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陵川宝应寺石窟调查简报

2024-07-09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文物季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石窟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本调查获得山西省文物局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专项调查经费的支持。

摘要:2023年3-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宝应寺石窟进行了调查。宝应寺石窟现存5窟及4处摩崖造像,其中第3窟与第4窟之间有石构回廊建筑。石窟无明确纪年。从窟龛形制、造像组合、造像特征综合判断,以北朝晚期遗存为主,后代多有补刻改妆。

关键词:陵川 宝应寺 石窟 北朝

Abstract: Shanx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grottoes of Baoying Temple in Lingchuan County, Ji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from March to June, 2023. There are 5 grottoes and 4 cliff statues discovered here, among which there are stone corridors between the Grottoes 3 and 4. Though there is no clear date found in these grottoes, its date probably is the Late Northern Dynasties from the shape of the niches,the statues combination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aves. Meanwhile,there are many supplemented carvings and redecoration in later dynasties.

Keywords: Lingchuan Baoying Temple Grottoes Northern Dynasties

一、位置及分布

宝应寺石窟位于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东沟村北关岭山南麓,处于高平市、陵川县、上党区三县(市、区)的交界处,行政区划归陵川县(图一)。

该石窟现存5个洞窟和4处摩崖造像,各时代题记32处,元代石碣1方,共有造像43尊。

石窟依山势开凿,高低错落,由西向东依次编号1~5窟,共有造像32尊。摩崖造像按位置编号为A、B、C、D四处,共有造像11尊,其中A、B区位于第3、4窟之间的“U”形壁面上,C区位于3窟南部崖壁,D区位于崖底宝应寺正殿东北部的菜地中(图二~图四)。2013年晋城市人民政府将宝应寺及石窟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石 窟

(一)第1窟(图五~图一〇)

造像10尊。

石窟形制:平面呈横长方形,四壁略内倾,穹隆顶,方向142°。面宽1.32、进深0.66、高1.6米。窟内三壁设龛,龛前设低坛。坛宽0.08~0.12、高0.2~0.26米(图一〇)。

窟内造像头部全为后世补塑。

窟外立面:

崖面凿长方形圹,中心开重形窟门。外门作圆拱形,设尖拱门楣,两侧有圆形门柱;内门作长方形,门下设门槛。外门高0.75、宽0.64米,门楣高0.31米;内门高0.74、宽0.75、厚0.26米;门槛高0.06米。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图六;图七)。

左侧力士,大嘴微张、怒目圆瞪。头两侧扎上飘宝缯,左手扶于左膝,右臂曲肘握拳,左腿前伸,脚部残,力士右腿及下部未雕刻完整,身上及周边残留有多处凿痕,高0.81米。

右侧力士,深目高鼻,体型壮硕,跣足。头后宝缯上飘,左手屈肘置于胸前,左腿前伸,右腿弯曲,高0.96米。

正壁:

正壁开双龛,圆拱形,龛内各造佛像1尊,左龛宽0.55、深0.09、高0.8米;右龛宽0.47、深0.09、高0.8米(图八;图九)。

左侧佛像,溜肩,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内着僧祇支,胸前系带,带角呈八字形下垂,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呈水波状覆于座前,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头后有复莲纹头光,身后有桃尖形身光。像残高0.27、座高0.25米。

右侧佛像造型与左侧相同,像残高0.27、座高0.26米。

题记3处,墨书。

题记1,位于左侧龛左侧壁面,内容为“少小不知风霜苦  老大犹著芦花服』长治□任氏□和”。

题记2,位于左侧龛内背光左侧,内容为“大清道光三十年  我亦虚度四十一』四十一岁上  思想风霜苦』 ”(图一一)。

题记3,位于左侧龛内背光右侧,内容为“乾隆五十五  老僧进洞府”(图一二)。

左壁:

壁面开一帐形龛,龛内造像3尊,为一菩萨二胁侍,龛宽0.69、高0.81、深0.15米(图八;图九)。

菩萨,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戴宝冠,宝缯方折下垂,颈部饰桃尖形项圈,胸前饰“U”形连珠璎珞,帔帛自双肩下垂至腹部交叉穿环,裙摆覆于座前;左手置于膝上,右手残。座前刻莲花化生的托举力士。像高0.48、座高0.23米。

