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的旋律 奋进的力量
2024-07-10赵恒心
赵恒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挖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本刊特开辟“六地”歌声栏目,讲述辽宁红色“六地”背后的红歌故事,让跳动的音符带领我们追寻辽宁红色足迹,凝聚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精神力量。
第一炉钢水、第一台自主研发的通用型普通车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国产万吨远洋巨轮……辽宁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创造出了中国工业史上的上千个“第一”。鲜为人知的是,新中国第一首歌唱中国工人阶级的经典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也出自辽宁。“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70多年过去了,这首极具代表性的工人歌曲,从辽宁唱响全中国,家喻户晓、经久不衰,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重要精神标志之一。
在工厂车间里迸发激昂旋律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先后派遣了2万名干部,10万名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从延安和各革命根据地进军东北。队伍中,就有许多延安鲁艺(沈阳音乐学院前身)的艺术家,《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曲作者马可就是其中一位。1947年初夏,马可随同几名东北鲁艺文(音)工团员来到佳木斯热电厂,其间一位文工团员写了一首歌曲,名为《工人有力量》。马可看后认为立意很好,很快便写出了歌曲的曲谱初稿,但是他认为自己早年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工人不够了解,应该深入工厂,走到工人兄弟身边,才能更好地对曲谱进行加工打磨,创作出大家认可的歌曲。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马可随部队来到沈阳。他和作家丁玲、陈明一起深入皇姑屯铁路工厂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灵感。当时的皇姑屯铁路工厂在沈阳解放后的第六天就正式复工,是沈阳最早复工的工厂之一。虽然当时设备简陋、工作条件艰苦,但是工人们干劲十足、工作热情高涨,宁可不回家,也要把工作做完,展现出崭新的“主人翁”姿态。
为了能够写出工人们火热的激情和斗志,马可穿上工装,深入工厂体验生活,和工人们同吃住同劳动。在这里,他不觉间已完全融入了工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一次义务劳动结束后,一位工厂的老师傅唱起了一首自己早先就编好的《工人四季歌》。歌词写道:“秋季里来菊花黄,工人翻身自己把家当,成立了职工会,参加了自卫队,组织起来那么有力量。”描绘的全是工人自己的生活。老师傅的歌声很质朴、很真诚,也很有吸引力,工人们听得入了迷,都跟着节拍哼唱着,这一幕触动了马可。回到住所,马可立即拿起二胡,凭借着记忆拉出了那位老师傅唱的曲调。他根据《工人四季歌》欢快流畅的曲调,改编成了一个新的更简明、更短促的旋律。就这样,一首名叫《我们工人有力量》的歌曲初稿诞生了。
为了更好地完善这首歌曲,马可不断征求工人们的意见。他先后在工厂召开了两次座谈会,工人们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马可根据工人们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并在工厂里最终定稿,形成了传唱至今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从此,这首专门表现劳动生活、歌颂工人阶级并充满奋进力量的歌曲,鼓舞着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工人,投身到火热的生产建设中去。
在全面振兴中凝聚奋进力量
音乐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潮流。从鼓舞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抗日救亡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南泥湾》《八路军进行曲》,到展现中华民族朝气蓬勃、新中国蒸蒸日上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为祖国献石油》,再到反映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满怀信心、创造美好未来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这些经典创作无不体现出文艺工作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时代放歌、凝聚奋进力量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咱们工人有力量》作为第一首歌唱中国工人阶级的经典歌曲,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歌曲将中国传统的号子与西方进行曲相结合,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坚持创新,以坚实有力、豪迈激昂的旋律,记录了工人们为支援全国解放而紧张劳动的激情岁月,塑造了中国工人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千千万万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勤奋工作,各条战线诞生出无数英雄劳模,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咱们工人有力量》唱出了那个火热年代的铿锵之声,从辽宁唱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时至今日,每每唱起依然让人激情澎湃、斗志昂扬。2009年,该曲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2019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咱们工人有力量》镌刻着“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荣光,成为无数中国人共同的记忆。辽宁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备的工业体系。新时代新征程,辽宁仍然肩负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使命。辽宁振兴,工业必先振兴。当下,辽宁的产业工人正以“辽宁之为”担当“国之重任”、服务“国之大者”,积极投身于打造新时代“六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火热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