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乡村老师靠什么赢得了社会认同
2024-07-08赵永勤
赵永勤
摘 要:身份认同是当前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已有研究偏重乡村教师自我身份认同而忽略社会认同,尤其缺乏对什么样的乡村教师更易赢得社会认同的研究。对“荆楚乡村好老师”事迹报道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教育爱的情感特质及家校沟通、教育内容统整、适应性教育三类行为特质是其共有特质。由此得到启发:以社会共情素养为基础,培养乡村教师深厚的教育爱;以家校共育理念为基础,强化乡村教师家校沟通与协同实践;以乡村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乡村教师优化教育内容;以适应性专长为核心素养,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教师。
关键词:乡村教师;社会认同;荆楚乡村好老师;质性研究;扎根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明显增加、工作环境得以大幅改善,然而乡村教师长期留任的政策愿景仍未有效实现,为何会出现如此境况?我们认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缺失是其重要原因。当前,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和首要问题不再是数量与质量、待遇与地位等问题,而是身份认同问题。1 乡村教师如能高度认同自我职业身份,对职业身份内蕴职责有清晰的主观认知、悦纳的主观心理、笃行的主观行动,就会以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克服各种困难,成为“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乡村教师。摆脱身份认同困境是当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可分为乡村教师的自我认同、社会民众的社会认同。已有研究较多偏重前者而忽略后者,这不仅忽视了乡村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社会情境脉络,与乡村教师依照社会认同的“镜中我”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机制不相吻合,而且与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所言“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是工作最大动力”亦不匹配。乡村教师工资收入得以保障的时代情境下,高社会认同将成为其更具主导性的价值追求,能否赢得高社会认同是影响当前和未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乡村教师社会认同问题上,李金奇指出师范生、村民等对乡村教师的认同程度偏低2,焦龙保等认为从自我认同到他者承认是纾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重要途径。1 但总体上乡村教师社会认同研究尚不充分,尤其缺乏对什么样的乡村教师更易赢得社会认同的研究。在乡村教师社会认同普遍较低的当下,仍有部分乡村教师获得多元主体的高度赞誉,探讨其普遍、共同特质,将弥补已有研究之不足,为破解乡村教师社会认同困境、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研究资料来源及对象选取方式
2017年,湖北省教育厅面向全省启动了“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寻访荆楚好老师。该活动没有设定明确的评选标准,而是由湖北各校“师生家校社”联动自下而上推荐人选,这就意味着入选者往往是社会大众高度认同的对象。我们把入选“荆楚好老师”的乡村教师称为“荆楚乡村好老师”。
研究资料主要源于湖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湖北地方报业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官网。以“寻访荆楚好老师”“好老师群星闪耀”等为标题进行搜索,共获取32位乡村教师的事迹报道。入选“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意味着高社会认同,为确保科学严谨性,我们选择报道内容有明确表达社会大众高认同意味的15组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为尊重隐私,我们以编码形式替代教师的真实姓名(见表1)。
2.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典型的质性研究方式,研究者在研究之前没有预先的理论假设,而是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资料进行归纳和经验概括,寻找能够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进而在概念之间构建联系,自下而上形成实质理论。2 我们使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方法,对“荆楚乡村好老师”的报道资料进行意义解释和提炼,形成本土性概念,探寻乡村好教师的共有特征。
三、“荆楚乡村好老师”赢得高社会认同的外在表征
15组事迹报道材料体现了乡村教育多元主体对他们的高度认同。
1.以学生家长为主体的村民认同
以学生家长为主体的村民高度认同荆楚乡村好老师。其一,言语表达显认同。例如,家长说H43老师“细心又负责”;家长说H72老师的“三三管理法”挽救了孩子,挽救了家庭;小梦奶奶说X08老师是他们一家的“贵人”。其二,行为表达示认同。例如,不少外乡学生慕名到H49老师班级就读;镇上的人争着把孩子送到H76老师班上;H72老师让一度废弃的乡村小学迅速实现学生回流;X11老师吸引了很多学生从城市转回乡村就读;即使是在农忙时节,只要H70老师通知开家长会,所有家长都会放下农活赶来参加;H72老师在某乡村学校支教结束时,几百名家长自发送行;一位村民为感谢M01老师的贡献,带领群众到学校燃放烟花并贴感谢信。其三,感恩之情见认同。例如,大多数茴坝村人都是J01老师的学生,全村人对他满是感激;一位外出务工家长看到孩子在H54老师家里特别放心,并表达感谢。
