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听障老人心理需求的情感化交互设计策略

2024-07-09冯燕Sadhna

设计 2024年10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交互设计情感化

冯燕 Sadhna

摘要:听觉障碍是老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听障老人不同于普通听障人士,他们具有无手语沟通能力且反应迟钝的特殊性,听障老人的因其特殊性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值得被人们所关注。文章首先以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随后深入探究听障老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的特殊性,并将其归纳为“无助感、孤独感、焦虑感、不安感”4类心理特征。将这类心理特征与情感化设计方法论进行结合,最后从整体的层面提出情感化交互设计策略。研究结果为设计师提供了针对听障老人的产品设计策略,并为听障老人提供更为舒适的情感化交互体验,提高生活幸福感。

关键词:听障老人;心理需求;情感化;交互设计;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4)10-0107-04

一、老人群体听障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伴随医疗、科技、卫生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整个世界逐步步入老龄化时期。据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 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达26402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1]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 年,中国6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35%。深度老龄化向政府、社会及个人都提出了挑战,使得老人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听觉障碍是老人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听觉损失是衰老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根据解放军总医院的调查结果分析,确定了高龄老人普遍存在听障的问题。[2] 2022 年,中国首份听障老人社会问题调研报告《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中指出,中国65 岁以上老年人约1/3 存在中度以上听觉障碍,75 岁以上老年人则大约1/2 存在听觉障碍。但在中国助听器的使用率只有5% ~ 1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30% 水平。[3]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和城市生活节奏加速,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更有可能选择性忽略老人的需求。

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等原因导致听觉器官遭受损伤、病变等,以至于感知或理解声音的能力降低。[4] 听障老人与失聪者不同,他们的听力衰退是指只能听到分贝较大的声音,这类人群与他人交谈中,往往依靠视觉、触觉以及只言片语信息等接收信息,较难与他人进行完整对话。本研究所指的听障老人是指60 岁以上,由于自然衰老而形成具有听力问题的老人群体。听障老人所面临的困难是区别于年轻听障人士,尤其明显的表现在于听障老人无手语能力且反应迟钝。然而,目前研究听障方面的康复手段等内容主要针对儿童,其次是年轻人,对于听障老人的关注基本是一个空白。

随着听力水平的下降,认知能力也将下降,心理疾病的病发率增高。[5] 在Kramer 研究里,听觉障碍与其他慢性病相比,几乎与所有的负面心理社会变量都有着显著联系。[6] 对于听障老人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仍需要依赖健全听力的人照顾,而且听障老人普遍不能快速有效地参加社会活动。

二、听障老人群体心理需求分析

本研究首先基于需求层次理论从类别角度,分析得出听障老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二者的关联关系。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听障老人与其他群体在心理需求方面的差异,进而得出听障老人心理需求的特点及其具体内容。

(一)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听障老人需求分析

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3 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研究基础。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5 个阶段,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如图1 所示,对于听障老人的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生理需求是日常饮食和睡眠的需求;安全需求为身体机能的康健,听障老人的身体机能的衰退会导致这类人群对安全需求有更高的要求;社会需求则是听障老人需要子女的照顾与陪伴,以及与他人进行社交活动;尊重需求中听障老人这类人群内心较为敏感并渴望被尊重和理解;在自我实现方面,听障老人常需要寻求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由该理论构成结构可见,这些需求是由低到高逐渐形成并得到满足的,人们的需求是由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两部分构成,其中生理需求是基础其次便是心理需求。人们对事物的需求不只停留在功能方面,会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如情感需求。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听障老人经常独处,极易变得孤独和寂寞,从而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这种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双重伤害可能导致听障老人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失去信心。

(二)听障老人的心理需求:无助感、孤独感、焦虑感、不安感

听障老人不仅有听障问题且是老人弱势群体,在情感、性格、注意力等方面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可以根据听障老人与听障人士以及老人群体之间的生理需求比较分析,归纳为4 点心理需求“无助感、孤独感、焦虑感、不安感”。(如图2)

1. 无助感

一方面,因年龄与学习困难导致听障老人不具备手语沟通能力。但手语是听障人士文化的核心和载体。[7] 另一方面,因身体机能日渐衰退导致听障老人反应迟钝。其中,脑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感知事物的方式减少,导致听障老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对外界事物反应较为迟钝。同时,时代的发展总是围绕着年轻人而展开的,各式各样的产品以及受众都逐渐忽略了这个听障老人的群体,听障老人的思维敏捷度与创造性大多不如年轻人,从而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由此产生深深的无助感。

