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穿戴的手工艺

2024-07-06唐诗影

中华手工 2024年3期
关键词:蓝染创作

唐诗影

可穿戴,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物、佩件上的物品。

它常作为一个前缀而存在,如与智能设备联系在一起,成为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它也是艺术家与设计师喜爱的概念,在时尚纺织、珠宝、雕塑装置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延伸,形成了丰富又内涵深远的可穿戴艺术。

那么在这样偌大的可穿戴领域里,手工艺能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来自手艺人源源不断的尝试和探索给出了两个方向。一是将手工艺作为一个元素附着在已有的可穿戴物品上,如在可穿戴设备中融入手工艺,智能手表的表带、智能耳机的耳机仓、智能眼镜的框架等都成了手艺人大展身手的领域,蓝染、螺钿、大漆等工艺也因此找到了更具当代感的载体。二是直接手工制作出一件可穿戴物品,如创意假发、穿戴甲片等,在手艺人的创作灵感之下,结合不同材质和技法,让手工艺本身得以“可穿戴”。

可以看到,无论是以何种形式与可穿戴进行结合,手艺人的探索与尝试都证明手工艺的无限可能。从某种角度来说,可穿戴领域给予了手工艺新的创造空间,让其能够有更加结合时代的演绎,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反之,手工艺也带给可穿戴领域新的属性,为其注入手作温度,二者互有助益。

下面让我们一起探寻身边可穿戴的手工艺,从这些可以佩戴、触摸甚至互动的物品中,感知现代手作的温度。

身——穿戴印染古布的『N』种方式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前,植物染色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更迭,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化学染料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植物染。如今,相对于实用意义而言,植物染更多以文化属性存在于当代生活之中。

而一位大学时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王世豪却别出心裁,用古法蓝染和传统工艺制作智能手环的表带、蓝牙耳机的外壳、放置墨镜的项链夹和手机壳等,让大众可以用多种形式将印染古布“穿戴”在身上,古布似穿过时光,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 卷”完创意“卷”价格让印染古布回归现代生活

开启用印染古布制作现代小物,源于一次修复手机壳的契机。

一直喜欢蓝染工艺的王世豪,在一次用胶水修复坏掉的手机壳时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自己喜欢的布料来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手机壳呢?”说干就干,王世豪白天上班,晚上就投入到蓝染手机壳的制作之中。因为缺少经验,单是解决溢胶的问题就用掉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便捷的方法,只得不断测试“胶水干涸失去黏性”到“流动性太大导致溢胶”这之间的临界点,终于在经过几十次的尝试后,王世豪制作出了第一个合格的蓝染手机壳。

一尝试便一发不可收拾。王世豪又陆续开发了多种不同纹样布料的手机壳、耳机壳和手镯,看着自己的作品,组建一个专注植物染工艺的品牌的想法跳入他的脑海中。在王世豪的筹备之下,2019年10月,sherehoo手作正式上线。

“植物染色,手工制作。”是sherehoo手作的初衷,在这个背景之下,王世豪想要探索如何搭建蓝染工艺跟日常生活的桥梁,因此他总是从生活中常见的、使用频率高的小物件入手,让蓝染工艺作为一个“陪伴”的角色出现。同时王世豪对产品定价也有自己的坚持,相对日常生活用品的用料来说,蓝染布料是较为昂贵的。因此王世豪尽量制作小物件,包括既实用又有装饰作用的蓝染墨镜夹、各种花纹的蓝牙耳机壳等等,这些产品大多百元上下,用尽可能低的价格,让更多的朋友体验蓝染古布那渗透进每一丝纤维的时光之美。

让王世豪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智能手表表带的创作。“做表带真的太难了,我从学习到制作出第一根表带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不断练习完善技术又用去半年时间。”一块约2厘米宽、10厘米长的表带,需要用去布料4块、皮料6块,再依次将这10块材料黏合。为了保证耐用,还要在周围封一圈圆蜡线加固。起初王世豪要花上5个小时才能做出一副表带,好在表带一经上线便受到大家的喜爱,目前已售出超过两千副。经过反复优化,制作时长也被王世豪压缩到了1个小时左右。

