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冠中绘画精神解读

2024-07-07张韬

名家名作 2024年12期
关键词:吴冠中国画油画

张韬

[摘 要] 吴冠中是一代艺术大师,其用开放的胸襟、崭新的视角、兼容并蓄的态度,在东西方艺术探索与对话中,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在东西方文明互鉴中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性。始终在思考、探索油画艺术的民族化,尝试在油画中融入中国意境和民族审美。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影响了一批批艺术家,吴冠中“热”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圈的一个文化现象。

[关 键 词] 审美;意向;民族化;色彩;构成

一、民族性语言的应用

法国哲学艺术家罗丹曾认为,种族、地域、时代是决定艺术的三大要素。作为在传统文化熏染下的吴冠中,他的绘画追求的是油画语言的本土性、艺术语言的自我性。吴冠中一生崇拜梵高,他也因看了梵高的作品,而喜欢上绘画,走上了艺术这条道路。可以说,梵高的艺术照亮了他的人生。吴冠中本人也以杰出的艺术成就,被许多媒体尊称为“中国梵高”。的确,他的作品在形式上借鉴了梵高的表现形式,但在作品的气息上,没有梵高的那种热烈——生命绽放的浓烈与张扬。而是一种平和、自然、阳光的美,他在绘画语言色彩的应用上,更是带有中国语言特有的那种克制,明显带有一种民族的审美。这也是吴冠中的高明之处,没有照搬别人的艺术语言,在借鉴别人的艺术上,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思考,形成了个人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已经成为他自己的一个名片。

林风眠作为吴冠中的老师,对吴冠中的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都在作品的表现形式上借鉴了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但在作品精神的追求上又没有脱离传统的民族性审美语言。在巴黎求学期间,吴冠中也受到了安德烈·洛特、苏弗尔皮等一批西方大师的影响,借鉴了这些大师的思想和表现语言,这些学习对吴冠中绘画面貌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区别于许多向苏联学习油画的一批照搬主义画家,吴冠中在学识上、认识上,以及在传统文化学习的根基上都有深厚的基础,其作品明显地融入了一种民族性,更加符合本民族的审美心理。

二、国画的西方化和油画的民族化

在吴冠中的艺术世界里,国画与油画的界限似乎变得模糊而富有弹性。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成功地将国画与油画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既具有西方形式语言,又充满东方民族韵味的独特艺术风格。

吴冠中不仅在国画中融入西方语言和表现形式,而且在油画中也借鉴了国画的元素和技法。这种跨界融合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在深入理解两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创新和整合。在国画中,他借鉴了油画的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使得画面更加立体、丰富;在油画中,他融入了中国画的意境和气韵,使得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厚重感,又不失东方艺术的空灵之美。

这种跨界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法上,更体现在艺术理念和审美追求上。吴冠中始终坚持“笔墨等于零”的观点,认为绘画的核心在于情感的表达和意念的传达,而非单纯的笔墨技巧。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都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念的传递,使得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与传统的国画画家相比,在吴冠中的国画中可以看到大量西方语言和表现形式的应用,他的国画作品明显带有西画的特点,而它的油画在情感的表现和意念的传达上,又带有民族化语言,这构成了吴冠中绘画独特的一面。

(一)国画西式化语言的应用

吴冠中曾提出“笔墨等于零”,这个观点的提出在国画界备受争议。吴冠中的国画注重西方形式语言的应用,他不同于传统国画的更加注重笔墨语言的修炼和深化。写实性山水是吴冠中国画创作的重要内容,这些山水大多都是描绘江南的秀丽风景,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注重形式感的应用,与中国的传统山水画有明显的区别。吴冠中与李可染虽然都接受过西式绘画的严格训练,但吴冠中的国画没有李可染国画那样注重传统笔墨语言的提炼与表达,他用一种西式的语言来描绘中国画,有人说他的山水画更像风景画,在用笔上显得轻松但又缺少变化,少了国画韵味和用墨上的变化,用笔用墨的丰富性远远赶不上传统国画的用笔用墨。

