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发展及其对云南昭通的深远影响

2024-07-04李霞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京剧戏剧

李霞

【摘 要】说叨京剧,国人皆知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戏剧,是国粹;而说叨昭通的京剧,则很少有人了解其产生、发展及其衰落的背景。京剧是国粹,它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这种传统艺术习惯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抹不去,亦换不掉。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东方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本文将深入研究京剧发展对云南昭通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京剧;云南昭通;戏剧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5—037—03

引言

京剧是世界公认的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民族至可宝贵的一份文化遗产,它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公元1821年至1861年)形成于北京,后来流传各地,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抗战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成为抗战大后方。1938年,为避战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迁移云南创办国立西南联大。随之,许多全国著名的京剧戏班辗转来到昭通,昭通顿然浮现繁华景象。京剧这个剧种也随之流入昭通,并且为昭通人民所喜爱。

一、我国京剧发展概况

(一)京剧的初步形成

京剧,起源于北京,有两个世纪的悠久历史。它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多种戏曲元素。

公元1790年,徽戏首次进入北京。首批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的“三庆班”,之后有“四喜”“和春”“春台”班,共称为“四大徽班”。当时,徽班以二黄声腔为主,二黄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经过演变成为“四平调”,深受观众欢迎。19世纪初,湖北汉戏艺人如李六、王洪贵来到北京,汉戏带入了西皮声腔,源自甘肃和陕西的秦腔与湖北民间曲调相结合而成。徽、汉艺人的合作和声腔的交流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为了与其他剧种竞争,徽班进行了一系列艺术改革,从表现形式和声腔方面创新,广泛吸收其他戏曲元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1840年以后,京剧正式形成,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珍贵遗产。[1]

道光年间的京剧,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角色行当也发生新的变化,拥有了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年(清同治、光绪年间)的京剧经常被招进宫廷内演出,逐步取代昆曲数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的统治地位,成为流行于全国的大剧种。京剧的主体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更偏于民间文化或曰底层文化,即使它因八旗王公青睐有加而迅速繁荣,也不足以改变美学上的这一特质。当然,恰因基于民间趣味的京剧从清末直到整个20世纪获得了之前所有民间艺术从未有过的地位,它也从艺术本体的层面,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民间文化与美学的影响,提升了民间趣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2]

(二)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由于文人崇尚的雅文化传统在20世纪遭遇灭顶之灾,底层文化的京剧在此偶然的历史机遇里蓬勃发展,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

流派纷呈,人才济济,是京剧鼎盛期的一大标志。

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以《太真外传》、尚小云以《摩登伽女》、程砚秋以《红拂传》、荀慧生以《丹青引》荣获“四大名旦”称号。这标志着京剧走向鼎盛,四大名旦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分别是梅兰芳的端庄典雅、尚小云的俏丽刚健、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同时,武生杨小楼将武生表演推向新高度,成为“国剧宗师”和“武生泰斗”,而老生中的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被誉为“四大须生”。女须生孟小冬也具有高艺术造诣,继承余叔岩的艺术风范。这些演员为京剧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6年秋,北京各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童伶选举结束后,选出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为“四小名旦”,“四小名旦”联袂于长安、新新两家戏院演出了《白蛇传》和《四五花洞》,以示祝贺。自此,京剧有了更为长足广阔的发展空间。[3]

二、京剧发展对昭通的深远影响

(一)昭通上空飘过的第一声京腔

昭通戏曲艺术亦深受四川川剧影响。昭通自身没有较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川剧也是在清朝末年才流入昭通。民国初年,滇剧亦传入昭通。

确切地说,京剧传入昭通始于30年代。民国19年(1931年),大关县学生郭铉美到北京大学读书,北京求学期间,郭铉美在京向京剧艺人学了几出京剧,1933年他从北京回乡,组织业余京剧演出活动,与张顶兴、曾世杰等多人组织京剧活动,在大关县戏台上演《武家坡》《华容道》《打杀渔家》等传统京剧,并将《穆柯寨》最早搬上舞台演出。那时的大关县没有京剧锣鼓,演出时就用川剧锣鼓代之。确切地说,昭通大关县最早唱响了京腔雅韵。1935年,两个京剧艺人侯运丰、强绍庭等2人去昆明途径昭通,与昭通的滇西演员吴吉山等滇剧混合班在昭通的广东会馆戏楼售票合作演出京剧《斩颜良》《病挑安殿宝》两剧。那时的昭通也没有京剧锣鼓和京剧胡琴,便用滇戏场面代之,用滇戏锣鼓 、胡琴伴奏。后二人离昭赴滇。[4]

