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叶飘香,非遗传承
2024-07-10陈敏东方
陈敏 东方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农历五月的清风一来,端午的气息便愈加浓重。艾叶挂上了家门,满街飘着的粽香,龙舟赛的鼓声震天,夏风吹着竹影轻轻晃。端午因其悠久的历史、广泛的传承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最早源于先秦的夏至节,是以祈福禳灾为主题的节日。夏至是我国古代最早确定的节日之一,自从商周开始,帝王会在夏至这天祭祖祀神,祈求消灾避祸、五谷丰登。等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火德,而五月初五这天“盛阳热烈”,所以将夏至节的部分习俗挪到五月初五来过,正式确定端午(五月五日)仪典,使端午成为全国重大节日之一。所以起初的端午节,跟屈原没什么关系。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最为民众所接受的当属“纪念屈原”之说。
梳理相关历史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续齐谐记》,其中记载着屈原与端午节之间的关系:“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汨罗水之遗风。”此后,屈原投水而死、龙舟打捞屈原、粽子祭祀蛟龙以保护屈原遗体的说法广为流传,并延续了千百年的时间。在民国时的《金陵岁时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龙舟竞渡吊屈子之溺水。”
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深度掌握,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撰写了多篇文章,对端午节的由来与发展进行了梳理。他认为端午并非起源于屈原投水,《续齐谐志》中的记载与屈原的时代相差近七百年,且在此之前并无类似的记载,并指出端午的起源与对龙的崇拜密切相关,甚至还可将这一范围缩小至中国南方的古吴越地区。由此可见,“纪念屈原”之说或许只是美丽的“误解”,但却并不影响其文化价值。“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不管纪念谁、缅怀谁,端午节都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的名称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西晋《风土记》中,“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这是“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端午”来源于《易经·系辞上》,“端”为“正”,“午”为“中”,所以农历五月五日也称为“天中节”。
端午节还有很多名字,如端阳、浴兰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等。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端午节还有“女儿节”这个别称。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家家户户都给家里的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折一支石榴花簪在头上。当时这被认为是避五月的“毒”,为家中女孩子祈求健康的一种仪式。即便家中女儿长大嫁人,这天也要回娘家和父母一起过节。所以,端午节也称“女儿节”。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是名字最多的节日,每个名字都是有来历的,这些端午节的别名和端午节的习俗息息相关。
1.吃粽子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粽子是我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中国地域辽阔,一直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对于粽子也是如此,它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可以说是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粽子,中国有多少地方,就有可能有多少种粽子。
“粽”字本作“糉”。最早记载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糭,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作弄切。”起先这种食物是在夏至时食用的。《荆楚岁时记》有云:“夏至节日,食粽。”
大部分人在说到粽子的时候都会回顾屈原的故事:当年,秦国一举歼灭楚国,楚国遭遇灭顶,楚国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这天怀抱大石,投身汨罗江。后人为了不让江中鱼儿吃掉屈原身体,就往江中投放饭团,而且年年如此,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就被流传至今。
而粽子的来历最早是用来祭祀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我国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粽子在用料、口味上有着不同的做法,其中包了枣的枣粽因其谐音“早中”,广受人们欢迎。
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豆沙粽。
唐代:粽子用米已是“白莹如玉”,粽子的形状出现了锥形、菱形。