吴冠中还画了大量表现性国画,这些由抽象符号组成的语言,在表现上更加注重点、线、面的组合,更加注重线条的自然性和流畅性,这些国画作品看似是国画,但在表现上又往往借鉴西方的绘画理念和技法。

吴冠中的国画更加注重形式感的应用,大多是以简写繁,用轻松的线条和黑白的块面组合形成了画面,画面点、线、面的结合显得协调自然,给人一种自然、轻松、阳光的美。

(二)油画的民族化

吴冠中的油画更加注重民族化精神的传达,他的油画色彩符合中国儒家的审美,没有艳丽的色彩,色彩的选择上多平和稳定,在审美上秉承了儒家的中和之美。秉持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思想。吴冠中的油画没有完全写实的作品,总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着一种平衡,他笔下的物象没有烦琐的形象,都是经过概括简化,抓住物象的本质特征进行描绘,色彩的使用上关注的是整个画面的色彩搭配,很少关注细节和物象所固有的色彩,作品没有关注过多细节上的变化,注重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在他的油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吴冠中喜欢江南水乡,中国人所特有的山水情节,在他的笔下得到了体现,他的江南水乡带有中国文化所推崇的那种诗意美,那种祥和、宁静的美体现出国人对家园的一种依恋,那种家园情怀是深入国人骨髓之中的一种情感依赖。他的水乡屋舍总是洒满阳光,给人春暖花开的美好,自然而平和,美好而向上,恬淡而乐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都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美学解读。吴冠中还用油画表现了一些传统花鸟作品中的题材,他笔下的荷,没有那种多变的色彩,是用一种深沉、沉稳的色彩,完全和传统的文人绘画的审美相吻合。

在吴冠中的艺术实践中,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对话、相互借鉴的过程。他深谙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又能敏锐地捕捉到现代艺术的最新动态。在他的作品中,传统与现代元素相互交织、相互碰撞,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形式美的追求

吴冠中的绘画作品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时,也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他善于运用简约的形象和色彩来表现画面的主题和情感,使得作品既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又富有内涵和深度。在形式美的追求上,他注重画面的构成和布局,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节奏感。而在意境美的营造上,他则善于运用色彩和笔触来传递情感和意念,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这种形式美与意境美的统一,使得吴冠中的作品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他的国画既有西方绘画的严谨和精确,又有中国画的飘逸和灵动;他的油画则既有中国画的意境和气韵,又有西方绘画的厚重和深邃。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吴冠中在当代艺术界中独树一帜,备受瞩目。

(一)简约之美

1.形象的简约

吴冠中的绘画没有过多的形象,在形象的表现上也没有太注重细节的表现,但在形式的追求上下足了功夫。这种简约的表现让他的绘画带有一种天然的自然之美,没有那种复杂的形象的描绘,画面主体突出、层次分明,给观者一种轻松愉悦感。

2.色彩的简约

吴冠中的绘画在色彩上注重色彩的统一、柔和,没有那种鲜艳的高饱和度的色彩,色彩的稳定性强,没有太多的色彩对比,色彩的跳跃性和丰富性上并不是很突出,但统一、柔和的色彩带给人的是一种稳定和祥和,平和自然的感觉跃然纸上、直抵心灵。吴冠中的绘画色彩融合度高、语言和谐,更加注重色彩所营造出来的祥和、阳光、自然的美。色彩表现上没有太多夸张和强化。更多是注重色彩的统一性,色彩明亮而透气,在色彩的调和上没有那种复杂的过多的色彩之间的调和,颜色指向都比较明确。

