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地区先秦冶铜遗址调查与初步认识
2024-07-09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条山地区夏商时期矿冶遗存考古调查与综合研究”(批准号21&ZD238)阶段性成果。
摘要:晋南中条山富含铜矿,是先秦时期中原重要的铜产地。自本世纪初以来数家考古单位合作,在中条山地区进行了多次规模不等的考古调查,发现并确认出18处先秦冶铜遗址,其中多数属于夏到早商时期,只有少数几处可能存在两周时期的冶铜遗存。本文对每处遗址的概况和冶铜遗存的发现情况作了介绍,并简要分析了本地区先秦冶铜活动的兴衰演变过程和原因。这些资料的发表和初步的认识,将有助于学界了解青铜时代中原王朝崛起与晋南铜矿资源之间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中条山 先秦时期 冶铜遗址 考古调查 初步认识
Abstract: The Zhongtiao Mountain in the south of Shanxi Province is rich in copper. It is an important copper producing area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the Pre-Qin perio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many archaeological institutions have carried out different scales of excavations here and discovered and confirmed 18 sites of copper smelting remains of Pre-Qin period. Most of them are from the Xia to early Shang period, only a few sites contain of cultural remains of Western and Eastern Zhou dynasties.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discovery of each site are introduced and the developments and reasons of relevant activities are briefly analyzed. These information and preliminary study would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se of the dynasties in Central Plains and the copper resources in southern Shanxi during the Bronze Age.
Keywords: Zhongtiao Mountain Pre-Qin Period Copper melting site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Preliminary study
一、调查的缘起与经过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创造出了世界上登峰造极的青铜铸造工艺、精美绝伦的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当时贵族身份和特权的象征,属于无可置疑的“国之重器”,那么,用于铸造青铜器的铜料就是当时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夏商王朝直接统辖范围内铜礼器的铸造主要被都邑所垄断,但其铜料来自何处,过去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原为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原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一直在晋南的运城地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持续至今。在早期垣曲商城的发掘过程中,因出土过一些铜炼渣和小型工具范,当时就引起发掘者的注意,推断本地区肯定利用中条山铜矿有过冶铸行为。至于当时的冶炼规模究竟有多大、冶炼遗址有多少,古铜矿开采和冶炼的地点分布在何处,虽经初步调查,但没有取得实质进展。与此同时,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专家也在垣曲及附近中条山地区做过一些调查,所获主要是战国至汉代的矿冶遗存。
2003-2006年,国博考古院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合作,在运城盆地东部开展了大规模区域系统调查,在绛县、闻喜、夏县一带发现数处先秦冶铜遗址,后来在出版的调查报告中有所刊布。2007年开始,因课题需要,我们选择调查中确认的龙山时期规模最大的绛县周家庄遗址进行了连续10年的发掘,期间工作重心在于探索史前末期大型聚落结构、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等问题,而未能同时顾及冶铜遗址的专门发掘与研究。然而,因意识到中条山地区先秦时期的采、冶铜遗址,尤其是早到夏商时期的遗址非常重要,在周家庄发掘期间,我们曾多次组织专门调查,在中条山内外的垣曲小盆地和运城盆地靠近中条山的山前地带,又陆续发现多处先秦冶铜遗址。2018年开始,在周家庄发掘暂告一段落之后,我们选择年代早、规模大、保存好的绛县西吴壁遗址开展了连续的发掘,揭露出丰富的夏商时期的冶铜遗存;同时又数次对以往发现的冶铜遗址进行了复查。
本文涉及的中条山地区先秦冶铜遗址的调查,主要有如下几次。
首先是2003-2006年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数处冶铜遗址。随后在周家庄遗址发掘期间,2008年夏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和国家博物馆戴向明带领学生、工作人员对几处冶铜遗址进行了复查,并深入中条山铜矿内探寻早期矿冶遗址。2009-2011年间,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李建西两次参与戴向明主持的周家庄遗址的发掘,期间数次调查冶铜遗址,并有新的发现,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博士论文。2016年秋冬之季,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派遣博士生崔春鹏(后到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工作)等数名学生,会同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工作人员,在中条山内外开展了一个月的田野调查,除复查此前发现的先秦冶铜遗址,又取得几处新的发现。北科大先后参与调查的博士生还有马赞峰、董利军、李辰元等。