宋代:有了“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了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做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明代:出现了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
清代:乾隆皇帝曾赋诗赞美九子粽,“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有记载,清代还有“火腿粽子”。
“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的粽子还被纳入《本草纲目》,其药用价值得到证实:叶“清热止血、解毒消肿”;糯米性温,有暖脾胃、止泻、补中益气之功用。
在我国,粽子一直都有南咸北甜的派别之争。北方人喜爱甜甜的蜜枣粽,南方人喜欢咸味的肉粽。提起我国各地口味,人们往往爱用一句话来概括——“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粽子虽然常见,但其品种变化万千。从粽叶到馅料,再到包裹的形状,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选择和做法。
北方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第二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在南方,粽子多为咸口,咸肉、火腿、咸蛋黄、腊肉都可以往里装,有些地区的粽子又咸又油,甚至很辣;而在北方,黄米、大米等加些白糖就是典型的北方粽子,流传了千年之后,最大的改变不过是加点红枣或豆沙,相比起南方口味的多变,北方粽子格外清淡。
仅从外观上是分辨不出南北粽子差异的。比如粽叶的选用,人们会根据各地物产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粽叶,最常见的是箬叶、苇叶、芭蕉叶和荷叶。在粽子的形状上,无论南北,三角粽、四角粽、驼背粽都很常见。
在粽子馅料的丰富程度上,南方要远远超过北方。许多人认为南方没有甜粽子,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南方的粽子既有咸的(叉烧五花肉、咸蛋黄、火腿等),也有甜的(蜜枣、赤豆等),还有碱水味的……总之,南方粽子的馅料包罗万象。
北京粽
北京粽子口味丰富,一般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白粽子,纯糯米制成,无味,蒸熟后蘸糖吃,既美味又解暑;第二种是小米粽,用红枣做馅,蒸熟后能看到黄澄澄的黄黏米里嵌着红枣,跟山西黄米粽一样,直接化身“黄金裹玛瑙”;第三种是小枣粽,以小枣、果脯为馅料;第四种则是豆沙粽,馅心用豆沙,相对少见一些。
山西黄米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粽子都是以“糯米”为主,其实在山西的祁县,有一种粽子是用“黄米”制作而成,这种黄米粽吃着软糯香甜、颗粒感十足,而且它不黏手、不黏牙。
黄米粽很小众,但与众不同,它选用的是黄黏米,这在粽子里可不常见。黄黏米的营养价值与小米旗鼓相当,而且蛋白质,以及铁、钾、锌等微量元素都比糯米含量高,老少都能吃。
陕西蜂蜜凉粽
陕西蜂蜜凉粽在全国都有名,它是陕西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的端午必吃美食,也是一种夏日解暑小吃。
唐朝诗人元稹曾在《表夏十首》中书:“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可见,西安的凉粽自古以来便是这般白白净净的,虽没有江南粽的肉香酱色,品的却是食材最本真的味道。
西安蜂蜜凉粽不用碱水、不用粽叶,只需要简单蒸煮就可以。把泡好的糯米放入呈三角形的纱布里定型,蒸熟后放凉了就切成小片,淋上蜂蜜后即可食用,吃起来糯米味十足,还凉爽甘甜有劲道。
浙江嘉兴鲜肉粽
鲜肉粽是很多年轻人爱吃的粽子,特别是浙江嘉兴的鲜肉粽,以“粽香浓郁、糯而不烂、色泽靓丽、肥而不腻、咸甜适中”著称,所以浙江嘉兴鲜肉粽也被誉为“粽子之王”。
《舌尖上的中国》就说道:“嘉兴人踏实放心的一天,是从一个热腾腾的肉粽子开始的。”俨然是跟油条、包子一样的地位。
嘉兴肉粽用的五花肉必须用酱油和黄酒来腌制,这样味道更香。在蒸煮的过程中,油脂和调料被糯米充分吸收,打开后像猪油拌饭一样顺滑咸香,吃起来香糯可口、肥而不腻。被白酒、老抽、白糖和油润的肥肉汁包裹的圆糯米,经过水煮之后呈现出江南粽典型的酱色,咬上一口,肥而不腻的油香充满口腔。
温州泰顺虎皮粽
在温州泰顺有种粽子叫虎皮粽,因为用来包裹粽子的不是箬竹叶,而是毛竹笋壳。毛竹笋长成竹子后壳便脱落,外面还有一层绒毛,用水泡过后再刷去,绒毛就可以裹粽了。用这种竹笋壳包的粽子外面的花纹就跟虎皮一样,第一次见的朋友可别以为是粽叶发霉了。剥开粽叶,碱香就飘了出来,因为加了碱,所以粽子会偏黄些,口感比一般的粽子更加香、糯、软、滑。
四川辣粽
四川除了菜肴辣,在端午节包的粽子也有辣的,比如四川的川辣粽子,在川蜀地区十分受欢迎。川味辣粽子是以腊肉、糯米、辣椒、花椒、食盐为馅料,然后将煮熟的粽子放在火上烤一会,烤出来的粽子口感辛辣、香味浓郁。
四川辣粽一般以椒粉、川盐、味精和腊肉为馅,煮熟后再用木炭烤黄,其中椒盐豌豆粽最有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天,放入花椒面、川盐和腊肉丁包成四角小粽,再大火煮5个小时左右,吃的时候要淋上辣椒油和红糖,表面酥香,吃起来软糯,口感辛辣,是大家熟悉的四川辣味。
福建泉州烧肉粽
在福建,泉州烧肉粽最出名,它是当地传统的风味小吃,也是闽南派粽子的代表。到今天,它还保留着浓郁的闽南古早风味。
泉州烧肉粽的馅料相当“豪华”,以五花肉、红烧肉、虾米、干贝、咸蛋、香芋、栗子、花生、香菇、莲子等为馅,制作时先浸泡糯米并晾干,然后拌上卤汤、葱头油,之后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放入栗子、红烧肉、虾米等馅料搅拌均匀,包好后煮烂。
烧肉粽,重点在于“烧”字,也就是要趁热吃。剥开粽衣的那一刻,香气扑鼻,吃时配上蒜泥、花生酱、辣酱等调料,更是香甜美味,没人能抗拒这样的诱惑!
