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的价值意蕴、问题审视及实现策略
2024-07-09李洪修李婧瑶
李洪修 李婧瑶
摘 要
跨学科课程设计有助于劳动课程实现边界跨越,以文化成果深化学生的劳动内涵体认;广域融通,以整合境脉释放学生的自由劳动潜能;形态创生,以跨学科图示驱动学生的创造劳动发生。当前,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存在主题遴选的聚焦性不足、缺乏丰富度、脱离现实境脉,内容提取的跨越属性虚置、横向跨度局限、纵向跨度僭越,活动设计的立场把握游离、筛选机制缺位、统整方式浅表等问题。因此,需要澄清劳动课程的价值取向,遴选意涵丰富的综合主题;基于主题辐射学科视野,提取劳动活动关涉的学科内容;因循劳育旨趣与迭代逻辑,统整学科要素与劳动活动。
关 键 词
跨学科劳动课程;劳动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
引用格式
李洪修,李婧瑶.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的价值意蕴、问题审视及实现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4(19):56-60.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劳动课程要使学生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学创融通,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经验解决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创造性劳动的能力。”[1]在此背景下,中小学致力于设计融合创新型劳动课程。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框架明确这一课程形态的价值意蕴,审视现存问题并提供改进策略。
一、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的概念解析
1.跨学科课程设计的内涵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于1926年被美国学者伍德沃思界定为超越一个已知学科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2]。我国学者刘仲林从更深层次和更高站位认为,跨学科不仅表征一种静态学科组织形态和动态科学实践活动,更蕴含着深刻的学理与方法论基础。跨学科课程设计作为这一大概念的衍生概念与下位操作模式,主要凸显三方面诉求。
其一,跨学科的核心字眼在“跨”,立足根基是“学科”。即弱化课程边界并基于学科本源找寻关涉内容,将有助于课程发展及育人目标的知识、思维、方法等纳入课程场域形成多元图景。
其二,跨学科的理论基础是“整全”,核心范式为“联结”。即依托现实情境、社会议题、学生经验世界等形成一个统合中心,并基于课程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耦合逻辑促进其结构化统整。
其三,跨学科的实质为“形态创生”,最终落脚点在“学生”。即超越有形的“跨”与“合”,以创造理念为指导、多学科为原材料、育人为基点进行上位加工,自然建构一种复杂、高阶、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样态。
2.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人类文明乃至人本身[3]。即是说,劳动在促使猿运用工具转型为人后,又激发其展开各项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凝结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成果并奠定了人类社会的根基。随着社会分工,这些经验和成果被精细划分、加工为学科知识,学科被赋予促发人类心智运作并指导其高阶劳作的功能。进入新时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催生劳动形态发生转向,新型创造性劳动愈渐取缔传统机械化劳动,这标志着学校劳动教育有必要向引导学生进行体脑结合式的高阶劳作靠拢,学科这一促发原料的融入成为势所必然。由此可见,学科起源于劳动,又与劳动教育存在应然的耦合关系。
更进一步来看,中小学劳动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具有借助劳动的多元负载性广泛融通资源的设计诉求,需要教师以普遍联系的思维和复杂多维的视角看待劳动课程与外部世界。跨学科课程设计方法恰恰构筑于整体论或系统论思想,从开拓的立场出发试图建构对世界的完整理解,以内容补偿机制实现课程本质的复归,以不被分科宰制的——“整全的人”的培育为立足点。由此,将跨学科引入劳动课程设计是符合现实之需的。本研究将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界定为把承载专门知识体系的学科融入劳动实践,并基于跨学科课程设计的方法论建构综合性劳动课程。
