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的新成效与新进路
2024-07-14于运全
于运全
【摘要】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回应了国际社会增进文明对话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共同诉求,有助于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彰显大国责任担当。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的主要成效体现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交流品牌,以及深化人文交流对话。同时,其也面临传播主体协同不够、传播话语较为单一、落地形式不够多元、传播效果存在地域性差异等问题。未来需要完善机制建设,统筹构建全球文明对话网络;深化内容内涵,系统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拓宽路径渠道,不断创新交流对话形式;调动各主体潜能,充分发挥关键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有效提升国际传播的针对性。
【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 国际传播 新成效 新进路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1.004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以及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人类妥善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的又一中国方案。自提出以来,全球文明倡议的内涵愈加充实完善,举措愈加走深走实,各方参与积极性不断上升,国际社会反响越发热烈,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起到了重要作用。[1]
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舆论反响
全球文明倡议自提出以来,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响、全球媒体的广泛报道,以及国际舆论的持续关注。截至2024年3月15日,据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统计,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以来,海外媒体相关报道达2000多篇,涵盖英、中、法、意、德、日、韩等近20个语种,其中英文报道量居首位,远高于中文、阿拉伯语、法语等其他语种(见图1),就地区而言,欧洲国家对全球文明倡议的关注度较高。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后,海外主流媒体和政要、专家、学者积极对倡议进行解读并作出积极评价,“世界文明多样性”“人文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等倡议核心理念成为相关报道的高频词(见图2)。全球文明倡议蕴含的世界性胸襟、多样性思维和合作性理念,一经提出便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引发国际舆论强烈共鸣,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被不断擦亮。各国政要、专家、媒体、智库从多方面积极解读倡议的内涵与意义,期待中国与世界共同开创国际关系新局面。
突破了“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认知,充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全球文明倡议不将自身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立,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体现了文明的包容性。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有助于各国在寻求适合本国发展方式的同时维护自身独特的文明与文化。与此同时,倡议提出的四个“共同倡导”对于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认为,倡议中关于“共同倡导”的表述体现了不强加于他人的文明观,这种做法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资本主义文明观经常兜售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而全球文明倡议旨在寻求提供一个支持公平发展和社会正义的替代方案。[2]
推动了文明互鉴和文化合作,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为交流合作搭建了新平台,有助于深化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为加强中国与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创造了更多可能。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认为,如果文明之间能够互相包容、理解,和平就能存在;如果能够从其他文明的角度看问题,世界就会更加多彩与和睦,因此,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正当其时。[3]国际问题专家迪亚洛在马里《发展报》发表文章,肯定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4]
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拓宽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为实现全人类共同繁荣提供了实践路径,为各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更多启发。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中国的文明观,为世界各国打破文明隔阂、化解地区争端提供了有益借鉴。[5]白俄罗斯外交部亚非拉美总局亚太局副局长谢纽塔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拓展人文领域合作渠道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有利于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和克服全球挑战,构建更加稳定和谐的国际社会。[6]苏丹前驻华大使加法尔·卡拉尔在其文章中指出,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生,造福人类与自然,推动世界和平,营造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和平共处的良好环境。[7]
回应了国际社会的迫切诉求,对“全球南方”国家吸引力十足。全球文明倡议回应了各国的共同诉求,尤其是引发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强烈共鸣。日本《朝日新闻》认为,近年来,中国提出区别于美欧主导下的国际秩序理念,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世界级的政治构想,饱含大国自豪感,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吸引力不断增强。[8]《巴基斯坦观察家报》指出,全球文明倡议是对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进一步深化,文明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尽管各国历史文化各异,政治制度、发展阶段不同,但和平稳定、正义公平、自由民主、繁荣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也是各国共同的诉求。[9]《新加纳报》刊登的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的文章称,全球文明倡议真诚呼吁广泛开展不同文明间的沟通交流,以包容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这个实用、持久的宏大倡议充分满足了国际社会的迫切需求。[10]