广东潮汕双拼粽
潮汕双拼粽的主要特色在馅料,跟泉州烧肉粽有得一拼。咸馅主要有南乳猪肉、咸蛋黄、腊肠、虾米、香菇、莲子和栗子等,甜馅主要是红豆沙或绿豆沙馅和糖渍鹌鹑蛋。
为了甜、咸各占一半,就要将两类馅料放到一起,但不能搅匀,要拿少部分甜馅与大部分咸馅包到粽子里,这就需要有经验的人来控制比例,这样吃起来才甜而不腻。
广东肇庆裹蒸粽
裹蒸粽是肇庆的一种传统特产,肇庆人一年四季都会吃这种粽子,就连走亲访友也要带上几个,寓意“吉祥美满”。
裹蒸的用料和包制比较特别。一般的粽子习惯用芒叶包,多呈扭身四角形,但肇庆裹蒸粽用的是本地特有的冬叶和水草来包,最后包成一个1斤左右的四角山包形粽子。
裹蒸粽虽然叫“裹蒸”,但实际上仍是煮熟的。吃裹蒸粽时要注意,冬春季节要热吃,夏秋季节要凉吃,吃的时候蘸上蜂蜜或红糖,别有风味。
广西横县大粽
在有着“无粽不成年”之说的横县,被誉为“横县三大”之一的大粽个头惊人,这和横县人使用的特殊粽叶——冬叶有关。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有冬叶者,状如芭蕉叶,湿时以裹角黍,干以包苴物,封缸口。”这大如芭蕉叶的冬叶是各种粽叶中个头最大的,包出来的粽子自然也在体量上完胜由菰叶、箬叶、苇叶包裹的小叶粽。
横县大粽选取当地特有的细糯米制作,绿豆和猪肉是必不可少的馅料,个头巨大的粽子煮起来也很是费时,少则四五个小时,多则十个小时,相当考验裹粽人的手艺。
横县人吃粽子,最地道的吃法是沿着最长截面切开分食,馅料和糯米层次分明。一家人围坐在一桌分食大粽,成为横县人难以忘怀的美食记忆。
广西壮家五色粽
广西壮家在三月三有做五色糯米饭的传统,一些人到了端午节就做五色粽,寓意生活幸福、美满甜蜜。它是壮族先辈的一种智慧,成了众多粽子中极其独特的一抹亮色。
五色中的白色来自糯米本身的颜色,然后用枫叶、红蓝草、黄花、紫番藤将糯米分别染成黑、红、黄、紫四种颜色。用植物染色后,粽子五颜六色,不仅颜色漂亮,还各有清香,看了都想尝一口。
2.赛龙舟
“五月五,龙舟下水打烂鼓。”每年端午前后,大江南北都要“赛龙舟”。
龙舟习俗因何而起?
