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系统管理思维,优化幼儿成长路径
2024-07-03陈璠
陈璠
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迅速增加,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学前教育需要在现有发展基础上确立新的历史定位,找准路径方向,积极应对问题挑战,确保高质量发展。
幼儿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园长的管理,做好管理机制的设计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从‘学位的满足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宜的发展路径,是园长们面临的共性问题。”北京市西城区名苑幼儿园园长单银雪对此深有体会。
2019年,单银雪刚刚接任名苑幼儿园园长,“扩大规模、提升品质、规范管理”是摆在面前的关键问题,通过调查访谈,她以德育为抓手,优化幼儿园管理工作,并使名苑幼儿园于当年成为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基地园”。2021年,名苑幼儿园从一园两址的13个教学班增至一园三址的35个教学班,幼儿人数从380余名增至930余名。幼儿园规模的快速扩大对于缓解当时“入园难”“入园贵”等民生难题起到了一定的助益,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名苑幼儿园从“外延式的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式的质量提升”,面对未来,孕育新的管理思维,是名苑幼儿园发展的必然。
管理要敢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人们常常习惯性地采用已有的观念、模式应对问题和挑战。为获得更好地发展,人们应该主动思考,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解决问题。整合各方面工作并形成系统化管理,是名苑幼儿园在管理方面的一大突破。拥有15年园长经验的单银雪发现,很多幼儿园只关注某个特定的管理对象,并对管理对象的当前状况进行控制,使之与预期目标一致。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解决相关问题,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效果并不理想。“做管理工作不能墨守成规,而要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束缚,积极探索新方法,并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单银雪为此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跨领域寻求有效的管理策略,比如阅读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中蕴含着区块链知识的书籍,将区块链思维迁移到幼儿园管理过程中,与幼儿园的诸多问题、诉求等方面建立起联系,再逐层解决。“管理的核心在于拥有系统性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加持下,管理者可以通过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系,从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视角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2022年,名苑幼儿园构建了“三全育人”体系,实现以托育衔接、小中大衔接、幼小衔接为主要内容的纵向贯通育人课程体系,实现以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载体的横向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幼儿园育人目标、学段衔接和要素贯通的三位一体化。2023年,在“三全育人”理念引领下,幼儿园开展了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视角下幼儿园管理体系与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形成了“管理·育人”协同推进的管理体系,助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跳出熟知、探索未知,不断拓宽能力边界,这种行为看似美好,实则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单银雪为什么可以?“我从小就爱刨根问底,这使我从不惧怕挑战。”多年来,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推动着单银雪不断向上、不懈攀登,也使她养成了“不盲从、不跟风、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比如“坚持不建家长交流群”。
“我其实也收到过家长建立线上交流群的要求,但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单银雪表示,基于充分交流角度,幼儿园有只面向幼儿园教职工和家长的互动平台,能够实现较好的闭环沟通;基于保障安全角度,幼儿园可以监管监控家园互动平台里的一切信息,避免“广告”“谣言”等信息;基于规范角度,收费情况、请假信息都会在平台上留痕,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面对的家长越多,诉求就越多元,这确实会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一切问题便都有了答案。”
单银雪坦陈,一位好园长需要具备三种素养。一是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和指导思想。二是优秀的教育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三是强大的心理素质,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一点也正是单银雪能够做好管理工作的关键力量,“在深入思考相关事务的基础上,要敢于‘不走寻常路,独辟蹊径并不可怕,反而会留下深深的足印”。
给予每位教师站在舞台中央的机会
2019年到2022年,名苑幼儿园幼儿数量大幅增加,教师人数也从60余名增至120余名,源于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人员类型包括正式员工和外聘员工。一个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实现良好的家园沟通、培养独立自主的幼儿。“面对幼儿园的大规模发展且人员复杂的现实情况,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具有急迫性。”单银雪说。
“‘输入多、输出少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教育科研管理经验丰富的名苑幼儿园副园长冯雪表示,所谓“输入”,即幼儿园每年会开展大量的教师培训,以期提升专业能力;所谓“输出”,即教师主动消化所学知识并应用于教育实践,助力幼儿全面发展。教师的发展问题反映出了管理模式的弊端,冯雪指出,如果教师成长完全依赖幼儿园的督促,那么会出现只有少部分教师进步,而大部分教师选择‘躺平的现象。提升教师的内驱力,是幼儿园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的一道关卡。
