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研究

2024-07-09刘春红

高考·中 2024年7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刘春红

摘 要: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创新是一道紧迫且重要的时代课题。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正逐渐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内涵,继而提出了高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路径,包括系统梳理教材精髓,精准诠释主题深意;精心构建阅读情境,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实现教学的多元融合等,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考综合改革;高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

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传统的知识点教学模式已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而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应运而生,它以主题为核心,通过整合相关文本,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新的教学视角和方法,以助力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驶向新的发展征程,切实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新要求。

一、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内涵

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其核心在于以单元主题为脉络,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此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将语文教学置于更广阔的“大语文”思想之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深入文本,感悟文化,理解生活,形成对文本的独特见解,从而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三大特点,即整合性、发展性和开放性,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1]。

首先,整合性强调了将相关文本材料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围绕主题进行深入阅读。这种整合有利于学生对作家和作品形成全面认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其次,发展性强调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应改变以往以知识点为主的教学设计范式,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等过程,助力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开放性强调单元主题教学应注重课内外阅读素材的整合以及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状态能够促进课堂的互动,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贴近教育本源。

二、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路径

(一)系统梳理教材精髓,精准诠释主题深意

单元主题阅读主要以主题为核心,要求学生在了解单元主题的基础上,通过逐篇阅读课文,不断加深对主题内涵的理解。这一模式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具有显著的区别与优势。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聚焦于单篇课文的分析,缺乏对整体主题的宏观把握。而单元主题阅读则要求教师对单元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投放与主题紧密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对主题形成整体认识,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深入感受主题的细节与魅力,从而更好地把握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而言,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主题的内涵、探讨主题在不同课文中的体现方式,以及思考主题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启示等,以此助力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并在后续的阅读中更加有针对性地把握主题,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2]。

以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精心挑选了《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古诗词佳作。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其指向极具深度和广度的主题——“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诗人生平简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单元主题的初步认识,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进入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你认为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等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进行思考。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

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与碰撞,从而加深对主题的理解[3]。

从微观角度来看,教师在逐篇讲解课文时,应注重挖掘课文中的主题元素,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艺术手法等体现主题。以《短歌行》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曹操在诗中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呼喊,通过品味诗句中的情感色彩和意象运用,感受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挣扎。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曹操的生平背景和历史环境,分析这些元素对诗人思想和创作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内涵。同样,在讲解《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通过品味诗句中的自然意象和田园风光,感受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何选择归隐田园,这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学。又或者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词中苏轼以赤壁为背景,追忆三国时期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独特见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苏轼如何通过怀古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以及这种表达方式对诗歌的艺术效果产生的深远影响。不可忽视的是,通过逐篇课文的深入讲解,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这些细微的差异不仅丰富了单元主题的内涵,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应比较不同课文在主题表达上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例如,在比较《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选择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态度对各自诗歌创作的影响。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创作风格,进而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单元主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如何在当下社会中践行这些人生哲

学[4]。通过联系实际,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单元主题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

(二)精心构建阅读情境,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阅读,不仅仅是文字的浏览,更是心灵的体验。因此,教师应该精心构建阅读情境,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应深入研读单元内容,准确把握每篇课文的情感基调与写作风格,通过对比与归纳,提炼出单元主题的核心要素,为后续的情境搭建提供坚实的基石。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呼应的氛围;设计角色扮演、情景剧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想象与联想,将自身情感融入课文之中,生动地感受课文中的场景与人物,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主题内涵。

以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精选了《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经典小说片段,这些作品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是跨越时空的窗口,承载着各自文化的独特印记,通过它们,学生能够窥见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同时感受到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复杂心理。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环节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展开深度阅读。

环节一:利用多媒体资源营造情境。对于《祝福》,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旧社会农村生活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祥林嫂生活环境的贫瘠与压抑。通过情境的设置,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压迫。对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风声和寒冷气候的视频,模拟出林冲孤独凄冷的境遇,帮助学生在感官上接近林冲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悲愤与

无奈。

环节二: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1)《祝福》中的角色互换: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不同社会阶层和立场下的人物心理,深刻理解每个角色的行为动机和社会背景。(2)《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现实对话: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或圆桌讨论,让学生围绕自由意志与社会规范的冲突展开讨论,体现小说中的思想碰撞,并联系现实生活,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5]。

在这一系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构建丰富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感官、认知和情感上全方位地投入小说的学习中,促进学生从多维度思考人文、观察社会等,为他们形成独立而批判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实现教学的多元融合

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实现教学的多元融合,是一个集创新、实践与深度思考于一体的过程。单元主题阅读作为其核心环节,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教学的连贯性,还能够极大地拓宽阅读教学的知识疆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明确单元主题,然后设计多元、有趣的阅读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创意写作、辩论会、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多维探讨、深入交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理解和思考主题内涵,由此于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等。

以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以“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为核心主题,精心选编了《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等篇章,通过展现杰出人物的劳动成就,旨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敬意和热情,让学生能够从实际案例中领悟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6]。为达成良好的教学实效,教师可以组织以下阅读活动。

活动一:小组讨论与分享。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例如,在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一文后,教师可以提出:“袁隆平先生的劳动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他对我们这一代人有什么启示?”等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受,由此,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形成对劳动精神的深入理解。

活动二:创意写作活动。创意写作是阅读教学的延伸。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意写作。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目中的“劳动英雄”的文章,或者让学生以劳动者的身份,写一篇日记或信件,表达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写作实践,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劳动精神的认识和体验,同时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等。

活动三: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劳动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安排学生采访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工作经历、劳动成果和心路历程;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田等劳动场所,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伟大,深入地理解劳动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增强对劳动者的敬意和尊重。

在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教学的多元融合。具体而言,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现实生活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教学体系。

其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例如,在阅读《“探界者”钟扬》一文时,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钟扬先生的科研成果对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讨论《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一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和社会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劳动者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

其二,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教师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亲身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比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加深对劳动精神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身边的劳动者来学校举办劳动专题讲座或分享会,让学生听到真实的故事,感受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奉献

精神。

其三,与个人发展的融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阅读内容与个人成长经验相结合,进行深度反思和自我探索。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后思考:“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验劳动的?我对劳动的态度和认识是什么?”又或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阅读任务。例如,对于喜欢科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读一些科普类的读物,了解科技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对于喜欢艺术的学生,让他们读一些艺术家的传记,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艺术作品的价值,以此助力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结束语

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实施,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在改革背景下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通过系统梳理教材精髓,精准诠释主题深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完整和深入的知识体系。同时,精心构建阅读情境,丰富学生阅读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实现教学的多元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展望未来,期望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够进一步探讨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新路径,使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尹丹.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浅析[J].新智慧,2023(27):118-119.

[2]陈浩田.“双线组元”体系下小学第三学段主题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3.

[3]陈珍华.高中语文单元主题整合阅读教学研究[J].高考,2022(22):49-51.

[4]郭晓东.高中语文教学中单元主题阅读实施路径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1):36-37.

[5]于嘉伟.小学语文熟手教师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22.

[6]林建军.基于人文素养的高中语文古代诗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3):210-211,213.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