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理论的形成与影响
2024-07-03曹觉文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理论第一次被完整提出,是在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一书中。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所在,传达画家情感与哲思。创作者在创作山水画时需要“所经众多”“所养扩充”“饱游饫看”,观察眼前景色并对其进行概括、重组、设计,通过笔墨、构图、留白等手法引导观者与景色产生共鸣。“境”之范围较广,本文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绘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探析。
一、“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理论介绍
“可行”是指有路可走,小桥、曲径、渔船、房屋等物象能够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彰显自然意趣。“可望”是指有内容可看,无论近观或是远眺,亭台楼阁相得益彰。郭熙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可游”“可居”是指有可以进行吟诗作赋、欣赏美景、垂钓对弈等活动的场所,供人游玩和居住,满足人们对闲云野鹤或是温暖的烟火气生活的向往。
笔者认为,“可行”“可望”是山水画最基础的要求和特点,“可游”“可居”是隐逸者的最佳去处和最终追求的归宿。南朝宗炳提出“卧游”理论,这与“不下堂筵,坐穷泉壑”较为相似。
“游境”概念由庄子提出,“神人”能够“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超越常规的限制,在超乎外物的时空内徜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得到很好发展,文人雅士冲破传统经学禁锢,拥有自由洒脱的精神境界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其画中出现新的面貌。南朝宗炳认为山水画是以其外形来体现“道”的,山水画要体现圣人之道。再到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艺术要以大自然为师,同时艺术家本身要对物象和作品有自己的看法。通过客观物象传达人的主观性情,是在达到“可行、可望”之后,强调“可游、可居”的更高要求,艺术家需要作出主观判断和行动。
二、“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理论的形成发展
(一)北宋时期
北宋重视绘画,宋徽宗建立画院,选拔绘画人才,要求人们学习绘画相关知识。《宣和画谱》是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涵盖范围广泛,收录魏晋时期及之后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北宋时期,山水论受到文人画影响,强调表达个人的“性灵”,弘扬“士气”和“逸品”,注重笔墨的情趣和意境,不拘泥于形似的描绘。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提及“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表明其认为一幅画的重要之处在于氛围和感觉,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准确性。因此,画家应该注重创造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超越形式化的表现手法。北宋时期,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提出“逸、神、妙、能”四格。从美学角度来考虑,韩拙的《山水纯全集》着重强调“美在意象”,“美在意象”注重画面呈现效果,效果处理是画家对所观景象作出自我判断并加工形成。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理论在北宋正式形成。郭熙认为“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画面篇幅有限,画者需要“所养扩充”“所经众多”“所取精粹”。值得注意和探索的,是对呈现效果的预设,如该画些什么、取什么景、营造出何种效果。“精粹”素材的选取是山水创作的第一步,构筑出一个既可行走、可远观、可悠游、又宜居的理想境界,则是这一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
君子之所以一心渴望山林泉野,实则是被大自然中山水的宜居住、宜游览的特质所吸引,这一点与南朝宗炳提倡的“卧游”“畅神”的理念不谋而合。郭熙则更进一步,清晰阐述了山水画在审美层面的功能与重要性,他指出山水画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在此将山水画在宋朝的发展分为北宋和南宋时期,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显著的不同,总体而言,北宋山水画注重写实,致力于高度还原真实情况,通过将自然景观描绘得准确、清晰,营造出无我之境的氛围。
自五代起,山水画以全景式构图为主,到了北宋时期,全景式山水发展到稳定且繁荣的阶段,不过同时也有小景山水画存在。小景山水概念最早源于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在这本书中,他讲述了僧人画家惠崇擅长画鹅、雁、鹭、鸶,尤其在小景绘画方面技艺出色。其作品包括洛阳的水乡、江南的春色、烟雨芦雁等悠然的风景,这些都被统称为“小景山水”。惠崇的小景山水画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趋势。这种画风在北宋神宗时期非常流行,当时的画史文献《宣和画谱》和《画继》将小景画记为一门独立的画科。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阐述了“小景”绘画的内涵:“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与全景式的大开大合的构图相比,小景山水的画面更加细腻雅致,更具诗意。虽然小景的构图和内容相对简单,更具提炼性,但始终追求营造意境,使整个作品成为一个“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场所。
