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2024-07-11张咏倩马颖君尹庆

循证护理 2024年11期
关键词:术后康复评价指标体系护理质量

张咏倩 马颖君 尹庆

作者简介 张咏倩,主管护师,本科

*通讯作者 尹庆,E-mail:418310260@qq.com

引用信息 张咏倩,马颖君,尹庆.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循证护理,2024,10(11):1964-1969.

Abstract Objective:To construct a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ostoperative care of hydrocephalus ventricle-abdominal shunt,and to study its clinical effects through clinical application.Methods:This study used the Delphi method and expert inquiry method to screen and revise,and ultimately constructed a complete postoperative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hydrocephalus ventricle-abdominal shunt.Convenient draw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ventricle-abdominal shun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 to December 31,2021 and January 1 to December 31,2022.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Starting from January 1,2022,this plan will be applied,and prior to this,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will be adopted.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rehabilitation indicators (activity,neurological function),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quality of life.Results: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s of the two rounds of expert inquiry questionnaires in this study were 100%,with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s of 0.881 and 0.909.The Kendall′s harmony coefficient in the first round was 0.357(P<0.001),and the Kendall′s W value in the second round was 0.427 (P<0.001),indicating a consensus among experts.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ostoperative care of hydrocephalus ventricle-abdominal shunt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includes 3 primary indicators,7 secondary indicators,and 23 tertiary indicators.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e indicator is between 0.05 and 0.13.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ability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ostoperative nursing quality of hydrocephalus ventricle-abdominal shunt effectively standardiz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process of patients,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hydrocephalus ventricle-abdominal shunt;nursing quality;evaluation index system;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quality of life

摘要 目的:构建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经临床应用研究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法筛选、修订,最终构建完整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便利抽签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12月和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应用该方案,在此之前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在康复指标(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专家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1和0.909。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为0.357(P<0.001),第2轮Kendall′s W值为0.427(P<0.001),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本研究构建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指标变异系数为0.05~0.13,可靠性较高。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有效规范病人围术期护理流程,促进病人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术后康复;生活质量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1.012

脑积水主要特征为脑室内积聚过多的脑脊液,常见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对病人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治疗脑积水具体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神经内窥镜治疗等[1]。其中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手术通过将脑室内积聚的脑脊液转移至腹腔,以减轻颅内压和脑功能障碍等症状[2]。虽然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但术后病人仍面临着诸多问题,生活质量下降,且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感染、颅内出血等[3]。术后护理质量对病人康复和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针对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护理工作已经得到普及和重视,但由于缺乏科学与系统的评价体系,导致临床护理存在不足,如对术后病人监测过于简单、缺乏个性化护理方案、缺乏有效护理干预等[4]。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可靠、实用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5]。基于此,本研究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完整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该体系应用于临床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1 构建指标体系

1.1 构建初级条目池

1)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PubMed等。中文检索词为:“德尔菲法”“脑积水”“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护理质量”“康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英文检索词为:“Delphi method”“hydrocephalus”“hydrocephalus ventricoloperitoneal shunt surgery”“quality of care”“rehabilitation efficacy”“evaluation index system”。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2)文献筛选:为确保获得准确、全面的文献资料,本研究组织2名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进行独立阅读,包括标题、摘要和全文。在按照预定筛选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时,剔除重复或相似的文献、会议类、专利类、科技报告类文献、不支持全文阅读或不支持下载的文献以及立题与临床不相关的文献。如果对某篇文献存在异议,则由2名研究人员共同阅读、讨论并确定是否应剔除。最终筛选到19篇文献(13篇中文文献和6篇英文文献)。3)证据提取:筛选文献后,对文献进行再次独立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提取文献主题、护理证据等,并记录在文献信息收集表中,护理质量证据类型包括护理措施、风险因素、护理管理策略、护理质量评价等。提取完成后,对提取结果进行交叉比对,如存在护理证据提取差异,则共同讨论并确定最终提取结果。按照“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对护理证据进行整理,构建出初级条目池。

1.2 编制问卷

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讨论,确定首轮函询问卷初稿,并选取院内专家开展样本调查。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问卷初稿进行修订,最终确定首轮函询问卷终稿。该问卷包含前言、指标重要性评价和专家情况调查3个部分。1)前言:介绍研究目的、背景、问卷填写方法和感谢语等;2)指标重要性评分: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值范围为1~5分,每个指标后都设置了意见补充栏,供专家补充指标剔除原因和修订意见;3)专家情况调查:专家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级别、岗位和函询经验等内容;专家熟悉程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包括“非常不熟悉”到“非常熟悉”5个级别。函询判断依据包括理论知识、临床经验、主观判断和国内外文献等,每项依据对函询评价影响分为大、中、小3个级别。