从土木工程到蓝染手作热爱即是所有答案

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王世豪在大四那年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工地实习,施工现场的工作模式和强度让王世豪几乎没有犹豫地就决定了实习后要彻底离开这个行当。也是在工地实习的日子里他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件作品——一件帆布材质、口袋处作了拼布样式的白色棒球领夹克。王世豪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这件作品,一位香港的女士十分喜欢并以500元的价格买走了夹克,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鼓舞。

“是时候做点事情了。”

王世豪一下子就想到了蓝染工艺。 大一时王世豪曾跟随同学去到山东日照,在那里他见到了漫山遍野的蓝草,完整地体验了从收割蓝草、古法米酒起缸、打蓝靛到亲手刻版、调糊、染布的全部过程,这趟旅程早已让蓝染在他心底埋下了种子、生根发芽。

就是这样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相遇,让王世豪从土木工程小哥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手作品牌主理人。目前,sherehoo手作已经上线5年了,从设计制作到拍摄美工,再到作为客服接待买家、打包发货都是由王世豪独自完成。他给自己定位更多的是一个手工爱好者而不是商人,大多数产品利润都设定在了一个较低的范围内。“目前来说喜欢蓝染制品的依然算是比较小众的圈子,希望能通过我制作的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个工艺。”

古法蓝染回归现代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时代在不断发展,面料科技日新月异,不管是功能性还是舒适度蓝染都不占优势。比如蓝染属于冷染工艺,掉色是它的天然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多有不便之处。“可这恰恰是最能打动我的地方,我爱的既是它流传千年的底蕴,也是它会随着时光留下印记的特性。”

王世豪的热爱与坚持,让印染古布以“穿戴”的形式回归到了现代生活之中。古法蓝染回归现代生活虽然困难,但正是有如王世豪在内的一位位传承蓝染工艺的匠人,基于蓝染工艺进行二次创造的设计师、手艺人的传承和推广,相信大众群体对于蓝染的认知度、蓝染在现代生活的参与度定会越来越高。

头——假发的『七十二变』

东方古典、摩登前卫、夸张视觉……他在头顶搞“装修”

我国关于假发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在古代,一般只有高门大户才能使用假发,它并不是一件能飞进寻常百姓家的饰品。而如今,假发早已成为大众的日常用品,造型、颜色、材质也越发丰富,更是在实用意义以外,衍生出一门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假发艺术——翊鲲便是国内少数制作整体假发的艺术家之一。

在翊鲲的假发作品中,可以看到大红色、海蓝色、绿色、黄色等大胆色调,头发或尖刺、或盘旋、或飘逸的夸张视觉作品。也可以找到烫着复古大卷,堆叠着精妙发髻的前卫造型,红桃皇后、库伊拉、巨齿鲨、白发魔女等角色也通过他的灵感与创意在假发中呈现。

“多变的风格和造型是对基本功的磨炼,回归到个人喜好,我最热衷创作的还是充满东方古典美的国风门类。”从小就喜欢看古装影视剧和戏曲的他,成为了一名忠实的国风爱好者。闲暇之时,翊鲲还会专程去一些国画展,古琴、古筝音乐会,既是欣赏,也是为自身激发灵感。在一次看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后,翊鲲深受感染,以《千里江山图》为原型,创作出自己的第一款国风假发造型:青绿渐变色的发丝流动成蜿蜒的曲线,又缓缓在发髻两端飘逸垂落,似山峦叠起、丘陵连绵之景,画卷的形象和气质通过假发造型传递出来。

国风假发的创作一开了头,便再没停下来。有以清朝宫廷女子的“大拉翅”发式为原型,再创新加入蕾丝元素的《国风·穿越》,古代与现代元素的碰撞让其具有独特美感;也有从《簪花仕女图》汲取灵感,还原唐朝时期流行的高发髻的《花开富贵》,盛世大唐的雍容华贵似穿越时光而来……不同于常规古风假发制作手法的大胆创新,让翊鲲的假发作品在国风中带有现代时尚感。