此外,在2007-2017年周家庄遗址发掘期间,以及2018年以后西吴壁遗址发掘期间,国家博物馆考古院晋南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在该地区还多次开展过规模不等的调查。另外还有个别遗址如夏县东下冯、垣曲口头的冶铜遗存,则是早年其他单位发掘时发现的,我们也做过调查,但所获不多,本文主要是依据以前的发掘资料进行简单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历次调查中发现的中条山内开采铜矿的古遗址,所见遗物大多属于战国到汉代,或年代更晚,已知者主要分布在中条山北段的篦子沟、毛斤沟、大汉沟、铜矿峪等矿区。其中能够确认属于先秦早期的采铜遗址只有闻喜千斤耙,经发掘,该遗址主要是采矿点,冶炼遗存不多;出土采冶铜遗物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陶片共存,故推断其年代可早到夏和早商时期。因发现、确认者太少,本文对此类开采铜矿的遗址暂不做介绍。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最南端,主要分布在运城市境内,横亘在黄河北岸,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与王屋山相接,西、南隔黄河与华山、崤山相望,俯瞰关中、晋南、豫西,毗邻河洛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超过40种,其中以铜矿储量最富,有铜矿峪、篦子沟-胡家峪、落家河、横岭关、同善等大、中型矿床,集中在中条山北段。多年来调查所获矿冶遗址主要分布在此地段,包括山内外的垣曲、绛县、闻喜、夏县等地。其中,已在中条山北段与黄河之间的垣曲盆地发现先秦冶铜遗址5处,在运城盆地东北部、中条山西北山前地带发现12处,年代涵盖二里头、二里岗、两周等时期(图一;文后附表)。
本文是对以往历年调查所获中条山地区先秦冶铜遗址的专门介绍和初步认识。需加说明的是,所谓冶铜遗址,绝大部分实际上只在调查中发现少量炉渣、矿石、残炉壁、工具等与冶铜有关的遗存,表明可能存在冶铜活动,并不是说这些遗址都以冶铜产业为主。
二、垣曲盆地的冶铜遗址
垣曲盆地是中条山与黄河南岸的崤山之间所围绕的一个山间小盆地,黄河从盆地南缘流过并成为晋、豫两省的分界线。盆地及周边区域水系十分发达,多为小型支流或季节性河流,在黄河北岸自西向东分布有五福涧河、板涧河、亳清河、沇河、韩家河及酉阳河,在黄河南岸也有一些小的山涧溪流。这些水流从四周沿不同方向注入黄河。
迄今已在垣曲盆地的5处先秦遗址当中发现了冶铜遗存,除河西遗址位于沇河流域外,余皆位于亳清河流域。除垣曲古城南关(垣曲商城)稍远,其余遗址与附近中条山矿区的直线距离均在20公里范围内(图一)。
(一)垣曲商城
1.遗址概况
遗址位于垣曲县古城镇南关,黄河与亳清河之间陡起的高台地上,也是沇河、亳清河交汇入黄河口处。从此地可经东滩渡口过黄河,或往东经王屋山南麓入河南济源,再过黄河到中原腹地,是控扼交通要道的一处关键节点。遗址北距同善矿区约20公里,西北距铜矿峪矿区约32公里、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35公里。1985年到本世纪初,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发掘,发现了二里头文化晚期的环壕聚落,以及二里岗文化时期的城址,夯土城垣内面积为13万余平方米。城内的考古发现主要有院落式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宫殿区)、普通房址与窖穴、灰坑、少量墓葬和较多的陶窑,显示出有序的规划和统一的管理模式。研究表明,垣曲古城南关遗址是夏商王朝为控制、获取和运输晋南铜、盐资源,在黄河岸边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军事堡垒,对于探讨中原早期王朝国家兴起与掌控重要战略资源的关系等问题,具有重大学术意义。
2.冶金及相关遗存
在西城门内道路L2旁、城内东南居民区以及城内西南部等区域,发现一些二里岗文化时期的冶铸遗物(图二),其中包括炉渣(图三)、残炉壁与小件铜器、铜器残片,以及铸造铜斧的石范等。城内东南二里岗上层时期墓葬M1中还出土有铜鼎、斝、爵各1件。垣曲商城所见冶铸遗存,少数为二里岗下层阶段,大部分年代为二里岗上层阶段。对出土炉渣进行的检测分析表明,一些炉渣内含有铜、锡、铅、砷等合金元素,表明除了部分冶炼铜矿石的残渣,还有些炉渣可能来自熔铜铸器、使用合金后的残余物。从出土石范等方面来看,本地大概只能铸造少量小件工具,铜礼器应来自王朝的赏赐或馈赠,科技检测分析也表明这些铜礼器当非本地铸造的。
(二)口头遗址
1.遗址概况
遗址位于垣曲县长直乡口头村西的口头岭顶部(图四),西侧有亳清河环绕流过,北侧为亳清河的支流,并在遗址西北侧汇入亳清河。遗址属于河旁的二级阶地,高出河床约20~30米,东、西较陡,南、北稍缓,现存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北距铜矿峪矿区约15公里,西距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12公里。
2.冶金及相关遗存
1978年6月,山西大学考古专业、垣曲县文化馆在口头遗址进行试掘,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据发掘者描述:“在T2H2底部发现一件双翼铜镞和几块铜锈,共出陶器有深腹罐、尊、甑、盆等,皆饰交错绳纹,器形圆底内凹较多。火候低,呈现红胎心。” 发掘者所述的陶器风格与垣曲盆地所见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器特征接近,其年代应属于该时期。
1979年7月,垣曲县文化馆又在口头遗址布设了四条探沟,并在T6的“扰乱层”中发现了与前此试掘特征相同的陶片,该层还发现了铜炼渣。在T7当中发现了一件铜器口沿残片和大量铜渣(炉渣)。“在这些铜器、铜渣中,有一部分是带有草泥巴烧土紧贴在薄厚均匀、有弧度的铜渣片上,有的铜渣片上有磨割痕迹。冶炼技术是比较原始的。”
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调查时在口头遗址的地表采集到了炉渣与铜矿石。炉渣呈非玻璃态不规则状,熔融状态不佳,断面多见气孔及铜锈色(图五)。
2016年冬季、2021年春季我们对该遗址又进行了两次调查,采集有仰韶、龙山、二里头以及东周时期遗物,但未再见与冶铜相关的遗物。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该遗址存在不晚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冶铜活动。
3.其他遗物
调查中在口头遗址采集到多个时期的遗物,这里主要对龙山、二里头时期的陶器标本做一简单介绍。
(1)龙山时期
深腹盆YQKT:01,泥质褐陶,侈口,圆唇,卷沿,沿外侧绳纹被抹,腹置双鋬,饰纹理较浅的中粗绳纹。口径28、残高17.6厘米(图六,5;图七,5)。
鼓腹罐YQKT:02,夹砂灰陶,侈口,圆唇,沿外侧绳纹被抹,束颈,鼓腹,腹饰纹理粗犷的中粗绳纹。口径26、残高18厘米(图六,3;图七,3)。
大口罐YQKT:03,夹砂褐陶,斜直口,圆唇,上腹部绳纹被抹,下腹部饰弦断绳纹。残高19厘米(图六,4;图七,4)。
(2)二里头时期
大口尊YQKT:04,夹砂灰陶,侈口,方唇,微折沿,沿外侧素面,肩部饰两周弦纹,上腹部亦饰弦纹。口径24、残高12.4厘米(图六,2;图七,2)。