提出恰逢其时,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部分外媒和专家学者将全球文明倡议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视为“中国国际秩序构想的三大重要支柱”,“三大倡议”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将追求进步、和平和发展作为永恒主题,是对人类实现共同繁荣的新探索。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用“三大倡议”拓宽了各国对世界的见解。[11]孟加拉国《新时代》日报网站刊文指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包容性和独立性,注重解决国家内部及国与国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旨在增强人民安全感,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提倡尊重文明多样性并承认各方的发展权利,有效回应了国际社会的迫切需求。[12]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表示,在迫切需要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当下,全球文明倡议更加富有价值,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13]
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的主要成效和制约因素
自提出以来,全球文明倡议从理念到实践,通过高访外交、活动举办、媒体报道、研讨交流、文化产品赋值等形式得到了广泛传播,传播取得了可喜成绩。总体来看,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的主要成效有以下四点。
搭建不同传播平台,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我国秉持“大文化”传播理念,不遗余力地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搭建平台,打破交流壁垒,在对外交往中不断融入中华文化内涵,突出文化传播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旨在提升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截至2023年9月,我国已经建立中俄、中美、中英、中欧、中法、中印尼、中南非、中德、中印、中日等十个国家或地区间的人文交流机制,[14]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协议。[15]文旅部丝绸之路“五大联盟”成员单位已有562家,其中包括7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326个文化机构。[16]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共有13个成员国。[17]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数十家海外平台合作,实现了国际频道信号全球覆盖,海外用户数超6亿。[18]教育部深入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组织实施系列人文交流项目,不断促进中外教育合作和青少年人文交流。[19]
精心策划传播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国际传播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综合运用重大赛事、社交平台、影视、图书、数字文化等多种文化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全球文明倡议和中华文明故事的对外报道和全媒体宣介,通过国际化表达、清新化叙事、柔性化传播,不断深化世界民众对中华文化的包容和理解。例如,成都大运会将金沙石磬、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蜀锦、川剧变脸等文化符号融汇在包括开幕式在内的诸多视觉形象设计中,以巴蜀文化特有的语言,为世界民众打开了一扇读懂“何以中国”的窗口;[20]杭州亚运会的会徽、吉祥物、火炬、奖牌、场馆等亚运核心元素的设计也融合了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1]自媒体博主李子柒通过视频方式呈现中国传统田园生活方式,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拥有1730万订阅量、视频总播放量高达29.2亿次;“意公子”吴敏婕在B站、抖音等平台讲解苏轼、庄子、中国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内容,收获2800万国内粉丝、17.5万海外粉丝;[22]中国四达时代集团通过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和新媒体平台覆盖除北非阿语国家外的所有非洲国家,2022年底数字电视和新媒体用户超过5000万;[23]《在中国寻找答案》多语种专题片在国内外平台浏览量超过1亿,互动量70余万;[24]《大中华文库》丛书出版30多种语言的400多种图书,等等。[25]
运用多元传播手段,打造文化交流品牌。一直以来,我国都注重挖掘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和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语言教育、展览展示、文化遗产、会议论坛、传统节庆、奖项颁发和图书出版等多种形式和载体,擦亮中华文化名片,拓展全球文明倡议传播的外延和路径。截至2019年末,我国已在全世界162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550所,孔子学堂1172所,注册学员达210万人。[26]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体化保存和场景化呈现,收集并展示古今中外带有中华文明印记的实物版本,成为全世界中华文化爱好者近距离接触中华文化的重要地标。敦煌研究院推出系列化、多元化的数字创意文化产品曝光量超50亿次,覆盖120个国家和地区。[27]包括庙会、中国美食、文化艺术展演等现场展示与互动的中国旅游年、中国文化年、“中国旅游文化周”、“欢乐春节”、“感知中国”、“天涯共此时”等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为国际民众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近距离平台。中国外文局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兰花奖”评选表彰在中外文明互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国际人士,每年开展中外交流对话活动90余场,基本覆盖世界主要地区和重点国别;[28]“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已连续举办5届,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5万多件作品参赛,带动了海内外超过5000万人参与;[29]已在海外建设12家中国图书中心和74家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汉语教材通过市场化方式进入美国8个州教育体系和印尼国民教育体系。[30]