从美妆到假发在跨界中演绎“无界”美意

事实上,翊鲲起初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影视化妆师,但他与假发的缘分却贯穿始终。

“我妈妈说小时候没人教过我怎么扎头发,但我自发地就会在她头上梳一些奇奇怪怪的发型了。”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在翊鲲工作后彻底生根发芽。2019年,从事了好几年化妆工作的翊鲲在一次艺术展看到演员们戴着夸张假发演绎不同角色的那一刻,假发的独特表达让他决定正式开启对假发的探索。

半路跨界的困难可想而知。“起初在接触假发制作时并没有太多阻碍,但逐步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时,就陆续出现了许多不会处理的制作手法和问题。”当时国内几乎没有这样的假发造型老师,翊鲲就开始大量地学习国外一些作者的假发制作视频,在不断地试错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就这样翊鲲历练成为现在掌握了百变风格的假发“专家”。

“和真人造型比起来,假发更像在搞装修。”为了做一顶假发造型,除了常规的剪刀、梳子外,翊鲲还会用到帆布头、钩针、大长针、珠钉、钳子、铁丝等工具,在假头上该扎就扎、该拔就拔。假发的创作比起真人造型少了很多局限,因此也多了许多创作空间。翊鲲制作一顶假发通常需要2到15天不等,在完成构思轮廓、勾画草图、设计细节、测量数据、挑选发色等准备工作后,就专心投入到制作之中。接触假发5年时间来,翊鲲已制作出超千顶假发作品。

得益于假发创作的逐步深入,除了个人原创设计以外,翊鲲还会与时装周、杂志等合作,为模特完成发型设计制作,同时也涉猎了发型制作课程讲授和假发制作慢直播等。“未来我会更深入全面地进入假发的更多领域,开设一场属于自己的假发展或假发秀,让更多人穿戴假发和欣赏假发。”

手——我用非遗做指甲

窑器、螺钿、刺绣、宣纸、竹编……这些传统的非遗工艺,因技艺的精湛和独特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出独特的韵味。它们的存在深刻而精细,不过方寸之间的指尖又如何承载这些上千年的非遗技艺与传统文化?一个上线不过4月有余的中式穿戴甲品牌给出了答案。

尖端风暴于2024年2月正式上线,不到半年时间里,先后推出了“非遗系列”“国宝系列”的20余款穿戴甲,将多项非遗技艺、博物馆藏品等以新潮的风格呈现在指尖之上。穿戴甲的形式又让它不同于“一次性”的传统美甲,而是可以轻松穿脱、多次使用,塑造了传统与当代相结合的现代东方美学,频频出圈。

千年窑火遇上现代美甲把唐朝的彩瓷“销冠”戴在指尖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湘妹子”,尖端风暴主理人肖苹果在决定结合非遗技艺和穿戴甲之初,就首先想到了长沙窑。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是中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窑创烧釉下彩瓷,将诗文与陶瓷相结合,打破了“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在陶瓷装饰领域注入大量浪漫因子,大量出口海外,一跃成为大唐盛世的彩瓷“销冠”。

经过大量的实地采风和与对手艺人的拜访,尖端风暴推出了第一款穿戴甲作品——与长沙窑联名的《君生》。《君生》在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和长沙窑彩绘三彩执壶中汲取灵感,甲片主色调还原了唐三彩的多彩釉色,彩绘线条取自瓶身纹样,指甲上的迷你执壶则是用独立开发模具雕琢而成,刷色三层才有了陶瓷的颜色和质感,汇聚对唐代彩瓷技术的复刻与致敬。

