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档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

2024-07-08张文颖

文化产业 2024年17期
关键词:图档档案馆博物馆

张文颖

图档博协同发展是促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必要途径。共同的历史渊源、相似的社会职能与重合的用户群体为图档博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当前的图档博协同发展存在资源渠道不开放、标准规范不统一和服务方式不丰富等困境。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应当在制定规范标准、健全体制机制的同时优化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文化数据资源,还要在此基础上促进媒体互联互通、丰富文化体验情境,切实提升图档博协同发展效能。

文化和旅游部在2021年6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并结合实际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形成发展合力。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简称“图档博”)是收藏与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部门,是人民群众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载体。数字时代,社会治理模式朝着开放化、平等化方向转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渐呈现出虚拟化、网络化特质。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与社会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有必要站在协同发展视角创新文化资源供给方式,深入擘画图档博协同发展实践进路,为文化治理模式的优化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放眼历史,三馆在很长的发展历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空间界线,往往被划归于同一综合类文化机构之中,直到近代才出现三馆分立的局面。例如,东汉时期的“兰台”、唐朝时期的“史馆”等均同时具有档案管理、图书存储与文物保存的功能;又如,我国古代民间的“藏书楼”虽以“藏书”为核心功能,但一般也兼收文物并辅助官方处理档案。可以说,图档博三者在历史的发展沿革中有着相互交织的源头与相互影响的发展脉络,它们都是人民为了传承文化、记录历史而设立的服务机构。共同的历史源头决定了三馆在目标确立、文化认同、工作方式设计等方面的一致性,为协同发展奠定了理念基石。

图档博具有相似的社会职能。2008年,国际图联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协同与合作趋势》指出,图档博都具有传播知识、记录历史、为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功能,都对公众文化价值观的培养、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图档博也有着重合的受众。在城区建筑规划中,三方所在空间位置一般较为接近,市民为获取文化服务资源往往会走遍三馆,比如先去档案馆检索信息,再去图书馆查找文献,最后去博物馆参观文物。在这一过程中,市民可能并不会感到自己去了三个场景,而是遍历了同一文化服务系统的三个部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保存的生命周期、信息服务的供给方式均产生了巨大变化,用户向公共服务机构提出了“一站式”“智慧化”等更高标准的服务要求,这些变化推动着三馆展开更为深层次的合作交流。图档博社会职能的相似性与服务功能的联通性为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指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图档博协同发展实践困境

文化资源与数字平台不够开放

1992年,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依托国内重要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建立大型数据库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献与文化记忆。但受到技术、经济、地理等多方因素的制约,这些数据库往往由不同的科研团队研发并交由不同行政单位来管理,因此造成了数据库分散的问题。资源存储的分散进一步制约了图档博协同发展过程中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等工作效率。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图档博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数字化服务理念,将“文化专网”“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等数字化内容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之中。然而,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图档博往往独立建立数字服务平台,未能促进这些平台联动协作,催生了“数据洼地”“数据孤岛”“信息壁垒”等现象,提高了民众享受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门槛。

技术标准与运行制度不够完善

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需要基于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大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数字资源库的科学建设与高效运行必须以资源入库、硬件建设、数据安全防护等规范标准的制定为前提。但当前国内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制定资源库技术标准时侧重信息情报的一体化,忽视了对图书、文物、档案等多源异构信息的数字化转化,这导致图档博融合发展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同时,由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内部结构多呈现出条块分割形态,各机构主要负责制定自身的工作标准,在与其他部门展开合作之时往往根据项目需求设计流程规范,项目验收后这些规范将不再沿用,此类标准规范制定方式阻碍了图档博协同发展的持续性。此外,图档博协同发展在供需配置、资金使用监督和数字人才培养等方面缺少合理、统一的运行制度。三馆仅按照各自的目标取向、资源禀赋与约束条件制定管理制度,忽视了对协同发展中三者共有运行方式与发展模式的规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图档博协同发展的凝聚力。

服务方式与传播载体不够丰富

受到技术可达性、资源有限性等因素的制约,国内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体验空间设计较为单一。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所提供的数字文化空间往往仅限于线下研讨会、研学旅行场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较为传统的情境,没有将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空间相融合,参与者获得的交互感、沉浸感较弱,难以体会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人文温度与技术优越性。

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显示,中国传媒领域呈现出“耳朵经济”蓬勃发展、直播和短视频步入“黄金发展赛道”以及“互联网巨头积极布局‘全能型应用生态圈”等趋势。但由于国内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所使用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并没有形成联动效应,因此对传媒领域所释放的这一轮技术红利吸收利用程度较低,文化内容传播的范围与影响力有限。此外,三馆搭建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场景差别较大,未能发挥出新兴传播载体在信息交流、引流推广、人气聚拢等方面的优势,难以形成可联动、系统化的协同发展模式。

指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图档博协同发展优化策略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文化数据资源