左侧胁侍,形体修长,削肩,跣足,恭立于束腰莲台上。戴宝冠,宝缯方折下垂,帔帛自双肩下垂至腹部后交叉上绕至双肘部并下垂,下身着裙,裙摆呈八字形外撇;右手持莲蕾置于右胸前,左手持一物置于左胸前。头后有椭圆形头光。座为束腰仰覆莲座。像高0.56、座高0.13米。

右侧胁侍造型与左侧基本相同,左手提一瓶状物,右手曲肘于右胸前。像高0.58、座高0.13米。

右壁:

壁面开一圆拱龛,龛内造像三尊,为一佛二胁侍,龛宽0.66、高0.78、深0.14米(图八;图九)。

佛像,溜肩,双手扶膝,跣足,倚坐于方形台座上。内着僧祇支,胸前系带,带角呈八字形下垂;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绕右腋下后覆于左小臂及座前。饰莲花纹头光和舟形大背光,均残。像残高0.54、座高0.26米。

左侧胁侍,身体修长,跣足站立于莲台上。头两侧有下垂宝缯,上半身风化严重,帔帛于腹部交叉,下身着裙,裙裾呈八字形外撇。座为束腰仰覆莲座。像残高0.44、座高0.11米。

右侧胁侍,造型同左侧胁侍,双手合十似捧莲蕾,削肩,跣足站立于莲台上。头两侧有下垂宝缯,颈戴桃尖形项圈,肩两侧帔帛下垂至腹部后交叉再上绕至双肘并下垂,下身着裙,裙裾呈八字形外撇。座为束腰仰覆莲座。头后有尖桃形头光。像残高0.44、座高0.12米。

(二)第2窟(图一三;图一四)

无龛无造像。

石窟形制: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口窄内宽,顶部较平,底部不平,壁面有明显的雕凿痕迹,窟内有岩体开裂痕迹,无造像。宽1.72~3.64、进深4.35~4.7、高1.6米。方向88°(图一四)。

窟外立面:窟门呈长方形,宽1.72、高1.04~1.6米(图一三)。

题记3处,其中金粉题字1处,阴刻2处。

题记1,金粉题字,位于窟门上方“□(佛)母洞”。

题记2,阴刻,位于左壁近门处,篆书“南□皇□』□□□□”。楷书:“洞通地脉”(图一五)。

题记3,阴刻,位于右壁近门处,内容为:“□□水』□人』仙人□□…”。

(三)第3窟

造像13尊。

石窟形制:为前廊后室式建筑结构。石窟坐北朝南,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壁面略内倾,四角攒尖顶,平底,面宽2.23、进深1.9、高1.92米。窟内三壁前设低坛,坛宽0.2~0.38、高0.1~0.15米,方向149°(图一六;图一七)。

窟外立面:

正中开重形窟门,外门作圆拱龛形,尖拱门楣,门楣上饰忍冬纹,门两侧有圆形门柱,门柱风化严重,门梁正中束一莲;内门作长方形,上部饰束起的幔帐,窟门下方设门槛。门宽0.75、厚0.26、高1.1米,门楣高0.33米,门槛高0.15米。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图一八;图一九)。

左侧力士,风化严重。宝缯上飘,似着帔帛,跣足。高1.14米。

右侧力士,风化严重。宝缯上飘,下身着裙,裙摆“V”字形自然下垂至两腿之间。高1.24米。

题记4处,其中阴刻题记2处,墨书题记2处。

题记1,阴刻,位于窟门左上角,风化严重,漫漶不清,可辨字迹有“云、月、不、苦、寺”等。

题记2,阴刻,位于窟门右上角,风化严重,漫漶不清,可辨字迹有“洞、人、松、在、不见”等。

题记3,墨书,位于窟门右上角,墨迹不清,可辨字迹有“陵川、灵光、天界”等。

题记4,墨书,位于题记3下方,内容为:“□□奇□』古陵瑰宝』……”。

正壁:

