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理念下未来教师的育德能力培养
2024-07-08李凤万瑾储海燕
李凤 万瑾 储海燕
摘 要:育德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高校师范生为未来教师代表,以洛克养成教育理念为学理性支撑,分析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现状。研究发现,未来教师的育德水平整体较高,育德能力培养以规范教育为主,以纠偏教育、陶冶教育为辅。因此,从认知、行为、评价三层面提出培养路径:增强未来教师育德意识;提升规范教育主渠道有效性,充分利用纠偏教育、陶冶教育主平台;重视反思,推进育德能力持续发展。
关键词:养成教育理念;未来教师;育德能力
一、养成教育理念与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的契合之处
17世纪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养成教育理念,主张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1,融合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从而提高人的品质的教育。2 养成教育理念与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具备认知、行为、评价三个层面的契合之处。一是在认知层面,注重养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两者均主张长期践行以及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相结合。二是在行为层面,根据养成教育理念的核心内涵,可将养成教育分为规范教育、纠偏教育以及陶冶教育,为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其中,规范教育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纠偏教育与专业实践相对应,陶冶教育与校园活动相对应,致力于将育德相关的理论知识落实进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为未来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方式,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育德相关认知能力,在校园环境中形成优良师德师风。三是在评价层面,两者均着重于融合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并以提高人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标。
二、未来教师育德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未来教师育德能力现状为调研内容,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目标群体焦点访谈法。共发放问卷1013份,回收有效问卷97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76%,后续使用问卷星、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问卷设计与信效度
问卷主体内容包括认知、行为、评价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旨在了解未来教师的育德观念及其对于自身育德能力的理解认识。基于专业学习和就业等方面的认知与态度,对已经完成教育见习或实习的未来教师进行育德能力自评,从而了解未来教师对于自身育德能力的理解与认识。未来教师育德能力自评量表的设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描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五大品行的内心状态或行为表现。围绕五大品行,设置情景题,问题选项以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呈现:A—E按照符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在后期数据处理过程中,分正向问题、反向问题进行处理:正向问题的选项A—E按照5—1赋值,反向问题则按照1—5赋值,分数越高代表自评的育德水平越高;行为层面以规范教育、纠偏教育、陶冶教育为主体,了解未来教师所接受的育德内容及形式;评价层面旨在了解未来教师对于育德能力培养体系的效度评价。在问卷数据收集完毕后,对自评量表题进行信效度分析,量表的同质性克龙巴赫α系数为0.745,KMO值为0.682,由数据分析可以得知,自评量表信效度良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认知层面
(1)未来教师育德水平整体较高,与教师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
基于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五大品行维度的测量,未来教师的育德水平均值为4.31,整体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知,育德水平与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有较强的相关性,将“未来教师育德水平”与“未来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0.748,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随着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逐渐提升,未来教师的育德水平亦随之升高。
(2)随着年级的上升,未来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有所下降
本研究通过SPSS27.0软件,将基本信息(学校、性别、年级、专业)作为自变量,将未来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力求探索不同类别的人群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通过线性分析——共线性诊断,VIF值均小于4,验证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将年级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级的显著性数值α=0.037<0.05,表明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为进一步探索年级与未来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线性关系,且年级与未来教师职业认同感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采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两者的相关度。假设随着年级的升高,未来教师职业认同感下降,随后进行验证,可以得出年级与未来教师职业认同感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s=0.069,P<0.05),即验证假设成立。