圆腹罐YQKT:05,夹砂灰陶,侈口,尖圆唇,翻沿,沿外侧有一周附加堆纹,上饰斜行绳纹;颈部绳纹被抹,圆鼓腹,腹饰绳纹。口径16、残高15.6厘米(图六,1;图七,1)。
折肩罐 YQKT:06,泥质褐陶,侈口,圆唇,沿外侧素面,折肩,肩部饰三周旋纹,腹上部素面,下饰绳纹。口径26、残高21厘米(图六,6;图七,6)。
(三)龙王崖遗址
1.遗址概况
遗址位于垣曲县长直乡龙王崖村东、高崖村北,亳清河从遗址南侧流过,东部有亳清河的支流,横济公路从其南部下方穿过,北侧与背后的土岭相连。遗址北距铜矿峪矿区约18公里,西距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15公里。遗址分布在河旁的二、三级阶地,高出河床约20~70米,南、北、西三面均较陡,东侧地势较缓。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兼有仰韶、龙山、二里头时期遗存,其中二里头时期聚落面积约15万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清理出墓葬、房址、灰坑等多处遗迹。遗址的分布从低到高,遍布龙王崖台地。遗址表面众多的梯田与冲沟为调查提供了较多的断面,且暴露出较多灰坑(图八)。
2.冶金及相关遗存
2016年冬季的调查,我们在龙王崖遗址南侧梯田断面上见有少量铜锈色不规则状的炉渣(图九;图一〇),熔融状态不佳,直径约1~1.5厘米。该断面地理坐标为N35°13′25.0″,E111°43′28.5″,断面及周边分布着龙山、二里头时期的遗存。
2021年春季,我们对遗址进行了复查,但未见与冶铜相关的遗物。
考虑到龙王崖距离发现二里头时期冶金遗物的口头遗址较近(约2公里),再结合该遗址的文化内涵以及炉渣形貌进行综合判断,龙王崖可能存在二里头时期的冶铜活动。
(四)涧溪遗址
1.遗址概况
遗址位于垣曲县长直乡涧溪村南,东临亳清河的支流干涧河,南北两侧均为较大的冲沟,西侧与背后的土岭相连。遗址西北距铜矿峪矿区约18公里,西距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20公里,北边距离最近的篱笆沟铜矿只有约10公里。遗址分布在河旁的二级阶地,高出河床约10余米,东、南、北均较陡,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东侧因取土以及建设砖瓦窑形成的断崖上暴露有不少灰坑,顶部梯田上还可见散落分布的陶片。遗址年代较为单纯,为二里头文化时期。
2.冶金及相关遗存
2016年冬季调查,在遗址顶部梯田的断面发现炉渣十余块。2021年春季复查时在遗址东侧砖瓦窑破坏形成的断崖上发现灰坑4个(图一一),地理坐标为N35°14′14.8″,E111°47′12.2″,灰坑开口距离地表约1米多深,编号为H1、H2、H3、H4,暴露出的陶片均为二里头文化时期。其中H2见有挂铜锈的石砧以及铜矿石。H4可见石杵、骨角器以及狗下颌骨。
炉渣呈非玻璃态不规则状,熔融状态不佳,表面可见铜锈色,直径约0.8~3厘米(图一二)
铜矿石YQJXH2:06(图一三,左),不规则状,表面由于氧化作用而泛铜绿色,质地坚硬。长1.9、宽1.6厘米。
石砧YQJXH2:04,青石质,略呈方形,长25.8、宽23、厚 9.2厘米(图一三,右;图一四,3)。石砧YQJXH2:05,青石质,略呈方形,长20.4、宽17.9、厚 6.2厘米(图一四,2)。
石杵YQJXH4:02,青石质,方柱体,手持部位略窄,锤击部位略宽,锤击面有凹窝。长7.9、宽4.7、厚 3.8厘米,该器物应与加工矿石有关(图一四,1)。
3.其他遗物
圆腹罐YQJXH2:01,夹砂灰陶,侈口,圆唇,卷沿,沿外侧绳纹被抹,腹饰弦断绳纹。口径18、残高4厘米(图一五,2;图一六,1)。
罐YQJXH2:02,夹砂褐陶,侈口,尖圆唇,沿外侧素面。口径16、残高3厘米(图一五,3;图一六,3)。
深腹罐YQJXH2:03,夹砂褐陶,侈口,尖唇,沿外侧绳纹被抹,束颈,腹饰绳纹。口径10、残高4.8厘米(图一五,1;图一六,4)。
尊YQJXH4:01,泥质褐陶,侈口,尖圆唇,沿外侧有一周凸起。口径24、残高3.6厘米(图一五,4;图一六,2)。
该遗址年代单纯,所见带锈石砧、石杵、矿石、炉渣与二里头文化陶器共存。因此,可推断该遗址存在二里头时期的冶铜活动。
(五)河西遗址
1.遗址概况
遗址位于垣曲县同善镇河西村南(图一七),东邻沇河,属于沇河西岸的二级阶地,高出河床约10余米。据以往调查,遗址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兼有庙底沟二期、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该遗址地处同善矿区,距离较近的旋风沟铜矿仅约5公里。2021年夏季,国家博物馆晋南考古队在该遗址调查时,又采集到少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陶片。
2.冶金及相关遗存
198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垣曲县文化馆在河西遗址调查时发现有大块炉渣及铜锈。1985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对该遗址调查时见有庙底沟二期文化、二里头文化及东周陶片,并发现数块矿石。
2008年的调查在该遗址采集有多块矿石,为表面布满铜绿色的氧化矿石(图一八),直径约1~4厘米,矿石的物化性质经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检测分析也具有早期特征(图一九)。
综上所述,该遗址很可能存在着二里头或东周时期的冶铜活动。
基于以上发现,并结合辽西地区、河西走廊、长江中下游和本地区早期冶铜遗址炉渣形貌特征综合推断,垣曲县境内的口头、龙王崖、涧溪、河西遗址冶铜活动的时代应为二里头文化时期,垣曲商城冶铸铜活动的时代应为二里岗文化时期。由此可知,垣曲盆地内的早期冶铜遗址主要集中于二里头时期。
三、运城盆地的冶铜遗址
运城盆地位于山西西南部,中条山西北侧,北以峨嵋岭、紫金山与临汾盆地为界,西南越黄河与关中盆地相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其南部有著名的河东盐池,东北部的中条山又富含铜矿,在古代战略资源十分丰富。盆地中的主要河流有涑水河、青龙河、沙渠河等。发源于中条山北段陈村峪的涑水河流经绛县、闻喜、夏县、盐湖区、临猗、永济等地,堪称运城盆地的母亲河。
根据已有工作可知,先秦时期,先民在中条山采得铜矿后,会运送到山外定居的聚落进行冶炼,因此距离中条山铜矿富集区较近的涑水河、青龙河上游一带,就成了冶铜遗址的集中分布区。目前我们在运城盆地发现的12处先秦冶铜遗址,有9处位于靠近中条山铜矿区的涑水河上游,尤其集中分布在地势开阔的涑水河北岸、紫金山南坡的台塬阶地上,这里便于开展大规模农耕,能够养活较多人口并形成较密集的村落,而且还出现了像西吴壁这种既是规模较大的冶铜中心、同时又是本地区统辖中心的大型聚落(图一)。这些条件保障了冶铜产业所需的大量人力和相关的组织、协调与管理。
(一)绛县栱北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横水镇栱北村东北,地处涑水河北岸黄土台塬的一处山梁上(图二〇),面积约0.4万平方米。遗址东南距横岭关矿区约20公里、铜矿峪矿区约26公里、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28公里。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该遗址。2011-2017年,又对该遗址进行过多次复查,知悉遗址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及周代遗存。
