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技术与出海:我国互联网企业新发展的一个解释
2024-07-09郭全中苏刘润薇
郭全中 苏刘润薇
【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企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难期,增速与市值均遭受重挫。而到了2023年,行业整体态势改观,重新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针对我国互联网企业取得新发展的原因众说纷纭,通过梳理我国互联网政策发展变迁的三个阶段、技术迭代进程中互联网企业所经历的三部曲以及企业出海的动因和成效,认为政策创新、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式进展和大规模出海共同构成了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低谷、重现生机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常态化治理;大模型;AGI;出海
近几年,受到宏观政策、经济环境、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互联网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增速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市值更是断崖式下跌。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2022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我国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4590亿元,同比下降1.1%,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同时,互联网企业市值遭受重创,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为9.9万亿元,同比下降20.2%。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网易、美团等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年报也揭示出整个行业普遍面临增长放缓与净利润下滑的困境。然而,在历经低谷之后,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我国互联网企业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433亿元,同比增长2.6%,意味着我国互联网行业重新步入增长通道,市值亦一定程度上回升,其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互联网政策发展变迁的三个阶段、技术迭代进程中互联网企业所经历的三部曲以及企业出海的动因和成效,认为政策创新、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式进展和大规模出海是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张弛有度:我国互联网政策变迁的三个阶段
政策作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行业生态。我国互联网政策的演进历经三个阶段:宽松管理阶段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强化监管阶段使企业在合规与发展之间步履维艰;常态化监管阶段的政策环境释放出更为积极的信号,推动我国互联网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实现稳健发展且已取得明显成效。
(一)宽松管理阶段:“先发展后整治”政策助力互联网成为最大增量
自1994年我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以来,我国互联网企业经历了长达近二十年的宽松管理阶段,“先发展后整治”的相对宽松且包容的政策为互联网企业在初期的规模化积累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具体表现为:一是积极接纳海外风险投资,有力推动了新浪、搜狐、网易等初创互联网企业通过海外融资发展壮大。二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家进一步明确了对互联网产业的战略倾向,积极推动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1],旨在激励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新业态培育。三是专项治理机构设立时间相对较晚。1998年前,互联网企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未受到特定管理;在1998年至2010年间,尽管互联网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仍游离于传统宣传系统管理体系之外,享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空间;直至2011年5月我国成立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后,才开始对互联网企业施以专门化的监管措施。
在这种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下,我国不仅实现了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快速布局和优化建设,同时也使我国互联网产业得以与美国并驾齐驱,成为全球互联网格局中的重要支柱。
(二)强化监管阶段:监管重于发展,互联网增速大幅放缓
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业态的快速迭代,互联网企业迅猛发展并逐渐基础设施化,诸如内容乱象、“二选一”现象、大数据“杀熟”、数据安全等问题随之浮现。因应这些挑战,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的互联网政策由包容发展阶段转向强化监管阶段,为解决发展中的诸多乱象采取了监管重于发展的策略,特别是2021年出现了监管风暴。[2]强化监管有利于建立起更为规范的治理秩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活力,实践表明,互联网企业增速大幅度放缓(具体见表1),在市值上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拉大,在全球互联网版图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呈现下滑态势。[3]具体原因在于:
