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2024-07-09尹春丽曲铁华
尹春丽 曲铁华
摘 要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智慧教育背景下,从需求、发展、建设等角度出发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使其呈现出未来化、共享化、多样化等特点。由于高质量教育需求提升、新兴技术层出不穷,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技术应用深度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从政策指引、资源整合、技术应用等方向着手,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水平。
关 键 词
智慧教育;数字教育;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教育现代化
引用格式
尹春丽,曲铁华.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4(19):7-11.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等高新技术的深度发展与广泛应用,社会各领域均基于新技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实践应用体系,各国政府针对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旨在汲取过往经验发挥指导与引领作用。近年来“智慧+”作为数字信息发展的新方向,逐步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数字多媒体、信息化系统已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多年,在AI、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撑下,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步入深度融合阶段,智慧教育已然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任务、实施路径以及保障策略等具体内容,并提出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等要求,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数字教育资源作为教育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为达到教育目的而专门设计出来服务于教育教学的资源集合[2]。数字教育资源作为智慧教育背景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7年,《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出台,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提出明确的目标与要求,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与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撑[3]。依托政策支持与技术支撑,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三通两平台”基本建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夯实了基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启了智慧教育新篇章,为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技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3年2月颁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4]。由此可见,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推动教育领域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定位
新时代背景下,大众对教育提出公平化与均衡化诉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当前教育改革重要目标。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内容是:基于终身教育、远程开放教育、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论、教育公平等理论,由政府主导,其他相关部门、组织、机构等按照一定秩序和联系融合成一个整体,把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应用于教育教学、资源供给和开放服务等活动,探索形成教育治理新平台、新机制、新模式,满足国家、社会和公众对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需求[5]。因此,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从满足高质量、均衡化教育发展需求角度出发,具有长远发展眼光,并基于共建共享思路,充分考虑学习者实际诉求,与新技术实现深层次有机融合。
1.从发展角度出发,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未来化
不同发展时期的社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在不断发展,大众对教育的认知同样在不断发展。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需从发展角度出发,基于智慧教育背景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发展,使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更具前瞻性,更加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当前,各地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主要从现实需求出发,并未充分考虑未来社会发展变化以及教育质量提升要求,存在“为建而建”“面子工程”等现象,学习者从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中所接受到的内容与传统教育并无二致。同时,开放权限受控、账户资源不足、教育内容欠缺等问题制约着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用的质量与效率[6]。针对上述问题,在构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时应遵循全面、协同、可持续的原则,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此外,教育现代化同样指明要用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的思想,实现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与转化。现阶段,智慧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前沿技术手段,集科技应用、先进思想、育人需求为一体,是当前及未来时代发展的现实映照,基于智慧教育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理应紧跟社会发展脚步,使其更具未来化特征。
