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还做一棵树
2024-07-10于力
于力
编者按:近日,省委宣传部作出决定,在全省新闻战线开展学习魏彤欣同志先进事迹活动。魏彤欣同志生前系阜新市传媒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长期奋战在新闻工作一线。她把全部生命献给了新闻事业,是我省新闻战线的优秀代表。本刊转载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相关文章,以宣传魏彤欣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传承魏彤欣同志牢记使命、服务大局的政治担当,践行宗旨、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攻坚克难、实干笃行的敬业精神,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树葬,是56岁的魏彤欣为自己做的最后选择。
辽宁阜新市公墓的东南角,一棵挺拔翠绿的柏树树干上,挂有一个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小木牌,上面写着“魏彤欣之墓”,一束花环环绕周围,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绚丽。
作为阜新市传媒中心的总编辑,她生前策划的最后一组报道,有很多关于树的故事。这组报道深情地勾勒出70多年来,阜新防风治沙、植绿护绿的动人心魄的画卷,这里有种树的人、护树的人、研究树的人,她是写树的人。
她曾这样赞美大杨树:“你的每根枝条都沉淀着求真求实的理想,你的每片叶子都折射出向善向美的光芒。”
魏彤欣,像成千上万基层新闻工作者一样,一生选择了扎根泥土,向阳而生。
漠上种树书
“漠上种树书”是《阜新日报》策划的大型报道“绿水青山润阜新——新中国成立以来阜新环境建设报告”中的最后一篇,2023年9月26日发表后,躺在病床上的魏彤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在转发朋友圈后本想再说几句心里话,颤抖的手却总是不听使唤,一个字也没有打出来。
2023年2月初,魏彤欣被确诊为肺癌晚期。为了这组报道能够在六五环境日和辽宁科尔沁沙地现场会前顺利刊出,她拼尽了最后的力气,忍着病痛的折磨始终关注报道的进展。“20个版面她全都要过目一遍,有一天晚上11点多了还要我把报纸大样传给她。5月11日,为了‘绿水青山润阜新的一个‘润字,她和我在微信里讨论了一个小时。当时她刚做完第二次化疗,躺在病床上发着高烧。”阜新市传媒中心副总编佟文杰说,他和魏彤欣谈工作的微信一直持续到9月28日。
两个月后的11月26日,魏彤欣永远告别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新闻事业。
在一些同事和亲友的脑海里,始终留有她人生最后时光还在坚持工作的记忆。
2023年大年初一,魏彤欣偶然看到有人发回家过年感慨家乡变化的朋友圈,“当时我们正在吃饭,她特别激动,一下子站起来说:‘这个太好了,得马上组织报道。”魏彤欣的妹妹魏彤光回忆说,她撂下碗筷就开始打电话,“其实过年这几天,她就吃不下东西,脸色也不好,一直被病痛折磨。”
阜新市传媒中心报社采访部部长张玉飞目睹了魏彤欣在去医院检查确诊前的工作状态。2023年1月28日大年初七一上班,阜新市就要召开会议,表彰200名先进个人,会后要在报纸上登出200人的单张图片,采访部记者初六下午就到会场为被表彰者拍照。“没想到魏总编下午也来到现场,当时我看到她特别疲惫,眼睛充满血丝,不断咳嗽,喝水都很费劲,就劝她回去休息,她说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份保障。”张玉飞说,直到第二天上午参加完会议,她才去医院检查,再见到她时已经是在医院化疗了。
魏彤欣病重期间给阜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一民发微信:“元气满满的少女不行了,需要大修了。”“元气满满的少女”是王一民对她的称呼,他特别敬佩她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激情。“魏彤欣把自己的新闻理想变成了一生的行动、一生的坚守,她是心中有光、与时代同行的基层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不悔的选择