(二)昭通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抗战时期昭通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昭通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南的要道。“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公元前3世纪中叶,秦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由僰道(今宜宾)通往滇东北的道路,秦始皇时派常頞续修,由僰道经昭通直达建宁(今曲靖),史称“五尺道”。公元前3世纪末,汉王朝初建,无暇顾及西南夷地区,曾一度采取“闭蜀故徼”的措施。在经过70余年的“休养生息”后,国力增强,经济雄厚,正式开拓西南夷的政治、经济、军事条件业已成熟。公元前135年(汉建元六年),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招降了夜郎侯多同,将其地划入犍为郡。汉朝为有效地控制西南夷地区,又令唐蒙和司马相如分别修筑“南夷道”和“西夷道。“南夷道”就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使其延伸至牂牁江流域和滇中地区(即石门道)的一条道路。

曾经古道上驼铃声响,马帮悠悠,来往客商均系步行、骑马或坐轿子,货物则是人背马驼,那时用这样的交通方式,从宜宾经昭通到昆明要走近20天。抗战爆发,大片国土沦丧,难民纷纷逃来西南,昭通地区也涌来大批难民。

(三)“怡乐戏院”——昭通的第一个京剧班社

伴随着文化南迁的队伍,不仅大批文化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名人、学者、企业家、技术员、熟练工人以及充满爱国激情和壮志的大学生来到昭通,同时亦走来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落户昭通。

抗战前昭通只有川剧和滇剧班社,抗战时期川剧演出较少,只有滇剧班社在江西会馆改建成的戏院里演出较多,但也不能适应大批外来落户昭通观众的艺术需求,这些人流离失所,远离家乡,对故乡有着深深的乡土情结,他们想要听闻乡音,而昭通本地人也想要看到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当时的昭阳上层为了自身的娱乐需要和发展家乡文化,也积极支持创办京剧戏院。

曾经当过彝良县县长和威宁县县长的安恩溥的副官杨竹铭(彝族)是昭通京剧班社的创始人。他自幼喜爱京剧,对戏曲表演艺术有一定的鉴赏水平,抗战时期他创办了昭通怡乐戏院(滇戏班社)。民国29年(1940年),杨竹铭在当时的昭阳上层的支持下,邀约股东,筹资占股,创办了昭阳历史上第一个京剧班社——“怡乐戏院”,然后重金聘请名角,唱红了西南一方天空。京剧形式新颖,锣鼓铿锵,唱腔优美,武打精彩,道具服装均很讲究,很快便被昭通观众所接受。无数的票友沉迷其中,蔚然引为风尚。

先后到过昭通的京剧演员有一百多人,可谓名家荟萃,高手如云,当年这些京剧名角为“音樽宴会”献艺演出,常获得满堂彩。

(四)昭通京剧班社的运营模式及京班演员的生活状况

新生剧种京剧落户昭通,演出场所在今怀远街,其运营基本采用前身昭通怡乐戏院的运营模式,剧场坐东向西,分正厅、后楼厅和两侧厢房,三面均可看戏。正厅有二十排座椅,每排二十个座位;正厅又分超座、特座、常座。后楼厅及两侧厢楼为儿童票和站票。全场可容纳700多个观众。舞台是伸出式的(现在的舞台为镜框式),场内还附设茶水(茶钱另付),冬天添设火盆(火钱另付)。舞台演出使用的照明是电灯加汽灯。

据在昭通的京剧老艺人李俊林(退休时系云南省戏曲学校职工)回忆,抗战时期昭通生活极为便宜,使用的货币是滇币和法币。京剧演员工资不高,当时昭通心声剧团京班演员的工资是150元法币,按实物对比计算,1元法币可以购买100个鸡蛋。演员住房和用电不付钱,由剧团统一开支。团内演出食用大众饭,此饭多为一般跑龙套者(即群众演员)所食用,不付钱。角儿(即主要演员)为表示其身价高贵,一般不吃大众饭,自开伙食。有些演员除演出外还兼顾经营其它副业。抗战后期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剧团改为半个月发一次包银。

(五)抗战胜利,昭通京剧班社离散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昭通城欢庆胜利。离家的游子在这节日氛围中思念家乡,多数难民回归,少数留在昭通。文化南迁导致机构解散,昭通人口锐减,市场不振。喜欢京剧的外省人离去,外来京剧演员也离开。民国35年(1946年),外来京剧演员纷纷回家,昭通新生剧团的京剧班解散,只剩下一个花脸演员潘树卿改行。