2.学校多元主体的广泛认同
学生、教师同侪、校长等对“荆楚乡村好老师”表现出强烈的情感与专业认同。第一,在情感认同上,孩子们说,H43老师妈妈般的笑容最甜;H49老师的学生习惯于有问题就找“王妈妈”;一位学生说,自己从H54老师那里得到了久违的母爱;学生说,X09老师妈妈对他们特别温柔,不少孩子毕业时紧紧抱住她,眼眶满含泪水。第二,在专业认同上,学生非常佩服H76老师不看课件、教案,但对所有知识了然于胸;在X08老师课堂上,孩子们的呐喊声、笑声和掌声不绝于耳;有学生把H15老师视为人生榜样,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并参照她的做法引导自己的学生;J01老师、X11老师常被学生感恩,学生说,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有学生说,X15老师的鼓励为其人生点亮了希望的灯;H49老师开设的名师工作室让年轻老师“有困难,找王姐”;同事把X04老师视为“定海神针”;同事说,和H76老师一起教书能学会很多东西;校长说,H49老师弥补了学生缺失的爱和教育;校长说,H15老师教学成绩好,且深耕乡村学校;校长形容X11老师特别能吃苦、有思想、有爱心。
3.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
“荆楚乡村好老师”屡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表彰。例如,H43老师曾被评为“恩施楷模·最美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H15老师先后获得县十大杰出青年、县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南漳县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表示,H15老师是年轻教师的榜样,也为乡村教育带来“新风”;X08老师多次被评为渔薪镇“最美教师”,每年都被评为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80后”X09老师荣获恩施州五四青年奖章等。
四、“荆楚乡村好老师”赢得社会认同的情感与行为特质
我们使用扎根理论对14组的报道材料逐字逐句阅读和分解,提取出现频次较高的语词,通过三级编码对之逐步聚类、提炼和意义诠释,发现“荆楚乡村好老师”赢得高社会认同,主要具备教育爱的情感特质,以及家校沟通、教育内容统整、适应性教育三类行为特质。
1.教育爱:对乡村学生怀有深厚的关怀之情
15组的每篇报道几乎都有“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心疼学生”等类似语句,我们把出现频率极高、表达教师对学生爱的语句作为不断范畴化、聚类化的初始概念,进行三级编码后称之为“教育爱”。
教育爱是教育者对自身工作及其对象的浓厚情感,它是教育的内在本源和灵魂所在。“荆楚乡村好教师”以深厚的教育爱,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言的“把整个的心奉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1教育爱是一种“类母爱”,它是教育者对学生帮助、扶持的代际之爱。2 H43老师把每位学生都视为心头肉,将全部心思放在他们身上;H15老师住在女生宿舍楼,给生病学生烧热水,给手冻伤的学生抹冻疮膏;X08老师是很多学生全天候的“妈妈”;10多位留守儿童曾常年住在H54老师家里;X15老师常买肉给学生改善伙食,将生病无人照顾的学生带回家,她保留着历届学生的资料,被校长称为爱这个职业已到“疯魔”的程度;X44老师在学校设托管中心,免费为住宿生提供生活用品,并让学生每周与外出打工父母通话。
2.家校沟通: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教育沟通
每位“荆楚乡村好老师”都有家访行为。我们把出现频率极高的“家访”等相关词句通过三级编码归结为“家校沟通”。
家校沟通是减少教育理念差异或冲突、确保家校教育影响一致性的重要途径。“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1 H43老师冒着酷暑走遍全村每个角落,与家长分享先进教育理念,沟通幼儿教育问题,并针对乡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与家长反复沟通,制订具有本土色彩的课程预设图;X09老师针对学生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教育不重视的问题,逐户家访,从而改善了周边村庄的教育风气;J01老师39年坚持家访,与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交流教育方式;有学生经常逃学去网吧打游戏,H76老师通过家访沟通与交流,打开了他的心扉,第二天他就早早到校向老师请教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3.教育内容统整: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整合
大多数“荆楚乡村好老师”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把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地方性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并拓宽乡村儿童视野,使之接触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我们把这类行为资料经过三级编码归结为“教育内容统整”。
乡土文化既是乡村学生学习与理解课程知识的经验之基,亦是他们确证自我身份、构建精神自我、实现精神发育和人格成长的精神之根。H43老师开发“竹木类、草编类、农作物类”三大课程资源,设计守护菜园的稻草人游戏,带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和家长一起感受丰收喜悦;H72老师教学生剪纸、泥塑、树叶贴画,和学生一起养花、养蚕;J01老师充分利用乡村独特资源、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开展教学;X44老师在学校建立土家印象馆,陈列带有土家族、苗族文化印记的百姓生产生活常用老物件,请唢呐传承人教学生吹唢呐,请年长教师开设编织班教孩子编背篓。
