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模式下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07-09张辉
张辉
关键词:数据可视化技术;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教学创新
0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可视化技术作为一门结合艺术与科技、设计与分析的跨学科课程,其教学地位越来越重要。数据可视化技术不仅涉及数据的图形展示,而且将复杂的数据关系通过视觉图形图表进行展示,让决策者快速理解数据传达的信息。但现有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方法过度理论化,教学案例缺乏实践支持,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如何将行业需求融入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成为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1]。
校企共建模式为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引入企业的前沿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但校企合作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确保双方利益与目标一致性,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课程改革。本文在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基础上,提出校企共建模式下创新教学的策略和方法[2],双方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共赢。
1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资源对接不匹配
在校企共建模式中,企业提供的资源往往针对具体的商业目标和实际的操作场景,而高校的教学资源则倾向于理论基础,导致校企双方资源对接时较为困难。如何整合企业的实战资源与高校的理论教学,让企业资源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1.2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的脱节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高校课程内容的更新难以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现脱节。如何确保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3]。
1.3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但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单靠理论教学很难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有限的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操经验,是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4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反映学生在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中的实操能力和创新思维。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2校企共建教学改革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以社会和企业对数据可视化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场景,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2)实践能力培养原则。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项目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核心思想和具体应用。
3)综合素质培养原则。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技术素质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通过课程中的团队合作和项目实施等环节[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持续改进原则。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
5)创新教学原则。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混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平台、虚拟仿真等,拓展教学空间和资源。
3教学改革策略
3.1教学内容的调整
1)更新课程,紧跟行业发展。数据可视化技术快速发展,新的工具和技术层出不穷。课程内容的更新需要紧跟行业的最新发展,更新Excharts、Tableau等数据可视化的教学工具,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当前市场的技能需求。同时,教材应包含最新的行业案例,通过分析真实的数据集和业务场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可视化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可视化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可视化不仅是形式上的图表展示,更重要的是背后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课程内容的调整需要强化对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教学,包括进行数据处理的技能,以及利用统计方法来挖掘数据背后的趋势、模式和关联,进而塑造学生思维方式,能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结合设计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增强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整体水平。
3)设计实践导向的课程模块。以实践为导向,把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小模块,将每个模块聚焦于企业的数据可视化项目,模拟真实的工作开发环境。项目不仅源于企业需求,而且涵盖数据可视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学生不仅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数据可视化的技术,还能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此外,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关键技能。
3.2教学方法的创新
1)动态规划学习路径。基于企业的反馈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应及时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的“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选择和职业发展建议,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企业技能需求的一致性,促进学生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2)双师型教学。引入企业的数据可视化专家作为辅助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实现双师型教学模式。企业专家不仅分享行业的最新趋势、技术和实战经验,而且与学校教师的理论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环境。双师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符合当下数据驱动时代的教育需求。
3)学习企业经验。安排学生定期进入企业实习,是学生获得企业经验的有效方式。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能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还能实际操作数据可视化项目。企业经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企业文化、工作流程和专业要求,使其专业技能获得提升。
3.3提升校企合作深度
1)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在校企共建模式下,双方共同制定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仅涵盖了学术理论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融入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最新技术,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应用性。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使用的工具和技术,获得数据可视化技术的技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
2)实施企业实战项目。企业提供实际的商业项目作为教学案例,是学生提高实战能力的主要平台。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不仅需要应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展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实战经验,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解决项目方案的新途径。
3)建立长期实习和就业渠道。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长期的实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企业中获得长期的工作经验,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路径。企业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企业文化相契合的潜在人才。由此促进企业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为企业和学生建立持续互动和资源共享的桥梁。
4)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学校和企业之间信息的及时交流。通过定期举行校企合作会议,双方可以共同讨论和评估课程进展、学生表现以及与教学相关的技术动态。双向沟通会议不仅可以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而且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5],确保教学发展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学校能很好地了解行业需求,企业也可以提供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3.4评价体系的优化
1)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综合评价。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需综合考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技能的运用。课程评价体系应设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评价体系既包括传统的书面考试,也包含数据可视化技术操作技能考核。学生从概念设计到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评价标准应全面且明确。评价机制不仅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有效反映出学生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真实水平,可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2)过程的动态评价。校企评价体系需要动态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评价体系覆盖了学生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多方面教学指标,既能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实时监测他们的学习进展。引入企业导师作为项目的共同评估者,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确保项目开发符合企业实际需求。评价体系结合了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通过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定性评价则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评价机制不仅衡量了学生的学术成就,也考察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在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综合能力。
3)校企互动反馈机制。评价体系需要一个有效的校企互动反馈机制,确保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评价标准的实时更新。通过设立校企联合评价委员会,定期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评价体系的修订,可以保证评价内容与行业的最新技术标准保持一致。在校外建立学生实习评价体系,企业能够根据实习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将企业评价纳入课程平时成绩。校企互动反馈机制确保了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反映了学生的学术表现,还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6],提升了评价体系的实用性,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4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与一家从事数据可视化服务的企业进行了合作,校企双方明确了合作的目的、范围和预期成果,共同开发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大纲与教学内容。通过企业项目案例,将企业实际需求和前沿技术引入教学中,丰富了教学案例,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互动性。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在校企合作前后的数据变化如表1所示。
数据说明,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在教学质量、学生技能、企业满意度等方面指标都有显著的提升,缩小教育与行业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提供了合适的数据可视化人才。
5结束语
校企共建模式下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体现了多元化的课程教学策略和方法。校企共同制定的教学大纲确保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的紧密结合,反映了行业的最新趋势和技术要求。企业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为企业带来解决方案。企业实习以及校企双向沟通机制,加强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为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课程综合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重视实际操作能力、项目完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7],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校企共建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了教育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为适应数据驱动时代的教育需求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