2.冶金及相关遗存
2017年的调查,在该遗址东南部一处灰坑当中采集到炉渣多枚(图二一)。炉渣呈黑褐色非玻璃态不规则状,表面还可见铜锈色,熔融状态不佳,直径约0.8~1.3厘米,与之共存的陶片主要包括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及周代两个时期。因此,难以确定所见炉渣的具体时代,只能判断其或为二里头文化时期,或属周代。
在该遗址采集到多个时期的陶片,以周代的最为丰富,还有少量属二里头时期。周代遗物已发表。二里头时期年代特征较为明确的陶片,如一件编号为JXGB:05的敛口斝,夹砂灰陶,肩部饰一周扭索状附加堆纹,残高7.6厘米(图二二)。
(二)绛县横东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绛县横水镇横东村北,东南距庙疙瘩矿区约16公里,距离横岭关矿区约18公里,兼有龙山及周代遗存。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确认该遗址龙山时期遗存属周家庄龙山聚落的一部分。此后又经过多次复查,对该遗址有了更充分的了解。据研究,横东周代聚落的分布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是横水墓地葬者生前居邑之所在。
2.冶金及相关遗存
在遗址东南部遗迹稀少区域的梯田断面上采集到了炉渣。这里的炉渣可能属龙山或周代。相比之下,属周代的可能性更大。
(三)绛县小张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勃村乡小张村东北,面积不超过5万平方米。遗址位于涑水河北岸台地上,海拔670~685米(图二三)。遗址东南距横岭关矿区约18公里、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26公里、铜矿峪矿区约22公里。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该遗址,后来又几经复查。遗址兼有龙山、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遗存,面积小于5万平方米。龙山时期聚落位于遗址南部,遗迹分布稀疏,所见遗物很少,仅发现少量陶片。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聚落稍大,发现的遗迹也较少,但暴露出的遗物较丰富,主要为陶片,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罐、盆、鬲、敛口瓮、大口尊等。
从遗址中部一条浅沟可以看出,早期堆积以上的黄土覆盖较厚,显示出遗址保存状况较好,推测遗址的实际面积应该大于地表陶片的分布面积。中部浅沟两侧遗迹、遗物都较丰富。
2.冶金及相关遗存
中部浅沟两侧可见多个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迹,其中一些包含炉渣。采集炉渣样品共十余个,炉渣呈黑褐色非玻璃态不规则状,表面还多见铜锈色,熔融状态不佳,直径约1~3.5厘米(图二四)。出土炉渣遗迹中的陶片时代较为单纯,皆属二里岗文化上层阶段。因此,可以确认小张遗址存在二里岗上层阶段的冶铜活动。
(四)绛县沟楞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绛县沟楞村北,东南距横岭关矿区约15公里。遗址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坡地上,主要分布着两周时期遗存。本世纪初开展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在其后开展涑水流域周代遗址调查过程中复查了该遗址。另外还在开展中条山矿冶遗址专门调查过程中,对沟楞遗址进行了数次复查。该遗址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兼有春秋与战国时期遗存。
2.冶金及相关遗存
2006年踏查沟楞遗址时,在地面采集到炉渣。因无与之共存的陶器,故其时代难辨。考虑到遗址包含有春秋、战国时期遗存,并参考炉渣的性状,推测炉渣的时代可能属东周时期。
(五)绛县韩庄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绛县卫庄镇韩庄村北(图二五),东南有冲沟与里册峪相接。遗址南距横岭关矿区约16公里,距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30公里。2016年冬季调查时发现该遗址,2017年秋季又进行了复查。该遗址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兼有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等时期遗存,其中龙山、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遗存都较丰富。遗址中部有一处现代砖窑,对遗址造成了较大破坏,形成了较多断面,不少遗迹因之暴露出来。
2.冶金及相关遗存
在遗址北部一处断崖及周边发现一些炉渣,这些炉渣大都散见于文化层中。炉渣形貌为黑色碎渣,断面较致密,推测时代较晚。另有少量炉渣发现于1座灰坑当中,与之共出的还有龙山时期的陶片。炉渣呈灰褐色非玻璃态不规则状,熔融状态不佳,直径约1~4厘米,断面还可见小气孔及铜锈色,总体呈现为早期冶炼炉渣形态(图二六)。由此判断该遗址可能存在龙山时期的冶铜行为。
(六)绛县柿树林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绛县城关镇柿树林村北,涑水河北岸台地上,遗址面积小于5万平方米,海拔690~700米(图二七)。遗址东南距横岭关矿区约12公里、铜矿峪矿区约17公里,南距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22公里。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该遗址,遗址年代包括龙山、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三个时期发现的遗迹都较少。龙山时期遗物较少。二里头时期的遗迹中出土遗物较丰富,主要是陶片,另外还有石器、炉渣、兽骨等,陶片以绳纹为主,可辨器形有圆腹罐、深腹罐等。二里岗时期发现的遗物不多,主要也是陶片,另外还有炉渣等。该遗址所在区域因修路、取土,整体被削去很厚的堆积,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可采集遗物较少。
2.冶金及相关遗存
在两座分属二里头、二里岗时期的灰坑中采集到大量炉渣。其中二里头时期的灰坑中,炉渣呈层状分布于灰坑的底部,与炉渣在灰坑中共存的遗物主要是个体较小的陶片,另有少量兽骨(图二八)。两个时期炉渣皆呈不规则状且熔融状态不佳 (图二九),直径约1~9.5厘米。