2.从建设角度出发,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共享化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数字化信息化的教育资源,二是基于网络搭建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二者建设质量制约着体系搭建水平。数字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要建设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战略部署、科学组织与上层规划,如此才能保障其质量与效果。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地区在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时的投入参差不齐,导致区域间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建设水平不均衡,学生无法享受均等化教育资源,从而制约着教育的公平性发展。同时,各地区所遵循的教育理念有差异,在建设数字教育资源时会出现侧重点不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从而导致教育公共服务不全面、不科学,影响数字教育效果。此外,数字资源与公共服务平台应基于互联网实现共享,若各地区独立建设则会形成信息孤岛,势必制约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发展,且重复建设会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地区间理应通力合作实现资源整合[7]。当前,智慧教育重视科技应用,线上教育、远程教育等教学模式的推广为教育共享发展提供了土壤。因此,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需从建设角度出发,应用智慧教育新技术,以教育资源与服务平台共建为原则,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开放联动,融合创新,使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呈现共享化特征。
3.从需求角度出发,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多样化
当前,我国已实现教育普及,基础教育使人们认知水平提升,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要求不再单单局限于知识提升,而更为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质量成为当下公众关注的重点之一。此外,社会发展催生各种新业态,民众自身发展呈现出多元性,知识需求向多元化转变,学生培养开始注重个性化,单一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教育多样化需求日益凸显。究其本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是传递知识、培养素质的过程,学生学习需求影响着教育效果,根据需求调整教育策略能使人才培养更加高效。而智慧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发展新浪潮,可充分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通过开拓空中课堂、网络教研等新方式,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提供多元选择。《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基本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服务内容由传统的共性资源供给转为共性、个性资源综合供给[8]。因此,从教育高质量需求角度出发,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可抓住智慧教育新趋势,向多元化、多样化角度发展,满足社会对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个性化培养等方面的诉求。
4.从创新角度出发,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智能化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愈发成熟,各类数字科技逐渐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教育领域同样在技术加持下迎来数字变革,且国家对新型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重点强调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9]。在政策支撑与技术支持下,教育领域在技术应用方面取得较多成果,但也存在场景简单、应用粗糙等问题,仍需秉承创新意识强化技术应用。智慧教育背景下,多技术融合应用、多领域联动融合为教育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样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带来了新角度。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与教育领域融合创新,催生出虚实融合教学、智慧伴学服务、学习辅助机器人等新教育方式,能够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形态。此外,远程教育、空中课堂等智慧教育手段能够依托互联网平台,突破传统教育在空间与时间方面的限制,为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路径。因此,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可基于智慧教育创新应用,为数字教育资源提供形态创新、场景创新,为公共服务提供路径创新、机制创新等思路,使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更为智能化。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伴随着整个人类发展史,历史上每次跃迁式变革无不伴随着相应的教育革命。智慧教育背景下,教育需求发生巨大转变,线上教育、共享教育、终身教育等多模态教育方式层出不穷,需要加快构建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10]。
1.理念困境:忽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面向公众提供教育支持,其体系构建除包含资源建设、平台搭建等基础技术方面外,还注重服务质量、公共利益等价值需求。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主体尚未认识到要摒弃底层思维,仍以传统教学思维与服务理念开展体系构建,教育资源多以数字课件、多媒体素材、灌输式教学视频等形态为主,公共服务仍以校园、专业、区域为单位,未突破传统教育限制[11]。社会层面基本延续传统教育理念,即在有限空间限制下以共性教育资源为部分学生提供教学服务。显然目前教育服务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教育供给方,教育机构、教师、学生等参与方均成为服务对象。对象转变带动内容转变,学生教育与培养更为注重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以传统教育思维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智慧教育背景下,技术应用与教育服务理念发生明显转变,数字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资源数字化,而是以数字思维丰富教育资源,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着理念落后于现实发展需求的问题,难以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变化,教育各方体验感仍待优化。
2.供需困境:缺乏良好资源共享机制
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是发挥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效能的关键,但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存在供需失衡问题,制约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进程。现阶段,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质量方面仍存在问题。此前各建设方缺乏经验,并且重视程度有限,数字资源规划设计认知有限,致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欠缺,当前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推送新闻、开设公开课,无法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此外,由于经济水平差异与教育意识不同,地区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数字教育资源平衡问题,部分发达区域在建设数字资源时能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地区间并未形成良好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凸显了不同地域学生间教育服务的差别。譬如浙江、江苏等南部沿海地区教育数字化发展迅速,“智慧云校”等数字教育公共服务较为先进,而西藏、青海等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仍处于教育数字化初期。与此同时,小、初、高大不同教育阶段同样存在着供需平衡问题,高等教育更具前瞻性与开放性,在构建数字教育资源时更具开拓性,而中小学教育则更为注重普适性内容,这使得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整体缺乏连续性,各教育主体间无法共享数字教育成果。而对教育各参与方的关注缺失,使得数字教育资源供需错配问题突出。目前,我国更为关注教师、学校等教育供给主体,强调教学工具的丰富、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等供给方需求,但对学生个体需求重视度有限,导致需求与供给错位,数字教育资源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3.内容困境: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多元分散