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应当着力加强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连通相关服务机构数据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迈入新阶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现有的数字化设施与资源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图档博各自的资源库有着不同的服务侧重,同时也有交叉重合的功能内容。三馆应当推动关联资源库建设,采用XML、JSON等统一数据格式确保不同资源库之间信息交换的顺畅性,还要加强API接口、中间件、分布式存储、身份认证等资源存储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数字馆藏文化资源的开放共享。另一方面,要加强配套数字设施建设,基于需求导向、安全可靠、经济适配、灵活运用等原则关联各类数字资源。要借助数字化展示与交互设施,增强主体间互动的实时性;加装高性能存储阵列提升馆藏资源的转存效率等,为公共数字文化协同服务方案的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除图档博内部的交流合作外,三者还要关注用户的数字化体验,满足用户由时代更迭和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需求。为此,图档博应当引入高清显示、互动触摸、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设备强化用户的参馆体验;利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导览与讲解系统等提升用户的参馆体验与学习效果等。图档博还要借助局域网或互联网技术加强上述智能设备之间的关联,将三馆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录入同一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之中,为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从数据化到智能化、再从智能化到智慧化的进阶发展。此外,要建立功能丰富、覆盖面广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长三角区域,该区域的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通过建立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平台、学术交流培训平台、成员互惠合作平台、文化政策互鉴互通平台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补与融通,国内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应当以该区域为榜样,不断延伸数字平台的服务领域与功能特性。

制定协同发展规范,健全服务制度体系

统一的技术标准、健全的管理规范与科学的制度体系是图档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三馆在协同发展中应当依托数据建模技术,构建符合协同发展标准的统一数据模型,采用元数据标准定义图档博资源的属性、结构和关系,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与规范性,并围绕开放存档元数据协议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要利用数字化编码工具深入分析图档博馆藏数字资源之间的差异,制定统一的档案分类、图书ISBN编码标准,提高资源组织与管理效率。三馆要确立数字资源输出格式、存储路径与备份数量的标准,确保数字资源存储的安全性。还要利用数字水印、数字账本、访问控制等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规避三馆之间在互相调用数字资源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纠纷。此外,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数字文化服务评估标准,将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数字化服务覆盖率、数字资源共享程度、用户游览完三馆率等纳入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提升图档博协同发展的规范化程度。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在组织结构、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者的协同发展。当然,指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图档博协同发展并不是强行抹平彼此差异,令三方在工作中奉行同一套制度体系,而是要努力实现图档博之间的一体化沟通,制定完善的协同发展制度保障机制。具体而言,要健全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奖金激励、职位晋升等方法激发馆员的创造力与积极性,通过外引内培的综合培养手段提升馆员的数字服务技能,打造一支具有高数字素养的协同发展队伍。要优化供需匹配制度,定期开展用户调查以收集群众的数字文化资源需求,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服务内容与协同模式,提高文化服务的针对性。要完善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将图档博协同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纳入财政预算,为它们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资金使用提供稳定保障。三馆也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密切联系社会企业。在获取一定的资金支持后,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还要优化资金使用模式,确保资金能够流入重要的数字服务资源与设施建设工程之中。

促进媒体互联互通,打造多维体验情境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媒介融合与跨界合作成为传播领域新常态,海量的新信息充斥着网络虚拟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必须依托媒体矩阵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宣传与推广,以此提高资源的共享率与群众的参与率。要选择合适的新媒体平台,借助当前年轻人普遍使用的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知乎、豆瓣等新媒体平台扩大目标受众。除加强这些媒体平台之间的联动之外,三馆各自的官方账号也要串联为一个整体。可以从自身官方App中增设对方程序的下载资源链接,也可以在三方的合作之下开发共用的智能应用程序。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在媒体矩阵中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确保内容在矩阵内得到合理分配和大范围推广。甚至可以设计各自的“虚拟吉祥物”并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呈现动态形象,通过“虚拟化吉祥物”之间的互动带领用户了解三馆的共性与差异。在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中,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必须与用户保持积极互动,及时回应他们的评论。要实时监测新媒体矩阵的传播效果,通过媒体平台所收获的点赞、转发、订阅、分享等数据及时调整媒体矩阵内容分配结构,优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的媒体传播效果。

为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展效能与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应打造多元化的数字服务方式、创设多维度的数字体验情境。要推出跨馆展览活动、教育合作活动、联合数字化项目等,让用户获得“一次访问,三种体验”的周到服务。要利用虚拟现实、全息三维、裸眼三维等技术为用户提供虚拟导览,也可以将馆内藏品进行数字化扫描后录入在线目录,方便用户远程在线观赏。此外,还要优化数字化服务空间。图档博可以建立统一的账户体系,用户只需登入一次即可游览图档博三馆所打造的数字空间,享受一体化便捷服务。要增设智能向导、屏幕辅助阅读器、语音输入等人性化设施,满足文盲、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还要促进现实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在馆内设置触摸屏、互动墙、音控面板等技术终端,让游客在到馆游览的过程中不需要移动便能够获取三馆馆藏信息的对照与补充。

数字技术背景下,社会公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必须走协同发展路线以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回应公众的时代化诉求。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到理念、制度、平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图档博协同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应当从平台搭建、资源整合、制度完善、载体互联等层面综合施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图档博协同发展中的实践困难,以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的高质量融合化发展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质效。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图档档案馆博物馆
博物馆
变电站图档资料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电力设计院图档管理的数字化实现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露天博物馆
清代样式雷图档保管研究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营销业务系统的智能化客户档案管理分析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