2. 孤独感

一方面,因社交受阻导致听障老人想念子女的程度更强。研究学者Levy 认为,听障老人的孤独感与其自身的听觉障碍有密切关系,而且听觉障碍会激发老年人的病耻感和年龄歧视,[8] 导致这个群体在社交中更加无法自我认同,进而无法建立正常的社交圈。因社交的受阻,使得听障老人对以前的家庭生活念念不忘,常常陷入对过往的回忆中,容易怀念过去丰富多彩的生活。

另一方面,因听障老人群体认同缺失导致缺乏归属感。归属感需要人与某个群体之间建立起情感连接,并且在其中有一定的被需要感。随着生活上遇到的不被理解或不公平待遇,使得听障老人群体心理上逐渐敏感与不适,许多听障老人与普通人交流时会产生逃避、担忧、羞怯等情绪,他们不愿意主动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以及参与一些集体活动。美国精神病学家Myron Weiner 曾提出,孤独感是人们感觉缺乏满意的人际交往时所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9] 随后也有许多心理研究员明确了孤独感的两个重要特征,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且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孤独感是可以通过外界干涉被治愈的。[10]

3. 焦虑感

一方面,因感知能力受损导致听障老人较为严重的认知能力障碍。刘旭在《图解室内设计分析》中表示,人们每天接收的外部信息,有80% 来自视觉信息。对于听障人士而言,获取外部信息则有90% 以上是依靠视觉感官来完成的。[11] 然而,听障老人视力大多都有所退化,不能只依靠视觉去感知世界。由于较长时间感知能力受损,逐渐形成与人沟通困难以及社会交往受阻,造成听障老人难以构建感知世界的立体层次。

另一方面,因认知能力逐渐退化导致听障老人的读写与学习新事物能力缓慢。有研究表明,手语能力弱并伴随着口语、读写能力下降与心理社交困难有关。[12] 且根据其他研究显示,听觉障碍本身不是导致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13] 而伴随着听觉障碍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难免引起听障老人的焦虑感,更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抑郁的情况。

4. 不安感

一方面,因听觉损伤及反应迟钝导致听障老人难以辨别声源方向。听障老人存在着日常生活的困难。例如,在家里难以听到客人拜访的敲门声;在公共场合难以听到广播声;在外出行走时难以听到车辆的鸣笛声。这些困难严重影响到听障老人的正常生活,他们难以独自面对公共环境中的复杂性,内心安全感较低。

另一方面,因社会对听障老人群体关注度较低,导致社会保障不足。对于听障老人来说,安全感主要来源于子女的照顾和陪伴以及社会的关注与保障。但当代社会生活中由于听障老人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许多听障老人与年轻人无法长期共同生活,不仅如此,社会目前对听障老人群体关注度低,与之相应的医疗保障及环境关爱更是少之又少。

三、面向听障老人心理需求的情感化交互设计策略

前文详细分析了听障老人心理与生理上的特殊之处,设计策略将针对这些特殊之处,结合情感化设计理念与方法论,提出情感化交互设计策略。听障老人作为弱势群体需要设计师与学者不固守传统,合理利用时代发展的便利,为听障老人群体设计出更适合他们的产品。

听障老人对于情感的需求较为迫切,情感是一种心理活动,正面的情感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激发人的幸福感和想象力。美国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Donad.A.Norman)认为,认知和情感是互相影响的,即有时情感是由认知驱动的,有时情感也影响着认知,同时他认为情感化设计包含3 个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不同的层次可以解决听障老人不同的需求,同时,这3 个层次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有助于用户和产品之间建立情感交流。[14] 如图3所示,设计策略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3 个层面,不同的层次对应设计的不同方面,设计的不同方面解决听障老人的不同需求。

好的情感化交互设计是极具有吸引力的设计,安德森在 《怦然心动:情感化交互设计指南》中也指出,在交互设计中加入情感化设计可以增加设计的吸引力。[15] 交互性是老年产品设计的一大趋势,也是重要发展方向。[16] 以尽可能简单直接的使用体验帮助听障老人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交互设计是由英国设计师比尔·莫格利奇(BillMoggridge)提出的设计理念,交互设计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大众的行为来创造和完善用户体验,满足大众需求的交互类产品。[17] 与此同时,他强调“交互设计的本质不在于技术,而是使用者在交互过程中获取的情感体验才是值得被关注的事物”。[18]

(一)呈现简洁、自然、美好的形貌特征

本能层是产品的外观,这是由人的生理反应决定的,是人们凭第一感觉对产品的感受,如漂亮、可怕、舒适等感受作出的判断,这种感受是人们先天的,不分种族和文化的。良好的产品设计可以在本能层次满足听障老人的审美趣味,通过造型、色彩、材质给听障老人带来正面的心理感受。

1. 在造型方面,尽量采用简单流畅的曲面造型,比如曲线给人一种安全、温暖、轻巧之感;

