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巧
2024-07-03张蕾
本文所研究的《为钢琴而作》是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受《华丽节日》影响而创作的一部关键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通过运用多种音乐元素和双重调性的手法,不仅使作品在形式上回归了“古钢琴家”的风格,而且作品中音乐的复杂性和戏剧性也让人耳目一新。
一、德彪西及钢琴组曲《为钢琴而作》概述
(一)作曲家德彪西简介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是法国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也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先驱。他的音乐作品以独特的和声语言、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以及对印象主义艺术风格的独特诠释而闻名于世。他创作了大量经典的作品,涉及钢琴、歌剧、管弦乐等众多体裁和题材。其在巴黎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受华丽节日音乐、东方音乐、爵士乐以及印象派等影响,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音乐创作道路。在和声方面,作曲家不拘泥于传统的和声规则,积极探索与创新和声关系、非传统的音程以及和弦结构,使音乐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和声色彩。这种对和弦结构的创新不仅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还拓展了传统和声的发展方式,为后来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二)钢琴组曲的创作背景
《为钢琴而作》是德彪西1894年开始构思、策划,最终于1901年4月完成的一部钢琴组曲,也是作曲家钢琴音乐创作早期的一部作品。在该组曲中,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打破了传统古典钢琴作品创作中的众多规则与约束,通过对音乐形式和技巧的创新运用呈现出印象派的风格。这首充满艺术幻想、音色丰富、和声色彩浓郁的钢琴作品,成为音乐发展历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不仅使人们对作曲家音乐创作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也对传统钢琴音乐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为钢琴而作》的创作中,作曲家基于传统的曲式结构,大量运用不协和音、和弦外音不解决的和声进行方式来呈现印象主义音乐特征,使得整首钢琴作品具有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风格。《为钢琴而作》由三首独立的作品构成,分别为《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和《托尔塔》。其中,第一首《前奏曲》中古典奏鸣曲式结构、多种音乐元素和双重调性的创作技法,使其在整部钢琴组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的音乐分析
(一)旋律与节奏
印象主义乐派在作曲技法上重视音响而淡化旋律,这是其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相比最为显著的区别。纵观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可以看到德彪西的钢琴作品的旋律线条都表现出片段式、不对称、不连贯的特点。在《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的旋律中,德彪西基于全音音阶和自由的节奏赋予了作品朦胧的意境。例如,在呈示部A开始的第6小节中,低音声部由单音转变为八度音程的形式。这一部分音乐主题的旋律是内声部的四分音符,宽广优美,通过18小节持续音A音来突出乐曲a小调的暗淡色彩,并与高音声部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快速流动形成暗与明、静与动的对比。在第59—66小节的副部第二主题中,低音声部的旋律声部由引子材料发展而来,配以高音声部bA-bB和A-B大二度的颤音,营造出一种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的氛围。此外,在音乐的节奏方面,德彪西通过巧妙的安排,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律动感。例如,在第87—90小节,其连续运用三连音节奏,使音乐更具艺术张力。
(二)古典奏鸣曲式
在《前奏曲》这首乐曲的构建中,德彪西延续了传统古典奏鸣曲式的逻辑结构,共有引子(第1—5小节)、呈示部A(第6—70小节)、展开部B(第71—96小节)、再现部A1(第97—147小节)以及尾声(第148—163小节)五个部分。引子是一个a小调,旋律线条在左手的低音声部,长短交替的节奏型和下行的旋律曲调呈现出一种灰白模糊的印象。呈示部A由主部(第6—38小节)、连接部(第39—42小节)、副部(第43—66小节)、结束部(第67—70小节)组成。主部主题是由左手低音声部四分音符构成的一个旋律线条,并运用严格重复、变化重复以及模进的形式来展开;副部有两个主题,分别是由一系列增三和弦构成的第一主题B和引子材料发展而来的第二主题C,其中第57—58小节中,作曲家运用全音音阶来实现主副部主题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乐曲在第67小节进入结束部,左手低音声部八度上行的模进旋律,生动形象地传达出紧张、焦虑的情绪。在展开部B中,作曲家在左手低音声部运用长达20个小节的持续音A。再现部A1的第97—114小节是对呈示部主题A的完全再现,然后通过第115—118小节的连接进入副部。该部分的副部仍由两个主题构成,分别为副部第一主题B和新主题D。在尾声部分中,作曲家通过全音音阶、洛克里亚音阶以及连续的柱式和弦营造出虚无缥缈的感觉。
(三)和声材料
