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网络游戏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2024-07-04杨明慧

今日财富 2024年16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游戏企业

杨明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逐步提升,网络游戏作为重要的娱乐产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虽然我国网络游戏起步较晚,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网络游戏行业逐步走向成熟阶段。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5亿,占整体网民的51%;网络游戏企业遍地开花,产业链体系进一步完善,游戏出海规模不断扩大。尽管我国网络游戏行业发展迅速,但在全球经济疲软、版号缩减、疫情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在网络游戏中的应用环境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从我国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该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了面对新局面如何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网络游戏行业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用户数量持续增长,促进了网络游戏行业稳步发展

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为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娱乐生活,而网络游戏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社交性,因此成为众多消费者首选的娱乐方式。2022年,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2658.84亿元。

近年来,“游戏出海”成为网络游戏行业一大趋势。通过打造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产品并呈现给海外玩家,不仅提升了游戏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增强了我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从而获取了更多的海外用户和市场份额。2022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173.46亿美元。

(二)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网络游戏行业产业链不断完善,涵盖了游戏研发、游戏运营、销售渠道等多个环节,同时还有为网络游戏行业提供技术支持、硬件设备、媒体宣传和推广等辅助行业,共同推动了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此外,网络游戏企业也遍地开花。网络游戏相关企业有30万家,其中有32家是上市公司。游戏产品主要以移动游戏、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为主。网络游戏企业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类型也非常广泛,包含策略类、角色扮演类、射击类、卡牌类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受疫情、未成年人防沉迷监管政策以及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版号停发的影响,导致许多网络游戏企业降薪裁员甚至倒闭,但这对企业的游戏内容、运营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促使网络游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比如AR和VR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游戏更具有吸引力、体验感更佳;游戏技术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使游戏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游戏与影视、动漫、小说、演出等产业的互动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游戏产业生态,提升了游戏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三)政策扶持为网络游戏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审批通过了512款游戏并出台了相应政策,例如支持游戏原创内容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游戏与科技的融合发展,鼓励游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等。此外,游戏企业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减免进口关税、增值税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深化文化领域审批改革,扩大网络游戏审核试点,旨在积极培育网络游戏等领域出口竞争优势,提升文化价值。

各省市也纷纷推出与游戏相关的政策,比如广州发布了《广州市海珠区推进游戏产业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健康发展的促进措施》,支持游戏企业落地发展,最高奖励100万元;杭州发布了《关于推进新时代杭州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引导挖掘游戏产业价值;福建省将打造电竞产业集聚区,鼓励企业将电竞内容研发和地方特色融合,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金扶持。

(四)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游戏行业赋能

中宣部提出将引导游戏底层技术创新发展,实施“网络出版技术创新发展计划”,重点推动虚拟现实、感知交互、游戏引擎、动作捕捉等网络游戏底层技术创新突破,推动元宇宙、数字孪生、云游戏等新业态拓展应用。目前,人工智能在网络游戏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设计游戏中的智能体、提高游戏的体验感和难度、创建高逼真度和真实感的虚拟场景,也可以用于分析游戏中的数据,帮助游戏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更好地调整游戏内容和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游戏+AIGC”成为游戏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60%以上的国内头部游戏企业明确布局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AIGC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游戏制作成本,头部厂商网易称人工智能技术对关键环节的工作效率提升了90%;完美世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多个研发环节,并成立人工智能中心。未来游戏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将引发技术性变革,重塑游戏产业格局,给游戏行业带来更多机遇。

二、我国网络游戏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市场收入下降,企业规模缩减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658.84亿元,同比减少306.2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0.33%;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减少14.40%,为2013年来首次收缩。营业收入规模排名前20的游戏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在2022年实现盈利,6家公司亏损,其中12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年下滑。游戏用户规模也出现了近十年以来的首次下降,用户规模进入存量市场时代。

2022年国内外形势严峻,全球游戏市场整体低迷,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玩家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减弱。同时由于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家新闻出版署在2019年和2021年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提出多项措施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管。此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游戏版号停发,对游戏内容、游戏产品质量、游戏文化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戏市场面临产品荒、用户荒的困境。很多中小游戏企业很难获得投资、游戏产品不能上线、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因此导致没有挺过“寒冬”;头部企业也缩减研发支出、减少筹资和投资活动。2022年游戏上市公司中有65.63%的企业总资产减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腾讯控股在2022年初就开始实施“降本增效”措施。