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由于协同共享、组织管理的缺乏,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资源分散、结构紊乱、应用不足等问题。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种类较多,主要包含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虚拟仿真系统、教育游戏、教学案例等方面,而根据业务划分,主要包含资源型、工具型、辅导型和网校型等[12],市场建设的数字教育资源涵盖教育全过程,但因多媒体、电子教材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围绕不同需求而开展,使得各类数字教育资源间缺乏联动,无法形成合力助力数字教育公共服务。此外,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组织管理方面不够清晰,教育相关部门并未阐述清楚数字教育资源间的逻辑关系,未对公共服务具体内容作出详细要求,这使得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间缺乏协调性与融合性,呈现出各自为战的特征,资源内容多样且分散。由于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系统的评价管理体系,部分数字教育资源在内容质量、版权保护以及更新迭代方面有所欠缺,且各数字教育资源间水平差异明显,不同体系间无法有机融合,进而导致其无法高效地进行组织协调。
4.技术困境:教育方与技术方对接不畅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迅猛,教育领域内科学技术的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果,依托新技术,线上教学、数字图书馆等新型教育形式已经形成。然而,在智慧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跨领域开发等新渠道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但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停留在简单技术应用阶段,对智慧教育新技术应用不足,致使部分数字资源未能发挥理想作用。现阶段,智慧教育处于探索应用时期,各教育主体仅能参考其他领域应用情况,或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开发。由于缺乏经验,新技术应用会受到旧思路限制,如人工智能技术仅被应用于自动录播教学视频,并未发挥其本来优势,且大数据应用存在着标准不一、数据冲突等问题。此外,教育实际参与主体缺乏新技术开发应用能力,导致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使用不足。新技术需要参与主体具有编程等专业能力才能发挥真实效用,而教师、学生等主要教育参与方通常仅能掌握基础操作,无法发挥新技术功效,且难以高效获取与使用优质数字资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教育供需方的知识与认知,在进行技术开发应用时,往往会从专业便捷角度出发,而忽略实际教育需求,使得智慧教育技术应用浮于表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战略任务,多项政策文件中均有所提及,各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协同推动本任务实施。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教育部门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出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13]。智慧教育背景下,应当基于政策指引大方向,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高质量教育需求等内容,探寻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提升策略。
1.政策指引:统筹规划实现资源体系联通化
教育政策文件是对于教育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引,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政府提供数字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更需按照教育现代化相关政策文件加以完善,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
首先,充分理解相关政策文件内容,统筹规划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工作。当前社会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在重硬件建设而轻资源服务、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本质是各建设主体缺少规划组织,体系搭建均在探索中进行。为此,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文件,指出要形成互联互通、用户统一、协同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在搭建体系时,各地区要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保持逻辑贯通,同时要按照省级体系规划建设,做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例如,浙江省基于之江汇教育广场2.0行动构建统一的省域数字教育资源应用体系,形成具有浙江标签的“互联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其次,根据政策文件构建管理与评价机制,更新迭代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当前社会各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但存在标准不统一、内容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各级政府需要在政策文件中科学制定指标,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管理评价机制,对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质量、平台服务水平等进行动态评估,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体系架构与内容,使其能够适应时代变化,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性,满足不同时期数字教育公共服务需求。
2.资源支撑:共建共享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提出的基本理念,社会各级要积极探索数字教育资源共建方式,优化公共服务共享体系,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实现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
