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央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析
2024-07-04胡丹
胡丹
本文在分析了大数据对央企财务管理积极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了央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优化央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旨在为央企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财务管理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的精确性,还能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与成效。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也给央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在此背景下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是央企当前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大数据对央企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
在大数据环境下,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使财务部门能够捕捉到更多、更丰富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在经过整合、处理和分析后,能为央企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提升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决策时间。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央企可以广泛地获取数据信息,如内部的财务系统数据、市场数据和供应链数据等。同时,可以让自身的数据处理更加高效,切实增强央企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精准化
海量的财务数据经过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和分析后,可以为央企提供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如财务状况、业绩结果和风险水平等,使央企在进行财务决策时,能够基于更加精确的数据开展分析和预测活动,从而提高财务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同时,基于大数据的财务管理,通过实时监控和分析,能够精准定位和及时纠正财务问题,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效果。
(三)加强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央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提前制定对策,防患于未然。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央企可以对外部市场环境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市场风险,保持企业的财务健康。
(四)提高财务管理质量与成效
大数据技术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提高央企财务管理质量与成效,从而获取到更全面、更深入的管理信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及管理效果。同时,这些信息还可以为央企的战略决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央企还可以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质效。
二、大数据时代央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一)财务管理信息质量较低
央企通常经营管理规模较大,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然而,由于受到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央企在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数据采集环节存在不完善和不准确的情况。央企的财务管理信息需要从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进行收集,但由于信息系统的不统一和数据标准化程度不足,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导致财务管理信息质量下降。
其次,数据整理和处理不足对财务信息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由于缺乏高效的数据处理工具和技术,以及人工处理的局限性,数据整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错误和遗漏,进一步降低了财务管理信息的质量。
最后,财务信息的分析和报告环节也存在一定不足。央企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向企业决策者传递。然而由于分析工具和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对数据分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不足,财务信息的分析和报告可能缺乏深度。
(二)财务数据信息面临一定安全风险
央企的财务数据包含重要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薪酬数据和客户信息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威胁也日益增多,因此央企在财务数据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首先,网络攻击是财务数据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黑客和病毒等恶意攻击会通过网络渗透,获取央企的财务数据,并进行非法利用,导致财务数据泄露、篡改或盗用,对央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造成损害。
其次,内部人员的不当操作也容易引发财务数据安全风险。虽然多数央企已经在财务数据的访问和处理等方面设置了相应权限,但部分员工的疏忽、故意泄露或滥用权限等行为会导致财务数据面临严重的风险。
(三)大数据应用意识不足
尽管大数据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并且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部分央企中,这一技术的应用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大数据的深度利用和核心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掘。
首先,央企财务管理队伍中部分人员的年龄较大,对于大数据的认识相对不足,在大数据的应用上还停留在收集和存储数据层面,没有深入到通过大数据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分析等更高级的应用,这些企业在大数据的应用上,缺乏深度和广度,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大数据的核心价值。
其次,部分央企对大数据的理解存在误区。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将大数据仅仅视为一种技术或工具,而非一种可以改变企业运营和管理模式的驱动力,这种局限性的观点限制了大数据技术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再次,部分央企对大数据的应用和转化能力相对不足。虽然一些央企在实际工作中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仍然是个难题。
最后,大数据战略意识不足。一些央企没有将大数据整合到其核心业务和长远战略中,缺乏对大数据长期投入和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准备。
(四)财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由于央企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独特地位和使命,使其更需要具备一支专业素质高、能够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财务人才队伍。然而,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使央企在财务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财务人员的技能和知识结构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在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能力,以更好地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并为决策提供支持。然而,目前一些财务人员更注重传统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和提升,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的能力与动力。
其次,财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跟不上央企发展的需要。央企规模庞大,业务种类繁多,对财务人才的需求量呈现递增趋势,但市场上符合需求的高素质财务人才相对有限,导致央企在引进人才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财务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央企可能需要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和安全审查,这也增加了人才引进的难度。
三、大数据时代央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在大数据背景下,央企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审查,深入理解这些制度在大数据环境下的作用和局限性,包括详细审查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规定,以确保其能有效地支持大数据的应用。