重视青年群体作用,深化面向“Z世代”的人文交流对话。重视“Z世代”在国际交流中的角色作用,加强全球文明倡议和中华文化面向全球“Z世代”的传播和交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感知中华文化的多元渠道,增强其对中华文明与文化的认知,促进世界青年加深文化对话,增进交流理解。例如,新媒体节目《少年会客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全球“Z世代”以访谈、论坛、演讲等形式聚焦全球热点,促进全球“Z世代”沟通交流。[31]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全球化智库共同发起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和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发起的“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旗舰项目为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国际青年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提供了平台。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40亿元,海外原创作品约62万部,海外访问用户约2.3亿人;[32]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175.16亿元,主要市场为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33]《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出海后广受好评,《王者荣耀》国际版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架,全球注册用户数超过2亿人。[34]
然而,传播主体协同不够、传播话语较为单一、落地形式不够多元、传播效果存在地域性差异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球文明倡议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传播主体以官方为主,地方、民间力量未得到充分调动。我国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人文交流取得明显成效。文艺演出、图书推介、文化展览等活动精彩纷呈,系列智库论坛、媒体交流活动相继开展,教育合作和学历学位互认工作进展顺利,进一步推动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然而,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传播的主体仍以官方机构为主导,地方、民间力量未得到充分调动,尚未形成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普通民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网格化对话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文明倡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传播话语较为单一,本土化叙事和个体叙事有待增强。全球文明倡议主体官方话语色彩较为浓厚,接地气的话语表达较为缺乏。整体而言,全球文明倡议话语体系多偏向于宏大叙事的风格,缺乏易于拉近距离的平民视角和娓娓道来的本土化叙事,多见国家叙事,而疏于个体叙事。传播内容较多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等,较少反映乡土风情、城市光景、家庭文化和个体生活故事,导致国外民众对于全球文明倡议内容的认知存在偏狭,全球传播的本土化覆盖精准定位不够,“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问题依然存在。
落地形式不够创新,数字化场景运用需要有效衔接。近年来,我国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文物展、图书展等现场活动,合作开展图书、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和互译互播,实施不同形式的交流、研讨,鼓励文化产品和企业的出海与跨国合作,不断加深对不同文明民众的了解,努力实现不同文明间的数字对话和应用共享。然而,受制于机制和技术壁垒,全球文明倡议传播技术缺少系统兼容和场景开放,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新尚未有效充分衔接,数字文化产业技术和应用实力依然需要提升,文化交流领域的数字技术跨国合作欠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承与数字化创新领域落地形式不够多元。
传播效果存在差异,国家、区域间传播缺乏精准定位。全球文明倡议面临的现实地缘政治环境愈加复杂,西方文明价值观对外输出与全球文明倡议价值体系存在根本性偏差,全球文明对话传播效果存在地域性差异,西方媒体的舆论战导致国家间传播在传统议题和非传统议题上的话语对立和价值冲突都较此前愈加突出,不同国家和区域的文化土壤、文化思维、价值观念、受众特性也存在差异。全球文明倡议尚未形成“一国一策”“分层分类”式的精准定位,同质化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导致倡议在不同区域间、国家间的传播效果存在差异。
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的新进路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背景下,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尤其需要文明的滋养和引领。未来,我们应当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完善机制建设,统筹构建全球文明对话网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鼓励将他国文明发展视为自身机遇,强调平等包容、相互尊重,共同反对将某个或某些文明视为对手,共同反对文明必然走向冲突的论点,鼓励文明对话,增加情感共鸣,消除误解和隔阂,为和平对话奠定基础。
发挥平台机制效应。加强系统性设计,统筹各层级、双多边文明对话交流合作机制建设,构建多主体、多机制、多领域、多内容、多形式的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35]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及其行动计划要点,鼓励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加强各国价值理念和方法经验的分享,实现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深化内容内涵,系统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科学分析、系统阐释、有效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生动、形象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核心要义。将全球文明倡议与国家治理、全球治理相结合,探寻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文明根脉。深挖全球文明倡议的精神内核和伦理支撑,以全球文明倡议的视角阐述“何以中国”,从文明交流互鉴观、文明交流对话观、文明传承创新观和文明交流价值观等方面深刻阐述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内涵和世界价值,[36]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系统建构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符号系统。根据海外民众认知调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维工具,深层次科学提炼易于对外推广的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符号系统,如中餐文化、中医药文化、传统节日文化、茶文化,国画、书法、京剧、长城等文化符号,以及和合、诚信、仁爱、团结、奋斗等价值理念。突破传统思维,超越本土语境,正视中外文明观差异,基于中外利益的共同点、话语的共通点和情感的共鸣点,将中华文明、中国故事与海外受众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传统充分结合,寻求中外文化传播的平衡点。