未设龛,造像3尊,为一佛二胁侍(图二〇;图二一)。

佛像,头部为后世补塑,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内着僧祇支,腹部系带,带角呈八字形展开,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呈水波状覆于座前;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右脚脚心朝上。饰头光、身光、背光,其中莲花纹圆形头光和舟形大背光为原来雕刻,椭圆形身光为后世用朱红彩补绘。像残高0.78、座高0.3米。

左侧胁侍,面部漫漶,头戴高冠,大耳,细颈,溜肩,双手置于腹前,跣足站立于方形台座上。上身着双领下垂式外衫,下着裙,裙裾外撇。头后饰桃尖形头光,后世补绘红色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像高0.73、座高0.15米。

右侧胁侍造型同左侧,风化严重,头部和上身不详,下身着裙,裙裾呈八字形外撇;双手合十,立于座上。头后饰桃尖形头光,后世红彩绘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像高0.8、座高0.05米。

题记3处,墨书。

题记1,位于正壁左上角,内容为:“东山看着西山高』来到西山景更娆』莫到此处暗庆幸』前边景色更为骄』陵川礼义中学高四』班□□留言』77、1、25”。

题记2,位于正壁上方及顶部,内容为:“走遍陵川踏遍山』宝龙寺风景实可观』巍峨雄山屹中间』更鸡叫鸣听三县』昔日游玩到山中』一片荒凉无人影』今朝旅□□上队』改观石□变原形』果品□□多种样』□□各地□□□』人在欢乐山在笑』多谢党的好领导』□□□□□□□』□天□□□□』题于公元一九六五四月□”。

题记3,位于正壁右上角,内容为:“昔日荒山岭』今日花果山』瞬间千般景』奇观只等闲』□城中技学□』袁□林携□□』□长流社□□』富才同志□时留念』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左壁:

未设龛,造像3尊,为一佛二胁侍(图二〇;图二一)。

佛像,头部为后世补塑,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内着僧祇支,胸前系带,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呈莲瓣状覆于座前。手部残,似施禅定印。饰头光、身光、背光,其中莲花纹圆形头光和舟形大背光为原来雕刻,椭圆形身光为后世用红彩补绘。像残高0.52、座高0.16米。

左侧胁侍,风化严重,粗短颈,帔帛于腹前交叉穿环,下身着裙,跣足站立。左手下垂提帔帛,右手置于胸前。头部饰桃尖形头光,身后有后世红彩绘椭圆形身光。像高0.75米。

右侧胁侍,面相圆润,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合十,跣足站立。头部饰桃尖形头光,身后有后世红彩绘椭圆形身光。像高0.81米。

题记1处,墨书。

位于窟内顶部,内容为:“三石顶天地』彩云横渡飞』佛赐众生吉』人间尽光辉』陵川城关安阳村』李□□』九四年四月十三日”。

右壁:

未设龛,造像3尊,形制同正壁,为一佛二胁侍(图二〇;图二一)。

佛像,头部为后世补塑,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内着圆领衫,胸前系带,带角呈八字形展开,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呈水波状覆于座前;双手置于腹前,施禅定印,右脚脚心朝上。饰头光、身光、背光,其中莲花纹圆形头光和舟形大背光为原来雕刻,椭圆形身光为后世用朱红彩补绘。像残高0.43、座高0.09米。

左侧胁侍,风化严重,面部、衣纹漫漶,双手合什恭身站立,通高0.6米。

右侧胁侍,风化严重,双手合十,立于方座上,头后有尖桃形头光,通体饰红彩。像高0.51、座高0.1~0.13米。

前壁:

窟门正上方开一圆角方形龛,龛内雕一尊坐佛,龛宽0.2、高0.2、深0.03米。龛外有阴刻题记,字迹斑驳,无法辨识(图二〇~图二二)。

佛像,头部残,高肉髻,面相长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左手施与愿印,右手上举,残缺,似施无畏印。莲台、头光、身光用墨线勾勒。像高0.2米。

