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翡翠鸟舞的创新应用与发展研究

2024-07-04张婉韵徐琳周芹兰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创新应用非遗

张婉韵 徐琳 周芹兰

【摘 要】广西武宣壮族翡翠鸟舞,壮语称“扶骆丁陀”(foux roeg dingdiuj),扶骆(fouxroeg),即“舞鸟”;“丁陀”(dingdiuj),指“翡翠鸟”,是当地群众采用翡翠鸟外形的道具,模仿翡翠鸟的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在新时代多种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自2010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翡翠鸟舞在社会和学界才慢慢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本文旨在民族志的视角下探讨翡翠鸟的创新应用和发展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观察翡翠鸟舞的表演相结合,观察分析翡翠鸟舞的现实生存环境和人文、历史、价值等,探索式研究翡翠鸟舞在新时代的创新应用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翡翠鸟舞;广西武宣;创新应用;民族志研究;非遗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5—191—04

引言

广西壮族翡翠鸟舞是一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也是当地百姓的娱乐方式之一,更是中华文化及世界文化的瑰丽,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经济价值等。翡翠鸟舞虽然历史悠久,但是进入非遗名录较晚。2008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5月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2015年,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摄制组到武宣县码头村采访并录制了非遗文化遗产翡翠鸟舞专题片。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派出“民间艺术探索服务团队”到广西武宣盘古村,对当地民间艺术翡翠鸟舞的历史起源、文化传承、展演创新、鸟舞模型编制及舞蹈编排、研究成果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

目前,相关部门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翡翠鸟舞的保护和传承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翡翠鸟舞的保护与传承行动的践行中仍存在不足。翡翠鸟舞还有传播力度不够广的问题,国内甚至于广西区内部分地方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翡翠鸟舞的存在。在国内学界,也鲜有对翡翠鸟舞的研究,有对翡翠鸟舞的起源、种类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谭茂同、黎子君、张廷兴,2007);还有对翡翠鸟舞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展现翡翠鸟舞传承和发展中不足并提出建议的研究(付宜玲、陈李怡萱,2023),也有对以翡翠鸟舞为例对农村文化品牌的打造进行研究(林湘,2008)。总体上来看,目前对于翡翠鸟舞这一主题的研究较少,研究范围较窄,不够深入。

本文研究旨在发现翡翠鸟舞在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翡翠鸟舞在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对翡翠鸟舞的保护、传承、发展和推广方面提出创新思路,对翡翠鸟舞的进一步发展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有利于翡翠鸟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次,利用好翡翠鸟舞这一文化,打造广西武宣县专属文化特色,完善相关文化产业,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再次,对翡翠鸟舞进行创新和发展,将翡翠鸟舞的影响扩展到全国甚至世界;最后,翡翠鸟舞的创新,有利于激发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推动翡翠鸟舞发展更加完善。

一、翡翠鸟舞的起源、发展和价值

(一)翡翠鸟舞的起源

翡翠鸟舞流传于广西省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盘古村,起源于明末清初,大约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该舞蹈是由表演者套上模仿翡翠鸟外形制成的精美道具,并模仿翡翠鸟的生活习性表演创造而成的一种古朴生态的民间舞蹈,以此展现翡翠鸟飞翔、觅食、戏水及梳羽等神态。舞蹈内容有走圆场觅食(追鱼、啄鱼、喝水)、洗澡、盘睡、惺忪、求偶、起飞等几个情节。翡翠鸟舞的道具,一般用竹蔑制成鸟形,羽毛是由麻绳、毛线编制而成的,内部是由毛竹编制而成。翡翠鸟舞与一般的舞蹈不同,例如与龙鱼舞相比,翡翠鸟舞不仅仅是简单的甩甩身子,翡翠鸟舞内部道具机关较多,其羽毛、眼睛、嘴巴、尾巴各有一根引线来牵引,表演者扭动一些机关时(嘴巴、眼睛、翅膀)会比较费力,加上翡翠鸟舞使用的道具重量较重,高难度动作难以施展,体力消耗极大。翡翠鸟舞的道具是独有的,其道具的制作、升级与换代都是由传承人负责的。如今,翡翠鸟舞的表演道具方面,存在着可制作表演道具的传承人数量极少;表演道具机关较多,易损坏;有些材料已被淘汰,例如毛线,市面上难以买到等诸多问题。翡翠鸟舞表演一般是在重要节日,例如广西“三月三”、端午节、国庆节、春节等。或当碰到武宣县当地的重要节日或者村庄内有人结婚,传承人也会被邀请去表演翡翠鸟舞(谭茂同、黎子君、张廷兴,2007,35)。