打造中华文化“走出去”品牌项目。通过整合资源,联动教育、出版、科研、文博、艺术、饮食、会展、游戏、文创、文化贸易等多领域、多产业,打造中华文化“走出去”品牌项目。基于“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采用海外受众能理解、乐接受的话语体系,推动全球文明倡议在海外的精细化、本土化、分众化传播。
拓宽路径渠道,不断创新交流对话形式。构建国际传播媒体矩阵。充分发挥外宣刊网媒体作用,积极满足受众需求和市场需要,建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数据库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矩阵,开设多语种文化频道、专栏、专题、专版,策划推出一批易为受众接受的文化传播精品,提升对外文化产品影响力。加大“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工作力度,加强与海外媒体和智库等相关机构合作,借助对方传播平台、传播力量传播中华文明。
加快数字化国际传播。积极适应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时代的新要求,推动大数据、5G、虚拟现实、元宇宙、AIGC等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转化和集成运用,创新技术运用场景,推动移动化、智能化、视觉化和平台化的国际传播全媒体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文明交流对话的路径和形式。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拓展数字出版、数字影视、动漫、数字音乐、网络文学、译介服务等文化业态的国际开发和推介,不断拓宽人文交流合作范围,让文化产业为全球文化交流赋能,以文化基因塑造IP,以文明元素打造品牌交流平台,吸引更多普通民众参与文明交流对话与互动,提升国际传播亲和力。
调动各主体潜能,充分发挥关键资源优势。构建多维度人文交流格局。充分调动公共部门、民间社会组织、科研机构、高校、媒体、企业和个人的参与积极性,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相关主体在文化交流中的促进作用,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格局。
发挥关键机构和关键人物作用。重视关键资源在国际传播中的力量,加强智库在文明交流对话中的角色功能,提升国际学者、青年等不同群体在文明对话交流中的参与度,加强与各国汉学家、知华友华人士的交往与联系,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人民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重视关键节点国际传播策划。依托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法建交60周年、中马建交50周年、2024中非合作论坛等关键时间点,推动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媒体传播、国际交流、智库研究等各领域联动发力,广泛拓展传播网络,汇聚各方优质资源力量,形成整体传播合力。
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有效提升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开展“中华文明全球调研”项目。跟踪中华文明在不同文化土壤和重点国别区域的传播现状、传播特点和存在困难。了解不同文明的民众如何看待中华文化,探究受众的文化思维特性和接受心理、受众熟悉的传播手段、关注的文化角度。分区域、分国别分析对象国最新文化需求和受众特征,展望发展趋势,加速推动国际传播领域成果的迭代、转化和应用。
实施“不同文明全球调研”项目。遴选重点区域与国别开展深度实地调研,梳理全球不同代表性文明的基本国情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揭示其发展历史、文化特征、文化传播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对象国的文化土壤,识别不同对象国的相似与差异性,加强对全球文明倡议的故事化、生动化表达和物质化、具象化传播。
系统推进文化与跨文化传播专项研究。深入开展对全球文明倡议在重点国别区域的传播现状、问题挑战、传播策略,以及海外受众文化接受偏好等方面的研究。针对不同国别与地区的文化土壤,结合个体文化需求差异,以地区为单位,研讨细分化和个性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提升国际传播有效性。
结语
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为全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保障。深化全球文明倡议国际传播,必将进一步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谱写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策略研究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3AZD054;林恬、王眉、张昱、刘子潇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3月15日,https://www.gov.cn/xinwen/2023-03/15/content_5746927.htm。
[2]M. S. Ahmad, "Chinese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ugust 2023, https://pakobserver.net/chinese-global-civilization-initiatives-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
[3]张辉:《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指明方向》,2023年3月28日,http://news.china.com.cn/2023-03/28/content_85195567.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马里共和国大使馆:《马里国际问题专家高度评价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3月29日,http://ml.china-embassy.gov.cn/zxyw/202303/t20230330_11051416.htm。
[5]邱夏:《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播种希望——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回响》,2024年3月14日,http://www.news.cn/world/20240314/5fcc8882e46049d294b836fb2dcc9470/c.html。
[6]鲁金博:《白俄罗斯举办“全球文明倡议——各国通往成功之路”圆桌会议》,2023年4月29日,http://www.news.cn/2023-04/29/c_1129580808.htm。
[7]《了解中华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6月22日,https://acpss.ahram.org.eg/News/20932.aspx。
[8]林望:《習氏が次々繰り出す政治構想 今度は「グローバル文明イニシアチブ」》,《朝日新闻》,2023年3月16日,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R3J2H89R3HUHBI05Q.html。
[9]S. Liaqat,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 | By Saher Liaqat", May 2023, https://pakobserver.net/global-civilization-initiative-by-saher-liaqat/.
