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意趣下餐具设计的感性研究

2024-07-09季亚斐陆珂琦

设计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新路径

季亚斐 陆珂琦

摘要:为探究东方意趣在餐具设计中的内在意蕴与创新表达,重拾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张力,本文从中国文化着手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出与之相关的特征表现。以洛可可设计公司大耳有福系列餐具为例,从造型特征与造物意趣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美学、色彩学的研究理论,从相关设计的色彩运用、造型创新、深层意蕴进行分析。旨在打破社会对于中国餐具设计刻板印象,为新时代下传统餐具设计的突破寻求新的范式参考,同时也为东方意趣相关的餐具设计提供了新路径。

关键词:东方意趣;餐具设计;创新表达;深层意蕴;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4)10-0104-03

引言

在中国的美学思想中一直强调的是美的和谐统一,将情感寄托于物或者将情感与人与自然或者物相结合的方式以到达形神兼备或者天人合一的境界。由于这种物我一体的审美观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影响了文化传承,其中就包括餐具。因此,在餐具的演变中,一些“经典图式”集稳定性、审美性、实用性于一体受到了很大的追捧,但是也因为用色单一,形式刻板而被诟病。因此,对于现代设计下的餐具来说需要追求时尚和创新,也就是说,在现代设计的大潮中,关注其造型与功能,使得餐具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同时还兼顾使用者的心理与精神层次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究东方意趣在餐具设计中的内在意蕴与创新表达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东方意趣概述

意趣正如中国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能在其中移步换景,这类似于“意”的概括,与美学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所以囊括了具有独特造型艺术的线条与承载独特文化含义的色彩表达,线条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形式,以虚实相生的造型和富有动态韵律的节奏与变化顿挫、浓淡干湿的色彩结合在一起,或作为可现、可观的形式出现,或作为一种心灵上的“意”品味[1]。

殷双喜也曾这么表达:“要抓住富有东方意味的画面构成,这是另一种为西方人所不熟悉的‘不可见的东西,即我国人对于大自然或者人生状态的感受。”[2] 那么不管是优秀的民族艺术作品又或是能引发人共鸣的设计,尤其是被广受赞誉的作品,这是建立在对文化的本土与在地性有足够把控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养分并提取后的产物。因此,对于餐具来说尤其是中国的餐具设计更要牢牢地抓住历史的文脉,提取文化积淀后的精华再进行设计。

二、东方意趣与餐具设计

(一)材质之“雅”

1. 竹之高雅

竹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上文中的林是以竹作为主要形式呈现,因此,这是竹作为精神上的“雅”,这也构成了中国艺术美学的原始触觉。

图1 所示的创意环保竹简餐具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竹简,整套餐具有很强烈的视觉感受,线条的延伸和曲折被很好地结合在竹简之中,餐具跳脱于传统纹样、传统造型而与竹文化所传达出的东方底蕴特有的意境和烙印在中国文人心中的竹简形象结合在了一起。

2. 瓷之典雅

历数中国文化,最先被西方接受的物质文化应是丝绸和瓷器,因为数量极其稀缺的原因再加上其本身华美的外观,瓷器被认为是可以阻止毒药发作的神圣的道具[3]。瓷器不仅是作为一种实在的器物存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实质的文化而存在。之所以具备这样的特殊属性,每一种人工器具都深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不是抽象的事物,文化是一桩桩、一件件活生生的事项和器物[4]。

(二)形式之“美”

对于传承本民族文化、提升价值追求、展现东方意境下的精神内涵来说,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来对图形或者材质进行处理,将“中”与“新”相互贯穿,进而传达餐具中的意象,在当前诸多设计师在产品语义学的框架逻辑下运用解构重组等方法对餐具的表征进行设计。所以,在餐具的延伸和创新中,也需要打破既定的框架,赋予其更多中国的时代意义。

1. 打破传统素材之思维定势,考虑多样化地域文化特征。对于餐具市场来说,由于餐具的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于是当前市场对餐具进行了相应的优化与改造。但是随着文化自信、民族审美的提高,餐具所追求的以最大众的元素来表达最深刻的民族内涵似乎不易被接受。不同民族的视觉差异与文化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文明精神。

JIA 在进行碗碟设计时,以“莲”文化作为基础,以现代设计及制作工艺作为语言创作,在把控原生态莲花与荷叶的自然符号特征后进行归纳使其具有新的产品特点,将国人对自然的依存与“天人合一”的东方意境融入这方寸之间,包含了祖先对于自然事理的敬畏。荷塘尽在眼底,这是另外一种兼收并蓄的涵养与心胸,如图2。