乡村教育为乡村儿童自主“入”和“出”乡村社会奠定素养基础。为此,乡村教师应艺术化地处理乡村儿童将来参与城市和国家生活所需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普遍性知识与眷恋、适应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农家子弟能在双重知识符号逻辑之间顺畅实现话语转换与行动实践。2 H15老师寻求资源给孩子“造梦”,把3D打印、立体裁剪打造成该校的特色课程;X44老师带领学生到浙江研学、走访互联网公司园区、在浙江大学上英语互动课、参观博物馆等。
4.适应性教育:根据情境调整教学和管理方式
大多数“荆楚乡村好老师”都根据学生认知基础、学习习惯以及课堂上变动性的学习需求等适应性地调整教学和管理方式,我们通过三级编码把这类行为称为“适应性教育”。
教育领域充满着“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这些特质正逐渐被知觉为专业实践界的核心”。3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其本身即“持续地应对变化的环境,并与课程和不同学习者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4 H76老师对所有教学知识了然于胸,观察学生表情变化,据此调整教学节奏;X04老师发现乡村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读写都成问题,遂调整教学方式,把课本重难点句式编成简易歌曲;X08老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奇思妙想”地设计教学;H49老师“一生一案”的“减负增效”法有“专治学习困难症”的美誉;H72老师为帮助沉迷网络的学生回归校园,创设“三包三陪三督”管理法。
五、“荆楚乡村好老师”事迹的启示
“荆楚乡村好老师”是我国优秀乡村教师的代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可积极借鉴其共有特质,多方着力以摆脱乡村教师的低社会认同困境。
1.以社会共情素养为基础,培养乡村教师深厚的教育爱
为提高社会认同度,乡村教师应以社会共情素养为基础,厚植教育爱。社会共情是教师应有的一种重要社会情感能力,它有利于构建师生主体间性理解,避免教师“目中无人”的状况,引导教师以历史的、宏观的维度去理解学生具体生命存在的真实社会境遇。1 教育爱的道德属性意味着它不会在乡村教师获致职业身份时自然产生,对乡村儿童生活境遇的社会共情是教育爱生成的重要基础。
以社会共情为基础培养乡村教师的教育爱,需要教师教育体系和乡村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教师教育者应把乡村和乡村教育的发展史纳入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使有志于从事乡村教师职业的师范生理解乡村教育当前发展弱势的社会结构性、历史性致因,从而以历史的、社会的视角增进对乡村儿童生存境遇的脉络化理解,为社会共情的发生、乡村教育使命感的激发及教育爱的培育奠定知识基础。乡村教师也应主动倾听乡村学生的生活境况、情绪与情感体验,借助移情性思考,体会乡村儿童的喜怒哀乐、忧思与希冀。据此唤醒乡村教师的社会共情,使乡村教师思考自身职业在改善乡村儿童生存境遇方面的价值,在认可职业价值的基础上生成教育爱。
2.以家校共育理念为基础,强化乡村教师家校沟通与协同实践
教师作为家校协同的主导力量,需构建家校共育的价值理念、责任理念和行动理念。价值理念要求乡村教师理性认识家校共育的价值逻辑,从学生成长多元空间的互联性、核心素养培育的多主体共涉性、教育责任主体理念沟通的必要性等多方面,认识家校沟通与协同之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价值,形成家校沟通与协同的价值认知;责任理念要求乡村教师厘清家校协同共育中双方的责任边界,明确自身在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构建家校沟通渠道、协调家校教育影响中的主体责任,从而克服困难,主动作为,为家校达成教育理念共识、协调家校教育影响的方向奠定责任伦理理念;行动理念要求乡村教师构建科学的家校协同共育行动方法论,使家校双方“通过对话协商,从他者的视角,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教育追求,承担共同的伦理责任,采取一致的教育行动”。2
3.以乡村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乡村教师优化教育内容
以乡村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要求我们将对乡村教育问题的关注模式由“乡村”为中心转向“教育”为中心:以“乡村”为中心的模式聚焦于乡村教育之于城市教育的比较劣势,注重比照城市教育模式改造乡村教育;以“教育”为中心的关注模式把乡村儿童全面健康发展视为乡村教育的核心、根本问题,它是真正接近乡村教育内在本质,更深层地、更具整体性地把握乡村教育问题脉象的关注模式。3 乡村教育把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视为终极价值目标,而非盲目、被动追赶或复制城市教育模式,将有助于乡村教育重新审视自我精神特质、回归本真发展,进而以乡村学生身心发展为逻辑起点与目标归宿,走出一条教育资源优势有别于城市,但培养目标均是适应现代社会、具有现代精神的现代新人的“和而不同”的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4