题记1处,阴刻。

位于前壁右上角,内容为:“乾隆十九年□月十八日□□□』…陵邑□子□□□住□村』…重修石佛……』…弟子…”(图二三)。

窟外南壁

题记3处,阴刻(图二四)。

题记1,位于壁面左侧,内容为“陵川八景之一』云追□□□峰□』月吐南山一片□』时乙亥年□月□(落款)□□』郝其□勒石』杨安□刻石”。

题记2,位于壁面中上部,字迹斑驳,漫漶不清,可辨字迹有“......王......延昌......李”等,魏碑体(图二五)。

题记3,位于壁面右侧,内容为“秦岭卧云』时乙亥和夏”其后有方形落款“□福”。

(四)第4窟

造像2尊。

石窟形制:为前廊后室式的建筑结构。窟内平面呈长方形,顶部较平,壁面内倾,平底,窟内无造像,正壁与天然洞穴相连。面宽1.03、进深0.48、高1.06米,方向203°(图二六)。

窟外立面:

正中开重形窟门,外门作圆拱龛形,门外两侧饰圆形门柱,门柱下方设柱础,柱头束帛式,门梁正中束一莲,左侧梁作尾凤鸟回首状;柱础长0.26、宽0.18、高0.17米。窟门上方有尖拱门楣,门楣上饰火焰状忍冬纹,内门作长方形,上部饰束起的幔帐,窟门下设门槛,门槛高0.15米,门宽0.94、高1.04、厚0.2米。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图二七;图二八)。

左侧力士,头为后世补塑,宝缯上飘,袒胸,跣足,胸部系带,着帔帛,左手弯曲置于左膝上,右手握拳曲肘置于胸前,左腿向前弯曲,右腿直立,衣角呈“V”字形。像高1.5米。

右侧力士,头部为后世补塑,头扎上飘宝缯,颈部戴尖桃形项圈,左手残,右手曲肘置于左胸前,衣角呈“V”字形,左腿直立,右腿向前弯曲。像高1.48米。

(五)第5窟(图二九~图三三)

造像7尊。

石窟形制:平面呈横长方形,四角攒尖顶,面宽1.46、进深1.03、高1.36米。窟内三壁造像,壁前设低坛,宽0.1~0.25、高0.15米。方向208°(图三一)。窟内造像头部皆为后世补塑,造像衣着皆被彩妆。

窟外立面:

正中开重形窟门,外门作尖拱龛形,两侧设圆形门柱,柱头束帛式,门梁中束一莲。尖拱门楣,粗坯未处理。外门宽1.18、高1.48,门楣高0.4米。内门作长方形,门下设门槛,宽1.1、高1.16、厚0.26米,门槛高0.08米。窟门上方有横向长条形凹槽,为原窟檐建筑基槽,长2.3、高0.11~0.16、深0.13~0.16米,凹槽上方正中和两侧有线刻脊顶装饰,其上有线刻造像;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图三〇)。

左侧力士,头部风化严重,馒头状肉髻,腹部系带,下身着裙,裙摆呈“V”形置于两腿之间;左手扶膝,右手曲肘于胸前,右腿直立,左脚前踏,半蹲状面向窟门。像高0.99米。

右侧力士,风化严重,右足前踏,半蹲状面向窟门。像高0.92米。

线刻造像,位于窟檐顶部崖面,线刻,风化严重。圆拱形龛,龛内刻结跏趺坐佛1尊。龛宽0.32、高0.48米,像高0.32米。

窟前地面:

用砂岩片石垒砌,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5、南北宽2.1~2.5米。

正壁:

造像3尊,一佛二胁侍。壁面开一主龛二副龛。主龛圆拱形,龛宽0.8、高1.21、深0.11米;两侧开长方形副龛,左侧龛宽0.21、高0.48、深0.05米;右侧龛宽0.18、深0.05米(图三二;图三三)。

佛像,位于主龛内,内着僧祇支,胸部系带,带角呈八字形展开,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呈水波状覆于座前;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像残高0.74、座高 0.28米。

左侧胁侍,位于左侧长方形龛内,恭身站立,跣足。着袒右式袈裟,双臂曲肘置于腹前。像残高0.39米。

右侧胁侍,位于右侧长方形龛内,恭身站立于方形台座上,跣足。内着长裙,外着对襟长衫,双手捧物置于胸前。像残高0.38米。

题记2处,墨书。

题记1,位于壁面左上角,内容为:“阅尽古今人间谁射』雕谁逐鹿争名夺』利总成空千秋不朽』唯此独』丙辰孟秋』云□居士”。

题记2,位于壁面右上角,内容为:“天生一座朝南屋』中有几尊弥勒佛』晴不虑无□阴不愁』雨露青山为屏障』夜月明如烛慧眼”。

左壁:

