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业财融合财务管理模式改革

2024-07-04田昀璞

今日财富 2024年15期
关键词:业财背景财务

田昀璞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的加持下,业财融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流发展趋势,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以及创新。基于此,文章针对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进行研究。文章探讨了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在维护资金安全、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两方面的具体作用,并分析了业财融合下财务管理创新需要遵循的过程性、整体性以及风险控制三项原则。最后,文章结合业财融合下财务管理改革需要解决的风险多样且难度较高的实际和预算管理控制以及业财数据分析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业财融合理念为指导,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创新预算管理、建立信息化系统等的具体对策。

业财融合的本质是以业务活动体系为核心,通过业务和财务融合,实现二者数据共享的全新管理模式。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全新技术的加持下,加之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以及业务流程不断调整以及重塑,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从之前纯粹的价值创造逐渐转变为业务驱动、战略决策、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新管理手段。财务管理工作也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从之前的会计核算逐渐转变为价值管理,这意味着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对策,为财务管理模式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一、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意义

(一)维护资金安全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可以为企业内部控制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将业务和财务管理二者有效融合,使内部工作流程逐渐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使资金的流向以及使用数量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管理。配合内部的制度建设,能够避免出现职权滥用以及人为造假等问题,有效维护企业内部资金安全。此外,业财融合使得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业务、财务数据整合以及共享可以帮助管理层全方位了解资金具体使用状况以及流向,并根据实际发展状况,调整资金使用方案。管理层能够将工作重心集中在核心业务层面,对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事件全方位进行分析以及管理,在掌握内部财务流程现状的基础上,可以综合使用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安全性。

(二)推动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业财融合意味着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以及相关部门能够得到统一的管理,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使得管理层能够对已有的业务和财务状况进行全方位调查和分析,精准发现问题,并在专业数据的加持下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确保企业运营管理效率以及财务运营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传统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加关注企业经济指标的达成,而忽视对于业务运营进行监管。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能够在业务流程中合理融入财务管理工作,为各项业务经营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能够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财务数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原则

(一)过程性原则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并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二者的综合应用下保障资金、数据等关键信息能够全方位进行汇总以及分析,不断调整操作流程,确保各部门工作协调化发展。由此不难发现,业财融合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改革创新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求相关单位在过程性原则的指引下,确保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能够有效协同,促进各部门工作的相互协调,以此对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监管,针对不同的工作细节严密进行分析、管控。

(二)整体性原则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需要相关人员始终遵循整体性原则,保证业务和财务部门之间能够进行信息沟通以及共享,从企业发展的整体层面,对信息、资金以及相关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处理,并且将信息进行分类储存。财务部门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信息,对今后的企业发展动态客观进行分析,以此为业务运营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以及信息支持。管理层也能够从企业宏观层面出发,就目前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解以及预估,结合已有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持续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确保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三)风险控制原则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同样不能忽视风险管理这一重要内容,并且要将风险控制落实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相关人员要强化对业务以及财务活动的全过程风险控制,针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方位辨别,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确保企业能够持续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管理层要在风险控制原则的指引下,不断调整和完善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确保风险管理理念能够有效地融入财务管理全过程,始终以企业发展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综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成果,建立协同化的业务流程及信息系统。管理层能够根据数据的分析以及数据的变化,针对企业的业务发展以及资金流动状况进行全方位调查研究,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