(七)绛县西吴壁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南距中条山约6公里,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地上,东、西、南三面临近大型冲沟(图三〇)。遗址南距横岭关矿区约16公里、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24公里,东南距铜矿峪矿区约20公里。遗址堆积丰厚,兼有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的文化遗存,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存最为丰富,分布面积均在70万平方米左右,分布范围也大致相同。
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该遗址,此后又经多次复查。2018年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连续的勘察、发掘工作,迄今已揭露出大量二里头、二里岗和东周等时期的多种遗迹和遗物,其中以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冶铜遗存最具特色。
2.冶金及相关遗存
西吴壁二里头、二里岗时期与冶铸活动直接相关的遗迹有冶铜炉残迹、木炭窑、与冶铜活动密切相关的房址等;遗物有炉渣(图三一)、铜矿石、残炉壁、鼓风嘴及陶、石范等。
此外,还发现丰富的二里头、二里岗时期的房址、窖穴、灰坑、陶窑、祭祀坑等遗迹,以及各类陶、石、骨器等遗物,包括一些等级较高的特殊遗物,如石磬、仿铜陶礼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发掘还揭露出一批二里岗下层阶段的墓葬,包括几座随葬铜礼器的高等级墓葬。结合该遗址的聚落规模和丰富的冶铜遗存,可以确知西吴壁在夏商时期不但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冶铜中心,同时也是一处等级较高的区域管理中心。
(八)绛县新庄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绛县横水镇新庄村南,紧邻涑水河,地处河北岸的小型台地上,海拔约540米。遗址东南距横岭关矿区约15公里、铜矿峪矿区约22公里、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24公里。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该遗址,根据采集遗物可知遗址兼有二里头、二里岗文化时期遗存。二里头时期聚落面积约2.3万平方米,暴露出的遗迹分布较为密集,发现房址一座。采集到的遗物较丰富,主要为陶片,以夹砂陶为主,多为绳纹,可辨器形有鬲、蛋形瓮、罐等;另有石刀一件。二里岗时期聚落位于遗址中部,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现的遗迹较密集,包括陶窑一座。出土遗物丰富,主要为陶片,以夹砂陶为主,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等;另有石斧一件。200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揭露出较丰富的二里头和二里岗文化时期遗存。
2.冶金及相关遗存
该遗址有两个地点存在冶铜遗物。一处位于2004年发掘地点东北侧的断崖下(图三二),采集到炉渣、铜矿石(图三三)。炉渣呈黑褐色非玻璃态不规则状,表面还可见铜锈色,熔融状态不佳,直径约1~4厘米;铜矿石分为两类,一类表面泛有铜绿色,主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另一类表面泛有铜蓝色,主成分为蓝铜矿(Cu3〔CO3〕2〔OH〕2)。另一处位于2004年发掘区东南约150米的小沟两侧,采集到炉渣。两个地点的冶铜遗物均见于二里岗时期的遗迹之中。
3.其他遗物
在新庄遗址采集到的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物,择其年代特征明确者介绍如下。
(1)二里头文化时期
蛋形瓮JXXZ:01,夹砂褐陶。敛口,直口方唇,口沿外饰一道弦纹,腹微鼓,通体饰绳纹。口径30、残高10厘米(图三四,3;图三五,1)。
鼓腹罐JXXZ:02,夹砂褐陶。侈口、宽沿,口沿外侧贴泥条,器身饰细绳纹,颈部绳纹被抹去。口径20、残高8.8厘米(图三四,2;图三五,2)。
(2)二里岗文化时期
甗JXXZ:03,夹砂灰陶。敞口、宽沿,器身饰细绳纹,口沿外侧绳纹被抹去。残高6厘米(图三四,1;图三五,3)。
另还有少量石器。
石刀JXXZ:04,砂岩制成。平面整体呈长方形,单面刃,中部有孔。长9、宽5、厚0.7、孔径0.6厘米(图三六,1)。
石斧JXXZ:05,砾石制成。横截面呈椭圆形,双面刃。残长16、宽6.5、厚5厘米(图三六,2)。
(九)闻喜余家岭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闻喜县后宫乡余家岭村西南,地处沙渠河北岸的黄土坡地上,面积约6.4万平方米(图三七)。遗址东南距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16公里、铜矿峪矿区约20公里。运城盆地区域系统调查中发现该遗址,后又经多次复查,采集到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二里岗等多个时期遗物。龙山时期遗存主要分布在遗址西南部,暴露出的遗迹有灰坑、房址,遗物主要是陶片。
2.冶金及相关遗存
在一座出土龙山时期陶片的灰坑(H1)中采集到了较多炉渣,炉渣呈黑褐色非玻璃态不规则状,表面还多见铜锈色,熔融状态不佳,直径约1~5厘米(图三八)。
龙山时代遗址中发现冶铜炉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我们后来又几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查,但仍旧只在最初那座灰坑中采集到炉渣。后期室内整理时对该灰坑给予了重点关注,反复验看了与炉渣共出的陶片,并对共出遗物及炉渣所含的木炭进行了碳十四测年,对炉渣的成分进行了检测。
经仔细甄别,此坑中的陶片确以龙山时期为主,但在后来复查采集的陶片中也有少许二里岗文化时期的。此坑所在断崖上长满荆棘灌木和杂草,虽经数次清理,但始终没能准确划出此坑的范围,因此不排除这些少许二里岗时期陶片是从附近其他遗迹中混进去的。
从此坑出土物中选取四个标本进行了测年,其中一个是与炉渣共存的骨头,另外三个均属炉渣当中包含的木炭。测年结果表明,骨头的年代与炉渣当中木炭的年代存在差距。炉渣当中所含木炭的年代大致在1960BC—1510BC之间,整体落在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但实际上,此灰坑及附近堆积中皆不见二里头时期陶片。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冶金考古团队对炉渣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属冶炼砷铜所产生的炉渣,而砷铜生产工艺又通常被认为是早期、特别是龙山时期冶金的一个典型特征。
综合上述各方面信息推断,此地发现的冶铜炉渣很有可能属于龙山时期。
(一〇)闻喜官庄堡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闻喜县东镇官庄村北,地处涑水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上,东南距庙疙瘩矿区约20公里。官庄遗址在其南,仓底遗址在其北。前者拥有仰韶、龙山时期遗存,后者的内涵更丰富,除仰韶、龙山遗存外,还有庙底沟二期及二里岗文化时期遗存。与两个遗址相邻的官庄堡遗址的年代则较晚,除部分有二里岗时期的遗存以外,主要堆积属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其中春秋时期遗存更丰富。