抗战期间,昭通迎来百余名京剧演员,这不仅充实了昭通人的文化生活,也为昭通京剧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尽管京班解散,但京剧艺术在昭通留下了深刻影响,培养了众多京剧爱好者,为昭通京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昭通京剧业余票社的兴起以及1949年后的昭通京剧发展概况

(一)昭通京剧业余票社的兴起

昭通新生剧团京班解散后的民国37年(1948年),一批京剧业余爱好者在昭通组成京剧票社——三余社,旨在工余、商余、课余后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其成员以商界人士为最多,军界、学界人士次之,社长是商界的秦礼候,名誉社长是杨竹铭和专员高直清,另外还有商人李克允、陈显明,医药界的来春茂,教育界的申佐君等40余人。三余社租用原来的怡乐戏院的行头、道具开展业余京剧活动,在新生剧团内演出了《四郎探母》《会审》《华容道》《坐寨盗马》《二堂舍子》《别窑》等十多处传统折子戏。但是,由于这些人非科班演员,所会演剧目不多,功底不够,活动开展没多久,三余社便解散停演。

三余社虽停演,但昭通京剧艺术并未因此而消亡,偶尔古城街头小巷,亦还能听见京腔飘过,如烟如梦,仿佛诉说着那一段铿锵锣鼓的往事。昭通京剧就像冬日土壤里埋着的一颗冬眠的种子,等待着来年的冰雪融化。

(二)1949年后昭通京剧的发展概况

1951年,昭通成立专区京剧表演团。1952年8月,昭通专区京剧表演团更名群众剧团,群众剧团上演第一个本子戏《节烈春秋》。

1955年3月,山东招远的王子贤到昭通担任中共昭通地委书记,王子贤也算是一位京剧票友和爱好者。1955年7月,省文化局调来苏继瑞、赵鸣凤、刘云琳等6人后,昭通群众剧团上演的京剧进一步丰富,仅1956年剧场演出就达427场。经王子贤特批,1961年,在府库中调拨了4公斤黄金到上海戏剧服装厂抽金丝线为昭通群众剧团订做京剧服饰,并花重金聘请专门的师傅绣制(苏绣技艺)。这批用金子抽金丝线绣制而成的京剧服饰华美大气,绣法系四大名绣之苏绣工艺,其服装绣面平展,图案生动,边缘齐整,针脚细密有致,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给人视觉效果设色适宜、色彩艳而不俗之感,堪称绣品中的精品。

60年代,京剧仍趋兴旺,京、津、沪、渝、蓉以及长春、南昌、武汉等城市流动演员涌入昭通,此间昭通群众剧团演职员达108人。周东萍主演的《霍小玉》《红楼二尤》,胡继谭主演的《七星灯》,张宝岩主演的《卧龙吊孝》等一大批京剧剧目受到观众欢迎。

1975年,省京剧院40余人来昭通镇雄县的玉田、以勒等地深入生活越半年,在昭通、镇雄等地演出现代京剧《算细账》《沙家浜》和《红灯记》。1976年1月,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到水富县慰问云天化建设工人,演出《海港》等剧目。

1981年,关肃霜等多次来昭通演出,再度掀起昭通京剧热潮;1984年,京剧老艺人全部退休,大部分中青年演员放弃改行,自1985年起,京剧演出停止。昭通这篇土地上曾经的铿锵锣鼓,优美唱腔,精彩武打,一切又都归于宁静与沉默。

年华似水,漂白了多少斑斓色彩;岁月如歌,唱响了多少青春行板。当年的怡乐戏院,后来成了昭通市粮食局储存粮食的一个仓库。如今,一切关于京剧的喧嚣与繁华都已经不复存在,而唯有静静摆放在昭通市博物馆里的那2000多件华美如初的京剧服饰、行头、道具,依然承载着那段京剧与昭通相遇,京剧表演艺术家与观众握手的过往记忆。

参考文献:

[1]吴辰.演剧场所的变迁对京剧发展的影响[J].安徽开放大学学报,2022(2).

[2]程翔章.京剧的发展及其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3]刘瑞华.互联网传播对京剧发展的影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4]张正贵.明前修之大业 示来者以轨则——评苏移《京剧发展史略》[J].当代戏剧,2019(4).

猜你喜欢

京剧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京剧表演开始了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