第一,互联网行业立法进程显著加速,法律框架体系日渐丰满,但权利与义务结构尚不平衡。当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共同构筑起我国互联网治理的基础,从多维度为互联网平台的安全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化保障。然而,现行立法在设计上更多倾向于强化政府管理职能,以市场准入管制和行政处罚为主要手段,形成了一套以禁止性规范为主的管理模式。例如在内容治理方面,缺乏明确的范围界定和操作标准,加重了企业的合规成本,缺少强化企业自律的激励性措施。
第二,反垄断高压态势正深度重构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生态与竞争格局。针对部分互联网企业的市场“圈地运动”,国家采取了立法与执法并举的策略进行反垄断治理。基于《反垄断法》,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从立法层面明确了对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的判断标准和监管原则。在执法层面,标志性事件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因涉嫌强迫商家“二选一”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从而有力地震慑了行业内的垄断行为,并以此为契机对整个互联网行业进行了强有力的规范重塑。此外,还包括叫停虎牙与斗鱼合并、对五大互联网平台(阿里巴巴、腾讯、滴滴、苏宁、美团)涉及的22起合并或收购案分别开出罚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并强制下架等重大事件。这些举措虽然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但强监管态势下,互联网企业的市场预期及投资信心受到冲击,影响了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和长期增长潜力,加大了经营难度,导致互联网企业不敢进行大量的长期投资而采取收缩等保守策略。
第三,游戏产业的监管约束持续收紧。2016年,我国首次规定游戏运营必须获取版号,为游戏行业带来了新的规范化治理框架。2018年,我国游戏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连续267天内未批准任何新游戏版号,一定程度上导致众多游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市场表现普遍疲软,股票价格大幅下挫。2021年7月以来,尽管游戏企业仍可提交版号申请,但新游戏版号的实际发放一度陷入停滞状态,这对国内游戏产业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较大压力。天眼查APP数据显示,2021年7月下旬至年底约五个月的时间内,共有1.4万家游戏相关公司注销登记,客观反映出我国游戏企业生存压力加剧。
(三)常态化监管阶段:政策创新带来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新拐点
目前,互联网平台治理转为常态化监管阶段,这意味着要告别原先集中性、政策性、临时性的专项整改,实行长效化、规范化、精准化的监管模式,制度措施供给更为及时、有效、丰富,监管主体职责落实到位,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正当性、透明性和可持续性。[4]与此同时,伴随大模型与生成式AI技术的出现,政策层面采取了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并行的策略;游戏监管松动也预示着互联网平台整体监管态势有所放宽,为互联网企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1.常态化监管释放互联网平台经济新动能
2022年以来,国家层面实施了多项举措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5]二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6]三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7]。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到“平稳健康发展”再到“健康发展”传递出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标志着互联网企业的监管政策边界逐渐清晰,常态化监管是未来的主要基调。[8]如今,在恢复相对宽松的互联网治理政策环境后,我国互联网企业营收企稳回升。企业财报显示,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二季度收入2247.9亿元,同比增长9%;腾讯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1546.2亿元,同比增长10%;拼多多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
2.多点发力支持互联网企业AI大模型落地应用
自2022年底生成式AI模型ChatGPT及其升级版“GPT-4”面世以来,大模型技术成为众多互联网科技企业争相投入的研发领域,行业呈现出“百模大战”的竞争局面。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AI大模型的发展和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第一,在中央层面,政府明确表示支持和鼓励AI大模型产业的发展,并注重事前规范和风险防范。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9]。同年5月5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提出“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10]。AI大模型的发展势不可当,但存在的风险亦不容忽视。为此,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实现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事前规范,这既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防范其风险的现实需要。以百度、字节跳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百川智能等为代表的首批8家通过《办法》备案的企业与机构大模型正式上线,并逐步向公众提供服务。目前,国内已有11家大模型获批,并将陆续向公众开放。
第二,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对AI大模型以政策鼓励为主,预期政策将围绕算力、数据和算法逐层推进。在算法科技发展较为活跃的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性行动计划,诸如《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等,推动当地AI大模型产业步入快车道。
3.游戏监管政策放宽提升国内游戏市场竞争力