2.冶金及相关遗存
在官庄堡遗址断面采集到炉渣。未见与之共存的陶片,据遗址文化堆积的年代,可初步判断炉渣的时代为二里岗时期或周代,属于周代的可能性更大。
(一一)夏县东阴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夏县尉郭乡东阴村周围,地处青龙河南岸,北邻著名的西阴村遗址(图三九)。遗址东北距篦子沟-胡家峪矿区约30公里、铜矿峪矿区约42公里。在村西、东、南均可采集到古代文化遗物。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夏县博物馆曾于2000年组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获得一批丰富的二里岗文化时期的考古资料。2005年,我们在运城盆地东部开展区域系统调查时,对该遗址进行了较为仔细的勘察,发现遗址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二里岗等时期遗存。
2.冶金及相关遗存
在该遗址采集到一块炉渣以及两块铜矿石(图四〇)。炉渣呈黑褐色非玻璃态不规则状,表面还可见铜锈色,熔融状态不佳,直径约2厘米;铜矿石为泛有铜绿色的氧化矿石,直径约0.4~1.1厘米。此外,在遗址一处断崖暴露出的灰坑附近地面上,还采集到一件残铜片(图四一),很可能是此坑塌落下来的,科技分析显示其为铜锡铅三元合金。考虑到该遗址存在二里头、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存,结合上述冶铜遗物和铜片的特征,推测这些冶铸遗物的年代应该属二里头、二里岗文化时期。
其他遗物中可见原始瓷片。标本XXDY:01,为一原始瓷罐之肩部残片,饰横绳纹,年代属二里岗时期(图四二)。
二里岗文化时期,北方地区的原始瓷属稀缺物品,通常见于等级较高的遗址。此外,调查中还发现数件仿铜陶礼器。这些发现反映该遗址可能具有较高的等级。
(一二)夏县东下冯遗址
1.遗址概况
位于夏县埝掌镇东部到东下冯村东北部一带,东距马蹄沟铜矿约18公里。1959年春,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开展涑水河流域古文化遗址调查时发现该遗址。1974—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合作,对东下冯遗址进行了连续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丰富的龙山、二里头、二里岗等时期的文化遗存。
本世纪初我们的区域系统调查再次涉足东下冯遗址,了解到该遗址从东下冯村东的坡地向西带状延伸,并跨越青龙河到埝掌村东北。遗址总面积约137.4万平方米,包括仰韶、庙底沟二期、龙山、二里头及二里岗等多个时期的聚落。其中,二里头期聚落主体面积约25万平方米,二里岗期聚落面积近45万平方米。
2.冶金及相关遗存
东下冯遗址第III、IV期遗存(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阶段)出土了一些铜炼渣、小件铜器(凿、刀、镞等)和石范;第V、VI期遗存(相当于二里岗文化阶段)也发现有多件铜镞、铜刀、石范和少量铜炼渣,第VI期的一座墓葬中还出有一件铜爵。其中III期炼渣经过科技检测,当属冶炼红铜产生的炼渣。总的看,这些较丰富的遗存表明,东下冯在二里头晚期和二里岗时期,应当存在冶炼铜和铸造铜器的行为,不过规模可能都不大,并且主要是铸造小件的武器(镞)和工具(斧、凿、刀等),而爵等铜礼器当来自于王朝的赏赐或赠与。
四、初步认识
晋南中条山地区早期矿冶遗存的调查、发现,到西吴壁等遗址的发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几家单位合作的结果。这里我们将多年来历次调查所掌握的该地区17处先秦时期的冶铜遗址资料进行集中的整理和刊布(如果算上兼有采矿和冶炼遗存的闻喜千斤耙,共有18处遗址),将有助于学界对这一重要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参见附表)。
需要说明的是,整理过程中我们根据遗址的文化内涵、炉渣的性状(例如,因冶炼技术的变化,夏商到西周时期的炉渣,与东周及以后的炉渣在表面颜色、质地和熔融状态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以及陶片与炉渣共存等方面的情况,尽可能推断冶铜遗存的确切年代。其中有些可以较准确地断代,但有些受限于采集标本的具体情况,只能大体推定一个年代范围。还有些遗址,虽有少许冶铜迹象或线索,但证据不足或有一定模糊性而不能确定是否为先秦时期的冶铜遗址,出于谨慎而排除,暂未介绍。另外,虽然我们在中条山外围区域进行了拉网式系统调查、并有后来数次专门的冶铜遗址调查,在中条山内的垣曲盆地和几个矿区附近也进行了近乎地毯式的多次调查,但仍然不能保证本文所列冶铜遗址就很全面了。鉴于一些小型遗址暴露不充分,或冶铜规模很小而不易被发现,或矿区附近早期矿冶遗址很容易被后世的开采活动破坏,可以肯定,会有一些先秦冶铜遗址被遗漏。不过,目前已知的这些冶铜遗址,应该能够基本反映出中条山地区先秦冶金活动的总体情况。
按照年代顺序,我们可以对中条山地区不同时期的冶铜状况进行一个初步的梳理和分析。
在上述遗址中,绛县韩庄、闻喜余家岭2处遗址可能包含有龙山时期的冶铜遗存(图一,附表)。晋南地区,迄今只在襄汾陶寺、绛县周家庄等少数遗址的龙山晚期遗迹中发现很少的铜刀、铜铃、铜齿轮形器等小件铜器,主要出土于小型墓葬或灰坑中,看来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铜器尚未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使用数量很小。这种情形与晋南中条山地区只在前述2处遗址发现零星的冶铜遗存是相匹配的。近年在陕北石峁等个别大遗址中也发现有龙山时期的铜刀等少量铜器,而那一带却缺乏铜矿产地,考虑到龙山时期石峁文化与晋南地区密切的关系,可以推测其铜料也有可能来自中条山。仰韶时代中国内地发现的铜器很少,一般被认为是因偶然行为而出现的副产品;即便当时的冶铜术已从西亚传播到了我国西北,但其技术和行为不具有普遍性、规模性和连续性。到龙山时代晚期(晋南、陕北等地龙山末期当已进入中原二里头初期年代范畴),小件铜器的数量增加,尤其在晋南、陕北等地已有一些小型工具(刀、锥等)、饰件(如铜环、齿环)等发现,甚至还出现了像铜铃等空心的、很可能是铸造成的小型铜器,反映内地已开始有意识开发、利用铜资源,冶炼和铸造技术有显著进步,且成为大型聚落中较常见的活动,但其规模仍然不大,也没有证据表明出现了贵族专属的铜礼器(小型铜容器或许已出现)。即便如此,龙山时期毕竟是中国内地青铜冶铸技术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为解决龙山到二里头初期有关冶铜规模、冶炼技术、铸造行为等具体的问题,中条山地区这几处龙山时期冶铜遗址的线索就显得格外重要,有待通过考古发掘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二里头文化时期,冶铜遗址数量显著增长,共约9处遗址发现有这一时期的冶铜遗存(图一,附表。其中垣曲龙王崖、河西为可能性的推测,绛县栱北的年代尚不太确定)。