2. 考虑多种构图,以反常规视角多揣摩。对于一个设计来说构图是前期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好的构图不仅能够充分表现元素,使得画面具有故事性,并且也可以将作者的感情与对事物的认知蕴含其中。常规的构图主要包括a. 连续性构图,如图3;b. 中心式构图,如图4;c. 对称式构图,如图5。

除了上述的基本的构图方式之外,人随天道、天人一体的思想理念下也诞生了如留白、近写实远抽象、形神交融的绘画特点。我们结合东方意境的特点在餐具中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构图表现[5]。如散点式构图:将不同的或者类似的元素在固定区域内按照大小不一的形式散乱排列,看似散乱实则在画面中建立了一定的秩序。视线也会被有目的地从一点引导向另一点,这样的排列同样具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如图6。

三、餐具设计制造工艺之感性考量

一个合格餐具的诞生与其材质跟形式的选择息息相关,在历史中,餐具材质的演变也随着其产生的艺术结晶而变得多元化和丰富化。尤其对于制造工匠来说,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高着自身的认知水平,同时接受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成果,进而在提升材料和工艺的认知的同时迸发出新的情感。以陶器和瓷器作为制作材料的餐具占据了半壁江山,以陶器与瓷器的烧制的最终表现为例,陶器与瓷器在烧制的过程中,在1200℃~ 1300℃(高温瓷)之间,是陶器的表面已经产生了瓷化现象的过程。但是由于陶器内壁厚度的关系,在内壁中心处,还属于是陶的性质,这种外表瓷化,内核保留陶性的我们就称为陶瓷[6]。

(一)通过餐具长宽、比例尺寸体现故事属性

拿日常使用的餐具来说,即使是常规的比例尺寸与大小也能结合制造工艺对其相关要素赋予故事属性。通过对相关元素的总结、凝练,从而集聚出符合主题的形象,通过对事物在各个环境下的模拟,选取最恰当的形象。对材质进行综合全面的考量:譬如如何通过一些恰到好处的文字或者图案作为物质媒介辅助叙事。仍以图2 为例,这款睡莲餐具将莲花和餐具本身相结合,破除了为餐具设计餐具的市场常态,而是更多将桌面,甚至是整个房间视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由JIA 公司设计的名为《睡莲》的餐具, 其底部碟子尺寸约15cm×15cm×1cm,内部莲花状碗的尺寸约11cm×11cm×6cm,其收纳空间由内向外扩散,相较于传统莲花本身缝隙多、外观复杂,JIA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将莲花本身扩大了约60%,在外观比例上和常规餐具等同。在创意上也有所表现:从顶部看下去,周围的圆弧绕中心形成聚集,盘底部超出中心约30%,倡导更加干净整洁的桌面,底部剩余的残羹会汇聚到圆形空间内,打破了传统家庭饭桌上清理难、收拾难的窘境。通过故事情节的演绎和对相关元素的推演,也意味着对餐具来说,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造型。

(二)设计餐具形态考虑使用感受

近年来,部分餐具展现出的形态丰富,五花八门的造型和色彩丰富了餐具市场,但是餐具使用难,清洁困难的问题迎面而来。这类设计充斥着形式主义,甚至商业气息过于浓重的餐具,甚至会将颜色艳丽的重金属与餐具混杂这类瓷器以中温烧制(700℃~ 900℃)为主,颜色艳丽、手绘花纹的外贸中温瓷器表现出类似于水粉画的效果,呈现出清透的质感,近似于优质玻璃的透光性。以星巴克的陶瓷杯为例,尽管其具备优秀的产品形态,且其外观具备一定程度上的趣味性,但是中温的烧制赋予了其优秀的色彩,透亮的氛围,但是在80℃的高温下则挥发出重金属(铅、汞等),使得餐具成为毒害身体的“毒工厂”。

如图7, 而在” 千里江山图“ 的系列餐具中, 碟系列以18cm×18cm×2cm 为标准,将万里江河和连绵群山相结合组成一幅画卷镌刻于瓷器之中,将所绘从画中按照设计者所期望的需求进行重新设计和应用,方寸之间将山河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意趣存在于方寸之间,从餐桌延伸到餐厅客厅依旧存在,以另一种形式与组合赋予了餐具新的生命力,这是在形态上的创意所在。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作为灵感进行产品再设计,在原画的基础上做减法,以极其考究的审美审视其产品的“形”,以达到传统文化用具的魅力。以高温(1280℃~ 1300℃)进行烧制,直至其中的重金属消失或者转化[7]。因为其上覆盖有一层透光釉的原因,可以看到装饰图案在水润层的下面部分,会有一层微微晕开的感觉。