在《为钢琴而作》的创作中,德彪西为能够突破传统音乐创作的束缚,在和声材料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创新,如全音音阶、增三和弦、中古调式等。在钢琴组曲第一首《前奏曲》中,作曲家运用大量的全音音阶。例如,在乐曲副部的第43—46小节中,主题B中运用了bE-G-bB、bB-D-#F、bD-F-A、bA-C-E、D-#F-#A平行进行的增三和弦,不仅展现出作曲家内心的矛盾与焦虑,而且营造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在《前奏曲》第57—58小节的过渡句中,作曲家运用了以bA为主音的全音阶下行,音阶为bA-bG-E-D-C-bB-bA,并分别以两个八度的形式重复运用。在乐曲的第87—90小节中,bB-D-#F的增和弦与bB-D-#F-bA的增小七和弦的三连音形式,连续四次重复出现。在尾声部分第148—157小节的华彩乐段中,作曲家交替运用中古调式的第Ⅶ级洛克里亚调与全音阶以表现出恐怖、黑暗的色彩。其中,第151小节是一个B-#C-#D-F-G-A-B的全音阶,第152小节则是一个以B为主音的洛克里亚调式,调式音阶为B-C-D-F-G-A-B。这种全音阶与洛克里亚调式的轮流出现,不仅完美地模仿出竖琴的声音特色,而且也给人一种神秘朦胧之感。
三、《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一)触键与音色
触键在钢琴演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不仅仅是音乐具象化的手段,更是演奏者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演奏触键的力度、速度、方式以及键盘区域都会对音色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演奏中对于触键技巧的把握,也成为检验演奏者技术水平的试金石。在《为钢琴而作》这套组曲中,作曲家通过模糊的调性、全音阶、教会调式以及流动的节奏,呈现出梦幻、朦胧、迷离的色彩特征。例如,在《前奏曲》引子部分的第1—5小节中,作曲家在左手低音声部中的每一个音都标注了非连奏(non legato)的形式,演奏者在演奏时可以贴键快弹,通过较强的演奏力度,呈现活泼的音响效果。乐曲呈示部A的第6—23小节处是高中低三个声部的织体形式,演奏者在低音声部的长音演奏中触键可以深一些,从而产生最大幅度的振动和悠长的音律效果;而在高声部的分解和弦演奏中则可以用指肚触摸的方式来演奏。在呈示部A的第52—55小节中,左右手同声部均为柱式和弦的形式,且在第53小节处力度很强(ff),演奏时要将力量传递到指尖进行触键。在展开部B的第71—90小节中,低音左手声部是一个大二度的颤音,演奏时手指应紧贴琴键。最后尾声段的第151—154小节是全音阶与洛克里亚音阶交替进行的,演奏时要减少触键面积,呈现轻巧灵动的音响效果。
(二)力度的把握
在《为钢琴而作》这套组曲中,作曲家对各部分、各层次的力度进行巧妙设计与安排,力度范围从极弱(ppp)到突强(sf)。这种强弱力度的对置也为整首音乐作品增添了浓厚的色彩。因而,演奏者对于力度的准确把握,也成为作品情感表达与色彩呈现的关键。在《前奏曲》中,作曲家追求的是朦胧、模糊的音乐形象,所以演奏时需要较轻柔的力度,以产生模糊、柔和、梦幻般的音色,从而更好地表达作曲家所要传达的情感。例如,在《前奏曲》的第43—48小节中,高低音声部是以很强(ff)力度开始的柱式和弦,并配有重音演奏的表情记号;而在之后的第59小节处开始变化为弱(p)的力度,运用手指的力量来进行演奏,使音乐呈现空灵的氛围。这种前后段落间强弱力度的对比,需要演奏者明确前后段落之间音乐发展的逻辑与情绪走向,通过动态控制和灵活运用音乐表现技巧来实现自然、流畅的力度变化,以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在第136—142小节中,力度从弱(p)开始,逐渐转变为很弱(pp)和极弱(ppp),演奏时需要通过减弱的方式来实现音乐表现力和表现层次的变化。在最后尾声部分的华彩段落中,力度在连续三十二分音符的跑动中逐渐减弱,需要演奏者在清晰演奏每一个音符的同时,营造流动、连贯、柔和的音乐氛围。
(三)踏板的运用
《前奏曲》作为三首组曲中的第一首,整体呈现出活泼的、快速的、积极向上的音乐风格。其中,强烈动力性的3/4拍营造出轻快愉悦的氛围,且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贯穿全曲,为音乐注入了活力和动感。因而,在演奏过程中,踏板的合理性运用也成为乐曲各声部层次表现分明、音色干净流畅的关键性因素。在《前奏曲》这首作品中,作曲家非常关注流畅、自然的音乐线条,以及柔美音色和细腻情感的表达,因而对于踏板的使用较为考究。在乐曲第1—5小节中为能够奏出非连奏(non legato)的效果,演奏时要减少延音踏板(右踏板)的使用。在呈示部开始的第6小节中,低音声部是持续的A音,演奏时要以柔和的力度开始,配以制音踏板与持音踏板,在突出强调低音声部重要性的同时,营造出甜美温柔的音乐氛围。在第61—66小节中,乐曲中标注为很弱(pp),低音左手声部是带有跳音的主题音调,高音右手声部是“bA-bB”大二度的颤音形式,演奏时可以运用弱音踏板,表现出模糊、梦幻、迷离的音乐色彩。
四、结语
德彪西被誉为20世纪最具革命性和创新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对整个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作曲家在和声色彩、和弦结构、音乐色彩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德彪西的音乐精神和创作理念仍然激励着无数音乐家和作曲家。本文所研究的《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以独特的和声语言与构建方式,将印象派音乐风格的艺术魅力表现出来。此外,《前奏曲》中古典奏鸣曲式、全音音阶、增三和弦以及中古调式等的运用,不仅使作品获得了新颖的音响效果,而且也展现了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创意与变化。
(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蕾(1978—),女,云南昆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教学。
责任编辑 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