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舞台
2024-07-08金淘
金淘
新媒体环境深刻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呈现出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及个性化等特点。然而,在此背景下,也出现了商业化倾向、内容碎片化、信息过载等问题。现探讨如何通过强化全民传承意识、提升内容品质、创新传播形式以促进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旨在在全球化进程中,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准确、完整且富有活力的传承与弘扬。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全球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环境既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元化的手段,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特点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借助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得以跨越地域限制,获得迅速传播。一条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微博、微信推送或短视频,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数百万乃至上亿次的浏览量。通过网络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观看并参与传统节日庆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传播效率。
互动性强,受众参与度高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单向输出,而是鼓励双向交流和深度互动。用户不仅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还能通过评论、分享、点赞、创作等方式参与文化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例如,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普通用户可以自发拍摄并上传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汉服制作教程、茶艺演示、书法练习等,形成了一种由下而上的大众传承模式。
同时,各类新媒体平台还通过举办线上活动、话题讨论、创意挑战赛等形式,吸引大量用户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围绕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许多新媒体平台发起相关的话题活动,鼓励用户晒出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特色美食以及相关的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个性化传播,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推送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大数据分析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地理位置、社交关系等因素,为每个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文化内容推荐。这样一来,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或者固定不变的历史遗存,而是能够贴近不同群体生活实际、符合个体审美趣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例如,对于喜欢动漫的年轻人,可以通过二次元的形式再现《山海经》等古籍中的神话传说;对于热爱烹饪的用户,可以推出一系列基于传统菜系改良创新的食谱视频;而对于关注健康养生的群体,则可以推广中医理念和太极、气功等传统健身方法。这种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使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进而实现更深层次的传播和普及。
融合多种媒介形式,提升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平台上,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多样化的传播形态。例如,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建筑场景,让用户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H5页面制作动态展示,将传统诗词与音乐、画面相结合,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或者通过直播的形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艺演示,让观众近距离观察和学习。这些新颖的传播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表现手法,增强了传播的感染力,从而提升了整体传播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商业化倾向与过度娱乐化
在新媒体时代,商业化的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为了迎合市场的快速消费习惯以及大众对于轻松、直观内容的需求,许多新媒体平台和内容创作者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以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和利润。例如,在短视频平台上,传统戏曲片段被剪辑成快节奏、搞笑或煽情的内容;古诗词被配上流行音乐,制作成朗朗上口的歌曲;甚至一些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被简化为几分钟的表演展示,忽视了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技艺和精神内涵。这种追求短期效益和视觉刺激的做法,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关注,却可能导致传统文化精髓被稀释,历史文化价值被边缘化。
其次,商业化运营模式下的过度包装和市场导向,使得部分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偏离了原有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教化功能,沦为一种单纯的商业消费品。例如,某些网络直播平台为传播传统文化举办各种活动,却过分依赖于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使原本应成为主角的传统文化知识和艺术形式退居二线,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此外,广告植入、品牌合作等形式也可能对传统文化的庄重感和严肃性造成损害,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发生扭曲。
内容碎片化与深度解读缺失
首先,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推送以短、平、快为特点,为了适应现代人快速消费信息的习惯,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被切割成易于消化吸收的片段。例如,短视频平台上,一段戏曲表演可能仅展示最精彩的一分钟;一篇关于古代诗词的文章可能只摘取其中脍炙人口的一句;一项传统工艺的介绍则简化为几分钟的操作演示。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虽然有助于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但其局限性在于无法展现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使得受众难以获得全面深入的认知。
其次,在海量信息涌动的新媒体环境中,大多数内容倾向于追求即时效应和眼球经济,而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历史背景、哲学思想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的深度解读往往被简化,甚至忽视。例如,对于古籍经典,往往只是引述其名言警句,而非深入探讨其内在哲理;对于传统手工艺,多关注成品的精美绝伦,却少有对制作过程中的匠心独运进行细致描绘和解析。这样的传播方式导致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对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从而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质量和效果。
信息过载与注意力分散
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信息过载与注意力分散问题已成为人们在知识获取、理解和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难题。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对个人的知识结构构建、思维深度培养以及文化传承效率产生了深远影响。
信息过载是指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源丰富多样,新信息产生的速度远超个体处理和消化信息的能力,导致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感到压力过大、无所适从的现象。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新闻聚合平台、搜索引擎等工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爆炸的问题。以传统文化为例,虽然网络上有无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文章和视频,然而用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如此大量的信息,不仅难以筛选出高质量的内容,还可能因为信息量巨大而放弃深入探究,造成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播过程中浅尝辄止的现象。