2024年1月4日晚,78岁的退休教师邢作民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保存完好的23年前的《阜新日报》,一边读一边禁不住哽咽起来。这篇题为《不悔的选择》的报道,讲述了他多年来无怨无悔献身教育事业的事迹。
这是2000年魏彤欣任阜新日报社科教部副主任时,带领记者采写的一篇体验式报道。邢作民所在学校地处郊外,他每天都要4点半起床,换乘3次公交车才能按时赶到学校。为了真实地体验邢老师的辛苦,魏彤欣带记者3点半就从家出发赶到邢作民家。“4点半我刚开灯穿上衣服,就听到敲门声,原来魏记者早就来了,怕打扰我休息,一直在外面等着,11月份,天都很凉了,真难为她们了。”老人回忆说,“她们整整跟了我一天,直到晚上9点多陪我一起回到家。”
报道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很多读者来信表达对邢作民的敬意。“因为这篇报道,更加坚定了我不悔的选择。”邢作民说。
魏彤欣1993年进入阜新日报社做记者,她给自己定的努力方向就是:到一线去,到平凡的生活中去,歌颂美好情操,弘扬时代精神。她撰写的20余篇新闻作品荣获省级以上新闻奖项,她本人荣获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阜新市十大女杰等多项荣誉。
作为部门领导,她依然表现出色。2003年“非典”期间,担任阜新晚报社要闻部主任的魏彤欣提出:“最危险的地方,我先上!”4月20日,有一个学生从北京回来,因为高烧不退被怀疑感染“非典”,一时间谣言四起,恐慌笼罩全城。魏彤欣一个人冒着风险跟踪采访,在得知该学生确诊不是“非典”后,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我要出院了》,及时消除了公众恐慌情绪。她带领记者深入发热门诊、城市出入口的检查站和医护人员之间,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共采写了70余篇稿件。她本人被评为“辽宁省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她所在的部门被评为“辽宁省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
佟文杰至今还记得魏彤欣发火的情景。2020年春节刚过,新冠疫情初起,谣言满天飞,魏彤欣初四一上班就要求新媒体迅速发声,报纸初五就要见报,出专版,利用融媒体转发对冲谣言。个别同志有抵触情绪,认为专版太多,压力太大,觉得没有必要。她严肃地说:“这个时候,主流媒体必须发声,这是政治责任。”
青青柳河湾
2022年阜新市传媒中心的融媒报道《2021见证:稻香四季,青青柳河湾》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这是阜新新闻史上第一个荣获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也代表着阜新市传媒中心融媒体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有评论称这篇作品“唯美与情怀兼具,传统媒体厚重与新媒体灵动合二为一,是一篇用心之作、感人之作”。
传统媒体的厚重与新媒体的灵动正是对魏彤欣在2019年担任阜新市传媒中心总编辑后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开辟基层党媒新路的最好的描述。
阜新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经济欠发达,市传媒中心人员老龄化,设备陈旧。面对这些困难,魏彤欣提出:“条件差,但我们人不差,只要及时跟上这个时代,就能为党守好舆论阵地。”
在传统媒体方面,魏彤欣选择通过策划大型报道宣传中央精神。大型新闻报道“我们的大露天”以28个版的篇幅全方位、全景式地展现了阜新海州大露天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领读者了解煤电之城曾经的荣光和奋斗,展望城市转型的曙光和未来,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宣传效果。
此外,魏彤欣还主导策划了“脱贫攻坚看阜新”“阜新转型20年”等一批有见解、有深度、提振城市精气神的新闻稿件。这些稿件紧跟中央精神、密切结合阜新实际,选取小切口体现大主题。市委领导表示,这些稿件“既可做史料保存,又鼓舞当前”。