首先,积极整合现有资源,探索资源共建方式。现阶段,国家与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各地区已有较多数字教育资源,但社会各级间缺乏资源整合与联动。为此,应整合当前社会中各色各样数字教育资源,建立省市县校多级联动体系,确保功能协调、数据贯通,减少不必要建设。同时,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社会各级探索资源共建模式,通过需求摸排、现状调研以及整体规划,发挥不同主体建设优势,分类型分领域开展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例如,浙江为推行数字资源共享,通过实施教育治理数字化建设工程,促使教育大数据开放服务。
其次,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强化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资源共建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服务共享,但当前网络平台存在领域限制,学校间、区域间缺乏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意识。为此,需增强公共服务平台共享机制,通过政府统筹管理,引进教育机构等市场竞争,并落实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各级共享优质资源,以协同帮扶项目等形式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共享化水平提升。同时,要加强资源共享路径推广,提高教师与学生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便捷性,使其能够高效享受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3.需求导向:供需平衡实现学生发展个性化
数字教育资源质量与可持续性关乎公共服务效果,社会各级要从需求角度出发,构建统一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规范标准,使各公共服务体系间形成合力,并落实全过程评估体系,保障各体系间协同互通,且不断更新迭代。
首先,强化学习者为中心思维,落实个性化教育需求。随着经济水平提升与高质量教学需求的突增,作为教育接受方的学习者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逐步与教师、院校等教育提供方持平。社会各级需高度重视学生发展需求,充分调研不同发展方向,建设数字教育资源时须保障内容丰富,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时能为不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发展规划。
其次,建设统一规范的数字教育资源标准,并分析其具体使用方法,发挥公共服务最大效能。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基础上,社会各级拥有海量资源,建设统一标准能使资源更为规范,使其与各级平台实现无缝衔接。同时,还需对不同数字教育资源进行特征分析,为不同资源贴标签、分类型,使其教育属性及特点更为凸显,从而与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相匹配,提升资源检索与推广便捷性,进而发挥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最大功效。
4.技术运用:加大投入实现智慧技术深度应用
智慧教育新技术应用能够为数字教育资源价值发挥、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强化提供有效助力。当前,社会各级教育主体对智慧教育新技术应用有限,需要强化人力物力投入,持续推动新型技术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相结合。
首先,强化相关人才培养,增强智慧教育技术的适配性。社会各级院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往往以教师为主体,而教师在应用普通信息技术时已显吃力,智慧教育技术更难以掌控。为此,院校需引进智慧教育技术专业人士,为教师、学生等教育各参与方进行培训,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其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强化智慧教育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中的应用。同时,以技术人才、教师团队以及学生代表为主构建智慧教育技术应用团队,统筹规划协调数字教育资源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其次,增加智慧教育应用研发资金,推动公共服务技术落地。社会各级教育单位可设立激励机制,以专项基金、奖金政策等方式鼓励各类主体主动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技术开发时要以数字教育资源为切入点,针对性地进行应用研究,注重多平台、多领域的联动,使其公共服务特性得以凸显,可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等新应用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价值。
参考文献
[1] 柯清超,林健,马秀芳,等.教育新基建时代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1):48-54.
[2] 王会军,胡丽娟.区域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内涵、框架与方略——以浙江数字教育改革实践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2(10):110-117.
[3] 高铁刚,李艳坤,寇海莲.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09):33-38.
[4] 董伟,郑盈盈,胡高敏.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2023,20(01):89-97+110.
[5] 王静.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5):18-20.
[6] 王声平. 学前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24(03):76-80.
[7] 田阳,栾慧敏.数智赋能: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跃迁[J].终身教育研究,2023(03):38-46.
[8] 蔡慧英,陈明选.智能时代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发展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03):74-81.
[9] 何文涛,周睿,周跃良,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知识建模图的数字教育资源众筹机制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21):39-48.
[10] 罗江华,张玉柳.基于跨模态理解与重构的适应性数字教育资源:模型构建与实践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06):91-101.
[11] 饶冠俊.公众参与、数字赋能:构建高质量的未来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新生态[J].成人教育,2022(03):26-31.
[12] 祝智庭,林梓柔,闫寒冰.新基建赋能新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从资源平台向智慧云校演化[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31-39.
[13] 张月,吴兆明.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课程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23):87-94.
【责任编辑 王 颖】
*该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应用型高校跨专业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体系研究”(GH2126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