《溪山行旅图》深刻展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绘画精髓,画面中流露出作者与自然合二为一的超然情怀,笔触雄健有力,墨韵深沉苍莽,峻岭挺拔,迫人气势中蕴含着引人入胜的非凡气韵,被称为全景式构图的代表。羊肠小道供人行走,崇山峻岭供人欣赏,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北宋时期,无论是全景式构图或是小景山水,同时都在追求“可游、可居之境”的营造。
(二)南宋时期
南宋的山水画依旧追求“可游、可居之境”,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山水虽画边角之景,但是注重“留白”。“边角式”山水构图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画面整体的布局为景物的一角半边,另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画面中“留白”的重要性,通过“留白”使观者产生无限遐想,从而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留白”作为山水画构图的一种技巧,主要用于营造意境,自山水画产生之日起就得到广泛运用。在画面中使用大块的空白来突出主题,这种“留白”技巧与洗练而层次丰富的笔墨风格相得益彰,为表现江南山水的抒情诗意性提供了广阔的创作和展示空间。传统山水画巧妙地利用“留白”的艺术将物的自然美与意象美融为一体,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留白”在山水画的画面营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墨色晕染与“留白”挤压出画面,不仅能够表现虚无缥缈的景象,同时还兼顾具体物象的表达,画面整体富有生气,引导观者产生遐想。
夏圭的名作《松崖客话图》(见图1)就是一幅使用留白技巧的边角山水画代表作,简单几笔就勾勒出山的轮廓,表现独特山形,近处画出少量山石。大斧劈皴简练有力,人物处于左下角作为点缀,整体画面给人的感觉是游人在游玩赏景,闲暇静谧,“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跃然纸上。整幅画中,山石雄浑磅礴,树木苍翠挺拔,呈现出宽广的气势之美,峻岭可望,“留白”供人遐想,可游可居。从构图来看,这幅画是边角之景,空白处的处理恰到好处,将天、人、山、水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画面中的空白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这神秘的意境。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在中国山水画坛上镌刻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尤为注重内在情感与外界自然景观的深度融合。马远与夏圭这两位大师,以革新的“马之一隅,夏之半面”技法,为山水画艺术谱写了新篇章。他们的“边角山水”不仅在画面结构上进行改变,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他们能够细腻而深刻地传达个人情思,精心营造出既可供心灵遨游又可栖息的理想化景致。马、夏二人延续并升华了李唐开创的局部景象选取法,通过聚焦画面边角,创造了清逸高雅的构图美学,为南宋山水画崭新风貌的出现奠定了基石。
图1 夏圭《松崖客话图》
马远和夏圭在宫廷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图绘宝鉴》中对马远的赞誉是“种种臻妙,院人中独步也”,对夏圭的评价是“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李唐的《清溪渔隐图》(见图2)中,树只画其根,坡石之间一湾溪水,蜿蜒流向远方,溪上一座小桥,笔简神全,桥旁树木掩映下的茅草屋结构严谨。画面右侧一片苍茫水色,一叶小舟停泊在岸边。这种局部取景方式在马远、夏圭的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总之,南宋山水画在构图上对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都有关注和体现。
图2 李唐《清溪渔隐图》
在空间布局、物象选择、意境创造等层面,两宋山水画画家都在“景”中融入了自身的情感,造就了“境”。
三、结语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的理论于北宋形成,给许多画家带来了启发,这一理论在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传统国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绘画领域的发展轨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山水画创作中,创作者往往着重于传达自然景致的气质韵律与深层意蕴,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手法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情感。笔者认为,山水画创作需要艺术家对自然景观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技巧和较强的表现力。
(南通大学)
作者简介:曹觉文(2000—),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责任编辑 李知展