二、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的价值意蕴
1.边界跨越:以文化成果深化劳动内涵体认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揭示了人的认知结构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4]。学生若要深刻体认劳动孕育的丰富内涵,则需要在充盈文化成果的劳动课程中实践。学科中蕴含的图像符号、话语体系、价值规范等学科文化,恰好可以满足劳动课程这一内在文化规定与感性表达需求。
其一,具象的学科知识与思维能够打破旧有实践框架对学生劳动认知的规限,促使学生在学科积累的科学人文成果中自由延展对劳动概念的理解,进而达成对客观世界的视野关涉。
其二,抽象的学科精神与追求能够对劳动课程进行价值形塑并拓展其意义的外延,通过触发学生的兴趣域与深层扎根的心理暗示,驱动其在主客视域深度融合中发生无意的认知拓维。
2.广域融通:以整合境脉释放自由劳动潜能
夸美纽斯、卢梭、洛克、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学者都将劳动教育与人的和谐、健康、自由发展的文化诉求关联[5]。这就需要劳动课程搭建“全人活动”,具备发展学生自由劳动潜能的育人指向。
其一,跨学科课程设计立足整体主义的方法论,致力于对学科内蕴的实践旨趣和劳动实践活动进行二次加工并赋予其协同育人的功能,打破学生感性、理性、行动的外在实践壁垒与身、心、脑的内在作用分隔。
其二,学科关联的情境脉络能将劳动课程从简单的生活实践升格到更大的实践场域,以新的育人生态格局促发学生自由涉足广域境脉,发生“体—脑”强联结的综合劳动实践并产生真实在场的劳动感,进而以生成性的意义符号建构自我经验世界。
3.形态创生:以跨学科图示驱动创造劳动发生
人类对社会空间再生产的加速迭代催生了新的劳动形态和领域,学校劳动课程有必要作出时代应答。
其一,学科结构中凝结有概念、理论、逻辑等复杂内核,融入劳动课程能够发生“1+1>2”的累积效应,为其带来深度赋能与革新转型的可能。学生面对这一课程中深奥的认知图示与复杂的实践图示,能够被自然激活创造意向和挑战动机,自觉调动高阶思维融入至身体的潜在行动,进而创建独特的表达倾向。
其二,学科中包含有天然的思维工具与经验集约度极高的实践工具,学生借此能够实现从自在到自为的主体转向,在调用文化基质与数理思维的试误过程中,不断发生与自身心智潜能的高能级对话,进而指向创造性劳动的发生。
三、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的问题审视
1.主题遴选中跨学科理念误读,劳动课程的育人核心偏离
其一,所选主题聚焦性不足,劳动课程难以形成清晰的价值引领。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将劳动课程从原先综合实践活动的框架中分离出来,旨在强化劳动独特而重要的育人价值,对其进行跨学科设计是基于劳动教育立场将课程的实践方式修正为“心智+体力”。然而不乏有教师对这一意涵存在认知误区,仅专注将劳动课程向外与综合实践活动追逐绑定,而缺乏对劳动本身丰富性的深入挖掘。这导致主题的遴选完全剥离了劳动任务群的界限规约,被泛泛扩展到任一能彰显学生主体性的活动领域,又或依附旧有的经验框架以社团活动主题进行盲目嵌套,这种未凸显劳动特质的主题仅能组织一系列广而浅、看似热闹实则缺乏内核的活动,遮蔽了劳动的深邃价值及其素养层面的育人要求。
其二,所选主题缺乏丰富度,劳动课程难以为学科提供多元附着点。跨学科研究的集大成者雷普克指出,适用于跨学科方法论的主题是由非线性关系及线性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多种成分或力量组成[6]。即是说,跨学科劳动课程选择的主题一要意义丰富,内蕴多种育人力量;二要具有开放性,能勾连多学科内容;三要具备一定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实践愿望。然而,除日常生活劳动主题外,很多高阶层面的劳动主题也存在过于“良构”的问题:从外延来看,其指向的实践场域与资源范围狭窄,会表现出明显的低趣味性,因而压制了学生的主体实践意念;从内涵来看,其难以与学科产生联结点,缺乏一定延展空间以供多元实践活动附着,最终只得呈现形式化的简单劳动,深层制约学生的劳动体验。
其三,所选主题脱离现实境脉,劳动课程难以与学生达成视域融合。劳动课程最终应在指向学生体认域的实践境脉中与学科融为一体,这就需要“会聚透镜”——主题预先为二者提供能与学生经验发生关联的情境。但不乏有劳动课程主题完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或所在地的社会生产实际,具体表现为:一是在较高学段中以某一剥离情境的抽象劳动问题为主题,导致学生难以在认知图式中找到明确的现实映射,更难以将其理解、同化及行动;二是主题溯及历史长河中的劳动形态,但并未在当前这一后人类社会空间中将其加工复现,致使学生视域割裂,难以在实践层面与之达成共向性;三是搁置劳动课程的在地化设计诉求。一些农村学校倚仗处于经济发达省份的区位优势,仅将主题向上定格于现代化高科技领域,而脱离其向下扎根的沃土,忽视乡村天然的劳动场域与学生潜隐的劳动基因。这种缺少生态性、片面追求新和异的主题,所统摄的劳动课程是悬置于学生生活世界之外的。
2.跨学科内容提取范围失恰,劳动课程难以彰显育人本质