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一说纪念屈原,二说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三说与越王勾践有关,民间莫衷一是。流传最广的是屈原说。《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为竞渡之戏,迅楫齐驰,棹振水陆,观看如云。”
屈原的故乡——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
其实,龙舟作为一种起源于中国且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体育运动之一,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淮南子·齐俗训》中亦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近年又盛传龙舟源于湖南西北部沅陵之说。《沅陵千年龙船》一书里,收编了104篇作家、学者对沅陵龙船的系统性论述。据介绍,沅陵龙船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下6儿6女,儿女互相婚配,繁衍为苗、瑶、侗、土、畲、黎6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林密,巫师不知他魂在何处,就让各族人打造一条龙船,逐溪、逐河地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沅陵龙舟起源于5000年前,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000多年。其实,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龙舟的传说都有所不同,当地人也赋予了赛龙舟不同的寓意。比如,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参与感与观赏性极强
极具观赏性,是龙舟热度持续的重要原因。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其大小不一,桨手人数也不同。例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每船有100人,桨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五六十人;湖南汨罗龙舟则长16~22米,桨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桨手32人。
龙船一般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的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在历代的龙舟中,隋炀帝的龙舟大概是最豪华、富丽的。《大业杂记》中记载,他的龙舟高达四层,最高一层有正殿和内殿,中间两层有160间房屋,下一层则是水手。沿着运河两岸,需要1800人来拉着龙舟前进,整个船队长达“二百余里”。
在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人们认为这样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去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在赛龙舟时,还多有助兴的龙船歌流传,词曲多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在竞渡时由众桨手合唱,有人领呼,歌声节奏鲜明、雄浑壮美、气势热烈。
在过去,许多地方的龙舟竞渡均不许妇女参加,认为妇女接触龙舟很不吉利。随着龙舟竞渡的发展,端午也逐渐出现了凤舟,各地还有女子龙舟队,英姿飒爽,丝毫不弱于须眉男儿。《粤囊》载:“龙舟以吊大夫,凤船以奉天后,皆与五日为胜会。庚午之夏,番禺石桥村入聚万金,制凤船,长十丈,阔丈三,首尾高举,两舷重翼为舒敛,背负殿宇,以奉天后,游各水乡。”1964年后,香港又出现了风艇赛,这种风艇艇身稍短,可坐16名队员,饰有凤头、凤尾,由女队员竞渡,合龙凤呈祥之意。
从文化纪念到体育竞技
龙舟锣鼓声响背后,是传承已久的龙舟文化。远古时期,划龙舟的主要目的是祛病、消灾、祭祀和纪念,也不一定只在五月初五才下水。唐代之前,划龙舟的主要仪式是“招魂”,只是更激烈、更刺激、更好看、更喜闻乐见的“斗舸”取代了其他一切龙舟方式。这里的“斗舸”,其实就是以比赛速度为主的竞渡。龙舟赛的设计很妙,坐在船头的指挥者经验丰富、老成持重,有一套战略战术,或鸣金或擂鼓,挥舞旗帜,指挥若定;划船者一定要依其指挥行事,齐心合力。观众既看运动员的水平,也看组织者和教练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欣赏、评品。在比赛的那一刻,水上岸上、船里船外,被营造成一个紧张、欢乐的大气场,所有的人无不乐在其中。
除了志在夺标的直道竞速,赛龙舟的方式还有不少:有不设终点、比试耐力的长途赛,两只龙舟在江河中不间断地彼此追赶,直到一方认输才能终止比赛;有往返竞速赛,龙舟划到目标后马上按桨骤停,后桨变前桨立即反向回划,先到起点者胜出;有不拼速度耐力,专拼整齐美观的比赛,谁划得更整齐、更优雅、更协调一致、更舒展大方,谁就是赢家。传统龙舟少则十数人,多则近百人,要想让这么多桨手都步调一致,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自古就总结了不少龙舟技巧。比如,浙江温州地区就有“斗龙经”:第一鼓要响,第二桨要齐,第三艄要正,第四缆要紧,第五调头要快,第六腿贴船沿要紧。那么,龙舟究竟可以有多快?龙舟比赛分短途、长途等不同距离的赛事。在短途方面,以2021愉景湾龙舟比赛为例,混合组比赛冠军队伍以1分34.17秒完成430米赛程,速度达每秒4.57米。至于长途比赛,如2019年举行的香港龙舟锦标赛中的冠军队伍,可以1小时44分24秒完成约21公里的路程,换算秒速可达3.37米。