关于翡翠鸟的起源有两个传说:一是,有一个叫罗老汉的壮族人被财主逼死,他的儿子因为贫穷,无力购买祭品,只能独自一人去祭拜罗老汉。正当其感到愧疚,无所适从之时,翡翠鸟叼着一条鱼,把鱼放在了罗老汉的墓前,这条鱼也成为了罗老汉的祭品。他的儿子为了感激翡翠鸟,把这个故事告诉了自己的子孙,子孙们就创作了翡翠鸟舞,在每年的节日庆典,就跳起翡翠鸟舞,以此来表示对翡翠鸟的感谢和崇敬。二是,下盘村的村民看到其他村落每逢节日庆典就舞龙、舞狮、舞鱼,下盘村的村民就暗下决心,要创作出一种与其他村落不同且意义独特的一种舞蹈。他们这时想到了翡翠鸟。翡翠鸟是一种性情温顺、勤劳、自食其力、懂人性的鸟类。于是下盘村的村民就模仿翡翠鸟的外形和动作,创造出了翡翠鸟舞,寓意“人丁兴旺、年年有余”(谭茂同、黎子君、张廷兴,2007,35)。

(二)翡翠鸟舞的发展

翡翠鸟舞由下盘村的罗氏家族代代相传,如今已经传至十六代。据罗氏族谱记载推测,翡翠鸟舞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前,村里会召集年轻人练习翡翠鸟舞。如今,大家对非遗文化越来越重视,会面向整个桐岭镇进行收徒,甚至会在非遗日到每个学校去收徒。作为翡翠鸟舞传承人之一,罗正平(2023)在采访中说道,为了将翡翠鸟舞传承下去,他每年都会到各个学校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们学会翡翠鸟舞,并且领会到翡翠鸟舞的乐趣。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也有机会筛选出对翡翠鸟舞真正感兴趣的学生,使其作为翡翠鸟舞的后备继承人,让翡翠鸟舞真正的传承下去。在宣传之时,只要遇到对翡翠鸟舞真正感兴趣的人,也会将翡翠鸟舞交给他们;同时,相关部门也会给予传承人一定的补贴用来传承技艺。

(三)翡翠鸟舞的价值

翡翠鸟舞是武宣人们特有的一种舞蹈,凝聚力先辈的智慧和创造,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壮族人民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文化底蕴,其价值不可估量。

首先,翡翠鸟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翡翠鸟舞起源于明末清初,大约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翡翠鸟舞反映了壮族人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当地民风民俗,是研究壮族人民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史料。翡翠鸟舞已经传承三百多年,不同时期的表演方式、表演道具、道具制作的工艺和材料都会有所改变,根据其改变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

其次,翡翠鸟舞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展现了壮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深层文化内涵。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形式。武宣县属于农耕区,具有农耕文化色彩,其舞蹈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多以“鸟舞”“龙舞”“鱼舞”等,反映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幸福美好生活的期望(毕雪梅、许钰娟,2006:102)。

再次,翡翠鸟舞具有一定的审美和精神价值。壮族人民的舞蹈不是为了表演,在舞蹈中既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生活状态,又抒发了内心真挚的情感,体现了壮族人民热情、勇敢、勤劳的性格特点,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翡翠鸟是勤劳的象征,寓意美好,通过翡翠鸟舞展现了壮族人民内心向往自由、勤劳踏实,反映了壮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翡翠鸟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翡翠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翡翠鸟舞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资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根据翡翠鸟舞自身特色,结合当地文化,创造出一条与翡翠鸟舞相关的文化产业,例如,翡翠鸟舞表演、翡翠鸟舞相关文创产品,打造出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旅游产业,吸引游客。这样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翡翠鸟舞的发展困境、不足及成因