其一,课程内容的跨越属性虚置,劳动课程对主题的诠释“窄化”。比恩指出,学科提供了一种观看世界的透镜,一套解释或说明各种现象的特殊技巧或过程[7]。劳动课程借助学科内容才能达成对主题的丰富解读及意义诠释,以供最大程度发挥课程育人效力。然而很多教师在提取跨学科内容的过程中缺少对主题的深度剖析、关联认知与辐射思考,致使学科价值性要素与方法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摄取。劳动课程空有综合主题的外壳,而虚置内部跨学科的作用机理,最终踏入务虚的“泛活动化”误区,依旧表现为单向度的育人方式。例如,劳动课程以“粽香端午”这一可供深挖的节日性劳动为主题,但并未与语文传统文化、历史朝代典故、生物粽叶生长气候等学科内容加以适当关联,致使劳动活动脱离文化根脉,学生只是“无思地”就劳动而劳动。
其二,课程内容的横向跨度局限,劳动课程的育人类型“限定化”。人类社会存在两类知识:世界事物纯粹的普遍和必然的绝对性知识,以及具体行动的制作性知识[8]。二者分别融入劳动课程将会形成认识性劳动与探索性劳动的形式分野,其均有必要让学生经历体验。然而很多教师在跨学科提取劳动课程内容时并未均衡关注到两类知识,仅限定化选取客观真理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性操作或验证性实践,劳动课程因此指向认识性劳动的单一育人类型,从而禁锢了学生自主探索劳动、创设意义世界的合理身份。例如,“陶瓷工艺制作”主题的劳动课程仅跨越到历史学科的某一文化史料,或美术学科的某一限定性图案,试图借助学生定势思维产出模式化成果,让渡了其不断试误以形成认知迭代与心智发展的劳动作用机制。
其三,课程内容的纵向跨度僭越,劳动课程呈“繁难偏”形态。能够有机融入劳动课程并进入学生认知域的学科素材,应是在主题涵盖范围内历经教育性转化的“二次学科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系统中已有的基础知识、符合各学段学生认知规律的学科知识、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科技知识等。然而有教师并未认识到劳动课程潜隐的学科内容供给限度,提取了过于“繁难偏”的学科知识,致使其难以被学生深层理解及与劳动活动形成认知关联。又或存在提取的学段错位问题,如在小学阶段“家用电器使用与维修”主题的劳动课程中加入功率、电流、比热容等中学物理内容,学生在心智水平与身体机能的双重制约下很难将其运用于劳动实践。
3.学科与劳动活动统筹存误,劳动课程的育人逻辑失序
其一,活动立场把握游离,劳动课程的智育化倾向严重。跨学科课程设计方法是一种在保证学科本体基础上的创新,此理念指导下的劳动课程设计应以劳育为本、学科为用,借助一定比例的学科内容深化学生在实践中的劳动意义感知。然而有教师在设计考量学科和劳动活动进入最终课程的含量时,过度向学科倾斜而偏离了劳动主位立场,课程实践形态开始转向以知识深度理解与迁移运用为目的的学科实践。劳动课程属性在某种意义上已被异化为智育课程,削弱了自身应有的育人价值符码,学生视线也被过多学科内容牵制而搁置对劳动本质的追问与对劳动基因的涵养。
其二,活动筛选机制缺位,劳动课程存在育人逻辑冲突。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看,学科分野的界限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9]。“绝对的统一”即起源于整体实践经验、被人为划分而成的学科单元间天然内含着某些要素联结点;“相对的统一”即在某些情境下学科之间可能存在难以调和的异质矛盾点,尤其在教育场域有必要关注同一情境中不同学科是否存在育人逻辑冲突。教师在提取多学科内容后需要对其进行通盘概览与筛选决策,使劳动课程内部的育人生态达成平衡。然而,教师大多只专注于某一学科与劳动活动之间的纵向适切度,而忽视对多学科内容之间的横向考量,致使劳动课程的育人指向可能被某些内隐着矛盾性价值立场的学科所羁绊,而难以达成统合性目标。
其三,活动统整方式浅表,劳动课程呈现松散育人样态。虽然主题的统摄属性将学科内容与劳动活动置于了同一架构中,但二者分别遵循知识逻辑与实践逻辑,在劳动课程中实际是彼此分立的,这就需要采用“迭代逻辑”而非“拼图逻辑”进行统整。拼图逻辑中内容与内容之间没有更上位的共同目标,迭代逻辑中内容则由更上位的共同目标所串联[10]。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必然要以劳动育人与实践旨趣作为更上位目标。然而,很多教师仅基于拼图逻辑实现形式上的、外部的融合,而忽视实质的整合机理与育人规律,致使劳动课程看似跨域繁多,实则缺少某一主线对其进行内在价值串联与序列化统整,劳动课程难以达成育人的累积效应。
四、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的实现策略
1.澄清劳动课程的价值取向,遴选意涵丰富的综合主题
其一,摒弃学科惯习主导,根植劳育本位立场。中小学劳动课程目前由学科教师兼任设计,因而跳离自身所属学科视野与专业图式的束缚为必要的设计准备。这需要教师投身劳动认知场域进行沉浸式研习,实现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澄清和劳动课程立场的内化,才能在设计过程中自觉强化课程跨界的限度意识,阻隔学科实践范式、设计路径依赖对劳动课程设计的干预。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充分研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与人的本质理论等,尝试解读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序列中的劳动概念;另一方面要回归对育人层面的劳动体悟,在知识文脉的浸润中感知劳动教育的文化唯物性与文化启蒙价值,积极领会劳动课程标准传达的国家意志与核心精神,最终明晰劳动教育的事实性价值、行动性逻辑与终极育人旨归。