无龛,壁面正中造菩萨像1尊,被后世改刻。饰桃尖形项圈,帔帛搭肩,下垂于腹前交叉穿环,下身着百褶裙,裙摆呈八字形展开;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曲肘置于胸前,手中似托一物;跣足立于半椭圆形台座上,头后有圆形头光。壁面可见原像残留衣纹下摆,八字形外撇。像残高0.73、座高0.04米(图三二;图三三)。

题记3处,其中阴刻题记1处、墨书题记2处。

题记1,阴刻,位于壁面左侧,风化严重,漫漶不清,可辨字迹有“维那、邑子、男、女”等(图三四)。

题记2,墨书,位于壁面左上角,内容为:“□□□□之吉□□』□携二友游宝山』大梦顿觉世事繁』国家荒乱民多哀』何如隐居在此间』十岁□弟□□代』三位老兄书写于石孔以志游迹”。

题记3,墨书,位于壁面右侧,内容为:“古今相传保龙山』巍然屹立在此间』几座洞府仙人地』有座寺院在半山』山青水秀好风景』金碧光辉绿长青』英明广阔遍四方』参观人员万代宣』九一秋七八书”。

右壁:

无龛,壁面正中造菩萨像1尊。造型同左壁,有后世改刻痕迹。像残高0.71、座高0.06米(图三二;图三三)。

题记2处,墨书。

题记1,位于壁面左上方,内容为:“闯过钱权美三关』人到无求自成仙』陵川□□□书』于......十五』”。

题记2,位于壁面右上方,内容为:“□□乙丑冬至……”。

窟外东壁:

题记1处,阴刻。

砂岩壁面风化严重,字迹漫漶,内容为:“□安□年九月七日。”(图三五)

三、摩崖造像

(一)A区造像

位于3窟外北壁,4窟廊内。

无龛,在长2.44、高1.26米的砂石壁面上造像4尊,从左到右依次编号为1~4(图三六;图三七)。

像1,位于龛内最左侧,风化严重,左手置于腹前,跣足站立。像高0.72米。

像2,腹部以下风化严重,矮平肉髻,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下垂,右手置于胸前,跣足站立于方形台座上。身后阴刻舟形背光。像高0.88米。

像3,腹部以下风化严重,头戴矮平冠,两侧有宝缯下垂至肩,颈部戴桃尖形项圈,双手合什,两侧帔帛绕肘下垂及地,跣足立于方形座上。头后线刻圆形头光,像高0.66、座高0.06米。

像4,造型同像2。像高0.82米。

(二)B区造像

位于第4窟前回廊西壁,无龛,雕刻一佛二胁侍(图三八;图三九)。

佛像,站姿,风化严重,五官及衣纹不详,馒头状肉髻,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置于腹前手掌下垂施与愿印,右手上举胸前施无畏印,身后线刻舟形背光。像高0.9米。

左侧胁侍,站姿,风化严重,左手自然弯曲置于腹前,右手曲肘置于胸前,头后饰圆形头光。像高0.74米。

右侧胁侍,站姿,风化严重,右手曲肘置于胸前,头后饰圆形头光。像高0.66米。

(三)C区造像

位于第3窟南侧崖壁处。残留2龛,其中一龛风化严重,漫漶不请。另一龛为圆角方形龛,宽0.33、高0.38、深0.04米,龛内造像3尊,一佛二胁侍,风化严重(图四〇;图四一)。

主尊,结跏趺坐,双手置于腹前,似施禅定印。像高0.36米。

左右胁侍,站姿,风化严重。左侧像高0.32、右侧像高0.28米。

D区造像

位于宝应寺正殿东北侧的菜地中。圆拱形龛,宽0.19、高0.33、深0.05米,龛内造佛像1尊,结跏趺坐,风化严重,像高0.3米(图四二;图四三)。龛外为现代修补。