2023年,我国游戏产业的发展态势显现回暖迹象。虽然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3年12月22日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引发了游戏股的大跌,但通过加大游戏版号批准力度、承诺更好地听取意见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了网络游戏审批流程,并同步批准了一批进口网络游戏的版号。三天后,又有105款国产游戏版号获得批准,单次审批数量首次突破百款,有力彰显了监管部门对支持网络游戏行业发展的鲜明态度。除此之外,相关政策还鼓励网络游戏的精品原创和游戏出海。据《2023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披露的数据,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同比增长13.95%;用户规模攀升至6.68亿人,同比增长0.61%,创历史新高。[11]从相关游戏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来看,网易游戏及其相关增值服务净收入达218亿元,同比增长16.5%,占据前三季度收入的近80%,《逆水寒》等多款游戏新品表现突破市场预期,斩获细分赛道冠军。未来,随着游戏监管政策的适时适度放宽并趋于精细化,网络游戏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内游戏市场整体竞争力将进一步跃升。
二、突飞猛进:技术迭代与互联网企业的三部曲
(一)前奏曲:新兴技术组合构筑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根基
根据摩尔定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性能不断提高,其边际成本趋于降低,技术所带来的互联网企业的经济效应逐渐凸显。因此,可以认为集成电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介技术为互联网企业的实力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资源、移动互联网基础和坚实平台基础[12],是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根基。
第一,集成电路技术为互联网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资源。在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实现量产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个人计算机(PC)在80年代至90年代的快速普及,对半导体内存和微处理器的需求与性能要求不断提升,这些核心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性能越来越强,使PC市场在90年代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和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集成电路技术大量应用于通信、多媒体、定位导航等多个领域,为互联网平台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和存储资源。
第二,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带来互联网企业的深刻革命。1G和2G移动通信技术开启了数字时代新纪元,但在承载复杂互联网应用方面仍存在局限性。3G移动通信技术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移动化所带来的用户数量的激增,导致互联网企业的经济价值大幅提升。4G移动通信技术加速了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成熟,并促进了长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和模式的涌现,互联网巨头借此机会构建了强大的企业生态系统。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平台经济推向新的高峰,实现了人联网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未来,6G移动通信技术将带来超强的连接能力,对互联网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广泛的服务范围和较好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新需求,覆盖新型应用场景,拓展新的商业模式。
第三,互联网技术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基础。自万维网诞生之后,互联网技术经历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智能互联网三个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演化,平台化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PC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由早期的门户网站模式逐步拓展至众多细分行业领域。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模式的兴起使互联网技术渗透各行各业,引领互联网企业和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智能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突破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瓶颈,引领其探索新赛道。
第四,新媒介技术助力互联网企业在存量时代作出续航“转舵”的重要调整。当前,随着互联网行业迈入用户增长趋缓、原有红利空间收缩的下半场,新媒介技术能够为互联网企业激活流量提供有效的渠道路径。一是自媒体作为互联网平台企业生态建设中的活跃剂,极大地丰富了内容产出的多样性,增强了用户的参与度和黏性。二是短视频为互联网平台经济带来了显著的增长点,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新巨头正是借助短视频赛道的崛起,迅速壮大并成为行业翘楚。三是直播赋能直播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拓宽了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边界。
(二)变奏曲:技术停滞揭示互联网产业创新能力瓶颈
