新教材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确保新教材实施工作平稳推进。例如,沈阳市级教研部门开展“聚焦课程、聚焦课堂、落实素养”主题教研项目,通过教学巡研、教研论坛、优课展示、校本教研、成果交流五大模块开展区域巡研,重点关注学校落实落细新课标、核心素养、零起点教学等关键内容,加强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教材使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教育评价、质量保障等要素的分类指导,实现学校育人“全过程”指导、新教材使用“全环节”指导。

总之,新教材的实施是新课标在教育实践中落地的有效载体,不仅是内容的革新,更是课程教学的深化改革。教研部门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新教材使用中带领教师既开展理论探索,又开展有效教学实践。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