四、感性精神下餐具设计的创新分析

(一)感性原则中的革新

故宫文创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将东方的传统元素借助当下的设计方法进行表现,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东方的审美眼光,这是综合作用的结果。进入21 世纪现代设计手法传输到中国以来,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迅速被发掘并被应用于餐桌文化中,并且以一股势不可挡的速度喷涌而出[8]。以叙事性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即建立在作品具备基本完善度的基础上,通过作品的留白、提炼过后的元素、简化突出后的重点向观者传达出“中”与“新”相互贯穿的感性存在。

(二)以洛可可设计公司大耳有福系列餐具为例

洛可可设计公司是成立于中国的一家设计公司,以产品传达出的理念进行符合核心理念的差异化设计。其旗下的以大耳有福为主题进行的系列餐具对中国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体系有很好的把控,细细品味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可以窥见其打破餐具行业传统造型和践行东方意蕴下的决心,将独特的东方造型和东方的文化融为一体,在简单的餐具背后蕴藏了对东方感性的深刻理解。

1. 形制与文化相结合

如图8,现代餐具设计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设计师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餐具符合人体手握的习惯,并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同时,一些设计还注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儿童、老年人或残障人士。这些创新性的餐具设计不仅提供了更好的功能和实用性,还为用户带来了更丰富的用餐体验,“大耳有福”顾名思义耳朵大者福气广。大耳有福相关套盘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耳”文化,在中国面相文化中耳垂大的人比较有福气,这种特征也在寺庙中的神佛塑像中有所反映,同时也说明此人可以广交善缘,性情敦厚。

2. 设计要素

A. 色彩:对于餐具而言,一套简洁的配色和圆润的造型可以为用餐带来良好的体验,因此,将之反馈在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餐具主要面向青中年群体,因此以米白色作为主色调,轻盈的色调更加能够从餐具中脱颖而出。虽然同属于白色系,但是在色调上会偏暖一些,与配套餐具使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餐具设计也越来越注重艺术性和个性化。设计师通过独特的形状、图案和颜色,打造具有视觉吸引力的餐具。此外,人们也更加喜欢拥有个性化的餐具,如定制的刻字或个人标志。

B. 造型:两边加上圆润的导角使得餐具变得晶莹剔透,作为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器皿来说,直线和僵硬的造型会使得用餐难度大大增加,甚至会让用餐者受伤,在此设计中尽量避免了直线的造型,而选择了曲线来制造出温馨的用餐氛围。

C. 材质: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餐具设计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设计师倾向于选择可回收、可降解或可再利用的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一些设计还鼓励节约用水和能源的使用。选用机械强度较高、具备良好化学特性的高火度瓷进行烧制,坯体整体含有大量的AL2O3,而配方中的玻璃含量相对来说较少,因此作为优质材料被选中。在1300℃的高温中进行烧制,又被称为硬质瓷器。通常这种硬质瓷器具备金属和其他材料的优点:耐受高温、不易氧化及腐化、导热性差、耐磨损等特质,可以确保不管老人还是小孩在进餐的过程中不会被烫伤。盘耳用外接的方式连接,保证了可靠的支撑性能,加大了与手掌的接触面,易于清洗[9]。

D. 人机工程学:现代餐具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设计师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餐具符合人体手握的习惯,并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同时,一些设计还注重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儿童、老年人或残障人士。因餐具等物品的特殊性,不同物品以及不同的人群手掌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这款碗碟在盘耳的设计中,专门针对成年人对餐具手掌比例进行测算应用,将其数据反馈在餐具盘中,通过该方法对餐盘进行重新设计,最大限度上满足用餐者或者厨房工作者的使用需求。

(三)国内餐具设计借鉴之路径

当前,国内餐具市场存在趋同的问题,包括在相关套盘纹样的绘制中雷同、取材不精等问题,以国内某款仿瓷碗为例,质地比瓷更坚硬,且不易碎,深受儿童喜爱,可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在加入热水中甲醛含量已经超标,再次加入热油之后,其中的甲醛含量居然超过了8 倍之多,餐具以及相关产品离不开优秀的外观与温良的设计。