近年来,全球科技产业步入新一轮“逆风期”,竞争加剧和技术创新瓶颈使互联网行业陷入“内卷”困境。2018年前半年,区块链技术迅猛发展,然而却在后半年遭遇寒冬。其关键转折在于除了在数字货币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外,其他应用场景的落地仍显不足,无法发挥规模效应。2021年,元宇宙异军突起被看作是下一代的互联网,以Facebook更名为Meta强势进军元宇宙为标志,科技巨头竞相布局元宇宙。尽管元宇宙承载了社会广泛的未来构想,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其依然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一是作为复杂的技术集合体,元宇宙的快速发展仍主要受限于技术的局限性;二是硬件设备上,当前的VR、AR与元宇宙发展的性能和实践要求存在较大鸿沟;三是元宇宙产业尚未确立统一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规范;四是法律制度层面对这一新兴领域的规制尚属空白。虽然国内外的互联网巨头正积极布局元宇宙,但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相关支撑要素还不完备,因此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新的突破。
在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停滞期,互联网产业的创新能力亦显不足。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互联网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增速回落,如2020年回落1个百分点,2021年回落17.1个百分点。
(三)奏鸣曲:大模型引领互联网企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
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大语言模型技术横空出世,席卷社会诸多领域,致使元宇宙逐渐跌落“神坛”。面对新的技术风口,互联网科技巨头在大模型领域投入研发力量,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1.大模型爆炸式发展并在各行各业落地
相较于国外产业巨头致力于提升大语言模型的通用性,我国互联网企业更聚焦垂类场景的应用落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8月,国内发布的大模型数量已达156个。互联网公司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数据积累,开发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大模型技术,尤其是腾讯、抖音、阿里巴巴、百度等算力强、数据多、应用场景丰富的互联网平台生态已经取得实效。目前,大语言模型已在搜索引擎、办公软件、金融、医疗、传媒、教育等多个垂直行业落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AGI:大模型的关键性突破
大模型技术标志着人工智能通用性的显著提升,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了根本性突破,可以被称之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革命”。所谓AGI(通用人工智能)就是构建一种能够胜任人类所有任务甚至超越人类能力限制的智能系统,旨在实现全方位的智能辅助,并有望开创一个由终极智能塑造的世界。[13]
第一,多模态大模型提升人工智能的泛化与迁移能力,智能水平将显著提高。大语言模型与人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即通过一个“大一统”模型来认知世界,再带着训练后的认知直接降维作用于垂直领域的应用,如闲聊对话、代码生成、文章生成等,对特定领域进行降维打击。长远来看,其将逐步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导方向。
第二,RLHF(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是大模型价值观对齐的主要方式[14],通过将人类偏好嵌入到强化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生成内容的质量与人性化程度,有效减少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偏差,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和质变感。
第三,AGI的颠覆性创新在于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即人—模型之间的交互。以前,AI是人类生产知识的助手;未来,人类+AGI=知识生产。AGI不仅可以生成内容帮助人们沟通,也可以以人机对话的方式与人们沟通,其本身还可以成为人们沟通的话题。当人与AGI成为知识生产共同体,AGI成为人与社会联结的中间者时,人与技术之间也将从无机的交互逐步迈向有机的共生。
3.大模型技术在互联网平台生态中成效凸显
第一,互联网头部企业以高额研发投入驱动技术创新。Air Street Capital发布的《2023年人工智能现状报告》认为,如果没有生成式AI的繁荣,2023年AI领域投资将较上年下降40%。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揭示出研发投入排名前三的企业均来自互联网行业,分别为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其中腾讯2022年度研发投入达到614亿元,阿里巴巴和百度研发费用分别为538亿元和233亿元。[15]值得注意的是,对榜单中排在前10名的互联网企业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这些企业的研发方向中,AI、大模型以及硬科技方向是重点投资的领域(具体见表2)。
第二,在产业升级方面,互联网企业围绕大模型构建AI应用产业生态。百度作为国内最早入局大模型的企业,正在持续构建“1+N”的大模型生态,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边界。2023年3月,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并在8月31日全面开放。同年10月,百度发布了文心4.0版本,并打造了文心一言融合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百度地图、百度网盘等产品多元的AI原生应用矩阵。阿里巴巴以通义千问为底座,构建“AI科技树”,将AI大模型融入电商、企业服务、搜索等业务场景,推出“淘宝问问”AI助手、写实数字人“厘里”、钉钉现场实景全面接入大模型等应用。腾讯也全力推进大模型生态建设,将腾讯云、腾讯广告、腾讯游戏等核心业务和产品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
大模型技术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引领互联网及相关产业步入崭新的智能化阶段,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里程碑,逐步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引擎。
三、乘风破浪:我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动因与成效
