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2024-07-04戴硕
戴硕
在当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施工企业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压力。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已成为施工企业保证项目盈利、提升市场竞争力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及后续项目的获取。本文旨在对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策略和实践进行分析,探究管理与控制的有效途径,识别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期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指出材料成本、劳动力和设备使用等因素显著影响工程造价。当前施工企业在造价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成本意识薄弱、信息化水平不高和风险控制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了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的多项策略,包括:加强预算审批、成本监控、设计优化、风险管理和组织协调等。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工程造价管理是企业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从项目评估、预算编制、造价控制到结算审核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高质量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工程造价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材料、人工、设备等多方面的成本,以及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等外在因素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通常涉及到成本预测、控制和分析,以及在项目不同阶段的成本决策。有效的造价管理依赖于明确的成本信息和责任分配,保证各部门、各层级之间能够进行良好沟通和协调。实时的成本监测和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降低风险,避免出现成本超支问题。
当前,尽管许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与实际控制脱节、成本评估和分析方法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存在缺陷,影响其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对施工企业而言,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完善内部制度和流程,培养专业化的成本管理团队,成为提升施工管理效率、保证项目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
二、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工程造价管理是施工企业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核心环节,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直接受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设计变更等的影响,在市场环境方面,原材料、人工、设备等资源价格波动,这不仅影响原材料采购成本,还涉及到工人工资及机械设备租赁等;政策法规的变动,如税收政策的调整、环保政策的变化等,亦会间接影响工程造价,增加了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内部管理与技术方面,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成本控制和施工效率,优秀的施工管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施工流程来压缩成本,而技术创新则通过提升作业效率来降低单位成本,同时,高素质的员工能够更好地执行成本控制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设计变更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频繁的设计调整不仅导致材料浪费,还可能增加施工难度,影响工期,增加成本。
其次,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也会给施工带来挑战,不稳定的地质状况、极端的气候条件等都可能导致非预期的成本增加。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运输条件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外部因素。
最后,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还要面临诸多不确定和风险因素,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在项目施工期间,可能会因为市场价格波动导致材料成本上升,此时凸显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需要预先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应对计划,以便在各种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做出合理的成本控制决策。这不仅包括对市场风险的预测,还包括对项目内部潜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例如,假设总工程造价为100万,材料成本约占59%,人工成本为23%,设备费用为10%,管理和办公费用为8%。(如下图)
成本占比图
三、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现状
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方面虽有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其一,某些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预算制定基于市场的分析不够深入,或是基础数据不够精确,导致预算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差。这种偏差一旦出现,就可能使得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失去基础;其二,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体系构建方面仍存在不足。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成本控制流程不够规范,责任分配不明确,造成成本管理缺乏有效的执行力。这些管理上的漏洞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超支;其三,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方面还不够完善。施工项目面临的风险多样化,如材料价格波动、政策变更、设计变动频繁等,这些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巨大。然而,一些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使得项目在遇到不可预见的问题时缺乏应对策略;其四,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也是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许多企业已经引入了项目管理软件和先进的技术,如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来进行成本控制。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比较落后,未能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实时分析,影响了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实时性;其五,施工企业在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挖掘上还有提升空间。许多企业面临着造价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现有人员可能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难以满足复杂项目的造价管理需求;其六,成本控制意识的培养也是一个挑战。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但许多企业在这方面缺乏足够重视,未能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文化。
四、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预算管理