1.3 遴选函询专家

1.3.1 遴选标准

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函询专家,选取在医院内部拥有专业水平和经验双重认可的专家或专业团队,并通过学术组织网站等渠道邀请医学学术组织相关知名专家参与函询。纳入标准:1)在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护理领域具有权威性或较高学术水平;2)工作年限≥10年;3)本科及以上学历;4)副高级及以上职称;5)至少有1次函询经历;6)自愿参与函询;7)能从不同角度思考文献,提供全面意见或建议。确保选出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函询专家,能够提供全面、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为研究提供可靠参考和支持。

1.3.2 遴选结果

最终共纳入专家8名,男6名,女2名;年龄为(50.48±4.67)岁;文化程度:本科3名,研究生5名;工作年限:15~20年4名,>20年4名;职称:副高级3名,正高级5名;函询经验:1次3名,>1次5名。

1.4 函询过程及结果

采用电子邮件方式进行专家函询,每轮函询周期为2周,问卷整理时间为1周。2021年1月7日开始进行第1轮函询,并在发放问卷后提醒专家按时返回。对于返回的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包括指标重要性评分和专家意见。根据标准,剔除重要性评分<3.5分、变异系数>0.30的指标[6],并结合专家意见修订指标,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并继续实施函询。进行第2轮函询,专家意见已经趋于一致,结束函询。函询结果如下。

1)函询问卷回收率:本研究共开展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问卷8份,回收有效问卷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专家权威度系数(Cr):两轮函询的判断系数(Ca)分别为0.884,0.897,熟悉程度(Cs)分别为0.878,0.921,根据公式Cr=(Ca+Cs)/2得到两轮Cr分别为0.881,0.909。3)函询意见协调度:两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57(χ2=34.462,P<0.001)、0.427(χ2=73.678,P<0.001)。

1.5 构建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函询法构建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案主要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5~0.13。见表1。

2 指标体系的应用

2.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签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12月和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诊断为脑积水[7],并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3)术后住院3 d以上;4)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记录;5)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具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2)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如肝、肾、心脏等功能不全;3)术后未能完成住院治疗,中途出院;4)临床资料不完成,不同意参与研究。对照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为25~65(48.87±4.56)岁;脑积水病因:脑炎10例,脑肿瘤28例,脑外伤10例,其他7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为26~64(47.29±5.62)岁;脑积水病因:脑炎11例,脑肿瘤27例,脑外伤11例,其他6例。两组年龄(t=1.619,P=0.108)、性别(χ2=0.040,P=0.841),脑积水病因(χ2=0.102,P=0.74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干预方法

2.2.1 对照组

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等)和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反应等,及时记录并汇报;按医嘱给予病人药物治疗;给予病人营养支持,如饮食调理、口腔护理等;术后定期更换体位,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皮肤损伤和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防止感染;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等,观察分流管等问题,并定时抽取腹腔引流液,记录排出量;监测大便和尿液排泄情况,避免便秘和尿潴留;心理护理,给予病人情感支持和安慰,减轻病人恐惧和焦虑情绪等。

2.2.2 观察组

按照表1中的内容对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其中构建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重点在于脑室引流功能评估:评估分流系统通畅程度、引流效果以及脑室内压力的控制情况;术后并发症监测,包括感染、出血、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情况;病人症状评估,评估病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情况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方案干预4周。

2.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由小组成员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分为方案干预前后2个阶段,量表均为自评量表,由小组成员向病人详细讲解量表内容后,病人自主填写,并当场收回;并发症相关数据由临床护士针对病人干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数据收集后,由小组成员统一进行分析。

2.3.1 术后康复指标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8]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9]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情况,其中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包括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2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能力越好。NIHSS评分范围为0~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

2.3.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出血、感染、引流管堵塞、引流管脱落或移位、引流不足或过度等情况。

2.3.3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10]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精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健康4个维度,共36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得分为36~144分。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术后康复(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x±s) 单位:分

3.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3)

3.3 生活质量(见表4)