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黄金时代的逐渐落幕,人口红利减退、增速下滑、巨头垄断加剧和细分市场饱和等现实挑战凸显。在全球传播环境中,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努力打破西方主导格局。同时,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多年产业积淀,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上日趋成熟。面对新机遇与挑战,拓展海外市场版图成为必然选择。以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巴巴、抖音集团+Tiktok营业收入超过腾讯等标志性事件为代表,展现出我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显著成效。
(一)动因:互联网企业拓展版图成为“必选项”
第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迫使中国互联网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提升0.8个百分点。可见国内市场用户基数增长空间有限,增量市场挖掘难度增大,市场潜力正在削弱。
第二,全球范围内的反向流动趋势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模式出海提供了契机。[16]根据印度学者达雅·屠苏的划分,反向流动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或产业向西方发达国家反向输出的过程。[17]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是改写西方对全球互联网制度与模式控制的重要力量。[18]
第三,“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极力支持互联网企业“走出去”。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21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19],涵盖基建、通信、制造业、贸易、农业、矿业、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第四,部分海外市场的流量红利窗口期具备广阔发展潜力。华为云和易观分析联合发布的《互联网出海白皮书2022》指出,在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地区,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人口红利较大,市场需求具备上涨空间,常作为企业出海的优先考虑对象。
第五,国内互联网企业商业生态体系完备、资本基础雄厚。历经多年积累,国内企业如字节跳动凭借抖音在国内的成功经验,将先进算法与优质体验移植至海外版TikTok,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用户追捧和市场领先地位。拼多多则以其社交裂变营销和高性价比商品模式,在国内市场获得佳绩后,于2022年9月推出Temu平台进军北美并迅速走红,再现其商业模式在新市场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二)成效:我国互联网企业出海驶入“快车道”
据财联社报道,2023年11月29日,拼多多股价飙升超4%,市值一度触及1924亿美元,在美股市值上首次短暂超越阿里巴巴。这一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其海外战略的有力推进,特别是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的推出成为公司寻求全球市场新增长点的关键布局。同时,据The Information透露,字节跳动在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逾40%,达到290亿美元,上半年总营收约为540亿美元,成功超越腾讯同期约413亿美元的营收水平。字节跳动出海战略的成功被视作其超过腾讯的重要因素,彰显了互联网行业格局的新变化,也标志着新一代互联网“巨头”的崛起。
1.互联网企业出海进程加快
我国互联网企业加快了出海的步伐,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寻求新增长点。阿里巴巴作为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其2024财年上半年的财报中显示出海外业务的强劲增长态势,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增长47%。腾讯在游戏行业的海外市场同样表现出色,2023年收入连续三季度双位数增长,其中第三季度国际市场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14%,创下当年季度新高。据统计,非上市企业如字节跳动、希音(Shein)、米哈游等出海同样抢眼,2022年海外收入合计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57.5%。
2.游戏行业在部分海外市场出海前景广阔
中国自研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势头尤为显著。2023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游戏出海创新模式论坛指出,中国自研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收入是163.66亿美元。2023年,在全球重要出海移动游戏市场流水TOP100的产品中,中国游戏产品在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市场中的数量均呈增长趋势。Sensor Tower商店情报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游戏厂商的总吸金额为217.8亿美元。
3.跨境电商在海外市场蓬勃发展
第一,跨境直播带货成为出海的新风口。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发展阶段,直播电商不仅彻底弥合了内容生产与电商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了“品效合一”的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在本质上实现了传播和渠道的合一,即打通了信息与产业之间的通道。随着TikTok电商平台的迅速发展,跨境直播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相较于国内已趋成熟的直播电商市场,海外电商直播领域尚有巨大的潜力待挖掘。根据Foresight Research统计的数据,2022年美国电商直播预计收入只有110亿美元,与规模庞大、发展迅猛的中国直播电商市场形成明显差距。《2022年度中国直播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35000亿元,同比增长48.21%;用户规模也持续攀升,达4.73亿人,同比增长10%;2018年至2021年直播电商的用户规模分别为2.2亿、2.5亿、3.72亿和4.3亿人,其间增速于2020年达到峰值,为48.8%。