(3)“稳定性”是未来教师选择职业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通过了解未来教师的职业观为后续推进育德能力培养提供方向。由调研可知,“稳定性”是未来教师选择职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其他因素依次为发挥个人特长、经济收入、社会贡献、社会地位;而对于教师职业优势的认知,超过半数的未来教师认为稳定是教师职业的最大优势,其他优势依次为帮助学生发展、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受人尊敬、社会地位比较高。
综上,未来教师在考虑职业时,“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而超过半数的未来教师认为工作稳定是教师职业的最大优势,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他们选择教师职业是出于自身意愿且对该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这也为未来教师育德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认知层面的有力支撑,对于职业的认同能够有力推动未来教师在思想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4)自愿成为师范生的未来教师对从事教师职业具备更强的自豪感
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验证,将自愿成为师范生的未来教师划为组1,非自愿的划为组2;问题选项以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呈现:A—E 按照符合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A—E按照5—1赋值,分数越高代表自豪感越强。sig值=0.806>0.05,说明方差是齐性的,观测显著性(双尾)假定等方差,p<0.001,则显著性为三颗星。自愿成为师范生的未来教师组自豪感平均值为4.44,对照组平均值为3.16(见表1),表明自愿成为师范生的未来教师具备更强的自豪感。
结合以上调研数据,综合分析可得知:未来教师的育德水平整体较高,且职业认同感与育德水平呈正相关:随着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未来教师的育德水平亦随之升高。基于此,未来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对于育德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应当将其作为育德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教师就“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回答在不同年级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职业认同感有所下降。此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主要为随着年级的增长,专业学习和教育实践的难度逐渐提升,部分未来教师产生了畏难情绪,会重新审视当初选择师范生的原因,随之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下降。
2.行为层面
(1)不同年级的未来教师接受育德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不同
调查结果显示,课堂教学是当前未来教师接受师德师风教育的首要形式,其次为课后实践、校园活动。随着年级的增长,课堂教学作为育德能力培养首要形式的比例逐级下降,课后实践的比例逐级上升,各类校园活动的比例整体较低,且未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未来教师看来,课堂教学为最有效的育德能力培养方式。
(2)思政课、教育类课程是育德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载体
课堂教学是育德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具体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当前育德能力培养的最主要载体,其次为“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课程;除此之外,33.61%的未来教师认为所学课程都有涉及育德能力的培养;52.21%的未来教师认为其他大部分专业课程都有涉及;仅有0.51%的未来教师认为其他专业课程完全没有渗透。
(3)未来教师对于育德能力培养所需的理论知识具有现实把握,但缺乏深度认识
从未来教师自评角度,71.84%的未来教师认为自己比较清楚或完全清楚教师职业道德要求,16.44%的表示基本清楚,10.38%的表示不太清楚,1.34%的表示完全不清楚。基于以上数据,进一步选取法律法规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关内容为依据,设计问题与答案,如问题“请说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六大部分,并结合个人实际谈谈理解”,几乎所有的未来教师均能选择其中的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论述,但未能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总体把握与解读。从这一角度亦说明,未来教师在具备一定育德实践认知的前提之下,育德所需的深层面专业知识仍有所欠缺,亟待提升。
(4)校风、教风、学风可以助力育德能力培养
在未来教师视角下,校风、教风、学风也有助于育德能力的培养,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95.38%的未来教师认为所在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良好或优秀,总体评价较高。高校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及亦师亦友的风格使未来教师对于育德要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并在言传身教中使其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分析可知:在行为层面,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后实践、校园活动三大主要渠道,依次与养成教育相对应,且以规范教育(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纠偏教育(课后实践)和陶冶教育(校园活动),因此,通过教育实践培养未来教师的育德能力非常重要。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应加强未来教师对于法律法规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深度认知培养。
3.评价层面
(1)课后实践最有助于提高未来教师的育德水平
课堂教学、课后实践、校园活动作为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的三大主要渠道,其对于未来教师育德水平提升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通过五级量表题了解未来教师角度各类育德能力培养形式的有效性,按照帮助程度从低到高赋值,将“基本无帮助”赋值为“1”,“非常有帮助”赋值为“5”。利用SPSS27.0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从中位数、众数角度分析有效程度,三者的值均为5,说明未来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课后实践、校园活动的有效性均表示肯定;从平均值角度分析,课后实践(4.58)>课堂教学(4.39)>校园活动(4.33),表明未来教师对课后实践方式最为肯定,其次为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从标准偏差、方差角度分析,课后实践(0.40)<课堂教学(0.60)<校园活动(0.65),说明课后实践的离散程度最小,数据最为稳定。