为了更好发挥基层党报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魏彤欣向记者提出做专家型记者,深耕一个领域,一专多能,切实提供智慧和舆论支持。2018年7月,报社驻彰武记者站站长刘丹写了一篇题为《邂逅苏鲁克草原》的稿子,讲述了彰武历史上曾有过大片的草原。“魏总编看到后要求我马上做连续报道,深挖苏鲁克大草原的历史。报道发出后在当地产生了共鸣,为当地以草固沙改善生态和发展草原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文化支撑。2019年,当地成立了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并逐步叫响了‘漠上草原的品牌。”
在媒体融合方面,魏彤欣培养了一支致力于新媒体报道的年轻队伍。徐曼昕是个普通记者,擅长拍摄短视频,魏彤欣就让她挑大梁。“在魏总编的亲自指导下,我们创作了一系列优质新媒体短视频,其中《厚道阜新 心中有你》还荣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徐曼昕说。
如今融媒体报道已经深深融入了阜新人的生活当中,起到了引导舆论的作用。2021年11月6日—9日,阜新下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场雪,降雪持续时间、降雪量均创造阜新气象纪录。3000名环卫职工、6000名人民警察和辅警冲锋在前,消防、医护、志愿者守护生命通道,供电、供暖、供水单位心系千家万户,全市人民守望相助,共同打响了特大暴雪阻击战。魏彤欣迅速组织记者去一线采访,拍摄了短视频《风雪中的阜新力量》,2分35秒的短视频展现阜新效率、传递阜新温度,感人的画面很快在全市范围内广泛传播,呈刷屏之势,为全市抗击暴风雪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墨香千纸鹤
寒冷的冬夜、寂静的街头、如泣如诉的音乐、5只用报纸折叠而成的千纸鹤、祈祷的手臂、“千纸难告慰,万墨赋清风”的字幕……一段20多秒的短视频在魏彤欣去世后的几天里,迅速在当地流传开来,很多人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视频拍摄者、43岁的阜新市传媒中心融媒体部副部长佘锐说,当晚风很大,他一个人拍了2个多小时。“选择在报社大楼前,选择用报纸折,是因为她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这一张张新闻纸上,用充满墨香的千纸鹤送我最尊敬的人。”
正像那棵笔直挺拔的松柏一样,魏彤欣一生崇高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她对百姓充满感情。1999年,她策划了“关注贫困生”报道,一些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在社会各界捐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今年47岁的宋少红,一直没有忘记20多年前在她人生关键时期帮助过她的人。2022年,远在外地的宋少红特意嘱咐在阜新开酸奶店的妹妹给魏彤欣和同事们送去亲手制作的酸奶。
她对同事温暖如春。2023年9月6日,听说一个同事的孩子考上大学,尽管当时已经呼吸困难,她还是坚持打电话祝贺;10月19日,她给同事们发语音:“你们要加小心,听说空气都能传上‘二阳。”临去世前一个月,10月29日,她还关心记者节单位是否搞活动,建议推荐两位年轻记者参评省十佳记者和优秀记者。
她对家人充满了愧疚。担任总编辑后,她从来没有一次和家人去省外旅游过,她和丈夫说:“我要守好这个摊子,等退休后一定好好表现,陪你逛遍祖国大好河山。”
她最遗憾的是没能亲自参加女儿的婚礼,当面送去祝福。2023年9月2日是女儿结婚的日子,半年前她就一边化疗一边坚持锻炼身体,“我这个当妈的欠女儿的太多了,女儿结婚,我一定不能缺席”,为此她还早早定做了一件蓝色旗袍。然而,随着婚礼临近,她的病情不断加重,随时需要吸氧,最终还是没能去现场参加女儿的婚礼,只好通过视频方式向女儿祝福。婚礼前几天,在亲友的帮助下,她拖着虚弱的身子,一点一点穿上旗袍,戴上假发,涂上淡淡的口红,坐在椅子上尽力挺直上身,幸福的微笑、流畅的话语一点也看不出几分钟前她还在大口大口吸氧,1分36秒的视频,整整录了2个多小时,她说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女儿的婚礼上。“亲爱的宝贝,新婚快乐!虽然不能到现场见证你的美丽和幸福,但妈妈的爱和祝福会永远陪伴你……”
2023年12月16日,阜新下了一场大雪,墓园一片静寂。魏彤欣的女儿来到自己母亲的“树碑”前,在洁白的雪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她在“心”里面一笔一画地写道:“妈妈,我们爱你!”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