其中,垣曲盆地内有4处,皆分布在盆地北部,位于亳清河、沇河或其支流的阶地上;运城盆地东北部的绛县有二、三处,较集中地分布在涑水河北岸的台塬上;另外还有夏县的2处,散布在青龙河畔。这些遗址都靠近中条山北段铜矿富集区,距离近现代铜矿产地相对较近,但大多也在十几公里到二十余公里之间。在夏商时期开采地表氧化铜的时候,一些遗址距离采矿点可能更近一些,但也会有限。这种分布格局说明,受到地形陡峭、水源贫乏、耕地缺少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当时在铜矿产地往往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定居村落并就近从事较大规模的冶铜生产,而只能将山里开采的铜矿石运到山外便于生活的聚落内冶炼。同时也说明,到二里头时期,冶铜已经不是偶尔为之的事情,而是一种经常性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业生产,并且有可能存在着开采、运输、冶炼等方面的专业化分工。绛县西吴壁遗址的发掘已经揭露出这个时期较丰富的冶铜遗存,初步展示了当时冶铜生产的规模、技术等方面的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此时在偃师二里头,即位于中原腹地的夏王朝都邑,已发现一些二里头文化晚期的青铜礼器,这些铜礼器的出现恰与西吴壁等遗址较大规模的冶铜行为同步,表明夏朝王都与中条山矿业之间很可能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密切关系。
到二里岗时期,在中条山铜矿带两侧共有8处(或7处,1处不确定)遗址发现有冶铜遗存(多数也只见少量的铜炼渣),数量与二里头时期相若,但分布地点发生了重要变化(图一,附表)。从前原本较集中的垣曲盆地内的冶铜地点此时急剧减少,只在古城南关商城遗址有一些发现;其余7处都分布在中条山外侧,即运城盆地东北部的绛县、闻喜和夏县一带,尤其以绛县境内涑水河北岸的4处最集中。导致这种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的原因尚不知晓,或许与夏商之际中原王朝在晋南势力的消涨有关。另外清楚的是,商代夏以后,中原王朝延续并加强了对晋南铜、盐等重要资源的控制、开发和擢取,现有发现中有4处遗址的冶铜遗存从二里头时期延续到了二里岗时期。而且,绛县西吴壁遗址的发掘显示,这里不仅是早商时期面积最大的中心聚落,也是冶铜遗存最丰富、规模最大的一处冶铜中心。与前期相比,此时冶铜规模有明显扩大、技术有显著提高,而且还出现了随葬铜礼器的高等级墓葬,墓主很可能是商王朝派驻或分封的贵族统治者。这些新的变化表明本地区冶铜产业的扩大、强化,以及王朝控制和管理的加强。
晚商时期晋南聚落数量剧减,分布零散。不过近年在中条山矿区外侧的山前地带发现了闻喜酒务头高等级墓地和几处小遗址,虽尚未发现殷墟时期的冶铜遗存,但推测这些带有据点性质的地点很可能仍与获取中条山铜矿资源存在一定关系。
目前在中条山地区已知的冶铜遗址中,只有4处小遗址可能存在两周时期的冶铜遗存。根据调查采集到的陶片和炉渣的特征判断,这几处遗址应主要属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其数量、规模都无法与夏和早商时期相比。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一是可能与我们在运城盆地东部开展的区域系统调查未能顾及到两周有关,因没有对两周时期的遗址进行细致调查,从而导致对一些两周冶铜遗存的错失。现在所知的几处两周冶铜遗址,都是在针对商以前遗址的区域系统调查和早期冶铜遗存调查中顺带发现、确认出来的;二是自晚商,特别是西周以后,中原王朝获取铜矿资源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主要来源地可能转向了长江中游等地区,晋国的铜料可能也主要靠外部输入了;三是到周代,特别是东周以后,随着冶铜技术的提高、规模的扩大、生产与生活能力的增强,人们有可能改变了冶铜生产的方式和地点,比如不再将大量开采的矿石运到山外冶炼,而是就近开辟既能生产、又可居住的矿区从事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冶炼活动,而这些地点又很容易被后世尤其是近代以来新兴的矿区所覆盖和破坏,以致我们的调查很难在矿区附近找到早期矿冶遗址。当然这些只是推测,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田野考古工作来确定。
晋南是支撑中原早期王朝兴盛的重要资源产地。目前我们只在中条山北段的铜矿富集区发现、确认出上述18处先秦冶铜遗址,而采矿遗址只有1处。如果未来将调查范围扩大到整个晋南以及邻近的河南济源等地,也许发现的遗址会更多。而且,晋南地区还存在有铅矿、锡矿的线索,今后还应把该地区先秦铅锡矿采炼遗址的寻找作为一个工作重点,以弥补在早期青铜产业探索上存在的缺环。
执笔:戴向明、 田伟、崔春鹏、王晓毅、
李延祥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年。
李延祥:《中条山古铜矿冶遗址初步考察研究》,《文物季刊》1993年第2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18~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20年第7期。
李建西:《晋南早期铜矿冶遗址考察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垣曲县文化馆:《垣曲县三十年来文物工作的回顾》,载《垣曲考古》,垣曲县博物馆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49~52页。
李刚:《闻喜千斤耙遗址的发现与商代早期青铜器原料产地研究》,载《青铜器与金文(第一辑)》,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511~524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垣曲盆地聚落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一)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年。
戴向明:《晋南盐业资源与中原早期文明的生长:问题与假说》,《中原文物》2021年第4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二)1988-2003年度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481、484页,图版一二三,图版一七六~一七八。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垣曲县博物馆:《垣曲商城(一)1985-1986年度勘察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11页。
佟伟华:《垣曲商城与中条山铜矿资源》,《考古学研究(九)》,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346~361页。
梁宏刚、孙淑云、李延祥、佟伟华:《垣曲商城出土炉渣炉壁内金属颗粒及矿物组成的初步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第11期,第18~30页。