(2)理论性过强是当前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的最大问题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育德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在有效传递知识的同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51.08%的未来教师认为当前育德能力培养的最大问题是理论性过强;19.54%的未来教师认为缺乏案例探讨;13.98%的未来教师认为针对性不强;12.54%的未来教师认为教育教学手段陈旧;另有1.85%的未来教师认为课程监管过于宽松。
(3)校园环境及文化对于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五级量表题了解未来教师视角下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对其育德能力培养的帮助程度,将“基本无帮助”赋值为“1”,“非常有帮助”赋值为“5”,随着数字上升,代表帮助程度上升。从平均值(校园环境=4.44;校园文化=4.45)、中位数(校园环境=5;校园文化=5)、众数(校园环境=5;校园文化=5)。根据相关数据可以得知,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有较为显著的作用,未来教师认为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的熏陶是一种隐性教育的方式,在无形之中能够提升其育德水平。
调研可知:在评价层面,未来教师认为纠偏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虽然规范教育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形式,但存在理论性过强的问题,这也进一步启示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重视纠偏教育。除此之外,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的熏陶是一种隐性教育,即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来教师的育德能力。基于养成教育思想,在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应当寻求规范教育、纠偏教育、陶冶教育三者的平衡。同时,注重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有效运用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筑造有利于育德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三、未来教师育德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1.认知层面:增强职业认同,提高育德意识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整体而言,高校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具备较高的认同感。从分项维度分析可知,一方面,随着年级的上升,认同感略有下降。针对此问题,高校应及时干预,提供一定的专业支持与外部激励,高校教师应当给予师范生足够的专业支持,帮助其渡过专业认同难关。另一方面,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阅历不断增加,自主性不断增强,其他选择机会也相应增加,特别是当其在师范专业方面出现认同困难时,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则难以达成育德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2.行为层面
(1)提升规范教育主渠道的有效性,提升学科育德能力
规范教育作为未来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主渠道,对其育德能力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向未来教师传递师范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从教技能、教师的使命与责任,不断巩固“专业+课堂”模式,致力于将育德目标、理论知识融入专业学习中,提升学科育德能力。一方面,加强课程建设,充分结合时代背景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应包含德育基础理论与实践运用,体现学理性;将法律法规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关内容纳入师德师风课程,突出其规范性;结合时代背景与实际案例,实时更新教育内容,强调时代性。另一方面,挖掘隐性育德资源,在专业课程中实现知识学习和价值引领的统一。高校教师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向师范生展示良好的师德师风,以此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情怀,塑造其教育品格。
(2)充分利用纠偏教育、陶冶教育主平台,推动理论、实践融合
纠偏教育作为未来教师认可的最有效的培养方式,对于提升育德能力实效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将育德能力的提升作为教育实习的重要任务,贯穿各大环节,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其在课堂教学中挖掘育德元素;其次,深度参与课堂教学,除教授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班级管理,通过情境设置等方式,领悟育德要义;最后,在观摩教学和深度参与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当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环节,让他们通过自身总结、相互交流、专家点评等环节夯实基础。创设育德系列校园活动,深度参与处理班级管理相关事务,提升在真实教育情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陶冶教育可通过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未来教师育德能力的形成及提升。
3.评价层面:重视反思,推进育德能力持续发展
一方面,充分推动多元主体评价体系的形成,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将各类主体的评价进行对比,可更为全面地反映未来教师育德能力现状,提前发现未来教师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的差距。另一方面,因为高校教师几乎没有基础教育学段的从教经历,导致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出现脱节,不利于在实践中培养未来教师的育德能力。因此,应建立长效化的追踪机制,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追踪未来教师育德能力的变化情况,这样既能够深入了解一定时间内未来教师的成长变化情况,亦能够探究各类培养方式(如课堂教学、教育见习、师德师风相关的校园活动等)的有效性,有利于改进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