针对厨房工作的特殊性和中国餐桌文化的独特性,如餐具侧壁烫手、易翻易洒、隔热性差等特点,着眼于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案,考虑减轻厨房工作者的负担,从厨房与餐桌两个着眼点出发进行思考来回盛放食物的安全性以及高温不得不用二次过热工具辅助的矛盾。

通过将产品与动植物或者人产生一定的联系,从而用直观的方式打破其固有的造型特征,如做成鱼形状的容器会很直接地让人们联想到它与鱼之间的关系,又或者造成水果形状的盘子会让人在心理层面激起保持盘面清新的想法。

“大耳有福”系列餐具在内壁的设计采用凹槽状设计,符合人的面部特征和基本轮廓;内壁整体造型以60°下弯,陶瓷碗具既笨重又易破碎,这种设计给予了其易清洗,不易沾染油污的特点,克服了碗形餐具的弊端;根据公司对手掌与碗碟之间的算法给予耳状盘耳一个合适的尺寸,这使得人群在使用餐具时将安全性、功能性、生活习惯集于一体。

在中国存在超过千年的造物文化,在精神理念上产生了“和”为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古朴思想,不管是从文化典籍还是从祭祀的礼器中着手,作为中国地域上的产物,设计师都应当对其进行揣摩,丰富自身的设计理念库,以叙事性的设计赋予其中国性格、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进一步拓展中国多样化地域文化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将充满中国意趣的产品由中国走向世界。

当然巧妙地寓意与晶莹剔透的色泽结合,餐具与设计交相呼应,餐具与餐桌完美融合在一起时,通过传统大耳吉祥符号传递出心灵拓宽、福气延绵、财运绵绵、节节高升等美好的祝愿。在现代设计简约简练的线条背后又隐藏了“禅”意,将和谐、平衡、圆满融入一体,这正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雅”的理念。强调将这种高雅的精神传递于每一位大耳有福系列餐具的使用者[10]。在交杯换盏的往来中,将套盘的“雅”体现出来,在其背后是中国传统精神内敛含蓄的优良品质。

结语

餐具是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直接,并产生交互行为最多的产品,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因此对于餐具设计重要性便被凸显出来了。19 世纪现代设计运动以来,形式为主导的设计思潮被功能为主导所替代,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及社会物质程度的极大发展,以功能为主导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消费者面对产品尤其是餐具等生活必需品,他们会将是否个性化,是否与自己的精神理念契合又或者是否具备一定的非物质属性等条件纳入自己的评定标准[11]。

由此可见,未来中国的餐具设计必定围绕多样性地域文化的特征进行展开,在现代设计的大潮中,不仅要关注其造型与功能,使得餐具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同时还兼顾使用者的心理与精神层次的需要,探究东方意趣在餐具设计中的内在意蕴与创新表达便显得尤为重要,以充分体现中国设计的文化素养与内涵品位,这也为中华地域文化传播打开了新的传播空间。

参考文献

[1]金雅.大美:中华美育精神的意趣内涵和重要向度[J].中国文艺评论,2020,(08):32-40.

[2]秦旭萍.地域文化符号视觉设计方法研究[J].设计,2021,34(15):55-57.

[3]吴治昱.十八世纪前西方绘画中的主要中国元素——瓷器[J].新美域,2022,(04):43-45.

[4]王廷信.瓷器传承和传播的文化思考[J].山东陶瓷,2022,45(02):5-8.

[5]曾思艺.敦煌飞天形象艺术美研究及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J].设计,2021,34(07):46-49.

[6]吴启标.小谈艺术陶瓷的烧制技巧[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53(07):49-50.

[7]金雅.大美:中华美育精神的意趣内涵和重要向度[J].中国文艺评论,2020,(08):32-40.

[8]杨杰,张华杰.故宫文创包装设计的东方审美与表达[J].设计,2021,34(07):40-42.

[9]赵转,于帆.陶瓷设计中材料与工艺的实验性创新[J].设计,2017,264(09):104-105.

[10]林雨垚,周赳.物性消隐的魅力——纺织品艺术与陶瓷艺术融合的跨界设计研究与应用[J].设计,2022,35(13):93-96.

[11]余森林,刘贝.薄胎瓷在现代灯具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与设计应用[J].设计,2019,32(01):120-121.

猜你喜欢

新路径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精准扶贫开发新路径探析
技术院校语文教学实践的新路径探讨
高职“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
大数据时代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新路径
综合学科教学系统要素真正实现有效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