其二,实现劳动视域拓维,筑牢“去封闭化”目标。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指出,人必须尽可能全面地具备关于世界的深刻客观经验,以便按这种经验的尺度塑造他的行为[11]。广博见识到多元劳动形态及了然课程的应然图景是教师牢固树立跨学科劳动课程设计目标的前提。一方面,可通过观摩所在地优势产业的加工流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制作、现代化农业生产实貌等拓维渠道,教师在此过程中调整自身狭隘劳动认知与真实世界广阔劳动形态的视域间距,同时努力拓展劳动想象空间,以现实为基点将劳动课程设想为超越简单劳动的复杂性实践;另一方面,积极搜寻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技术等与时俱进的网络资源,将劳动课程设想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的劳动形态挂钩。此外,在区域内、校际间构建劳动跨界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以便于教师获取案例资源包与设计目标镜鉴。
其三,确定具体课程目标,遴选综合性劳动主题。在根植劳育本位立场与筑牢“去封闭化”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综合实践能力、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其愿为、可为、能为范围及素养层面的育人诉求,确定具体课程目标,进而以此为蓝本遴选综合性主题。所谓“综合性主题”,一是要固定劳动课程的“一只脚”,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劳动任务群进行主题的外在扩展,凸显劳动育人的鲜明特质;二是要将“另一只脚”转向真实情境挖掘“原生性”主题,这需要教师将目光投射至完整的意义世界,悉心留意生活的不确定所引发的结构不良问题。同时,代入学生视角加以观察和主位解读,在均衡考量学校场域条件与资源限制下优选主题。还可通过师生头脑风暴共同激荡出主题,再由教师进行应用可行性的评估与筛选。
2.基于主题辐射学科视野,提取劳动活动关涉的学科内容
综合性主题具有网状联通性与发散生成性,需要以此为基点广泛辐射学科。库恩提出了学科基质(Disciplinarymatrix)概念,即学科是由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组成[12]。雷普克认为学科包含现象、认识论、假说、概念、理论、方法等要素[13],这些要素为劳动课程跨学科内容的提取提供了具体化、层次化的操作空间。教师应基于对各门学科的整体感知,捕捉劳动活动可能关涉的学科要素,同时均衡指向劳动情感品质与劳动心智技能的要素比重,以保证劳动课程的丰富生态性。此处的“学科”是对高度专业化的学科素材加以教育性转化的概念,以确保所提取要素具有进入学生意义世界的预置功能。
其一,提取劳动活动关涉的学科现象。人文学科现象主要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共时缩影或历时复刻,其实质就是在劳动且依托劳动,如政治学科的经济模块内容是对劳动产品及其在劳动力市场中价值规律的现象映射。自然学科现象主要是对客观世界的复杂构成及其运作状态的描述与揭示,其中蕴含丰富的劳动表象,如物理学科的声、光、热、电、力等变化本质就隐喻了劳动作用形态。学科现象作为一种联结学科表层图示与现实生活意趣的直观产物,融入劳动课程有助于学生的劳动体验深层化、劳动认知具象化及劳动实践意义化。对学科现象的提取需要教师保持对生活世界的敏感度,自觉地对日常现象加以学科归属与划分,以便将之灵活迁移至所契合的劳动主题。
其二,提取劳动活动关涉的学科概念与理论。理论是构成学科的主要成分,概念则支撑了理论的完整表达[14]。二者是通过深挖学科现象背后的科学规律与普遍法则提炼概括而成的学科成果,对客观世界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对劳动课程的育人属性也有着增值赋能价值。如物理学科的杠杆原理与支点、施力点、受力点等概念,有助于学生探明工艺制作等复杂劳动实践的本质,获得创造性劳动的根基条件。但概念与理论相比现象更为抽象,是从情境中抽离出的产物,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图式构想,将其放置到生活情境及应用条件中找寻与劳动活动的耦合点。