三、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面临风险多元化且控制难度较大

在我国市场环境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各企业主体在长期业务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包括市场、信用、政策等在内的风险事件,对于企业的业务经营、财务管理工作都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对于企业财务部门日常工作而言,在市场信息以及政策变动方面有着较高的敏感性,一旦出现变化,而财务管理部门却并未及时调整相关的工作规划,很有可能会带来企业资金流动不畅甚至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在企业基于业财融合背景推行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相关人员将其工作重心放在各个关键环节,事先需要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并且始终要强化各项成本投入的分析以及核算,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事后需要对财务工作全方位进行回顾以及分析,优化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而真实的状况是部分业务部门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对于财务活动的把控力度不足,使得财务活动更加倾向于进行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财务风险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二)预算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预算管理同样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与企业内部有限的发展资金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企业基于各职能部门建立完善的预算管控体系。业财融合需要业务和财务部门二者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就各项数据全方位进行共享以及交流。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业务部门必须达成企业的盈利目标,将其工作重心集中在拓展业务范围和内容等方面。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所不足,已有预算管理体系始终存在缺陷,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以及共享也会存在问题,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无法收集到全面准确的信息,预算编制工作的最终成果也会受到影响。在企业的日常业务运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海量的业务往来信息,但因为内部财务预算和核算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帮助财务人员就业务差异进行分类管理,同样会影响到预算管理价值的发挥。

(三)业财数据衔接不顺畅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要求相关人员对于业务和财务数据的重要价值要有正确的认知。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基于信息化发展背景,融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针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但总体看来,部分企业缺乏业财融合管理思维,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使得业务和财务数据衔接不顺畅,无法实现统一规划管理的目标。企业以月度为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结束之后完成相应的报表编制工作,并且要将相关数据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共享,但财务部门却并未针对业务运营的相关信息进行跟踪管理,这意味着其对业务经营实际状况了解不够深入。这些数据在整理中通常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以及人为偏差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也会明显下降。

四、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策略

(一)基于业财融合理念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事件

任何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规避市场风险,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要求企业在业务选择的过程中,要将财务和业务指标二者有效融合,并考虑眼下以及未来长期的业绩发展目标。除了企业内部发展十分成熟的主要业务体系之外,企业决定开辟全新的业务体系前,需要组织召开评审会议,确保企业领导、财务人员、业务经理以及社会专家能够对业务的可行性进行全方位评价,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客户管理也需要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从之前关注合同管理转变为关注客户管理,不仅要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在合同条款上加以明确,同时要针对客户的具体经营状况、信用等级等进行跟踪评估,确保风险事件能够从源头得到控制。在企业营销环节,要根据客户的经营状况、信用等级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不断提高营销工作水平。在企业业务管理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业财融合背景下形成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就业务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客观的调查和分析,确保业财融合信息平台能够与预算管理工作有效融合,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工作机制。

(二)持续创新预算管理工作

企业在基于业财融合背景推动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要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就其重要价值形成正确的认知,促进部门之间数据、信息资源的全方位整合以及分析处理。财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立足于企业整体发展,制定完善的经营策略,并提前设定预算管理工作目标,在坚持业财融合理念的前提下,调整并压缩内部管理工作流程,避免因为管理缺陷引发预算管理风险。同时,企业在预算执行期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推动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完善,综合考虑业财融合的实际需求以及各部门发展要求,选择增量预算法、滚动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案,确保企业有限的发展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

(三)完善信息系统,推动业财数据衔接

业财融合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始终是以业财数据作为基础,企业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建立业财融合信息共享管理平台,确保各项数据和信息能够被有效地收集、上传、共享。企业要以各部门的实际业务、工作职能、不同工作岗位内容为基础,构建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平台,确保业务和财务部门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交流以及沟通,在维护信息安全性、完整性的同时,避免出现各种信息泄露事件。企业需要始终将业财融合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向,促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企业内部财务系统对接,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功能模块。业务部门可以对业务的实际经营数据信息定期整理,并利用在线平台共享,使财务人员能够在精准数据信息的支持下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管理层可以结合业务经营的实际和市场环境状况调整财务战略,这也是企业实现业务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业财融合是今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企业为了解决在财务风险以及在预算管理、业财数据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在坚持整体性、过程性以及风险控制三项原则的基础上,以业财融合理念为指导,分析并防范财务风险。同时,企业要在内部财务流程不断调整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引入信息化技术成果,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与企业财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确保业务和财务数据全面融合,为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提供支持。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猜你喜欢

业财背景财务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