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影响探究

2024-07-15李振武

中国电化教育 2024年6期

近年来,随着智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础教育教学手段持续创新、快速迭代,例如人工智能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出现了智慧教学、虚拟课堂、沉浸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探讨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智能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等议题的论文、著作也相继出刊发行。由陈凯泉、仲国强著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理论与方法》一书,则基于此背景,系统性阐述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实践演进、当下教育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范畴、智能教学系统的自动化测评和情绪感知、扩展现实的教学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变革、人工智能赋能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相关路径等内容,对于相关人员了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于教育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回顾全书,其具有一下两方面特征。

一方面,多角度阐明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的积极影响。关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影响基础教育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本书也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的积极影响。具体而言,强调了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多模态学习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如可收集分析以及自动化教师非言语行为、可跟踪学习者身体移动轨迹以评估学习者的合作学习能力,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条件;指出了智能教学系统中的反馈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如综合应用多种历史数据给学习者推荐学习内容和学伴、应用反思性任务帮助学习者清晰认识自身的学习状况;表明了智能教学系统中的自动化测评和情绪感知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如利用图像及非机打文本语义识别技术促进写作教学测评的自动化;阐明了人机协同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如应用智能眼镜帮助教师充分掌握学情和开展个性化指导;指明应用扩展现实(XR)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即XR为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供了资源支撑与实施技术,例如虚实融合的混合式学习空间、基于扩展现实的虚拟实验室可打造沉浸式学习情境、将沉浸式故事讲述融入学习、让学习者成为创意设计者和创造者,以及助力STEM教育。

另一方面,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础教育质效的策略。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对基础教育的积极影响,本书提出要正视新兴技术引发教育形势变化的趋势,并主动运用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孵化的新技术、新平台,例如灵活使用教学方案自动生成、作业批量下发与批改、课程智能导览小助手等,整体上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观念。不仅如此,本书还在“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人工智能赋能核心能力培养”等章节,针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创新基础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效等问题提出了整体性的解决思路,即以智能技术为依托,实现基础教育的优化升级,要求多方力量凝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挖掘智能技术与智能产业的教育创新价值,构建起基于人工智能的基础教育新生态,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例如,推动教师引进和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培育,建设一支有能力驾驭人工智能教学体系的教师团队;深入推进校企联合、校社联合等多种育人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加大信息教育投资力度,引进先进人工智能化教育设备,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教育的迭代升级。

该书内容丰富、论述翔实,是对当前教育人工智能很全面和细致的总结与思考,对于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工作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相信对于教育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对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