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2024-07-10郭彬冰冀艺嘉
郭彬冰 冀艺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非遗数字博物馆
一、非遗数字博物馆发展现状概述
非遗数字博物馆是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保存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原始形态和信息,防止其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或时间流逝而消失。2023年9月,我国首个非遗领域的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正式开始实施,其制定了非遗资源收录整理的标准化流程,意味着非遗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展示能够以高效、有序的方式进行。近年来,非遗数字化迈上新台阶,线上展览与传播的方式能够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到非遗的魅力。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手段,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如2022年,龙门石窟建设了智慧文旅数字孪生平台,积极在“沉浸体验”“数字融合”等方面探索,打通观众与文物的“最后一公里”。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非遗数字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方面更加准确、高效。因此,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前景良好。
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推动数字展示技术不断进步。
二、非遗数字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困境
实现数字化是实现非遗数字化的基础,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仍存在不足。
第一,数据库丰富度不足。大部分地区对于非遗的保存都采用的是简单的音像、图片等,很少对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导致数据呈现扁平化,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无法造成有效的社会传播。而各地区之间数据没有充分互通,这也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产生。
第二,非遗传承人对数字化接触程度不足。部分年长的非遗传承人对数字技术少有接触,对技术传播非遗不够熟悉,这也加大了数字保护与传播的难度。
第三,数字化难度较高。非遗文物档案数字化需要多方面技术配合完成,其中包括了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数据传输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非遗档案数据泄露,传输过程中元数据丢失或损坏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有限,技术人才不足。这都给非遗文化数字化带来较大困难。
(二)市场困境
市场的扩展需要宣传力度加大,非遗数字展馆的宣传主要依靠互联网。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近期最新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互联网形成的多向交互传播模式为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但是我国的数字博物馆网站宣传仍存在不足。
第一,传播手段单一。首先,大部分网站以静物图片展示、文物展示为主,仍然将观众居于“冰冷的旁观者”的位置;其次,我国非遗种类繁多,不同的非遗项目应有不同的数字化传播形态,但现在存在“一刀切”的问题,未能充分考虑非遗文物的特点。所以,如何让文物传播方式更加立体生动,成为市场传播的重要问题。
第二,很少借助媒体商业网站进行宣传。大部分非遗软件或小程序等没有充分结合公众号、抖音等融媒体平台,导致关注度较低,距离大众较远,没有使非遗文化更“通俗化”。
第三,互动沟通少。一些非遗数字博物馆没有自己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难以与用户进行交流。一些潜在的用户可能不知道这些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存在。这不仅限制了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受众范围,也降低了其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
(三)内容困境
第一,表现手段较单一。例如,东城区非遗展示平台小程序中的云游览非遗展馆多为非遗建模或者示意图,仅将现实场景照搬到网络上,缺少对视听元素的集成与用户的互动。大部分数字展馆内容依旧与传统博物馆保持一致,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很难引发观众持续了解的热情[1]。
第二,存在涉及内容广,但是针对性介绍不够详细的问题。例如,在浙江省非物质遗产文化网站中,虽然对非遗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但是主页上的非遗项目名录不够完善,其中缺乏非遗展览的举办通知和宣传,热门专题也无法查阅,部分功能形同虚设。
第三,网站类政府性质占多数。作者总共调查了31个省的非遗网站,其中有23个网站均为政府性质,政府网站信息繁多,寻找非遗相关资料较为烦琐。内容以政策和科研内容居多,难以吸引普通观众的关注。只有4个网站为非遗特色网站,是以非遗文化作为网站的设计包装。
第四,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非遗展览馆的参观用户主要分为四类:学生、艺术家、研究人员、临时参观人员。他们的需求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学术型研究,对展览的逻辑性、严谨性有要求;另一类为娱乐型需求,更为侧重展览的趣味性,希望通过游戏交互等方式获取非遗文化知识。同时,在平台设计上也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视觉审美需求、认知行为需求,以及操作行为习惯等。
第五,信息更新缓慢且缺乏时效性。因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用户无法了解到最新的非遗保护动态和研究成果,而这也可能降低用户对非遗数字博物馆的信任度和兴趣。
(四)体验困境
第一,交互设计存在缺陷。一些非遗数字博物馆的软件应用存在缺陷,如界面设计不合理、操作烦琐、响应速度慢、缺乏沉浸式体验等,导致用户体验感不佳。例如,关注用户最多的非遗类公众号账号——中国工美馆,其推文阅读量平均在六千人次,大部分内容为实地体验非遗手工制作。由此可见,普通观众更热衷于亲身体验非遗项目的乐趣。线上传播同样需要给予用户“体验”的乐趣,如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等,使用户从旁观者转变为第一人称的制作者。但目前大部分网站缺乏互动连接,在虚拟参观中只能看到外观,缺乏文字及语音介绍,并多为文物示意图,无法互动。这样可能会让用户感到距离感,缺乏浏览的动力。同时,一些非遗数字博物馆可能没有提供搜索功能或标签分类,使得用户难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此外,一些非遗数字博物馆可能没有提供多语言支持或无障碍访问功能,使得一些特殊用户群体难以获取信息。
第二,视觉感官效果不好。部分非遗网站存在广告弹窗,影响视觉体验。如福建省艺术馆非遗保护中心网站有弹窗,较为影响用户体验感。视觉美感体验不足、未能充分展现非遗文物的美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使其放弃继续参观的意愿。