其次,要积极修订和更新现有制度,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不断增长的需求。例如,应引入新的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规定,以应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安全和隐私挑战。同时,也应对现有的数据管理和使用规定进行修改,支持新的大数据工具和技术的应用。
最后,还需要补充和完善现有制度中的空白。例如,构建新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大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建立新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制度,以促进跨部门、跨企业的数据交流和合作。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信息化组织架构
首先,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组织架构中,央企各级财务部门、信息化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角色和职责应清晰界定。财务部门负责提供融入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要求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整体架构及阶段性需求;信息化部门负责统筹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系统运行维护以及安全审计监督等工作;业务部门负责提供业务需求、配合信息化部门评估财务需求并及时反馈。
其次,各部门之间应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各部门的紧密合作,以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可以通过定期的工作会议、项目组工作等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设立财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协调跨部门的工作并推动信息化建设进展。
最后,根据各阶段财务信息化建设现实需要,央企要有针对性地增派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其中。例如,财务部门应配备有财务信息系统操作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信息化部门应配备了解和掌握前沿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的人员。
(三)建立健全财务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数据安全机制和流程,包括数据保护机制、数据访问机制、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等,明确数据的所有权、访问权限、使用规则和安全要求,以保护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其次,需要实施强有力的技术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防病毒和防攻击等措施。例如,央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最新的加密技术来保护财务数据的隐私;使用访问控制技术来限制非授权的数据访问;使用安全审计技术来记录和分析数据。
再次,央企需要开展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精准发现和及时修复安全漏洞,有效评估和改进安全措施,对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妥善地响应和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件对财务数据安全的不利影响。
最后,央企可建立财务数据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在企业内部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制定财务信息应急响应计划,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以提高对财务信息突发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
(四)规范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信息化中的使用
首先,建立大数据使用的规定和准则是基石,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各个环节。例如,数据收集应遵循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应用需要符合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策略目标。
其次,建立大数据质量管理机制是关键,包括数据质量的测量、监控、改进和保证等环节。例如,央企可以建立数据质量指标体系,用于测量和评估数据质量。
再次,央企要最大程度上保证大数据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用,在数据技术的选择、实施、维护和优化等环节设置相应的规范标准。例如,选择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大数据技术,进行标准化的实施和应用;建立技术维护和优化流程,确保技术的稳定运行和持续优化。
最后,建立大数据使用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也是必要的。央企要对大数据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开展监督与评价,以不断提高大数据使用效果,从而提升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价值。
(五)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首先,通过使用大数据采集工具,央企可以从多种来源和渠道收集财务信息,比传统的手动数据收集方法更加高效。
其次,通过使用数据清洗和预处理技术,可以消除数据中的错误和噪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再次,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的财务数据中发现有用的模式和知识,为财务决策提供丰富、精确的信息支持。
最后,通过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迅速把复杂的财务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表和图像,使决策者可以更快地了解和掌握财务状况。
(六)增强决策层的大数据应用理念
央企要树立良好的大数据应用理念,强化大数据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决策。首先,强化大数据的战略地位。大数据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具,更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方向。因此,需要在企业战略中明确大数据的地位和作用,将大数据作为驱动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力量。
其次,树立全员大数据意识。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需要全员的参与和支持,通过推广大数据的成功应用案例等方式,激发员工对大数据的兴趣和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
最后,央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共享中心,并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此拉近财务管理与企业运营管理之间的联系,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经营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与保障。
(七)培养和引进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首先,为了更好地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央企需要制定全面、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路径、方法和评价机制,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市场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其次,通过设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长效的人才发展机制,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再次,通过开展包括基础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实践能力培训和创新思维培训在内的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对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应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挑战。
最后,除了内部培养的方式,企业还可根据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从国内外引进具有高级专业技能、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财务管理人才,充实财务团队的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结语:
央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考量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央企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的重要价值与功能,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找到最适合央企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路径,从而使央企在大数据时代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航国际金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