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用”信息技术赋能体育教学

2024-07-12童海军

体育教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赋能体育教学信息技术

童海军

摘  要: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融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建议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练,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打破学习的时空壁垒,拓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视野。本文结合实际课例呈现信息技术赋能体育教学的有效做法,为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提高学生学练效率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赋能;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6-0079-0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要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主题学习,来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2022年,在上海市徐汇区开展的长三角地区骨干教师交流研修活动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传播交流和学习借鉴,笔者在研修交流过程中发现,该区域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体育课堂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练效率。本文以交流研讨中的常态课《多种形式的原地运球》为例,阐述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应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准确下达学练任务目标

学练目标的指向是否清晰,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虽然在备课过程中,执教者都设置了学练任务目标,并且在每个环节的学练中也设置了相应的学练标准,但在常规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口述方式告诉学生在每一环节所要学练的任务以及所要达到的学练标准。由于体育教学环境的特殊性,教学多是在室外动态的环境中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因此,在嘈杂的环境中,或者距离教师较远的学生便很难听清教师所下达的学习任务及目标,这样就会影响到部分学生的学练效果。运用多媒体作为传播媒介,则能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

在本次常态课观摩中,执教者将每一环节所学练的任务、目标及要求,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传输到大屏幕中,学生则在教师的讲解或骨干组长的引导下,在多边的思想交流中,快速理解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例如,在原地体前换手运球中,学练口诀是“两脚开立看前方,五指张开空手心,按压位置侧上方,掌心相对换手运。”又如,在中级营“左右开弓大挑战”中,大屏幕中出现的学练目标是:1级挑战为多次运球接体前换手运球;2级挑战为一次运球接体前换手运球;3级挑战为直接体前换手运球,要求学生按压位置在侧上方,指尖向下换手运球。学生则根据自身的状况去挑战不同的级别。如果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发现自己还没理解透任务、要求,便可以利用iPad或者大屏幕再次阅读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每一环节的学练(图1)。

图1 利用信息技术下达学练任务目标

通过上述对任务、目标及要求等简洁有效的指向设置,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身直观的解读与在骨干组长引导下深刻体悟,高效地完成自己所要达成的任务目标及要求,让学练更有效。

二、巧用信息技术快速掌握正确技术动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学生学会技术动作的手段之一,也能较好地体现出执教者自身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但在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的关键动作示范往往不可分解或者不能做出慢动作示范,学生虽然看到了动作示范的全过程,可并不一定完全了解该动作示范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巧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更好地规避上述现象。教师可通过大屏幕中的关键词、图片及小视频的提示进行动作要领讲解,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图片和视频的动作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在教师的精讲下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刺激,使其大脑快速形成运动表象,从而达到最佳学练效果。在学练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练动作与屏幕中的图片或视频做比较,来检验自己的技术动作正确与否,从而达到自我评判和检验的目的。

以《多种形式的原地运球》为例,该教师为了更好地阐述说明原地高低运球与原地体前换手运球时手按拍球的位置,制作了两个不同技术动作的图片与小视频(将视频中的动作时间帧数减慢),让学生观察两者之间手按拍球的位置。通过慢镜头的播放与回放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了手按拍球时的区别(图2)。

图2  利用信息技术传达技术动作

以这样的形式解决了个别项目不易被动作分解的示范观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形成了更加清晰的运动表象,为后续的学练内容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三、善用信息技术实现多元精准评价措施

《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使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注重过程化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更好地反馈学生在学练中的表现。在评价中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创新和发展。在传统的评价中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在评价过程中也没有留下个体针对性的评价痕迹,学生也无法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达到哪一层次,借助多媒体则能有效改善该问题。

执教教师在开学前期,将学生个人信息导入到电脑中,以学生姓名和学号在信息栏中加以标注,并设置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相关内容,将学生在每节课的表现都记录在案。例如,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优秀学生的学练动作,即时拍照或视频上传投屏到大屏幕上进行展示,在教师评价的细则栏里增加展示1次和图片等记录。又如,学生之间在相互学练中都得到组里同伴的高度认可,组长便可利用iPad操作在学生评价栏里记录1次,做到实时反馈、实时记录(图3)。

图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标准评价

以这样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练兴趣,建立了自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便在课后进行针对性学练。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每节课的学习结束后,每位学生的各类评价都记录在他们的成长档案中,留下了运动痕迹与数据,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运动状况进行分析,以便跟踪指导,同时也为学生的成长轨迹留下了宝贵的电子档案。

四、利用信息技术精准有效控制学练时间

在小学阶段,一堂40分钟的体育课如何精准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学练时间和整堂课时间是一线教师经常讨论的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往往都是利用手表来控制整堂课的教学节奏和某一环节的学练时间,但执教者稍不注意就会记不清时间,导致在某一个学练环节甚至整堂课出现超时或少时的现象。而利用多媒体辅助则能更加精准地把控好学生学练时间和课堂节奏。

在《多种形式的原地运球》的教学中,执教者下达“高级营大挑战”任务,以30秒为学练时间,要求学生在体前换手运球中做到手按压位置及手型正确的基础上去挑战运球次数。又如,终级挑战中,该教师以1分钟时间为限定看谁能做到不掉球情况下,连续运球次数比多。执教者吹响哨声,按下开始键大屏幕计时开始,并在最后的倒计时10秒采用“嘀”声提醒学生学练时间(图4)。

图4  利用信息技术控制学练时间

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不仅可以反复观察视频中的动作及要领,无形中也解决了学生运球时眼睛盯球的问题。而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练,而且还能适时看大屏幕的运动时间以便及时调节学练时间,把控好课堂的教学节奏,同时在学练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时间意识。

五、结语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赋能体育课堂,能有效减少教师的多余讲解,将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学练,还能更好地还原某些运动项目中的关键技术,让学生在多媒体视角下更加直观、清晰地捕捉到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从而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去完成自己所要达成的任务目标及要求。同时,在信息技术辅助下也更好地实现了教学中的过程性、即时性、多元化的精准评价,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练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运动表现及运动数据,以便教师为学生每个阶段的健康状况提供了大数据分析,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赋能体育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