(二)注重抽象性语言的应用

纵观吴冠中的整个创作生涯,无论写实作品还是抽象作品都很重视形式的表现,都在形式的表现上追求一种抽象性,很难看到一种完全具象的表现形式。

1.点、线、面的应用

吴冠中的绘画注重画面的趣味性,作品注重空间的纵深感。大的体面关系自然而明确,使作品显得层次分明,为了消除面带来的概念和刻板,吴冠中在线和点上下足了功夫。在线条的穿插上注重为面造势和破势,线条在长短变化、方向的调整和粗细的变化应用自如,形成了自我风格,在点的应用上往往是点睛之笔,或多或少,使画面一下子充满了生气。有的作品中密集的点构成了一个面、一个空间,但这个空间灵动充满透气感,空灵而雅致,带有自然的清新感。有的作品在点的使用上极为克制,只有一两个点,但立刻能打破画面的沉闷,使画面既精致又显得气定神足。吴冠中画了大量的江南屋舍,在表现上或以俯视的村落形象出现,或以仰视的一组屋舍为主。在村落的表现上,以黑色或暖色为主屋顶形成了一个个面,由大小不一的面,在形状和方向感上的应用以及高低上的穿插,使面形成了一个大的组合,让画面有了一种纵深的层次感,由线组成的墙体让画面拥有了立体感,黑色屋顶形成面,墙体上的小点多是表现窗户,但不是每个窗户都需要表现,非常注重画面的协调和搭配,让整幅画面显得生动、充满灵气。在一组屋舍的表现上,吴冠中更强调屋顶与墙体形成的一种对比关系,让画面显得明朗而明确。白色的墙和灰黑色的屋顶形成了自然的组合,由一两个点组成的窗户,让画面不再显得空洞,增加了一个空间,留住了观者的视线,让画面的气息流畅而通达,有时也在画中出现一两棵灵动的小树,阳光洒满了整个屋舍,显得宁静而安详。

吴冠中一些表现性绘画中应用了大量重复性语言,使得抽象的绘画意向灵动而清新。这些绘画在形式上更加注重点、线、面的构成。面多以小的块面组合为主,注重空间上的平衡和协调、画面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线多灵动而富有变化,曲线的大量使用使画面显得圆满而自然。点的变化更是变化无穷,整个点的使用让画面显得更加精致和细化,让空间有了依附感。吴冠中的抽象画总是带给人一种松弛感,让观者轻松愉悦,进入一个灵动、充满浪漫主义的奇幻世界。

2.传统与现代

在吴冠中的艺术实践中,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对话、相互借鉴的过程。他深谙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又能敏锐地捕捉到现代艺术的最新动态。在他的国画作品中,借鉴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而在他的油画作品中,他又融入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和意境营造,使得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写实性,又不失东方艺术的空灵之美。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融合,使得吴冠中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感和创新精神。

吴冠中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和创新,更是一次对个性化艺术的深度探索。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创作风格,不受外界干扰和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技法和表现形式。正是这种个性化的探索精神,使得他的作品独具特色,充满了鲜明的个人印记。

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国画的简约之美还是油画的抽象性语言的应用,都体现了他的个性化探索精神。他善于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作品既具有现实性,又不失艺术性。这种个性化的探索精神,使得吴冠中的作品在当代艺术界中独树一帜,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积极倡导艺术创新和文化交流,为中外艺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认可,还在国际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艺术实践和文化担当精神,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吴冠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作手法,成功地将国画与油画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既具有西方形式语言又充满东方民族韵味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艺术实践不仅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融合,更是一次对个性化艺术的深度探索。同时,他在艺术传承和文化担当方面的积极贡献,也为中国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陈旷地.传递与生成:1978至1984年中国新美术研究[D].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

[2]张璐.中国意向风景油画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

[3]崔曼琳.吴冠中艺术形式观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2.

[4]蒋雪琴.吴冠中江南题材绘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2.

[5]胡雪.水墨风景写生表现语言的传统与创新性:以李可染、吴冠中为例[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8.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吴冠中国画油画
吴冠中的点线面
一张油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油画《塬下》
油画
吴冠中 山一程,水一程
国画欣赏
《岁月长又长》(油画)
吴冠中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