2. 在颜色方面,国内听障老人更喜爱偏大自然的颜色或者有一些吉祥寓意的颜色,例如木色、绿色可以让人感受到古朴之感,红色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喜庆、吉祥,也可以利用互补色来凸显信息的内容和功能,同时避免过度高纯度及明度的颜色给听障老人造成刺激;

3. 在材质方面,越是天然的材质越会给人亲密之感,例如棉、木,一般少量采用塑料、金属、玻璃材料的运用。

总体上尽量摒弃过度装饰,回归简洁的造型,给他们带来舒适、温暖、愉悦等直观的心理感受,这种本能层次的情感体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听障老人是否愿意接受这件产品。往常的闹钟常以响亮的声音引起人们注意,但这对听障人群来说毫无意义。设计师GloriaJung 设计了一款名为Routine 的闹铃,外观采用了简单流畅的曲线,颜色上红色与白色的搭配给人简约美好之感。(如图4)设计师从光的科学和心理学方面给听障老人提供了一种更温和、更自然的唤醒方式。闹钟在接近设置的时间时,圆形的表明会逐渐亮起直至达到全亮,如果床上的人仍然没有醒来,便会增强闪烁,醒来后拉下红色的球形便可关闭闹钟,操作非常简单,同时这款闹钟的时间显示部分在底座上,这将需要主人坐起来或者站起来看时间,这也是一种让人起床的策略之一。

本能层的设计应体现美感,通过造型、颜色、材质方面的设计使听障老人感受到简洁、自然、美好之感。通过这些方面的设计可以有效缓解听障老人的不安感,较有效地解决了听障老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可能缓解其焦虑感。

(二)创建直观、可逆、易用的使用体验

行为层和使用有关,功能的实现尤为重要。如唐纳德提到的优秀的行为层次设计由功能性、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4 个要素构成。本部分以产品说明、操作步骤、获取信息为例,分析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设计内容。

1. 在产品说明内容方面,减少使用复杂且隐喻的符号,应尽量选择合适大小字体和图片展示具体的操作步骤说明。所运用的图案、符号要尽量明确、简练、直观,并符合听障老人的认知,便于听障老人在使用中能够快速了解和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在满足视觉美观的同时,删除或隐藏不重要的信息内容,添加一些贴心的反馈。

2. 在操作步骤方面,给予合理的敏感度以及可逆性,在听障老人做出操作之后应该得到清晰的反馈,在操作是何物后可以轻松返回上一操作界面。设计过程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无障碍设计、语音识别技术、多感官交互设计为其服务。

3. 在获取信息方面,运用信息无障碍设计,使用当下的技术使听障老人更容易获取信息。在获取信息过程中多采用动态的图形或者视频帮助听障老人进行理解。例如语音识别系统将音频转化为视觉文字的方法,或是用图形或视频将音频想表达的内容进一步解释说明。

德国杂志《Deaf》是针对听障人群所发行的期刊,该杂志使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了文本、图像和视频对一些重要信息解释说明。(如图5)听障老人可以利用手机App 对书中文字或图像进行扫描,扫描后手机屏幕内便会出现与之对应的视频或文字解释。这款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听障老人无障碍阅读,同时使他们内心获得成就感。这件应用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冰冷的工具,其简单易用更像一个温暖的朋友。

行为层设计应通透易懂,通过产品说明、操作步骤、获取信息的设计为听障老人创建直观、可逆、易用的使用体验。通过这些方面的设计可以有效缓解听障老人的不安感、焦虑感和无助感,以及孤独感。

(三)形成趣味、回忆、温馨的情感反馈

反思层与服务、温馨互动有关,同时受到不同知识、文化的影响。对于听障老人而言,激发他们的正面情绪、营造回忆、安抚心灵可以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建立满足感和成就感。

1. 设计形态方面,应激发听障老人的正面情绪,使听障老人逐渐消除自己无法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而被边缘化的心理。目前,市面上众多的交互类电子产品受众更多是年轻人,听障老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手足无措从而产生距离感,应当产生一些以听障老人为受众的产品,以提升听障老人的自信心,建立满足感。

2. 设计内容即能展现现代科技又能承载回忆,回忆可以拉近人与产品之间的距离,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怀旧元素,通过营造回忆从而使听障老人产生具有深度的情感共鸣。

3. 产品体验方面运用多感官人机交互设计。对于听障老人来说,多感官的用户体验可以从不同层面丰富感知这个世界,尽可能加强触觉与视觉等感官的刺激,将使用者与产品之间形成多通道的情感交流。例如,由于听力上的缺失,可以在产品中采用“震动”“灯光”“气味”等功能。