面对如此广阔的国内市场基础,跨境电商企业正积极布局海外直播电商市场,以期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开启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跨境电商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7万亿元,增长14.4%。据36氪独家信息,2023年TikTok电商东南亚GMV已经超过130亿美元,2024年定下了500亿美元的GMV目标。拼多多旗下Temu覆盖超26个国家及地区,以“Team Up,Price Down”为口号,通过低价商品、低门槛包邮、分享有折扣和推介奖励等多种营销手段,在美国掀起了“薅羊毛”的浪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Temu全球下载量突破3亿次。同时,Shein也凭借低价、风格多样、快速上新的特点获得女性用户青睐,稳步扩张全球市场。2014年5月以来,Shein累计下载量超8.3亿次,拉美和欧洲分别贡献了31%和25%的总下载量。跨境电商、海外市场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四、结语
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回暖和政策环境的逐步优化,我国互联网企业焕发新活力,迎来新的机遇和转折点。政策、技术和出海作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是政策的制定要能够起到良好“风向标”的作用,通过常态化监管的方式对互联网平台合理、有效规范;二是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方面需加大研发投入,从而增强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并推进数智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三是要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提供开放、公平、透明的环境,即便是在存量时代也要探寻新的增量空间。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重点项目“首都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与协同治理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22XCA002)]
参考文献:
[1]王维佳,周弘.规制与扩张的“双向运动”:中国平台经济的演进历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8(S1):76-90+127.
[2]张志安,冉桢.发展实用主义:中国互联网政策变迁与平台治理的内在逻辑[J].新闻与写作,2023(1):89-97.
[3]郭全中.协同共生: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J].中州学刊,2023(9):164-169.
[4]陈兵,张浩东.常态化监管下平台互联互通的实施路向[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3,25(4):123-1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201/t20220119_1312326.html.
[6]中国政府网.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研究当前形势[EB/OL].https://www.gov.cn/guowuyuan/2022-03/16/content_5679356.htm.
[7]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9/content_5688016.htm.
[8]郭全中,朱燕.2022年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观察[J].南方传媒研究,2023(4):51-59.
[9]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EB/OL].https://www.gov.cn/yaowen/2023-04/28/content_5753652.htm?eqid=b10a3ff000
027f1e00000003647417bd.
[10]中国政府网.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EB/OL].https://www.gov.cn/yaowen/2023-05/05/content_5754275.htm?jump=true&eqid=fcc3b78a000093000000664675078.
[11]澎湃新闻.《2023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正式发布[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728500.
[12]郭全中,雷蕾,李黎.互联网平台企业三大议题的理论综述[J].新闻爱好者,2022(9):13-17.
[13]郭全中,袁柏林.从GPT看AGI的本质突破:传媒业新挑战与未来[J].新闻爱好者,2023(4):30-35.
[14]郭全中,张金熠.AI向善:AI大模型价值观对齐的内容与实践[J].新闻爱好者,2023(11):19-24.
[15]深圳新闻网.2023中国民企500强榜单出炉 4家深企进入前十[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7094909202058606&
wfr=spider&for=pc.
[16]王沛楠.从反向流动到模式出海:中国互联网平台全球传播的转型与升维[J].中国编辑,2023(Z1):20-25.
[17]朴经纬,唐天开.全球化时代的媒体与传播:达雅·屠苏的传播思想评介[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4):13-15.
[18]王沛楠.从反向流动到模式出海:中国互联网平台全球传播的转型与升维[J].中国编辑,2023(Z1):20-25.
[19]中新经纬.发改委:十年来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2700亿美元[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3425805515495369&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郭全中,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 100081),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南京 211199);苏刘润薇,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081)。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