“创作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充满了磨合和取舍。”肖苹果坦言,在拜访长沙窑的各级传承人时,因许多手艺人年纪较大、习惯说方言,交流起来比较困难,且大多传承人很难理解穿戴甲的形式,因此在采集的过程中耗费了创作团队不少的心力。在《君生》创作成型后的一个凌晨,肖苹果接到一位长沙窑非遗技艺传承人的电话,他斩钉截铁地告诉肖苹果:“长沙窑里从来没有直线,你们的穿戴甲里也不该出现。”犹豫许久,肖苹果最终还是决定保留直线线条,“创新和融合才是让非遗技艺更能走近现代年轻人的方式,我们需要这种尝试。”

当然也有受到极大鼓励的时刻。在与陶艺品牌泥人刘合作的过程中,第四代传承人刘嘉豪十分认可穿戴甲这一表现形式,深度参与到了创作中来,最终呈现出“福禄”系列穿戴甲。《福禄》从泥人刘福禄套组作品中汲取灵感,福禄是长沙窑瓷器的衍生品,创作团队经过精心调配青、酱、绿3种颜色的泥料,使得甲片主色调碧绿如茶,甲面的裂纹呈现出冰裂纹的样式,打造出瓷器自然开裂形成的独特美感。

守艺不守旧塑造现代东方美学

用非遗技艺呈现当代美学,是尖端风暴创作的主要脉络。

提起美甲,闪亮的效果是人们普遍喜爱的,因此常用到锆石、水晶、水钻等配件。怎么才能用中国传统的非遗技艺来实现这一点呢?在搜寻之中,肖苹果发现了螺钿工艺。螺钿是用贝壳薄片做成花纹嵌在器物上的装饰工艺,呈现斑斓色彩。运用螺钿工艺,创作团队制作出了《华彩》,同时还添加了浏阳烟花的元素,戴上这副甲片,动动手指仿佛就从螺钿的光泽中欣赏了一场绚烂的烟花表演。

无独有偶,尖端风暴还经过不断尝试,成功利用宣纸打造出晕染工艺和丝绸肌理,再通过手工在仅1厘米宽的甲面上折叠出层次,还原非遗技艺和文物的轻透质感和斑驳痕迹。湘绣的刺绣肌理也同样得到了复刻和还原,一针一线的细密针脚似乎跃然指尖。

上线不到半年时间,尖端风暴切切实实地为大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指尖风暴”,而这一切离不开肖苹果及创作团队前期的积淀。组建团队就是肖苹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由于市面上并没有做中式穿戴甲品牌的先例,更没有专门培训中式美甲师的机构,肖苹果走了不少弯路。“水彩、油画、雕塑、插画、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我们都接触过,经过不断尝试和磨合,最终找到了合适的方向。”既要专业过硬,同时也要美甲师本身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因此仅是组建团队就花费了近2年时间。而后团队花费3年时间,通过走访50余个古村落、拜访了80多位手艺人,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为后期创作打下了基础。

如今,尖端风暴不断地向外迈步,大胆尝试,与更多的非遗技艺结合,更是与婚纱摄影品牌、博物馆等开启合作,肖苹果将其称之为“穿戴甲的奇遇记”。如与婚纱摄影品牌大象映画的合作,尖端风暴打造出微缩凤凰、点翠和刺绣纹饰的穿戴甲片,让婚嫁融入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如将长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成功转化为穿戴甲,《碧娆》采取了象纹大铜铙的祖母绿元素,显得手指纤长白皙,《落絮》则着有双面透雕龙凤纹玉环的纹理,既保留了文物的历史韵味,又注入了现代审美元素。

“做中式穿戴甲,很苦,但也很酷。”作为一个才上线几个月的品牌,尖端风暴还很年轻,在主理人肖苹果的期待与规划中,尖端风暴将不断地跨界融合,在指尖的方寸之间讲好城市、非遗、文化的脉络。“非遗技艺、博物馆、现代品牌、艺术家……尖端风暴一定会不断地破圈,让中式穿戴甲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蓝染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现代蓝染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
——以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蓝染工艺为例
《如诗如画》创作谈
传承那些古老而又美好的手艺之蓝染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丰蔚蓝染系列作品
蓝染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蓝染indigo items
创作随笔
卓也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