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教育观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措施研究
2024-07-10张雨珂
张雨珂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注重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信息科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技术优化课程设置,以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未来职场竞争。为了对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措施有充分了解,本文从全局角度出发,探究大教育观视角下高职教育创新理念的价值及其实际应用需求,同时给出实用的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助力有效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
关键词:大教育观;高职教育;改革创新
引言
教育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尤其在近数10年内迅速发展壮大的高职教育领域更是备受瞩目。现今,这一新兴的高等教育形式已涵盖了超千家学校,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在庆祝其成绩斐然的同时,也需深思所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的首要使命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在竞争力与吸引力方面尚有待提升;更为严重的是,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地位堪忧,岗位稳定性较差,都凸显了高职教育质量及管理亟须改进的现状。即便政府屡次强调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但实际支持力度仍显薄弱,某些政策过分注重投资和考核,忽略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质。作为办学主体,高职院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就业至上的导向,教学更多地受到限制,使得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就业而学习,沦为了“工具人”。尽管社会整体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了解度有限,但各类企业仍在努力推进校企协作计划,然而实际效果远未达到预期。因此,针对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进行全面且精准地评估。在职业教育的维度下,既要满足就业需求,又应充分尊重个体的全面发展,着重培育全能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端技能人才。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高职教育过多地依赖功利主义、实施程式化的教育,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全社会,包括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公众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产生曲解。迈入转型阶段的中国,高职教育虽取得显著进步,但从教育的各个环节看,无论是教育从业人员、投资者还是学生,抑或普通民众,对此依然持较为守旧的观念,仅将视野聚焦在职业教育本体,遵从世俗的评价准则,如就业率、市场反应等,以此来衡量高职教育的价值。
一、大教育观概述
自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伴随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时代的来临及科技飞速进步,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显著转变。现代的宏观经济理论、利益分配机制与重大科技价值观的崛起,促使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固。然而,现有的教育观念相对狭隘,仅仅将教育看作是一种有限的任务分配,主体责任缺失,目的工具化的过程。因此,当前的关键问题便是要建立全新的教育观,改变现状,提升职业教育。所谓“大教育观”,就是将教育的价值视为整个社会优先考虑的问题,充分发挥教育的各项功能;将教育视为人才培养的社会活动,其与各领域的关系密切相连;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式并且综合实力强劲的系统,需要借助其他势力和学科成果进行改革创新;教育包含的时间空间范围非常广泛,内容也相当丰富,最终的目标无疑将推动整个人类全面的发展。这一理念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剖析了教育内在规律,顺应新时代社会提出的对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1]。
二、基于大教育观背景下高职教育改革分析
在宏观视野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核心则在于恢复主导地位并建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念,从大规模社会、系统以及基础层面出发全面理解。
(一)以生为本
从“大教育”角度看,高职教育的首要责任并非强制管理或过早限制学生,而在于关注每个个体,引导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不应该要求学生掌握特定基本技能,而是尊重他们的自我成长需求,遵循大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供与之相适宜的成长规划。传统理念上把职业教育等同于培养“工具人”,仅根据职业适应能力评价人才素质,忽视了个人主体性、人文尊严及潜力开发,这是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因此,高职教育应当极力展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让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始终明确将促进全面发展视为核心目标。
(二)落实实践
依托大教育观引导,职业教育须不断巩固实践引领地位,倾力打造综合素质与技术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入交融,旨在提高学生竞争力,助推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2]。职业院校必须探索构建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技能、素养合一的人才培育模式,着力推进公平公正的职业教育,致力服务广大职业从业者。此外,坚持提倡职业教育遵循“实用主义”精神,突出其公共利益属性、社会普及功能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倡导确立“大教育理念”。无论在读高职学生还是在职员工、农民工等,只要有即时参与职业教育之意愿,都应让每位受众者掌握实用技艺,挖掘并发掘个人才能优势,以应对职业发展新趋势。
(三)多维个性
大教育观视教育为一个多维度、交互复杂的大系统,它涉及多个重要环节,必须被精心设计、科学执行。对高职学生来说,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更应把眼界扩大至更全面、多样化的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突破地理限制,走出教室、校园去接触社会、大自然,从小培养其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理念。在此基础之上,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亦不可或缺。其任务在于持续提高学术影响力,深化教育层次,提升教育价值以及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特征和潜能的挖掘与培养。
(四)多方协同
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呈现出全方位协同合作的特征。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已然成为全社会的责任担当,政府、企业、业界乃至各行各业须得深入参与到高职教育中来,从而确保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俨然成为社会公共事务,政府在此领域发挥引导性作用,企业大力付出,家庭全力支持,各方协同努力方可使职业教育蓬勃发展[3]。同时,教育理应保持开放性,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外部环境对个体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综合来看,高职教育的发展不离各方参与者的协同作战,因此,无论来自何处的力量都能为教育添砖加瓦,开拓更为广阔的学生成长空间。在树立这种全新的视野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守以人为本、与时偕行、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人的主体价值和精神,重视教育、培育、鞭策以及激发人类的价值和创新能动性,这正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要义。考虑到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所提出的新期待,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深度介入到了职业教育之中,每个时期的背景及特性皆有所差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随时代脉搏,探索转型发展之路。除此之外,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亦是关键所在,涵盖内部学生、教师、院校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谐是动态平衡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需置于社会大系统之内,妥善处理与各子系统间的矛盾,适应现有局势,追随时尚趋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教育观。