中华文化展示的盛会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近现代得益于地域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与快捷,龙舟赛已经遍及世界。依照从台湾研究院所藏的几千种方志加以统计,提到龙舟竞渡的方志计有:湖南省26种、湖北省41种、广东省42种、浙江与福建省各16种、江苏省26种、安徽省8种、江西省20种、四川省15种、云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有4种、台湾省有9种,总共多达227种方志有这种风俗的记载。由此可知,龙舟竞渡在中国十分普遍。占地仅1100多平方公里的香港,可能拥有最频繁的龙舟赛事。与内地赛龙舟大多在江河中进行不同,由于坐拥多个开阔平静的港口,香港的龙舟比赛大多在海上进行。目前,香港有280多支龙舟队,每年有近60场大大小小的比赛,比赛密度和队伍均堪称世界之最。而赛龙舟对香港人来说也不仅是端午节才出现的民俗项目,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游客无论哪个月到香港,都可以观赏到香港的龙舟比赛。
龙舟竞渡走向世界,香港旅游业协会,即今天的香港旅游发展局也可谓功劳不小。1976年,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的龙舟赛事就在香港举行。此后的三年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陆续开始效仿香港,开展龙舟运动。1979年,北美的第一届龙舟节在美国波士顿的查尔斯河畔举行;1989年,德国汉堡举行了首届龙舟节。龙舟运动从此扎根欧美。如今,划龙舟已是美国的流行体育娱乐项目之一。从旧金山、纽约到密西西比河周围的很多地方,各种形式的龙舟队有400多支。而全北美范围内,每年4月到10月会有大大小小100多个龙舟赛接连不断地上演。在德国人眼里,赛龙舟是一件极具品位的事情。德国很多中小学校将划龙舟列入体育教学大纲。俄罗斯不但有在端午前夕举办龙舟赛的传统,圣彼得堡更是将划龙舟作为庆祝俄罗斯国庆日的活动之一。
时至今日,世界上已经有超过8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龙舟赛。与欧洲的皮划艇、赛艇相比,龙舟有浓郁的东方文化感,有古老而独具特色的礼仪,参与的人多,喜庆感强。娱乐不忘礼仪教化,这是对“射以观德”的古老体育理念的遵循,是东方竞技体育的一大特点。都说中国人向来擅长单打独斗的运动,其实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传承千年的龙舟精神,也刻在每个华人的基因里。
3.挂艾蒲,戴香囊
《伤寒论》记载:“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农历五月、六月阳气最盛,五藏却最寒,多吃姜暖胃,少吃瓜,这就是“夏吃姜”的原因。夏季的第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和中医药文化密切相关,其共同特点是“顺时养生”“芳香避秽”。
端午节前后悬挂艾叶的习俗,来源于“艾叶辟邪”的传说。古时候,保管和传递火种非常重要,而艾绒恰恰是一种很好的易燃物。因此,保管火种的人要在每年端午节前后,也就是艾叶生长最茂盛的时期上山采摘大量艾叶,晒干后挂在自家墙上,制成艾绒以备取火和保存火种之用。某次瘟疫来袭,村子中大部分人都感染了瘟疫而死亡,但是保管火种的人家却安然无恙,甚至连他们的邻居也逃脱了灾难。于是就有了“艾叶辟邪”之说,渐渐演变成端午节挂艾叶的习俗。
菖蒲的药用价值也适合端午期间服用。端午节前后雨水多、湿气重,一些脾胃功能较弱的人会出现食欲缺乏、腹胀乏力、口黏乏味、肢体困倦等表现。因此,应用温燥、芳香的药物能够有效清除湿邪,升发阳气,恢复脾胃功能。
菖蒲性喜阴湿环境,在沼泽、湿地里生长得尤为茂盛,这种环境使菖蒲具有温燥之性,能够祛除体内湿邪。菖蒲的种类很多,但作为药用较多的是石菖蒲。石菖蒲的功用除了化湿和胃,还因其气味芳香而能通窍,古人谓其能宣通九窍,通畅全身气血,故能治疗一些神志不清、记忆减退、耳鸣耳聋等病症。
端午前后,气温逐渐升高,雨水也越来越多,特别是江南地区正值梅雨季节,地理环境潮湿,虽然万物生长茂盛,但也导致蚊虫滋生,瘟疫易发、流行,是一些传染病、皮肤病的高发期。故此时要设法防病、治病,对艾叶的应用也就应运而生。民间有用艾叶烟熏的方法杀虫、驱蚊以防虫蚊叮咬而传播疾病的;有用艾叶悬挂在门窗前以芳香辟秽驱邪的;有用艾叶制成香袋佩戴在身上以避邪防病的。
艾叶性质温热、气味芳香,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与应用都与这一特性有关。因其温热之性而能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用于一些寒性疼痛,如腹痛、痛经、关节痛、皮肤湿疹等,口服汤剂、外用(灸、外敷、泡洗均可)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艾叶不仅在古代应用广泛,而且在现代的应用也越发普遍,各种与艾叶有关的品种与用法也日趋多样。
《伤寒论》中“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俨然将农历五月视为多事之秋。因此,也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的养生之法,如采摘艾叶以辟邪气,佩戴香囊以清污浊,对应症状如脾胃虚弱、胃寒、湿疹、精疲乏力、心脏机能弱、容易上火等。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夏季养生。