四、回 廊

第3、4窟前有石构回廊建筑,平面呈“T”形,下部立柱,上部石板覆盖,用以遮挡3、4窟窟前及3、4窟之间的“U”形区域(图四四)。

回廊由柱础、立柱、橑檐枋和廊顶组成。柱础多方形或长方形;立柱抹角长方体,略呈上小下大状;立柱上方设柱头,柱头开凹槽;橑檐枋平面呈长方形,各枋之间“Z”形相连;廊顶石板铺砌,石板一端嵌于崖壁开设的沟槽内。

(一)第3窟前回廊

面阔3间,立柱4根,上承3根橑檐枋,枋上铺东西向石板9块。廊长4.25、高1.9~1.95、距离4窟壁面0.6~0.68米。石板长1.1~1.15、宽0.2~0.8、厚0.13~0.15米。地面为后世条砖铺砌(图四五)。

石柱由南向北编号柱1~柱4。石柱由整块砂石雕凿而成,柱1上部未设柱头外,柱2、柱3、柱4形制相同,分为柱身和柱头,柱身抹角长方体,柱头呈斗状。

柱1,位于廊内最南部,上方未雕柱头,直接在顶部做南北向的榫卯凹槽。上端长0.32、宽0.25、下端长0.35、宽0.32、高1.6米。石柱础长0.6、宽0.53、厚0.19米。

柱2,分为柱身和柱头。柱头斗状,长0.42、宽0.3、高0.38米;柱身上端长0.36、宽0.3、下端长0.38、宽0.34、高1.47米。石柱础半埋于土中,长0.8米。柱身东壁墨书“普渡众生□”。

柱3,同柱2。柱头长0.34、宽0.31、高0.4米;柱身上端长0.35、宽0.31、下端长0.36、宽0.33、高1.45米。石柱础半埋于土中,长0.68米。柱身东壁墨书“光照人间”。

柱4,同柱2。柱头长0.34、宽0.31、高0.27米。柱身上端长0.3、宽0.27、下端长0.32、宽0.32、高1.38米。石柱础半埋于土中,宽0.6米。柱身东壁墨书“南无阿弥陀佛”。

(二)第4窟前回廊

结构模式同第3窟前回廊。立柱4根,橑檐枋3根,石板13块。廊长3.9~5.45、宽2.14、高1.9~1.95米。石板长1.1~1.2、宽0.28~0.55、厚0.15~0.22米,

石柱由西向东编号柱5~柱8。石柱砂石雕凿,柱5、柱6、柱7柱身与柱头分开雕凿,柱头形态不一;柱8柱身柱头一体雕凿。

柱5,位于廊内最西部。柱头长方体,长0.4、宽0.36、高0.26米;柱身上端长0.33、宽0.27、下端长0.36、宽0.27、高1.45米。柱础圆形,直径0.66~0.7米。柱身东壁墨书“□□山林好□高眼□宽』□□上□□山』池下……”。

柱6,柱头作束腰须弥座状,上端长0.36、宽0.24、下端长0.48、宽0.3、高0.29米。柱身上端长0.4、宽0.26、下端长0.42、宽0.28、高1.45米。柱础圆形,直径0.6~0.65米。柱身东壁墨书题记“□旧宝地……”;南壁墨书“不知□□何……”。

柱7,柱头斗状,上端长0.4、宽0.37、下端长0.32、宽0.39、高0.33米;柱身上端长0.3、宽0.26、下端长0.34、宽0.28、高1.44米。柱础半埋于土中,平面长方形,长0.85、宽0.6米。

柱8,位于廊内最东部,柱头、柱身为整块砂石一体雕凿。柱头长0.37、宽0.32、高0.33米;柱身上端长0.34、宽0.32、下端长0.4、宽0.36、高1.39米。柱础埋于土中,平面长方形,长0.42、宽0.38米。

第3窟回廊与第4窟回廊之间用9块石板铺盖顶部。

五、元代石碣

石碣1方。

镶嵌于第4窟和第5窟之间的石砌壁面上,长0.97、高0.45米(图四六)。

内容为:□泉山宝应禅院重修石洞之铭

□以古之圣迹凡圣同居自唐汉已(以)来』□於今朝不可胜已每年每岁风吹□』漏损坏圣像常时□之仰之无力难成』今有□财比丘本院住持聪慧空庵清』公□□□发处心愿捨清净□□□命』□□□□重修石室复建山□□□公』□□□□卧云之雄势陵川□□□□』应□□峰崎岖□径乃客旅之□□□』竹青松然道人之活计磊磊悬石似』虎立於雨边沥沥清泉如乘龙喷於五』泒山门临济宗祖安闲然乃三玄三要』明如掣电之机四喝七事可似石光之』火又曰癸巳重修石佛之堂捨财功德』福不可量层层垒垒浩浩洋洋祖祢西』来五分法香者矣』