4 讨论

4.1 构建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可靠性

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一种治疗脑积水的常见手术方法。术后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构建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对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定量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此外该指标体系包含丰富指标内容,可以为护士提供指导,明确护理重点和方向,指导护理工作有效开展,同时通过对术后护理质量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调整和改进护理工作,从而促进病人康复。本研究在指标选择和构建上有创新之处,对指标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本指标体系不仅关注护理过程和病人病情指标,还考虑了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等因素,从多个方面评价护理质量。同时,本研究在干预方面进行创新,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包括术后康复训练、饮食调理等,以提高术后护理效果。此外,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客观评价护理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护理实际,初步拟定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了保证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共纳入8名专家,在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护理领域具有权威性或较高学术水平,并严格按照德尔菲法步骤与标准进行修订。结果显示,专家对本研究有足够的关注度,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性较高,研究结果具有说服力;各项指标变异系数范围为0.05~0.13,分析变异系数不高的原因可能是指标条目较多,但专家一致性较高,表明本研究专家函询结果具有可靠性。本研究构建的各项指标与权重设置合理,统计结果可信度高。因此,本研究构建的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指导护理工作开展及促进病人康复。

4.2 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案应用效果

4.2.1 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促进病人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脑积水是指脑室系统内液体聚集或无法排出,导致脑室扩大,引起颅内压升高,严重时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治疗方法为分流术[11]。研究表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对病人康复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活动能力、神经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促进病人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究其原因主要为,该指标体系将术后护理过程标准化并细化,明确了每个环节具体操作步骤,从而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指导护理工作,预防出现不必要的偏差现象,减少因操作不当或者规范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引起的不良后果;同时,该指标体系并不只是衡量某些操作的标准是否被严格遵循,更重要的是对病人的病情和康复状态进行科学评估,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以确保病人能够尽快康复[13];此外,该指标体系能促进医护人员更加严谨、科学地执行各项操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

4.2.2 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同时病人因患病及手术等因素而感到焦虑、抑郁等情绪,病人生活质量较低[14]。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术后护理质量进行全面、客观、定量的评估和指导,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可能是因为,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可减轻病人身体不适和疼痛;通过向病人和其家属详细介绍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需要注意事项和康复护理知识,让病人了解康复问题,及早采取措施并积极配合护理,减轻康复过程中不必要的压力[15];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病人康复训练进行全面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康复方案,提高训练效果,帮助病人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人员提供指导和监测,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和技能,确保护理质量稳定,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16]。

5 小结

综上所述,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有效规范脑积水性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围术期护理流程,促进病人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本研究仍存在样本量有限、研究时间较短、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等局限,未来研究方向应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术后护理中其他可能影响护理质量因素等。另外,可以考虑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病人康复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脑积水病人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琳,黎军.继发性低压和负压性脑积水发病机制及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2,48(8):469-474.

[2] 何刚,袁学森,王超,等.改良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继发性脑积水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7):59-63.

[3] 张欢,侯旭升,张世忠,等.成人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前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2,21(12):1209-1214.

[4] 潘晓丹.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饮食保健,2021(33):186-187.

[5] 王玉染.针对性护理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153-154.

[6] 张晓梅,周春兰,周宏珍,等.脑卒中病人误吸预防的标准化护理流程及措施——基于循证及德尔菲函询法的专家共识[J].护理研究,2020,34(1):1-8.

[7] 滕云.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新型影像学标志的诊断效能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4):50-52.

[8] 陈瑞全.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5.

[9] 王东升,王红练,葛平,等.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联合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缺血性卒中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2):35-37.

[10] 祝葆华,万崇华,王坤,等.FLIC、SF-36和QOL-LC量表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10):1175-1179.

[11] 梁骊,钱海蓉.影像学特征诊断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及脑小血管病共病一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5(4):431-432.

[12] 高雅茹.开颅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健康大视野,2020,21(19):147.

[13] 邱珍,何泽会,梁迎.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对急诊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6):1267-1271.

[14] 李燕.脑积水2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关键探索[J].饮食保健,2021,2(41):165-166.

[15] 侯红阁.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5):217-218.

[16] 魏静静,尚姗姗.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7):1165-1167.

(收稿日期:2023-09-28;修回日期:2024-03-15)

(本文编辑薛佳)

猜你喜欢

术后康复评价指标体系护理质量
自拟中药方剂对痔疮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荣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风险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疗效分析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