其三,提取劳动活动关涉的学科思维与方法。思维是贯穿学科整体的潜隐主线,是学科自身发展出的一种独特认识和阐释世界的脉络,如生物学中的系统论、数学中的化归思想,将其融入劳动课程有助于学生实现对劳动意涵的多通路认知与多元建构理解。方法是思维在实践层面的应用,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实践试误找寻到的可行路径,如化学中的控制变量法、生物学中的显微镜观察法,嵌入劳动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的高阶辅助与创新工具。但此类要素相对内隐且不易掌握,需要教师在提取前先行展开对学科世界的深入探访,掌握学科的内在机理与认知脉络,并了解其一般应用情境以备与劳动课程发生关联。
3.遵循劳育旨趣与迭代逻辑,统整学科要素与劳动活动
其一,绘制“知识—实践”图谱,将学科要素聚类安置于劳动活动。巴赫金隐喻了跨学科整合的发生机制:当人们听到并理解所有同时发出的声部时,对话才能实现,进而创造出类似音乐和弦之物[15]。这表明对所提取的学科内容形成全面认识与理解是实现其与劳动活动统整的前提。教师可借助认知图谱等辅助性工具,在劳动活动周围聚类安置学科内容,深入分析内容中隐含的价值观并寻找关联之处,绘制可视化“知识—实践”图谱予以清晰标示。例如,所提取的语文学科《庖丁解牛》《卖油翁》文章中蕴含的“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观点、历史学科“中华英雄谱”中蕴含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斗争实践精神、政治学科中“人能动改造社会”的劳动哲学,三者共同指向“个体劳动精神与劳动社会责任感”,在学科聚类中得以形成劳动活动的价值主线。
其二,贯穿劳动育人主线,以迭代逻辑统整学科要素与劳动活动。在明确劳动课程的育人主线后,教师应建立整体性思维与辩证性视点,判别学科横向之间、学科与劳动活动纵向之间联结的合理性,审慎筛选能为劳动课程目标发挥最大服务效应的学科内容,继而以迭代逻辑为课程设计的根本遵循,以科学实践规律与学生的劳动素养发展为上位牵引,对融入学科的劳动活动进行立体架构、活动分解与依次排序。例如,“乐高机械设计”主题的劳动课程应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劳动态度、合理利用素材的劳动习惯为贯穿主线,依次设置探究劳动工具的历史发展、观赏工艺美学视频、回顾物理杠杆原理知识、自由创想与成果品鉴活动,其内隐的育人线索是文化奠基、艺术激趣、知识铸垒、动手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6.
[2] 刘仲林.交叉科学时代的交叉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3,11(02):11-18+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4] 皮亚杰.认识发生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2.
[5] 肖绍明.劳动教育的文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02):17-28.
[6][13] 雷普克.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M].傅存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44,86.
[7] 比恩.课程统整[M].单文经,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6.
[8] 张能为.知识、行动与实践——伽达默尔论知识、行动何以是实践哲学的[J].学术界,2021(02):32-47.
[9] 孙振东,田娟.关于学科课程的若干认识误区及其澄清[J].教育学报,2020,16(04):30-37.
[10] 刘徽,徐玲玲,蔡小瑛,等.概念地图:以大概念促进深度学习[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4):53-63.
[11]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89.
[12]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3-164.
[14] 李洪修,崔亚雪.跨学科教学的要素分析、问题审视与优化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01):74-81.
[15] Nikitina S. Pathways of interdisciplinary cognition[J].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2005,23(03):389-425.
【责任编辑 杨 子】
*该文为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学科育德的知识社会学机理与实现策略研究”(BHA230128)、2022年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跨学科视域下劳动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022SKY26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