注意力分散是信息过载的直接后果之一。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个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容易被各种即时推送的信息、娱乐内容或突发事件所吸引。这种状态下,人们很难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对于需要长时间沉浸和系统性理解的文化内容如中国历史、哲学思想、艺术理论等,更是缺乏足够的耐心进行深入研读和思考。注意力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碎片化使用,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停留在表面。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
倡导全民传承意识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和形式变革,更深层次上取决于公众对其内在价值的认知与接纳程度。倡导全民传承意识,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社会氛围,是推动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发扬光大、深入人心的关键环节。
首先,强化国民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熏陶。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民族精神、塑造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当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于各学段之中。这不仅包括对古典文学、历史知识、民间艺术等方面的直接教学,还应该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中,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地方民俗活动、实地探访文化遗产,甚至开设校本课程,让学生亲手制作非遗手工艺品,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也不应忽视这一主题,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公益讲座,提高全社会整体的文化素养和传承意识。
其次,加大社会舆论引导力度,树立全民参与的典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各类媒体应当共同承担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策划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活动,如文化节庆、专题报道、电视纪录片、公益广告等,广泛传播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同时,大力表彰和宣传那些在传统文化传承领域作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以此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与责任感,形成一种尊重和崇尚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风尚。
最后,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传播渠道,促进公众参与。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已逐渐向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转移,因此,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以图文、音视频、直播、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传播传统文化,能够更有效地触达各个年龄段的用户。鼓励大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或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体验活动,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进而构建一个多元共生、人人参与的传播生态。
注重传播内容质量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要想获得广泛的关注和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在于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深入挖掘和整合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首先,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多方面,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传播者应当秉持敬畏之心,深入研读经典文献,探究历史渊源,理解并诠释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和精心编排,将那些看似遥远而深奥的内容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现代语言和表现形式,让受众在欣赏和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其次,注重内容创新与品质把控,确保传播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新媒体传播中,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权威性至关重要。因此,传播者在整理、编辑和发布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时,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遵循客观事实,避免盲目追求热点和流量而导致的歪曲或误解。同时,要注重内容的创新性和时代感,通过与现代生活、科技、时尚等元素的有机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使其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最后,关注受众反馈,持续优化传播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动。传播者需密切关注用户反馈,根据受众的兴趣、需求和接受习惯,适时调整传播策略,提供更多元、更有趣、更有深度的内容产品,从而吸引并留住更多受众。同时,通过搭建用户评价和互动平台,鼓励受众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感受,形成良性的传播循环,不断提升传播内容的影响力。
创新传播形式
首先,运用可视化技术还原传统文化情境。借助高清摄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可以生动逼真地再现历史场景、文化遗迹以及传统技艺的操作过程。例如,通过VR技术,用户仿佛置身于古代宫殿、庙宇、园林之中,体验古人生活的场景,了解历史建筑的构造艺术;运用AR技术,用户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即可查看立体、动态的古籍插图、瓷器纹饰等,加深对传统文化符号的认知。
其次,利用数字动画技术诠释传统文化故事。动画作为一种深受各年龄段观众喜爱的视听艺术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演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各类传统艺术作品。例如,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技术,重新讲述《山海经》中的奇幻故事,或将四大名著的情节以动画形式呈现,让古老的故事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传播开来,拉近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再次,创新交互式传播方式,提高受众参与度。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工具为传统文化的互动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如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可以让观众跟随主播一起动手体验剪纸、刺绣等非遗技艺;在短视频平台上,通过挑战赛、接力活动等形式,鼓励用户自发创作并分享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内容,从而形成全民参与、全民传承的良好态势。
最后,善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实现个性化推送。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兴趣爱好等信息,可以定制符合不同用户需求的传统文化传播内容,从而提高传播效率。例如,通过分析年轻人的需求,可以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创作出既蕴含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感的跨界作品,通过精准推送,吸引年轻群体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只有把握新媒体的特性,积极应对挑战,找准优化路径,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原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