菖蒲在端午节前后应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端午又称“端阳”,代表阳气始盛;菖蒲崇尚“九节”,命名“昌阳”,也有阳盛之义,与“端阳”相合,体现了古人希望阳气昌盛、生活美好的意愿。另外,菖蒲的形状特别,叶片呈剑形,悬在门上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此,民间沿用端午门前悬挂菖蒲,乃是人们为了身体健康、生活美好的一种寄托。
每年端午节前后流行于大街小巷的香囊,寓意男女爱情,希望对方能随身佩戴自己制作、赠送的香囊而勿忘我、想念我。殊不知,香囊的最早意义是为了健康,这显然与香囊中的成分有关。虽然香囊的形状各异,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但香囊内的主要成分却基本一致:气味芳香、具有辟秽化湿作用的中药——石菖蒲、白芷、细辛、丁香、茴香、雄黄、桂皮、苍术、艾叶等。以这些中药为原药,通过一定的制作工艺制备成香囊,随身携带,佩于腰间,或悬挂于衣帽柜、床前,随时随地都能透散出缕缕芳香,以辟秽驱邪、防病治病。所以,流行于端午节前后的香囊,不仅仅是作为装饰品,或是男女爱情的信物,更多的是为了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之用。
由此可见,端午节的诸多习俗均是因为端午节前后的气候潮湿,为了预防瘟疫流行,应用这些中药芳香辟秽、解毒驱邪。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也体现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有十分浓郁的传统中国文化特色,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沿袭千百年的习俗在现代越来越显露出勃勃生机。
4.系五色绳
五色绳,又称五彩线、长命缕,是端午节的吉祥物兼饰物,具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人们在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是古老的汉族传统习俗,至今经久不衰。
五色绳出自道教的五行观念,以至古人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认为五色可以护佑自身,纳福祛灾。例如,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神灵的祈福消灾法式,大概是以五色象征五方神灵齐来护佑之意。五色代表了五个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
端午节系五色绳的传统说法大致有两种。其一为仲夏端午飞龙在天,龙气(阳气)旺盛,百邪皆避,端午日是辟阴邪的吉祥日子,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辟邪习俗,其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是端午节辟邪的习俗之一,民间也把五彩绳视作“五彩龙”。其二为端午节所在的农历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同时也有为大人驱除厄运之意。
古人会在端午节当天的凌晨或者清晨(太阳未升起之前),大人给自己和孩子系上五色绳,等到端午节后的第一场大雨时,将它取下,丢入自家院墙的排水口,或者附近的河中,随雨水冲走。
相传,随水冲走的五色绳会化成五彩小龙,带走人们身上的霉运和厄运,同时会迎来下半年的好运气。
老北京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据说,端午节喝雄黄酒是很有“说道”的。在《白蛇传》的故事里,有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真身的桥段,因此人们认为蛇、蝎子等害虫可由雄黄酒破解。大人喝完雄黄酒后,还要蘸着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孔处,以驱邪避害。
这一习俗自汉代时就已流传到各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记载,把它系在手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荆楚岁时记》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的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系五色绳的习俗传到唐宋时期,逐步演变发展成了许多种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饰物。如《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过端午要购装有“百索、艾花(多年生草木板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或蕲艾)、银样鼓儿花”的香囊作为佩戴饰物。
5.吃五毒饼,喝雄黄酒
北京人还讲究吃五毒饼。五毒饼是人们为端午节特制的一种圆形糕点,上面印着五毒(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图案。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一般来说,老北京的一般人家爱供类似桃酥式的“五毒饼”,初五晚间撤供;中等人家再放上小枣江米粽子和鲜果,一天一撤,以防腐烂。
玫瑰饼:老北京的富贵人家一般爱供玫瑰饼,以京西妙峰山当年产的玫瑰花制成的饼最为高贵。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匀做馅,制成饼,上火烙,名曰端午饽饽。五月节吃上玫瑰饼是件非常吉利的事,一般人家是自己动手蒸玫瑰馅的馒头或甜卷,以应节日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