[10]P. Frimpong, "The World Has a Lot to Learn From China's Global Civilization Initiative–Paul Frimpong", 20 July 2023, https://www.ghanaweb.com/GhanaHomePage/business/The-world-has-a-lot-to-learn-from-China-s-Global-Civilization-Initiative-Paul-Frimpong-1808411.
[11]J. Cheng, "China Is Starting to Act Like a Global Power", 22 March 2023, https://www.wsj.com/articles/china-has-a-new-vision-for-itself-global-power-da8dc559.
[12]I. Khalid, "Xi Jinping Puts Forward Three Major Initiatives", 21 March 2023, https://www.newagebd.net/article/197325/xi-jinping-puts-forward-three-major-initiatives.
[13]屈佩、车斌、包晗:《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人民日报》,2023年7月4日,第3版。
[14]达巍、周武华:《人文交流:开创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全新空间》,2022年5月16日,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205/t20220516_693161.html。
[15]《国家文物局:已促成1800多件流失文物回归祖国》,2023年9月26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8069699320500242&wfr=spider&for=pc。
[16]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百个数据解读“一带一路”白皮书》,2023年10月13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566889152552676&wfr=spider&for=pc。
[17]《文化新观察|| 这个联盟,守护亚洲文明之光》,2023年4月26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4196071902322408&wfr=spider&for=pc。
[18]来源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统计资料。
[19]焦以璇、倪秀:《首个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落户成都》,2019年5月29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905/t20190529_383568.html。
[20]赵墨:《成都大运会上的中华文明之光》,《中国美术报》,2023年8月8日,第320期。
[21]《讲述中华文化 从诗画江南里看杭州亚运会》,2023年8月24日,https://m.gmw.cn/2023-08/24/content_1303492915.htm。
[22]根据李子柒、吴敏婕个人社交媒体平台账号统计。
[23]朱新梅:《「观察」中国视听节目对非洲传播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7月25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389747873865275&wfr=spider&for=pc。
[24]《在中国寻找答案③|| “小西瓜”如何回答共同富裕“大问题”?》,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9841828261662343&wfr=spider&for=pc。
[25][28][30]来源于中国外文局统计资料。
[26]赵晓霞:《全球孔子学院达550所》,2019年12月10日,https://www.gov.cn/xinwen/2019-12/10/content_5459864.htm。
[27]《千年敦煌接轨现代生活:古老文化遗产插数字翅膀焕“新生”》,2021年7月27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418426249396582&wfr=spider&for=pc。
[29]刘静:《杜占元: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故事 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2023年6月14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8639634341864882&wfr=spider&for=pc。
[31]《全球Z世代齐聚“少年会客厅” 中国礼庆中国年》,2024年1月31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9574005436526287&wfr=spider&for=pc。
[3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2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124501335241800&wfr=spider&for=pc。
[33]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伽马数据:《2023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2023年12月14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335703051090376&wfr=spider&for=pc。
[34]《王者荣耀亚运版本入选杭州2022年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2021年11月5日,https://pvp.qq.com/web201605/newsDetail.shtml?tid=538494。
[35]刘建超:《积极落实全球文明倡议 合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2023年4月1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965409130251009&wfr=spider&for=pc。
[36]唐爱军:《人类文明交往与全球文明倡议》,《光明日报》,2023年4月26日,第6版。
责 编∕杨 柳 美 编∕周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