为了寻找更加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管理模式,幼儿园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大调研活动,并基于调研结果提出了“让自主成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的教师队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了教师队伍专业管理“四导向”框架,即在和谐的教研文化“氛围导向”下,依托“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情感导向”,全方位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着力为教师打造幸福的研究生态场,成就有思想、善研究、敢实践的专家型教师。
“我们希望通过有温度的管理,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站在舞台中央。”冯雪介绍,在提升专业素养方面,幼儿园架构了支架式网络管理体系,通过关键节点的引导与支持,助力教师实现目标。“科学规划的成长路径能够实现精准指导,启迪教师智慧,推广教师经验。”
在提升工作积极性方面,幼儿园始终坚持营造尊重、开放、平等的干群关系。比如,在实践“一对一倾听”的过程中,为使教师拥有更多倾听时间,幼儿园一方面尽量简化工作要求,避免“撒网式”、重复性工作,另一方面尝试将时间固定的一日作息修改为弹性作息,并开展了教师座谈会,虚心听取意见、与教师共同讨论问题,努力完善管理模式。“充满‘自由感的开放式管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责任心,从而提升创新意识。”冯雪说。
在提升职业幸福感方面,幼儿园鼓励教师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幼儿园带领教师参加“携手走进非遗,感受工匠精神”活动,使教师充分感受到景泰蓝制作工艺的繁复和榫卯结构的精妙,并在幼儿园投入了相关材料,将工匠精神传递给幼儿。冯雪表示,“我们会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更多活动,因为他们的幸福感源于心与心的交流和知识传递的满足。”
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人
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幼儿?在很多家长眼中,孩子应学习大量的知识,做一名“超前儿童”。殊不知,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生长规律。在单银雪看来,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幼儿园应培养面向未来的幼儿,即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为助力幼儿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将“三放”理念有效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包括“放下姿态,倾听教师”“放权管理,赋能教师”“放手教育,支持教师”,助力教师放手教育,支持幼儿自主成长,成为生活的主人。名苑幼儿园教学主任刘佳晨强调,“放手”意味着教师要营造宽松的互动氛围、给予幼儿独立思考的空间、立足儿童视角开展活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把握好放手的‘度”。
如果放手程度过高,幼儿可能持续地徘徊在浅层学习层面;如果放手程度过低,幼儿可能陷入紧张的情绪,无法自然地融入游戏。“基于观察提供适宜的显性支持和隐性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刘佳晨指出,师幼之间平等相处是观察的前提。比如,幼儿在娃娃家做饭时,刘佳晨会轻轻蹲下来陪伴幼儿,幼儿便会兴奋地向她介绍食材,并邀请她到家里做客。“我蹲下来的那一刻,幼儿就收获了一定的平等感和安全感,他们会自由地游戏,而我在与他们的互动中能够发现游戏的难点、亮点,进而捕捉到教育点”。
显性支持是一种直接引导,比如语言引导。刘佳晨分享了一个案例,受邀到娃娃家做客后,她看到了幼儿用彩泥做的“汉堡包”“甜甜圈”,于是询问:“这些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一个男孩便开心地分享了自己的制作经验,收到了来自其他幼儿的反馈,他们进一步探讨了“汉堡包和甜甜圈的做法有何不同”“甜甜圈中间的洞如何做成圆形”等问题,幼儿在热闹的氛围中丰富了相关经验。
隐性支持是一种非直接引导,比如材料提供。“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与其发展水平相符的材料,增强幼儿的探索欲望。”以“剪刀的使用方法”为例。由于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弱,幼儿园会构建游戏情境,并提供半成品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动手。比如“剪头发”游戏,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头像的纸,请幼儿用小剪刀剪出直发或者波浪发。如此一来,材料的支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幼儿也在游戏的乐趣中获得锻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刘佳晨深受启发,“教师只有让幼儿在观察、思考、发现、创造中体验乐趣,才能使幼儿获得成长的力量”。
为孩子做好贴心服务
“后勤工作杂而散、细而繁,看似不起眼,实则关乎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单银雪重视后勤工作,致力于让后勤部门人员成为服务师幼的专家。从服务效果角度思考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幼儿园开展后勤恳谈会,提出优化服务流程的建议,并在已有的“六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带量、统一监测、统一分析、统一改进,“六把关”即健康关、经费关、进货关、保管关、制作关、留样关的基础上注重反馈与评价,形成了“六反馈”机制,即厨师反馈、教师反馈、干部反馈、幼儿反馈、家长反馈和社会反馈。“做好后勤工作,能为幼儿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和更丰富的资源。”名苑幼儿园后勤主任罗光磊说。
后勤不“后”,而处于保教工作的前列。罗光磊表示,后勤工作一要在思想上重视,二要在行动上认真、较真、求真,切实做出效果。比如,使用定时闹钟确保餐饮操作的规范性,精确计量食材的浸泡时间、蒸煮时间;使用秤确保分餐的科学性,精确计算蔬菜、主食、肉的摄入量。“开始施行时确实觉得流程烦琐,但习惯成自然,如今这种规范性的流程已经变成了共识。”
在被问及一名优秀的后勤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时,罗光磊反复强调了服务意识,“对幼儿的关怀应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炒三丁”是幼儿园经常做的一道菜,即把3种不同的食材炒成丁状。一段时间后,教师和后勤人员察觉到,只要出现这道菜,中大班幼儿就会吃得特别慢,反而小班吃得很快。观察后发现,中大班幼儿使用筷子,夹菜丁费时费力,而小班幼儿使用勺子,盛菜丁很方便。根据反馈,罗光磊迅速调整了切菜方式,不再统一标准,而是将小班、中班、大班的菜分开来切,满足幼儿在不同阶段的需要。
在后勤工作岗位上奋斗了3年,罗光磊感触很深:构建“让家长满意、让幼儿园放心、让幼儿健康成长”的后勤服务体系,是名苑幼儿园的不懈追求。
在系统管理思维的指引下,名苑幼儿园的协同“管理·育人”体系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一名具有独特管理魅力的园长,单银雪并没有止步于此,“我希望幼儿园的教职工都能拥有管理意识、管理能力,助力幼儿快乐成长、推动教师成为更好的自己、促进幼儿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