目前武宣县的翡翠鸟舞已经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当地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来促进其发展。但是,在各种新兴文化的冲击下,翡翠鸟舞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第一,翡翠鸟舞的题材缺乏新意,无法迎合当今时代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进而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因此要对翡翠鸟舞的主题题材进行改革,使其与时俱进,增添时代活力;第二,制作翡翠鸟的一些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淘汰,市面上很难再买到;第三,人民文化意识不强。由于武宣经济不够发达,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导致许多人外出务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甚了解;第四,培养新一代创承人的人力投入不多,导致舞蹈传承人的缺乏;第五,资金投入不足,舞蹈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包括场地、音乐、服饰等,缺乏了这些资源方面的支持,翡翠鸟舞的表演很难进行排练和演出。舞蹈的宣传和推广也比较少,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策略,无法被更多人所欣赏,限制了翡翠鸟舞的发展渠道。这些困境和发展的不足都需要去克服,才能更好地推动其应用和发展。

三、翡翠鸟舞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翡翠鸟舞,主要是指广西武宣壮族的翡翠鸟舞,从当地翡翠鸟舞的历史文化研究翡翠鸟舞的起源,以及历史演变发展分析其当代的价值。同时,在“非遗”申报推广的热潮背景下,探究翡翠鸟舞如何进行创新应用和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

1.武宣翡翠鸟舞的调研

翡翠鸟舞是指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特定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下的艺术产物。要对翡翠鸟舞的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使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查、访谈、文献查阅搜集资料,分析研究翡翠鸟舞的历史文化价值,发展现状,寻求创新发展应用的方法。

2.翡翠鸟舞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近年来,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非遗”申报和推广工作的有序地进行着。这意味着推动如何翡翠鸟舞的创新发展和运用是当下的热点话题,这鼓励着我们深入对翡翠鸟舞的考察和研究,分析翡翠鸟舞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3.翡翠鸟舞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翡翠鸟舞的创新应用和发展是研究重点。笔者和研究团队通过研究,探索翡翠鸟舞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在传承上进行创新发展,在文旅主题上探索创新思路,实践上打造特色旅游景区等,推动当地翡翠鸟舞发展。

(二)研究思路

进行翡翠鸟舞的创新应用与发展研究:首先,收集、分析整理相关的文献;其次,分析翡翠鸟舞的历史、发展和价值;然后,翡翠鸟舞的发展困境和原因;再次,进行翡翠鸟舞的实地调研;最后,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创新应用与发展,以及解决办法。

(三)研究方法

(1)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实地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

实地调查:进行田野调查,即深入到翡翠鸟舞文化的生活工作实地中去,并以观察、访谈的方法搜集翡翠鸟舞文化的相关材料,并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剖析翡翠鸟舞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观察法:在武宣生活一两个月时间,观察翡翠鸟舞对当地人们日常行为习惯的影响,记录过程。

访谈法:对翡翠鸟舞的传承人以及当地武宣居民进行正式或者非正式以及回忆式的访谈,搜集翡翠鸟舞的发展资料。

(2)辅助路线查阅法:在各大知名论文发布网站查阅关于翡翠鸟舞的相关资料和研究,以及查阅当地县志(郭建斌,2003)。

四、翡翠鸟舞的创新思路和应用

为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不断促进翡翠鸟舞进行创新式发展,研究有利于翡翠鸟舞的发展方向,让翡翠鸟舞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

(一)传承人的筛选创新

从前,是由村里召集年轻人学习翡翠鸟舞。如今,面向整个桐岭地区收徒,并且在“非遗日到”学校去收徒。这样的作法显然不够,可以尝试将筛选范围扩大,从镇扩展到省再扩展到全国。但是,需要建立完整的筛选体系,利用法律化手段监督地区传承非遗文化,筛选出真正热爱和真正想要传承翡翠鸟舞的人(付宜玲、陈李怡萱,2023:134)。翡翠鸟舞主要面向学校进行教学,青壮年多数出城务工,只要少数时间在家能够学习翡翠鸟舞,所以相关部门也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吸引更多想要学习翡翠鸟舞却经济上难以支撑的人进行学习和传承。推进翡翠鸟舞进校园,让青年学生认识和了解翡翠鸟舞,举行定期的翡翠鸟舞舞蹈表演,增进对翡翠鸟舞的了解。同时,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进行专业的舞蹈教学。而且,要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文化传承人经济补贴,以此增强年轻人传承保护的意愿,完善翡翠鸟舞传播的文化设施等。