基于“教育”为中心的乡村教育关注模式,优化乡村教育内容,要求乡村教师深刻理解课程知识学习的文化关涉性,深刻认识乡村学生文化背景、经验系统的乡村文化属性、教材知识的城市文化属性两者之间的脱嵌是乡村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重要致因1,从而在教学内容中充分融入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地方性知识,并以之为基础对教材知识进行二次建构,通过文化回应性教学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实现文化身份确认、精神自我建构提供教学桥梁。同时,乡村教师也应立足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积极思考乡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本质、未来愿景、路径选择以及乡村教师的应为与可为,把具有现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特质作为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维度,从而拓展教学空间,或者利用互联网络等现代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现代文明成果。
4.以适应性专长为核心素养,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教师
以适应性专长为核心素养,通过乡村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优化、乡村教师个体的自我努力等方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教师尤为必要。乡村教师职前培养应完善课程体系,初步培育师范生适应性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乡村教育场域是地域性、经济性、文化性等多种问题交织而成的复杂、独特情境,乡村教师职前培养课程应强化教育理论课程与乡村教育实践的关联性,并构建师范生深入了解、深度体验乡村教育情境的实践性课程,使师范生全面了解城乡儿童学习生态、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借助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借鉴优秀乡村教师的成功经验,探讨和思考有效应对乡村教育情境之需的适应性教育策略,养成适应性教育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乡村教师也应积极反思自身教育教学之于乡村学生的适应性,不断修炼适应性教育专长。适应性专长的生成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更需要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展开反思性、持续性、动态性互动与互构。乡村教师应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之于乡村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能力基础、文化生态等的适宜性,以启智润心的教育价值追求为动力,以勤学笃行的为学态度体悟教育理论、借鉴学习他者经验,以反思优化、求是拓新的实践精神探索适应乡村学生学习和成长特性的切中肯綮、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持续修炼、提升适应性教学专长。
What Do These Rural Teachers Rely on to Win the Social Recognition
— A Qualitative Study Based on the Report of Good Rural Teachers from Jingchu
ZHAO Yongqin1,2
(1. Institute of Educ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2. Sichu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610066)
Abstract: Identity recognition is the core issu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eachers at present. The existing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the self-identity of rural teachers, ignoring social recognition, especially lacking the researches on what kind of rural teachers are more likely to gain social recognition.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of reports on the “Good Rural Teachers from Jingchu”revealed some shared traits, including the emotional trait of educational love and the behavioral traits of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adaptive education. These inspire us to cultivate rural teachersdeep educational love based on social empathy literacy; strengthen home-school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practic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ome-school co-education; guide rural teachers to optimize educational content aimed a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students;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rural teachers with adaptive expertise as the core competency.
Key words: rural teachers,social recognition,good rural teachers from Jingchu,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