本院东西大小知事僧名于后』

珪美讲主念恩

仲岩尚座

广清尚座璨□

广□文深文□正』

广贵湛仪 宽潮』

讲主道裕福  万来  显』

泰慇李僧  严德瑞渊僧  温正江至僧  赟心使僧  远张僧

峕大元国癸巳年五月  日谨志』聪慧空庵清公立石』下村石匠和智和信闫亮郭王』远禅撰』德瑞书丹』

元代癸巳年有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93年)、元惠宗妥怀帖睦尔至正十三年(1353年),重修石窟具体为元朝初期癸巳年,还是元朝晚期癸巳年,无从考证。

六、结 语

石窟无明确纪年。从窟龛形制、造像组合、造像特征综合判断,以北朝晚期遗存为主,后代多有补塑改妆。

第1窟窟龛形制、造像皆保持北朝风格,窟内8尊造像头部皆为后世补塑。第2窟无龛无造像,疑为元明时期遗存。第3窟窟龛形制、正壁、左壁、右壁主尊保持北朝风格,窟内造像头部及右壁2胁侍为后代补塑。第4窟保持北朝风格,力士头部为后世补塑。第5窟窟龛形制保留北朝风格,窟内造像正壁主尊躯体、左右两侧菩萨上半身仍为北朝遗存,正壁主尊头部、正壁2胁侍、左右两侧菩萨头部及下半身为后世改刻、补塑。窟前回廊为北朝晚期遗存。摩崖造像A、B、D区为元明风格,C区为北朝晚期风格。

第3窟窟外南壁题记2应为北朝开窟造像题记,惜漫漶不清。

该处石窟始凿于北朝晚期,后世有补凿、改刻、修缮。除元朝的重修碑碣外,壁面阴刻、墨书多处题记。题记除零星北朝风格外,余多为明清及近现代游记,尤以近现代游记为多。近现代游记有明确纪年的有六五年、七六年、七七年、九一年、九四年,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能识文断字丹青书写的当算是地方有才气之人。

石窟所在区域周边10~30公里内分布有多处北朝晚期的石窟遗存,西南有石堂会石窟、大佛山摩崖造像、米东七佛山石窟、高庙山石窟,西北有羊头山石窟、满公山石窟、釜山石窟等,部分石窟已做过考古学调查。北朝时该地区为建州(今晋城)所辖,建州不仅是北魏两都的重要交通孔道,而且是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边界,是战略要地。在统治阶层的经略下,该地更易受正统文化的影响。北朝皇室奉佛,从云冈到龙门皆留经像训世,上有所好下必附焉,达官显贵、地方乡绅便大行开窟造像之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造就了该地区北朝晚期的石窟群,主要为中下层官吏及民众的信仰塑形。

宝应寺石窟主要为北朝晚期遗存,虽无明确的开窟造像题记,但从石窟规模判断应为地方官吏或富贵乡绅所为。这进一步补充了该地区北朝石窟遗存的资料,对进一步研究石窟艺术、佛教传播路线、两都佛教造像相互影响、佛教信仰的地域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人员:王普军、郝丽君、冀晋东、王雁斌、

程 勇、马艳芳

绘图:冀晋东、吴 迪

执笔:王普军、程 勇、马艳芳

李裕群、张庆捷:《山西高平高庙山石窟的调查与研究》,《考古》1999年第1期。

张庆捷、李裕群、郭一峰:《山西高平羊头山石窟调查报告》,《考古学报》200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石窟
克孜尔石窟第189 窟、190 窟调查简报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晒经石、麦积山石窟
山嘴沟石窟二号窟壁画性质初探
郭峰:以画守持 自见清净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炳灵寺石窟刘琦像辨析
麦积山石窟第123窟造像服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