(二)翡翠鸟舞表演道具的创新

翡翠鸟舞的表演道具是由传承人负责制作、升级与换代,对于逼真度的追求,某些部件仍会用以前的制作用料。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某些用料已经被淘汰,市面上难以买到。我们可以对翡翠鸟舞的表演道具适当进行改造,再不影响翡翠鸟舞的表演情况下,选择更加逼真、市场上更容易买到的材料来制作表演道具。翡翠鸟舞的表演道具还存在机关较多、重量较重的问题。对于年纪还小的学习者来说,表演高难度动作很吃力,想要完整表演下来也有很大的难度系数。可以在材料的挑选上,选择与原本材料接近但重量更轻的材料来减轻表演道具的重量。

(三)翡翠鸟舞推广形式的创新

来宾市可以打造独具特色的翡翠鸟舞吸引游客前来旅游,首先可以将翡翠鸟舞进行适当的改编,与短视频相结合,拍摄一些有趣、搞笑短视频吸引游客,以翡翠鸟舞独具美丽的文化特色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翡翠鸟舞。还可以与周边村落进行合作,比如,莲塘村有一种龙鱼舞,可以与翡翠鸟舞相结合。像鱼和鸟是一种对应关系,与之相呼应,当地的舞蹈也是相照应的,在舞蹈表演过后,还有男女对唱,可以考虑先表演翡翠鸟舞、龙鱼舞,然后再安排男女对唱活跃气氛,让前来有玩的旅客体会到真正的风土人情。

(四)翡翠鸟舞相关文创产品的创新

翡翠鸟性情温顺、善良,对当地人民是吉祥的象征,可以按翡翠鸟的形象进行设计,将翡翠鸟动漫化、可爱化,制作成相关的文创产品。比如,印有翡翠鸟图案的抱枕,按照翡翠鸟的样子制作的玩偶等。还可以与当地其他特色进行结合,比如武宣县有一项非遗技艺蓝靛染布,可以在染布的基础上在加上翡翠鸟形象的刺绣等,打造当地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

(五)翡翠鸟舞保护和传承模式的创新

作为武宣县特有的地域特色文化形式之一,翡翠鸟舞的文献记录、服饰、采访记录、题材内容等都应该被完整地记录、保存下来,交予当地博物馆保存,方便后人进行借鉴学习传承等。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对翡翠鸟舞进行数字化保护。王耀希介绍,“非遗数字化保护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将非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王耀希,2009)利用数字化技术,将翡翠鸟舞的表演道具、表演、相关的各种资料进行保存。还可以制作出云展馆,让不同地方的人们身临其境的体会到翡翠鸟舞的魅力。

五、结语

翡翠鸟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价值突出。通过对翡翠鸟舞的起源发展和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翡翠鸟舞当下发展所遇到的困境及其成因,笔者和研究团队研究出了一些创新应用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推动翡翠鸟舞更好地发展。这对于非遗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独特的壮族舞蹈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建设壮美广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毕雪梅,许钰娟.舞蹈中的动物模仿与艺术升华[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2).

[2]付宜玲,陈李怡萱.广西武宣壮族翡翠鸟舞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23(4).

[3]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年6月06日武宣新闻[EB/OL].[2024—01—26].http://www.wuxuan.gov.cn/ xwzx/spxw/t16623902.shtml.

[4]郭建斌.民族志方法:一种值得提倡的传播学研究方法[J].新闻大学,2003(2).

[5]林湘.打造农村文化品牌[J].当代广西,2008(10).

[6]谭茂同,黎子君,张廷兴.武宣壮族翡翠鸟舞及其文化内涵[J].民间文化论坛,2007(2).

[7]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通讯作者:徐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民族志视角下的广西武宣县翡翠鸟舞文化及其文化推介的研究”(项目编号:202210595040)。

作者简介:张婉韵,女,汉族,浙江湖州人,本科在读,就读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通讯作者:徐琳,女,汉族,辽宁台安人,文学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翻译学;周芹兰,女,汉族,广西平南人,本科在读,就读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创新应用非遗
传统编织工艺的时尚创新设计探究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互联网+”背景下数媒绿化设计在大连地铁站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