(二)海外市场竞争激烈,压缩利润空间

受国内监管趋紧、版号停发政策的影响,游戏企业把海外市场业务作为增收的突破口,“游戏出海”卓见成效,我国游戏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定的位置。近十年,我国游戏出海收入增长了近三十倍。2022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在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73.4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70%,相对同期国内市场收入变化而言,降幅较小。但全球游戏市场出现萎缩、国际局势复杂、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给游戏出海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随着海外公司纷纷布局游戏相关产业链,游戏出海已经是一片“红海”。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买量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被不断挤压,未形成规模效应的中小企业很可能产生财务风险。此外海外游戏产品的审核宣发受到一定的制约,保证全球化财税合规、不同产品的差异化运营都对游戏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数量一直攀升,但同质化严重,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竞争力。游戏厂商完美世界在2021年关停了表现不达预期的海外游戏项目,相关的研发支持、人才优化支出、充值返还等产生一次性亏损2.7亿元;2022年内腾讯有29款游戏遭下架处理。而游戏中小厂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产品本地化程度、买量成本上升、游戏上线后的长期运营都是对团队的严峻考验,因此导致很多中小厂商的出海投入都成为沉没成本。

(三)专业游戏人才匮乏制约行业发展

随着5G智能设备、大数据、AIGC等新技术的出现,网络游戏迈向新的转型期。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游戏研发运营全过程,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感而且还能降低研发运营成本,这将给游戏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口。未来游戏职场人和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作将成为常态,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及薪资持续增长。2023上半年,游戏行业的整体人才供需比达到2.32,求职竞争激烈程度高于平均水平。虽然游戏行业工作者已呈饱和状态,但高端技术人员依然紧缺,算法研究员、人工智能工程师、语音、视频、图形、图像开发是互联网行业排名前三位的紧缺岗位。游戏行业的博士学历人才主要担任算法工程师等人工智能方向岗位,但目前行业中博士学历人才仅占比0.74%。

《中国游戏产业AIGC发展前景报告》显示:48.7%的游戏企业认为AIGC发展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储备;近三年游戏运营、游戏场景、算法工程师新发岗位量连续上涨;网易游戏、米哈游、腾讯游戏已经连续两年成为热招企业前三名。2022年微软斥资687亿美元收购游戏巨头动视暴雪,对于收购理由,微软强调动视暴雪拥有大量世界一流的游戏人才,由此可见,作为受技术创新驱动的游戏产业,专业人才是重中之重。但现有教育体系下,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学员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大多仍然需依赖企业内部培养。

三、推动我国网络游戏行业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游戏产品内容建设,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游戏行业的核心是游戏内容,游戏产品同质化、游戏精品匮乏将制约行业发展。因此强化导向管理和内容建设,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符合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政策规定,对于推动游戏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产品数量与品质抉择上,须更加注重品质的提升,例如腾讯、网易都将开发周期拉长,加大本地化投入,走精品化路线。随着玩家对游戏体验感的需求提升,游戏厂商在研发时要更加注重美术绘画、素材制作以及交互设计,以提升游戏画面和品质。利用AI等先进技术增强游戏设计和内容的创新性、多样性,提供更多样化和新颖的游戏内容及场景,迎合不同玩家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参与度和留存率,推动游戏产品盈利。

(二)拓展海外市场新增量

我国网络游戏全球化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大部分企业在兼顾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展全球布局,但是面对严峻的出海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游戏厂商不仅要拼品质、拼创新、拼精品,还要深耕本土精细化运作,跨越文化差异,将游戏产品和当地玩家的喜好相结合,拓展本地化运营思路。例如,印尼市场用户偏爱明艳色彩和大胆创意的广告设计,而越南市场以女性为主,玩家更为青睐可爱的亚洲美术风格,因此游戏厂商要随时掌握海外市场的流行趋势,做好玩家的长线运营。

在网络游戏发行、渠道分发等环节,中小企业可以与海外发行商、渠道商合作,提高宣发效率;大企业可以设立、收购海外工作室发展研运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最近一年腾讯和网易分别投资并购了不少于十家的海外团队。2022年,中东和非洲地区、拉丁美洲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的移动游戏市场,分别保持了11.1%、6.9%和5.1%的增长率,是游戏海外市场增长的新区域。当地网络设施的完善、高端型手机的普及,为游戏厂商探索游戏开发新品类、发行新区域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游戏企业可通过产品出海、投资出海、文化出海等路径,持续参与海外竞争。

(三)培养专业人才为高新技术赋能

74.95%的游戏行业从业者已经在工作中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AIGC等新兴技术逐渐成为网络游戏行业的竞争核心,游戏厂商进入人才“争夺战”。为有效培养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建立人才生态链,加强产学研融合,整合企业需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优质产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提供给学生,打通人才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壁垒。例如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推出技术美术方向双证硕士项目,由学校联合人工智能学院与知名企业共建,旨在培养高层次数字艺术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高薪可以吸引游戏专业人才。数据显示:美国游戏开发人员的平均年薪已突破9万美元,比美国平均工资高出约30%,因此游戏企业应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激励和福利政策等。

结语:

虽然近几年蓄力承压的网络游戏行业增长受限,但网络游戏已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的一部分。随着全社会游戏素养的提升、新兴科技的持续助力、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网络游戏行业将朝着多元化、高品质、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有望迎来触底后的反弹。2023年1-6月,我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217.84亿元,环比增长了24.53%。我国网络游戏行业在短期震荡中不断积蓄能量,在未来将突破困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游戏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