三、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对策
(一)改善技术困境
第一,持续完善非遗数字博物馆的资源数据库。我国首个非遗领域行业标准已开始实施,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下的十万余个非遗项目应有序按照其标准进行数据的整合划分,并对非遗文物进行分级分类采集和管理。可以采用影像扫描、数据库、3D扫描、传感器等多种方式进行采集。同时,也可以以专题划分建设资源库,或以人物为主题建库。
第二,构建非遗数字共享平台。应破解在不同地区间的数据孤岛现状,展现不同民族、不同方言、不同信仰下的文化特色。例如,福建省将非遗项目打造成一个声音数据平台,通过手机就可以便捷地获取相关信息。
第三,政府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奖学金、人才引进等手段,吸引更多人进入非遗数字领域。加强非遗传承人的数字媒介素养,培养一批懂得数字经营的非遗人才,用技术改变非遗“口授身传”的传统方式,打造行业新业态。
第四,加强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的合作。协调不同的非遗保护力量,解决各地区资源分布迥异、彼此缺乏沟通桥梁的问题。不同地区的非遗数字博物馆可以建立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共同开发和利用非遗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制定统一的资源数据库元数据录入标准。通过与科研、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满足大众浏览、学习、研究的需要[2]。
(二)破解内容困局
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整理机制。非遗数字博物馆应该与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建立紧密的联系、合作机制,及时获取最新的非遗保护动态和研究成果,并进行整理和归类。同时,应该建立专门的信息采集团队,负责收集、整理和发布非遗信息。
第二,加强与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等的沟通与合作。应获取更准确、更深入的非遗信息,并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同时,可以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
第三,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布信息。非遗数字展馆宣传主要依靠互联网,利用该渠道可以及时发布非遗信息,扩大受众范围。例如,在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上专门开设非遗新闻板块或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最新的非遗保护动态、专题展览和研究成果。
第四,充分考虑用户的多样化审美需求。如满足其视觉、习惯、认知行为需求等。在保证非遗数字展馆的信息严谨性的同时,也应提升其趣味性,增大受众面积。
(三)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优化界面设计,提高用户体验。这包括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响应速度、优化布局和排版等。减少广告弹窗,以非遗的特点设计网站和软件,让用户获得美好的视效。
第二,活态化展示文物,拓展线上虚拟互动功能。根据非遗文物的根本特性,采取立体、形象的展示方法。通过人与物、人与人的多维互动,让非遗“活起来”。具体展现非遗的变迁流动、历史溯源。使历史场景剧情化、立体化、动态化,提升场景化体验,创新智能化展示方式。进一步增强互动功能,如可以观看到在线人数,和正在参观的网友互动,或者与管理人员进行互动等,增加云参观的乐趣。让虚拟展厅成为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参与者的互动平台,让用户身份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
第三,提供个性化服务。非遗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来提高用户体验。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系统可以自动推荐相关的非遗资源,如艺术品、音乐、视频等。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和行为,为用户推荐类似的内容,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同时,支持多语言浏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支持多语言浏览功能可以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都能够轻松地访问和使用该平台。同时,还可以为不同语言的用户提供相关的翻译服务,以便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非遗数字博物馆。
第四,提供智能化搜索。提供快速搜索界面、清晰的导航菜单、简洁明了的图标和标签等。同时,利用AI用户搜索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如提供文章进行结构划分、内容概括、相关资料推荐等功能,使用户可以快速获取信息。
(四)市场推广和宣传
第一,融媒体平台拓宽非遗传播渠道。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快手、抖音等商业传播媒体,以图文形式将非遗技艺“通俗化”,以动画形式将生涩难懂的制造技术“趣味化”,以视频形式将相对闭塞的工艺“可视化”。例如,福州市便依据闽剧经典剧目《贻顺哥烛蒂》《陈靖姑》中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改编制作,用动图的方式使原本“曲高和寡”的非遗变得妙趣横生,促进了非遗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化。同时,利用网络问答形式传播非遗知识,同样也可以利用这个形式征集用户的反馈与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最后,借助网络直播等将鲜为人知的艺术品介绍给大众,推广并销售艺术作品,吸引收藏家和购买者,形成完整的非遗产业链,为非遗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3]。
第二,线上线下整合营销。促进非遗宣传由静态向动态转化,推动智能化传播。非遗数字博物馆可以结合不同文物的特点,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来推广非遗文化。例如,人偶类、戏曲类非遗可以以文物所在地的文化信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文化创意产品及数字化IP,利用VR展示、5G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非遗与观众的互动。
手工艺等传统非遗也可以融入电子游戏中。根据中国青年报发布的调查数据,86.6%的受访青年喜欢带有传统文化的电子游戏。利用虚拟平台在线上就可以体验非遗手工制作,这样的数字化游戏方式更能收获年轻人的青睐[4]。
线下可以举办非遗艺术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学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开展非遗文化教育活动,提高用户对非遗数字博物馆的需求和依赖度。
四、结语
非遗数字博物馆作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平台,其可持续发展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期待未来非遗数字博物馆能够克服挑战,不断创新,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