三、基于大教育观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措施
历经历代工匠传承与近现代实用主义教育普及,当今职业教育已深入民间。它曾因个人意见束缚而苦恼,也曾受限于狭隘认知,但现在它已经迎来了全民普遍公平开放,从整体集约逐渐向细致分类演变,迎接全新的统合与融合。面对新时代背景,高等职业教育明确树立了全新工程观,这将推动其深度变革及创新,引领其辉煌发展征程。
(一)推动教育职能的转变
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的新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然而,部分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过度重视技术技能地位,逐渐让职业教育偏向“培训式”模式,更多关注实用性,让学生成为单纯的“工具人”。因此,过分依赖实践教育以及将证书作为衡量标准的方式并不符合教育理念[4]。实际上,教育的实际目标不仅包括技能传授,更应当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个人潜力,引导道德品质的形成。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当致力于关注个体成长、发掘潜在才能、培养素质,塑造优良品格,通过此途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当前中国高职教育正面临重大变革,亟待实现最优化调整,这项工作关乎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效益,包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亦须寻求规模增长与加速稳定的和谐动态。目前我们的高职教育以大专为主体,有必要实现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和社会对高端技术人员需求的持续攀升,教学水平低下正在逐渐成为限制发展的瓶颈。为此,政府应积极推动具备相关条件的地区及高校提高办学层次,优先开设本科学历及研究生学历的职业教育专业。在实施学制升级计划之后,还需要逐步构建学位制度,给技术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赋予对应的学位头衔,从而形成覆盖初中、高中、大学生及研究生等多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要建立职前与职后教育的无缝连接机制,打破职业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及应用型大学之间的壁垒。通过创造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既能满足莘莘学生的求知路径,又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类别技术人员的广泛需求,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职业教育领域。
(三)提升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教育多元化理念引领之下,高职教育亟待从体制、结构、学制、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和教学手法全方位革新。其中,教学内容进阶至关重要,应迅速跟上时代步伐,展现科技变革的最新成果。注重人际交流能力培养及生活技能传授,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5]。具体而论,这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深刻变革,旨在在巩固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为、实践操作能力、个性发展、身体心理健康等多重层面的培养。重视个体发展,尊重并激扬学生特有的潜能,促进其形成健全人格特质。与此同时,教学方式须走向现代化,利用创新的传播理论与技术改进现有教育模式,改变教学设计与组织架构,开拓崭新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效能。
(四)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面临责任划分不清、部门使命含混、中职与高职角色定位及其协同运作不甚明确等诸多难题。政府和学校在此领域肩负重责,然而受益者却可能对自身之职责敬而远之。为确保正确厘清教育职责,亟待强调责任共享及勇于担当之心。首先,政府应切实履行法律赋予之权责,大力增强对高职教育投入,满足教育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设施配置、实践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组建等),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其次,家长在教育中应承担起相应责任,为激发子女职业兴趣创造良好条件。同时,社会各方可通过多种途径,如直投资金、捐献物资或提供援助等方式深度参与到高职教育的发展之中,携手推进人才培育事业的蓬勃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均对高职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彰显出教育之根本性,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理解、加强责任感的同时,积极投身、全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开展,以坚定履行高品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任务,更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责任。
(五)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
在现代大教育观背景下,改革与完善现行质量评估标准及评审路径势在必行,以此推动高职教育公正、有条不紊且协调地发展。需要摈弃传统的质量观,打破对计划经济以及狭隘职业教育观念的束缚,取而代之的应是更为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新的质量观应以满足学习者需求为导向,评价指标包括民众需求满足度,教育机会平等实现状况,城乡教育公平维护状况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等多个方面。此外,需要采用多元化视角来审视与评估各类教育质量,避免片面看待问题,并设立适用于各类职业教育领域的严苛标准。对教育质量观的认知也应强化其特性,着重阐述职业教育如何满足特殊社会需求,怎样发掘个人潜能,运用何种独特教学方式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推动自我特色发展等核心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学校应该以广义职业教育理念为导向,关注市场人才供需动态,寻求内训与对外交流的平衡点,实现基础牢固、内容充实与深化校际合作的协同效应,坚定地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旨在提升自身的办学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保证教学品质和水平的同时,塑造出当代高职教育的崭新形象,共同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馨雨.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观重塑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117(5):65-67.
[2]李吟.论大教育观视域下高职教育的变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18):22-24.
[3]张军.整体融通的大教育观[J].江苏教育,2020(38):16-19.
[4]夏涛,赵秦.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改革推进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1036(12):64-68.
[5]孙育麟,戴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J].林区教学,2023(12):57-60.
(作者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