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2024-07-09律玥馨刘通
律玥馨 刘通
[收稿日期]2023-11-28
[摘 要]财务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在不断演进与发展,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关于资产与负债的计量方式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量方式,逐渐被引入财务会计体系中,为企业提供更为灵活、透明的资产负债信息。基于此,文章将深入探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以及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思路,以期为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助力。
[关键词]财务会计;公允价值;收益法;市场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0.007
[中图分类号]F234.4;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0-00-03
0 引 言
在当今复杂且变化迅速的经济环境中,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工具,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记录和报告财务交易,更是为利益相关方提供透明、准确的财务信息。在财务会计领域,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衡量资产和负债的重要方法,引起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在财务会计中引入公允价值,不仅为财务报告增添了新的衡量尺度,还带来了更加灵活和敏捷的会计处理方式。
1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
公允价值(Fair Value)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公允价值的计量常采用收益法、市场法等方式。
1.1 收益法
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中,收益法是一种重要的计量手段,且备受关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06年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中明确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必须采用收益法。这是因为通过收益法可以更加全面地考量资产未来的盈利潜力,使其具备更强的市场反应能力。在这一方法下,估价预期的收益需要是持续的,同时,所有权人本身的资产必须是独立且盈利的。这一要求的提出源于在缺乏定量数据的情况下,产品和未来资产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要求资产的所有权人资产独立且盈利,可以更好地确保公允价值的计量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同时,根据收益法的要求,需要判断资产的收益数额和折旧率,这涉及对未来盈利的预期,以及在资产价值随时间递减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估计。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这一判断可能涉及复杂的市场分析和财务建模。通过细致入微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资产的未来盈利潜力和价值变化趋势[1]。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市场供需关系、产业周期等,以确保收益法在不同情境下都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在具体的计算中,不同情况下可以选择适当的公式,这需要充分考虑资产的特性和市场的实际情况。例如,在确定估价预期收益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贴现率,以反映不同情况下的风险水平,这种灵活的选择方式使得收益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资产的计量需求。
1.2 市场法
市场法也是公允价值的重要计量方式,其是建立在商业交易环境基础之上的。在商业交易环境中,财务会计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关于负债和资产的详尽信息,为最终的公允价值计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市场法的核心在于市场信息的流动,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和交易活动,形成对负债和资产真实价值的共识。然而,为了保证市场法的有效应用,必须确保基本市场的公平性,避免人为操纵和不正当手段的介入,这意味着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保障市场的公允性,使市场价值的形成更加客观和公正。同时,市场法的使用要求在基本市场上进行债务和资产交易,这一条件对于市场法的正确应用至关重要。只有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进行交易,才能够为负债和资产的公允价值提供准确的评估依据[2]。因此,为了开发公允价值计算和计算模型,必须确保基本市场的活跃度和健康程度。在这一背景下,对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以防止市场失活、失灵的现象发生。
此外,基于市场法的公允价值计算模型需要建立在对资产和负债信息的准确理解上,这些信息在市场法的应用中充当基准,用以确定公允实际价值。当前,全球公允价值计算标准不断提高,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的必然结果。然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评估仍相对滞后。因此,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对我国公允价值计算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推动我国公允价值的充分评估。
2 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思路
2.1 建立完备的公允价值应用体系
在财务会计领域,公允价值的应用需要建立在完备的体系之上,以确保其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公允价值应用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应用范围和目标,这涉及对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具体应用情境的界定,以明确所涉及的资产和负债范围。通过对目标的明确定义,可以更好地聚焦研究方向,确保公允价值应用体系能够紧密贴合实际需求。接下来,应在体系中引入科学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有多种,其中市场法和收益法等是常见的方式。在建立体系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和信息,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财务数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计量方法的科学性。此外,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信息披露的问题。公允价值的应用通常伴随着对财务信息的披露,以保障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在建立完备的体系时,需要规定清楚披露的内容、频率和方式,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一致性,这涉及对信息披露的伦理标准和法规要求的深入理解,以确保披露的合规性和有效性[3]。
在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外部投资者、监管机构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对公允价值应用有不同的关切点和期望,因此,在体系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需求,以实现多方面利益的平衡。
2.2 强化对公允价值资产的损益管理
在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需要强化对公允价值资产的损益管理,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为了提升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企业需要在经营产品的公允价值上结合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计量方案。其一,企业应当关注市场因素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直接影响。市场的变化,如相同产品数量、需求量、原料价格变化和政府扶持政策与制约政策变化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在制订计量方案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外部因素,建立灵活、适应性强的计量体系,这涉及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计量方法和参数,以确保计量的科学性和实际性。其二,为提升计量准确性,企业应开展公允价值资产损益管理,这需要注重企业产品运营的各个环节,对每个环节进行深入调查,以全面了解和把握各个因素对公允价值的影响[4]。例如,在生产环节,企业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原料价格、生产效率等因素,及时调整计量方案;在销售环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品价格,以反映实际市场情况。