崔剑锋、吴小红、佟伟华、张素琳:《山西垣曲商城出土部分青铜器的科学研究》,《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6期。
付淑敏:《我对二里头文化的看法》,《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垣曲县文化馆:《垣曲三十年来文物工作的回顾》,垣曲县博物馆编:《垣曲考古》,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垣曲县文化馆:《垣曲三十年来文物工作的回顾》,垣曲县博物馆编:《垣曲考古》,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垣曲龙王崖遗址的两次发掘》,《考古》1986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垣曲古文化遗址的调查》,《考古》1985年第10期;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垣曲盆地聚落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41页。
垣曲县文化馆:《八二年垣曲县古遗址调查复查报告》,载《垣曲考古》,垣曲县博物馆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59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等:《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18~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20年第7期;李延祥、席光兰、李辰元等:《辽西青铜时代早期矿冶遗址考察报告》,《北方民族考古(第3辑)》,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279~298页;李延祥、陈国科、潜伟等:《敦煌西土沟遗址冶金遗物研究》,《敦煌研究》2018年第2期,第131~140页;崔春鹏、李延祥、陈建立等:《安徽铜陵夏家墩遗址出土青铜冶金遗物科学研究》,《考古》2020年第11期,第91~115页;崔春鹏、李延祥、李辰元等:《安徽安庆地区早期采矿与冶金遗址考察研究》,《有色金属》2021年第1期,第89~97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76~77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绛县横东、拱北遗址调查简报》,《三晋考古》第五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
田伟:《倗伯居邑探索》,《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年第8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54~57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涑水上游周代遗存调查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11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9~40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45~49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18~2019年度发掘简报》,《考古》2020年第7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2022年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年第6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80~84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考古部、运城市文物局:《山西绛县柳庄夏商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10年第2期。该报告的“柳庄遗址”与“新庄遗址”为同一遗址。
李建西:《晋南早期铜矿冶遗址考察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36页。
李延祥:《中原与北方地区早期青铜产业格局的初步探索》,《中国文物报》2014年2月28日第5版。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涑水上游周代遗存调查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11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博物馆:《山西夏县东阴遗址调查试掘报告》,《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6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36~237页。
李建西:《晋南早期铜矿冶遗址考察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07~108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31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运城盆地东部聚落考古调查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79~280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李建西、李延祥、田建文:《东下冯遗址冶铜遗存研究》,《考古与文物》2018年第1期。
相关资料出处及分析可参见田伟:《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铜器及相关遗存研究》,载《古代文明》第16卷,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石峁遗址管理处:《陕西神木县石峁城址皇城台地点》,《考古》2017年第7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18~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20年第7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2022年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年第6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闻喜县文物局:《山西省闻喜县酒务头商代墓地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