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水平,首先,施工企业应注重项目预算的科学编制,这要求企业要以当前市场数据和历史数据作为参考,结合项目具体情况,采用成熟的预算编制方法和工具确保预算的合理性。这包括详尽分析材料、人工和机械使用成本,严格进行定额分析,并考虑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其次,企业需要实施动态成本管理,即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进行持续监控和调整。通过设置关键节点的成本检查点,可以确保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还应该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的预算控制,这意味着不仅仅是在项目开始阶段,还要在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以至竣工的每个阶段都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的花费都不超出预算;再次,通过建立有效的内外部沟通机制,确保利益相关者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供应商等,对预算有清晰的理解,并致力于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控制成本;最后,改进预算管理亦不可忽视,企业应当定期评估预算管理的效果,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习行业最佳经验,并据此调整和完善相关流程和策略。
(二)强化成本控制措施
其一,企业需先确立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具体到项目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明确控制目标有助于提升项目团队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视度,并明确责任和使命;其二,企业需要使用细化的成本控制手段,从项目的设计、采购,到施工各个环节制定详尽的成本计划。在设计阶段,力求优化设计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在采购阶段,通过谈判、批量采购等手段降低材料成本;在施工阶段,则通过高效的施工管理和资源配置来控制成本;其三,信息化管理工具的引入对强化成本控制同样至关重要。采用专业的工程管理软件可以有效地跟踪成本,实时监控预算和实际支出之间的差异,并及时调整项目执行计划以应对偏差;其四,加强内部沟通和交流对成本控制亦有益处,可以确保各部门、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互通,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其五,通过激励和考核可以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可以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积极为控制成本作出贡献。
(三)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
其一,施工企业应当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通过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效益最佳的设计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可行性、功能性,以及长期维护运营的成本,避免过度设计;其二,应当采用节省材料、降低能耗的设计方法,比如采用当地易获得的建材,或选择先进的节能环保建筑技术;其三,施工企业还需要深度参与设计过程,提前预见施工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在设计阶段予以解决。项目经理和工程师应共同协作,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畅过渡到施工阶段,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其四,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上,企业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性相结合。同时,应当关注如何提升施工效率,比如加强现场管理、采用模块化或预制建筑组件以缩短工期,从而减少现场管理成本;其五,施工企业还应当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先进工具,这些工具可以高效地进行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模拟,优化资源分配,预测和解决潜在的冲突问题,以减少物料浪费和工期延误。项目管理团队应及时、准确地评估各种设计与施工方案对造价的影响,对比不同方案的成本与收益,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涵盖项目初期的风险评估,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措施。框架应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等环节。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需要收集项目的所有相关信息,包括设计资料、施工条件、供应链信息等,以全面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包括市场风险、设计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进行风险分析时,施工企业可以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来评估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可能影响。定性分析侧重于对风险的描述和类别划分,而定量分析则涉及数据和统计方法,如敏感性分析、蒙特卡罗模拟等,以确定风险的度量;其次,针对风险分析,企业需要根据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制定风险响应策略,这可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风险规避旨在避开或消除风险;风险转移通常通过保险或合同条款将风险转嫁给第三方;风险减轻则是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可能性或影响;而风险接受意味着企业认可并准备吸收风险带来的可能损失;再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还需要动态监控,及时调整风险处理方案。通过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定期检查风险状况,并基于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风险控制措施,以保障项目在变化的环境下稳健运行;最后,企业还应强化对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团队对风险识别和处理的敏感性和专业水平。这有助于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及时识别并应对突发的风险事件。
(五)完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首先,为确保有效的造价控制,施工企业需要构建一个清晰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这个结构需明确各职能部门、项目团队及其成员之间的责任、权限和协作关系。组织结构应该设计得既能灵活应对突发事件,又能稳定保持项目管理的连贯性。项目管理的过程应当规范化,确保所有人员都遵循既定的程序和标准操作流程;其次,企业可以制定项目管理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监控以及收尾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从而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标准化和系统性;再次,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高效的团队应能够跨部门、跨专业地协作,确保信息流畅、即时传达。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培训和明确的沟通机制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起信任和理解关系,提高团队的整体执行力;另外,除了内部管理和团队培养,企业还应积极吸取行业最佳实践经验,如精益建造、价值工程等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优化资源分配,减少浪费,提高成本效益;最后,企业应对项目管理组织的效能定期进行审查和评估,及时识别和解决问题,收集和分析数据,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持续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和造价控制的绩效。通过不断优化管理组织和流程,施工企业可以稳步提升其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整体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的本质是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并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在管理实践中,企业通过采取完善项目组织管理结构、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团队合作、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和提升员工专业能力等举措,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经验,应用新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工程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整体业绩和市场地位的目标。
(作者单位: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