通过深入调查各环节,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公允价值的变化趋势,从而提高计量的准确性。其三,为将公允价值资产损益管理的理念落到实处,企业需要进行客观的分析,深入了解公允价值资产损益管理的现状。企业通过对内部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评估,可以为制订改进计划提供有力支持。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历史数据和趋势进行深入挖掘,为后续的管理优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在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近况制订完善的经营优化方案,这涉及对计量方案、经营流程、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优化。例如,通过合理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公允价值的反应能力。在制订优化方案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确保各项优化措施相互协调,形成整体效应。其四,为了增强市场适应能力,企业应该不断调整和优化经营策略,最大限度发挥公允价值的效用,达到管理的最佳效果。这涉及不断学习和吸收市场经验,及时调整计量策略,灵活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指导企业的战略和决策。通过不断地优化和调整,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经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3 推进计量工作模式的优化和改革
在计量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为了保障在具体交易时交易价值和价格的科学性,提高财务会计工作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效率和质量,企业需要不断推进对计量工作模式的优化和改革。
随着计量技术的逐渐成熟,企业可以依据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提高其实用性,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企业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计量技术和方法,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精度和科学性。同时,企业需要关注公允价值计量的透明度和可理解性,以确保各方能够理解和接受计量结果。通过提高实用性,企业可以更好地推动公允价值在实际交易中的应用,实现科学计量与市场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同时,优化财务会计工作相关要求,为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便利条件,提高技术含量。这涉及对现有财务会计标准和规定的审视与调整,需要确保这些标准和规定能够充分支持公允价值的应用,包括对计量方法、数据披露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此外,改变公允价值的应用模式,以保证计量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包括对计量流程的重新设计和优化,引入更为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5]。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探索新的计量模式,如基于市场数据的实时计量模式,可以及时地反映市场变化。通过改变应用模式,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提高计量工作的前瞻性和灵活性。
2.4 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管体系
若想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真正实现对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以确保对自身内部经营和实际发展情况有清晰的了解。此外,为了满足财务工作和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化需求,企业也需要适时完善监管系统。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风险分析和管控,以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一,企业可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将职责明确划分至每位工作人员,同时实施职权分离,企业可以有效管理财务工作人员,降低潜在的数据错误风险。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防范员工为获取个人收益而窜改数据的情况,这种方式能够从源头上控制潜在的风险,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提高对风险的管控效果。第二,制定财务管理中的操作规范。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流程和规章严格处理工作事务,包括在公允价值计量工作中制定明确的操作标准,以减小计量误差。通过规范操作流程,企业能够避免财务处理中的漏洞,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第三,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严格处理。企业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据加密处理和权限设置,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通过科技手段,企业可以防范内外部数据泄露的风险,从而有效维护企业的财务安全。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明确的数据管理政策,规定不同层级人员对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敏感数据。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如智能监控系统,对财务工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提高监管效能。智能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分析财务数据的变化趋势,识别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这种先进的监管手段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监管支持,确保公允价值计量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6]。第四,企业还应建立定期内部审计机制。通过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企业可以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公允价值计量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障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内部审计还可以为管理层提供财务会计监管体系运行状况的实时信息,有助于及时调整和改进监管措施。
3 结束语
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是财务信息披露与市场变革相互交融的必然趋势。通过更灵活、更市场化的计量方式,企业有望更准确地捕捉到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为经营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然而,这需要在公允价值应用中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注重监管制度的完善,以确保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有效运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学界需要不断深化对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更好地解决公允价值计量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企业也要密切关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借助先进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精度和效率。只有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相辅相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子仪.财务会计工作中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研究[J].上海商业,2023(11):135-137.
[2]朱建臣.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纳税,2023(27):64-66.
[3]王蕾.探析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发展[J].营销界,2023(17):89-91.
[4]刘佳.公允价值计量相关问题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3(12):43-45.
[5]蒋新春.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公允价值审计[J].投资与创业,2023(4):49-51.
[6]黄刚.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难题与解决思路[J].西部财会,2022(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