由于人对周围的世界感知是通过“五感”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来获取信息,从而对事物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认知。韩国设计师LanBok 设计了“灯铃”(Light Bell),而设计目的是在门口有访客时及时通知听障老人有客人来访,用光感代替声音。(如图6)该设备使用蓝牙连接的灯泡触发灯光信号,可以轻松安装在任何灯具或者灯上,当有人按门铃时,“灯铃”(Light Bell)会反复打开和关闭灯5 次,以此来提醒听障老人有客人来访。对于听觉感官的缺失,加强对其他感官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听障老人获取信息,满足多样性需求并融入社会生活中。

反思层常常决定用户对产品的主观印象,应通过设计形态、产品体验方面的设计为听障老人增添趣味、营造回忆、安抚心灵。反思层的设计可以有效缓解听障老人不同的心理需求。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最被听障老人所需要的设计产品。这是一个听障老人从产品本身再到感受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听障老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情谊,使其情感得以寄托。

优秀的产品需要有来自本能层的吸引力,行为层的使用感受,以及正面的情感反馈使生活更有意义。在设计的不同方面满足听障不同层次的需求,从而使用户和产品之间建立深刻的情感纽带。产品本身更像是听障老人的“朋友”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激发听障老人正面的情绪从而更积极地生活。

结语

目前,设计学对听障人士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但对听障老人的关注较少。关注的领域主要在护理学领域,设计学领域对其研究较少。本文重点分析了听障老人的生理表现与心理表现,主要针对听障老人心理上所产生的无助感、孤独感、焦虑感、不安感问题,依据情感化交互设计理念提出设计策略。

在本能层方面,设计形态呈现“简洁、自然、美好”的形貌特征,这种形貌特征可以有效缓解听障老人的不安感,其次为孤独感和无助感,对焦虑感影响较小;在行为层方面,创建“直观、可逆、易用”的使用体验,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不安感,其次为焦虑感和无助感,对孤独感影响较小;在反思层方面,形成“趣味、回忆、温馨”的情感反馈,情感的赋予让冰冷的机器变得更有温度,在听障老人的产品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无助感、孤独感、焦虑感与不安感。这些设计策略对缓解听障老人心理需求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应当结合不同层次去满足听障老人的不同需求。

本研究成果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为听障老人提出更为舒适的情感化交互体验策略,进而提高听障老人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增加了社会大众对这一人群的关注,对促进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宏生.苏钠.基于老年人群行为模式的社区公园提升改造研究—以西安劳动公园为例[J].城市更新.2022(10):141.

[2]韩莹.刘新颖.超高龄老人听障特点及早期心理干预[J].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59.

[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J].2022:13.

[4]范佳露.宫慧娜.肖冉.听障人士沟通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9(05):23.

[5]Willott JF.Chisolm TH.Lister JJ.Modulation of presbycusis: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Audiolology Neurotology.2001(6):231.

[6]Kramer SE.Kapteyn TS.Kuik DJ.et.The association of hearing impairment and chronic diseases withpsychosocial health status in older age[J]. Journal of Aging & Health.2002.14(1):122-37.

[7]郑璇.手语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5:4-5.

[8]Levy BR.Slade MD.Gill TM.Hearing decline predicted by elders stereotypes[J]. Journals of Gerontology.2006.61(2):82-87Weiner MF. Loneliness: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isolation[J].Contemporary Sociology.1975.

[9]Hughes ME.Waite LJ. Hawkley LC.et.A short scale for measuring loneliness in large surveys results from Two Population-Based Studies[J]. Res Aging.2004.26(6):655-672.

[10]刘旭.图解室内设计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6-79.

[11]Stevenson J.McCann D.Watkin P.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Behaviour Problems in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J].J Child Psychology Psychiatry. 2009.51(1):77-83.

[12]Van Gent.Tiejo.Goedhart.et.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Psychopathology in A Sample of Deaf Adolescents[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7.48(9):950-958.

[13]郭章.杨保红.王艳杰. 老年人信息化健身产品设计研究述评[J].艺术与设计.2010(10):212-214.

[14]DA NORMAN.Emotional Design:Why We Love(or Hate)Everyday Things[M].Basic Books.2005(5)11.

[15]安德森.怦然心动:情感化交互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16]Jennifer Preece.Yvonne Rogers.Helen Sharp.刘伟译.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6.

[17]辛向阳.混沌中浮现的交互设计[M].设计.2011(2):45.

[18]吴国荣.孟永刚.产品设计中材料感觉特性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6(12):310.312.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交互设计情感化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莆田电子商务界面设计的艺术研究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负情感化设计和它的度
基于情感化的耳机产品设计
情感化在智能家居发展趋势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